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2讲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案鲁教版必修 .pdf
-
资源ID:32132111
资源大小:145.37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2讲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案鲁教版必修 .pdf
第 2 讲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最新考纲1. 遥感 (RS) 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 数字地球的含义。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 了解遥感的概念和主要环节,掌握其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作用和应用领域。 2. 掌握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用途及应用。3. 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4. 了解“ 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微专题一遥感技术1原理:不同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不同。2环节:信息的获取、传输、接收与处理、分析和应用等。3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4应用(1) 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备注矿产资源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 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6 页生物资源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 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为农业、 林业、 城市绿化、 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2) 遥感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备注环境监测土地荒漠化、 土壤盐渍化、 海上冰山漂流、 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灾害监测旱灾、 水灾、病虫害、农林病害、森林火灾、滑坡、泥石流、地震等有利于防灾减灾(3) 遥感在林业和农业方面的应用部门应用主要原理林业清查森林资源、监测火灾和病虫害着火树木、病害树木与正常树木反射光谱不同农业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植物生长情况不同, 其反射波谱特征不同考向一遥感技术的原理1(2014广东文综) 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 A公路B菜园C鱼塘D果园答案A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6 页解析题干中说明了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与地物表面温度的关系:温度高亮度大。因此晴天正午时刻,选项所列温度最高的地物最亮。公路的热容量最小,升温最快,故选A,不选B、C、D。考向二遥感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2(2012安徽文综) 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 监测耕地变化调查作物分布估测粮食产量跟踪产品流向A BC D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遥感的功能。遥感为视力的延伸,能监测耕地变化、作物分布及根据作物长势估测粮食产量等。易错辨析运用遥感技术监测耕地变化、反映出动态过程, 表面看来好像是需要“思考、加工”、 需要应用GIS 才对, 其实是需要前后不同时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6 页的遥感照片进行对比分析,才能得出结论,所以需要遥感技术。微专题二全球定位系统1系统组成三大部分GPS 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GPS 信号接收机2特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3主要功能: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可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 经度、纬度、高度) 、速度、时间。4应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6 页考向GPS的定位功能1(2014山东文综)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 时至次日8 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 )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答案D 解析GPS具有导航、定位功能,而“获取”是RS的主要功能,“解译”“分析”是GIS的主要功能,所以选D。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6 页方法技巧GPS 的功能其实很简单,就是针对一个“点状”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进行定位,或者针对“点状”地理事物运动进行导航,对线状、面状事物的分布、分析之类的要求无能为力。2(2013江苏地理)2013 年 4 月 20 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 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 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提供灾区的影像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提供短文联络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题干“ 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知,应选D。微专题三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6 页1地理信息系统(GIS) (1) 概念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管理、检索、分析和表达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2) 优点图形化、可视化,并可及时更新信息。(3) 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4) 主要功能: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 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6 页3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 地理信息技术:指获取、管理、查询、更新、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2) 数字地球:是指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判断正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6 页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理信息技术。( )解析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等相关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只是其中的一种技术手段。1“3S”的相互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6 页图中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表示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2“3S”的功能特点比较特点和功能简单理解遥感 (RS) 地表观察、地理数据收集是什么?有什么?全球定位系统(GPS) 空间位置 (地理坐标 ) 的确定、导航在哪里?地理信息系统(GIS) 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为什么?有何联系?如何利用、解决?考向一GIS 原理下图为“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区某区域相关资料的数据统计图”。据此回答12 题。W W E E E W W E W W E E E W W E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6 页W W E E E W W W N W O E E E W W N W O E E E W W S S S E E W W W 坡向分布图E E E E E S S S E E E E E S S S E E E E E E S S E E E E E E E S W E E E E E E S W E E E E E E S 岩层倾斜方向分布图1 2 2 2 1 1 2 2 2 2 2 2 1 1 2 2 3 3 3 2 1 1 2 2 3 3 4 3 2 2 2 2 3 3 4 3 2 2 2 3 3 3 4 3 3 3 3 3 海拔分布图甲丙乙丁建筑物分布图E:向东倾斜W :向西倾斜N :向北倾斜S:向南倾斜O :平坦不倾斜1:海拔 100199 米2:海拔 200299 米3:海拔 300399 米4:400499 米1图中所示区域若有河流经过,据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为( )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6 页2若岩层倾斜方向与坡向一致,易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据此判断图中最易发生滑坡的区域是 ( ) A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1.C 2.B 解析第 1 题,依据图中显示的海拔可判断河流流向。第2 题,图示乙区域岩层向东倾斜,而该地坡向也是向东倾斜,依据题意可知该地最易发生滑坡灾害。特别提示GIS 的基本原理是图层叠加题目中的四幅图片分别展现的是同一地区的四种不同要素的分布,在纸质地图上很难叠加到一起, 如果是透明的纸张就可以叠放在一起,一同展示四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电子版”的这种要素图就可以很方便的做到这一点,并且可以无限制的随意组合,做到纸质地图很难做到、 甚至不可能做到的事。不同要素的叠加形成新的地图,这正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地理信息系统 (GIS) 可应用于城市规划研究。读图,回答34 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6 页3该城市中心区位于图示区域的(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6 页A东北部B西南部C西北部D东南部4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 ) A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3.B 4.D 解析第 3 题,城市中心区是商业区,据地价图层可知, 商业区中心地价高,位于西南部 ( 注意图中指向标 ) 。第 4 题,建物流中心的区位要求是:地价较低、交通便利,综合各种图示,丁地符合条件。考向二GIS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5(2 014江苏地理) 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A遥感 (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 答案B 解析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需要对影像图进行分析,需要模拟堰塞湖决口可能会淹没的范围。遥感的主要功能是获取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和北斗导航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和导航;只有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据英国每日邮报消息: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结合下图,完成67 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6 页6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7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 年的变化状况, 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 )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答案6.A 7.C 解析第 6 题,人们在航空器或者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从高空“看”冰川变化,利用的是 RS 。第 7 题,预测冰川变化趋势,需要“想”,是对空间数据的分析、处理,需要应用 GIS。方法技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6 页“点”“想”“看”区别“3S”技术(1) “点”与“面”判断GPS 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 RS和 GIS 技术的工作对象“面”。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 ”,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 GIS。(2) “想”与“看”区分RS 、GIS GIS 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 。8(2013浙江文综) 某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分为甲、乙、丙、丁4 种( 图 1) ,城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 图 2) 。目前该城市的地价与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有关,其关系如下表。该城市拟选择中等地价的地块建造超市,图3 中符合要求的地块是(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6 页土地利用形态地价阶段阶段甲低中乙低中丙中高丁低中A B C D 答案B 解析图 3 是图 1 和图 2的叠加,由此可以判断各数字对应地块的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表格显示了所有类型地块的地价,比照的结果是为中等地价,适合建造超市。考向三GIS 和数字地球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应用(2014重庆文综) 下图示意某GIS 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6 页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 的浏览窗口 ( 面积单位: m2;高度单位: m)。读图,完成9 10题。9若图中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 ) A B C D 10若在该GIS 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宽为 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 11 000 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 cm 21 cm)BB4纸(36.4 cm 25.7 cm)CA3纸(42 cm29.7 cm)DB3纸(51.5 cm 36.4 cm)答案9.D 10.B 解析第 9 题,从图中右侧浏览窗口可以看出,选中的对象是喷水池,其建筑面积最小,所以对应建筑分布窗口中面积最小的是,D 项正确。第10 题,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由题干可知,比例尺为11 000。用地长为300 m,则其在图上距离为30 cm;用地宽为 220 m,则图上距离为22 cm。结合选项可知,A4 纸长度和宽度均不够,B4 纸、 A3纸、B3纸都能画出完整的平面图,其中B4纸幅面最小,B项正确。考向四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2014福建文综) 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112 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6 页1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1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 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聚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答案11.A 12.D 解析第 11 题,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管理;跟踪动态定位是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网络信息不属于地理空间信息,其整合、 集成不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获取实时通讯信息是通讯工具的作用。第12 题,从示意图中可看出,智慧城市实际上就是高度信息化的城市管理系统,智慧政务、 智慧交通和智慧社区都属于城市管理和服务范畴。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提升服务功能。练出高分 基础落实练 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了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3 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6 页1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动态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 ) A野外测量B扫描旅游地图C遥感技术D全球定位系统2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 ) A B C D 3为了选择最便捷的道路去风景游览区,小明的父亲在驾驶轿车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 ) A旅游交通图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D全球定位系统答案1.C 2.B 3.D 解析第 1 题,因为风景区是大型风景游览区,所以只有运用遥感技术,才能监测较大范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6 页的区域,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第 2 题,将森林区和住宿区的图片相叠加,找出森林区和住宿区重叠的部分即可,如下图所示:第 3 题,车载全球定位系统,能实时提供导航信息,及时查看车辆的运行轨迹、速度、行进方向,可避免迷路,走弯路。下面是某次地震前后某区域的对比照片,左图是地震前拍摄的图像,右图是地震后拍摄的图像。读图回答46 题。4获得此组照片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5 政府对此次灾害损失进行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6 页6抗震救灾期间某运输公司的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救灾运输车队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 ARS BGIS CRS和 GPS DGIS 和 GPS 答案4.A 5.C 6.D 解析第 4 题,遥感技术具有速度快、范围大、限制少等优势,可以快速地获取地理事物的信息。第 5 题,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指导人们进行抗灾活动,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第 6 题,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确定运输车队的位置需要用GPS技术;运输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运输车队的位置信息还需要采用GIS 技术。 能力提升练 7(2013重庆文综)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老师要利用学校建成的GIS 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用到的GIS 功能是 ( ) A输入B管理C分析D输出答案C 解析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需要对已输入的全班同学的个人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加工,主要是利用的GIS 的分析功能,C项正确。8(2013福建文综) 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6 页A企业空间布局决策B总部调控生产C总部监控产品质量D研发中心创意答案A 解析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影响企业布局因素分析,可以为企业进行空间布局提供决策依据。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图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据此完成 9 10 题。9“数字地球”的空间核心技术包括( ) 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现代通信技术A BC D10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包括( ) 可持续发展政府政策百姓生活科学研究A BC D答案 9.A 10.D 解析第 9 题,数字地球需要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收集地理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第10 题,数字地球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服务对象覆盖整个社会层面。下图中的甲示意某城市行政边界的划分资料,该区有 3 个行政单元, 分别为城西区、 城北区和城南区。 乙示意该地区都市计划分区与地价的网格式资料,丙是网格代码。 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城西区有12 000 人、城北区有19 000 人、城南区有15 000 人;已知都市计划分区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26 页口依土地利用类型(商业、住宅、工业) ,按 352 的比例而定 (同一土地利用类别每一方格人口数量相等) 。阅读资料,回答11 12 题。11在 GIS 软件中将人口资料与甲的行政区图层结合后,转换为乙的网格式资料,则丙中网格代码 1 的人口为 ( ) A2 500 人B3 450 人C4 500 人D3 000 人12该城市决定在城西区设立新超市分店,只考虑地价和人口数量,则最佳设立地点的网格代码是 ( ) A10 B 6 C 13 D 1 答案11.B 12.A 解析第 11 题,由资料可知,该地三个区共有46 000 人,其中有30% 居住在商业区,即图中的四个商业区共有人口13 800 人;由于同一土地利用类别每一方格人口数量相等,故网格 1 的人口为 13 800/4 3 450 人。第 12 题,由图中的信息可知,网格 10 的地价水平较低,且该网格是计划中的住宅区,是设立新超市分店中的最佳地点。13中国第28 次南极科考队的8 辆雪地车向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的昆仑站进发。目前,昆仑站拥有236 平方米主体建筑,配备污水处理系统、燃油供暖系统、厨房设备、 80 千瓦移动发电机系统等,能够满足1520 人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据此回答问题。(1) 昆仑站是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该考察站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选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_;考察队要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2) “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对“数字南极”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26 页C对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3)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答案(1)GPS RS (2)C (3) 利用 GPS测量观测点的海拔,确定科考队员的位置;利用RS探测资源状况;利用GIS 绘制资源分布图。( 答出两例即可 ) 解析此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其中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用于获取信息,而地理信息系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14深圳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南极科考与3S 技术的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4 年 4 月 15 日,中国第30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取得丰硕成果,乘坐“雪龙”号凯旋。材料二在南极中山站前使用探测仪器的科考队员。(1) 南 极 科 考 队 为 安 装 大 型 望 远 镜 设 备 选 址 并 准 备 场 地 , 应 用 的 地 理 信 息 技 术 是_; 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2) “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下列对“数字南极”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3)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26 页答案(1)GPS 和 GIS RS (2)C (3) 利用 GPS测量观测点的海拔高度,确定科考队员的位置;利用RS探测资源状况;利用GIS 绘制资源分布图。( 任举两例即可) 解析第(1) 题,选址过程要通过GIS 进行空间分析,位置的确定要应用GPS ,监测环境的变化需要用到RS。第(2) 题,“数字南极”不能提供治理极冰融化的技术,但能为极冰融化的治理提供有用的分析数据。第(3) 题,可从GPS 、RS以及 GIS 等技术的应用,结合南极科考现状进行分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