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导数的几何意义教案及说明 .pdf
导数的几何意义教材:人教 A版普 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 学选 修2-2授课教师 : 宁夏中卫市第一中学俞清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本节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概念的形成分为三个层次:(1) 通过复习旧知“求导数的两个步骤”以及“平均变化率与割线斜率的关系”,解决了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后, 明确探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可以依据导数概念的形成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2) 借助两个类比的动画,从圆中割线和切线的变化联系,推广到一般曲线中用割线逼近的方法直观定义切线。(3) 依据割线与切线的变化联系,数形结合探究函数)(xf在0 xx处的导数0()fx的几何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导数0()fx就是函数)(xf的图象在0 xx处的切线的斜率。即:xxfxxfxfx)(lim0000/曲线在0 xx处切线的斜率在此基础上,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学会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释实际生活问题,加深对导数内涵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感受逼近的思想方法,了解“以直代曲”的数学思想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动手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感知发现的能力。(2) 学生通过对圆的切线和割线联系的认识,再类比探索一般曲线的情况,完善对切线的认知,感受逼近的思想,体会相切是种局部性质的本质,有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3) 结合分层的探究问题和分层练习,期望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尽力走在教师的前面,独立解决问题和发现新知、应用新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在探究过程中渗透逼近和以直代曲思想,使学生了解近似与精确间的辨证关系;通过有限来认识无限,体验数学中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2) 在教学中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如: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例题则采用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综合能力,学会学习,进一步在意志力、自信心、理性精神等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切线的新定义、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形结合、以直代曲的思想方法。难点:发现、理解及应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考虑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文科生,数学的知识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层次差异较大,所以本节课设计为分层探究、自主实践的活动课。分层教学体现在学生自选分层问题进行探索新知、尝试知识应用以及课上的分层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多的提高,以改善优生吃不饱,后进生不消化的问题,从实处构建高效课堂。学生的课堂练习可以展现学生的思维,暴露学习中的不足。故在课堂争取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进行定时不定量的分层训练,训练系统分三部分,即A、B、C三部分。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知识掌握的程度,自由选择一组题目进行练习。每组题目都有基础题型以检测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期望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自身最大的发展。巧用信息技术,展示两个类比的动画,增强直观性,期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都有感知和发现,同时增加课堂容量。【学法指导】通过设计环环相扣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在这个过程中不打断学生的思路,学生可以根据学案超前完成活动,期望有能力的学生走在老师的前面,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以更好地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充分经历 “ 探索感知 讨论归纳 发现新知 应用新知解释现象 ” 这一完整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产生是水到渠成的。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1)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强化直观感知。(2) 提供学案“学生活动” ,突破理解难点。【数学知识线索】数:形:【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 学 过 程设 计 意 图复习旧知,自然引出研究问题动画类比、知识迁移,获得切线新定义数形结合,学生探索获得导数的几何意义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知识,加深对导数的认识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导 数割线的斜率切线的斜率割 线切 线逼 近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增减性应 用数形结合类 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回顾旧知、引出研究的问题:前面我们学习了函数在0 xx处的导数0()fx就是函数在该点处的瞬时变化率。那么:问:(1) 求导数0()fx的步骤有哪几步 ?生:第一步:求平均变化率00()fxxf xyxx;第二步:求瞬时变化率0000()()limxfxxf xfxx. (即0 x,平均变化率趋近于的确定常数就是该点导数)(2) 观察函数( )yfx的图象,平均变化率00()fxxf xyxx在图形中表示什么?生:平均变化率表示的是割线nPP的斜率 . 师:这就是平均变化率(yx)的几何意义,那么瞬时变化率 (0limxyx)在图中又表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导数的几何意义。老师引导学生回忆联系本节课的旧知识,下面探究导数的几何意义也是依据导数概念的形成,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板书, 便于学生数形结合探究导数的几何意义。突破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 后面在表示割线斜率时能直接联系此知识。同时引出本节课的研究问题导数几何意义是什么?(复习引入用时约3 分钟)二、引导探究、获得新知1. 动画类比,得到切线的新定义要研究导数的几何意义,结合导数的概念,即要探究0 x,以求导数的两个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割线的变化趋势,看下面的动画。多媒体显示【动画1】 :圆上点 A处的切线 AT和割线 AB , 演示点 B从右边沿着圆逼近点A ,然后再从左边沿着圆逼近点A ,即0 x,割线 AB的变化趋势。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割线与切线是否有某种内在联系呢?生:先感知后发现,当0 x,随着点 B沿着圆逼近点 A,割线AB无限趋近于点 A处的切线。把割线逼近切线的结论从圆推广到一般曲线,可得:多媒体显示【动画2】 :动态演示教材上点00(,()nP xx f xx沿着曲线( )f x趋近于点00(,()P xf x时,割线nPP的变化趋势图。师:类比【动画 1】 ,当点00(, ()nP xx f xx沿着曲线( )f x趋近于点00(,()P xf x时,即0 x,研究割线nPP的变化趋势。骤为依据, 从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入手探索导数 的 几 何 意 义 , 抓 住0 x的联系,在图形上从割线入手来研究问题。带着问题观察动画,借助熟悉的圆中的某点处的割线和切线, 学生更易感知当0 x,割线的变化趋势。用逼近的方法体会割线逼近切线,消除学生对极限的神秘感。肯定学生的研究结果,并引导学生把这种由割线逼近的方法得到切线推广到一般曲线, 并由此得出割线的变化趋势,为研究几何意义做好铺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学生观察【动画 2】 ,类比得出 一般曲线的切线定义 :当点00(,()nP xx f xx沿着曲线( )f x逼近点00(,()P xf x时,即0 x,割线nPP趋近于确定的位置,这个确定位置上的直线PT称为点 P处的切线。突破研究的难点:0 x,割线nPP点 P处的切线那么:0 x,割线的斜率?与导数0()fx又有何关系呢?学生自选 A或 B组题目进行下面的探究活动。2. 数形结合,探究导数的几何意义结合【动画 2】的变化过程,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探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分层自选 (A) 、(B) 中的一组。【探究一 (A) 】1. 已知曲线上两点0000(,(),(,()nxxP xf xP xf x:(1) 根据切线定义可知:0 x,割线nPP趋近于切线PT 。那么割线nPP的斜率nk 与切线 PT的斜率k又有何关系?生:00,limnnxxkkkk当则即(2) 对比“0 x时,平均变化率趋近的确定常数就是瞬时变化率” ,又割线的斜率对应平均变化率,那么切线的斜率对应什么?生:切线的斜率对应该点处的瞬时变化率,即该点处的导数。 2. 结合上面的研究过程,你能指出导数0()fx的几何意义吗?生:函数( )f x在0 xx处的导数就是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斜率k,即:0000()lim()xfxxfxkfxx类比两个动画, 探索一般曲线中的切线定义,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借助直观的图象感知和发现,得出:0 x,割线逼近该点处的切(直观获得切线的定义,至此用时约8 分钟)通过两个思考问题:(1)先解决割线斜率与切线斜率的关系, (2)再对照平均变化率与瞬时变化率的关系, 自然得出切线的斜率对应该点处的瞬时变化率即导数。(A) 组题要求学生结合图形直观感知, 找到联系得出导数的几何意义。增加了铺垫问题为学生引导思路。 便于学生较好地完成探索活动, 主动获得知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探究一 (B) 】1. 已知曲线上两点0000(,(),(,()nxxP xf xP xf x,求:(1) 结合两点坐标,割线nPP的斜率nk 可表示为什么?生:00()nfxxfxkx(2) 结合0 x,割线nPP切线 PT ,则切线 PT的斜率k可表示为什么?生:000()limxfxxfxkx2. 你能发现导数的几何意义吗?生:函数( )f x在0 xx处的导数就是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斜率k,即:0000()lim()xfxxfxkfxx3. 在上面的研究过程中,某点处的割线斜率与切线斜率与某点附近的平均变化率和瞬时变化率有何联系?生:平均变化率0 x瞬时变化率割线的斜率0 x切线的斜率优生可以选择(B) 组题,感知联系, 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研究数值表示。从直观感知到数式研究相对照, 有利于大多数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进而得出导数的几何意义。要求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并深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三、探索小结、重点讲评1. 获得导数的几何意义学生快速探究活动后,展示研究成果,教师重点讲评:割线nPP 的斜率是0000()()()nf xxf xkxxx, 当点nP 沿着曲线无限接近点P时,nk 无限趋近于切线 PT的斜率k,即0000()()lim()xf xxf xkfxx切线 PT的斜率k即为函数在0 xx处的导数。导数的几何意义:00000()()()limxf xxf xfxxxkx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师:由导数的几何意义,我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生:已知某点处的导数或者切线的斜率可以求另外一个量。问:切线ykxb中,如果0k,则切线有怎样的变化趋势?借助实物投影仪, 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探究过程后, 教师的讲评就可以有针对性和详略,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探究的体会更好地建构知识。突破导数的几何意义这个学习重点。复习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为后面利用导数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6 页如果0k呢?反之,由切线的变化趋势,能否确定斜率的情况?生:0k,则切线呈上升趋势;0k,则切线呈下降趋势。由切线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出切线的斜率情况,也即该点处的导数情况。2. 了解以直代曲思想把点 P 附近函数的图象放大,引导学生理解以直代曲思想是指某点附近一个很小的研究区域内,曲线与切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故可由曲线上某点处的切线近似代替这一点附近的曲线。师:在某点附近一个很小的研究区域内,曲线与切线的变化趋势有何关系?如果切线的斜率为正,则该点附近曲线的增减情况怎样?生:点 P附近,曲线和该点处的切线的增减变化情况一致。如果切线的斜率为正,则该点附近曲线呈上升趋势。究函数的增减性埋下伏笔。通过将曲线一点处的局部 “放大、 放大、 再放大” 的直观方法, 形象而逼真地再现“以直代曲”思想。渗透用导数的几何意义研究函数的增减性至此突破学习重点和难点,用时约15 分钟四、知识应用、巩固理解1.导数几何意义的应用例 题 : 如 图 , 它 表 示 跳 水 运 动 中 高 度 随 时 间 变 化 的 函 数105 . 69. 4)(2ttth的图象。(1) (2) 见学案 “学生活动”优生可在完成 【探索一】 后提前进行知识的应用。要 求 学 生 动 脑 ( 审题), 动手 (画切线 ), 动口( 讨论 ) , 体会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及运用导数来研究函数在某点附近的单调性,渗透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运用以直代曲的思想方法。PPPtO5 . 00. 1hh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6 页【探究二 (A) 】1用图形体现3.3)1 (/h,6. 1)5.0(/h的几何意义。2导数值的正负,反应该点附近的曲线有何变化趋势?3请描述、比较曲线)(th在210,ttt附近增(减)以及增(减)快慢的情况。在43, tt附近呢?分析: 附近:瞬时,增减:变化率,即研究函数在该点处的瞬时变化率,也就是导数。可借助切线的变化趋势得到导数的情况。生: 作出曲线在这些点处的切线,在0t处切线平行于x轴,即0( )0h t,说明在0t时刻附近变化率为0,函数几乎没有增减;在12,tt 作出切线,切线呈下降趋势,即12( )0,( )0h th t,函数在点附近单调递减。曲线在2t 附近比在1t 附近下降得更快,则是因为12| ( ) | |( )|h th t。【探究二 (B) 】【探究二 (B) 】问题1 由具体的导数入手,熟悉导数的几何意义,帮助学生感知导数与函数单调性之间的联系。问题 2 引导学生感知导数反映变化率的本质。问题 3 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借由切线的变化趋势,得出切线的斜率即该点处的导数的情况,进而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给出曲线上各点的切线的变化图, 体会导数就是反映函数变化率的,借助曲线可以得出切线斜率的情况即该点处导数的情况。 体会导数在研究函数增减和变化快慢的应用。引导优生进一步体会导数用来刻画变化情况的应用和拓展研究导数与tO3t4t0t1t2t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6 页1.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描述)(th在210,ttt附近增(减)以及增(减)快慢的情况。在43, tt附近呢?2. 如何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增减?小结: 附近:瞬时,增减:变化率,即研究函数在该点处的瞬时变化率,也就是导数。导数的正负即对应函数的增减。作出该点处的切线,可由切线的升降趋势,得切线斜率的正负即导数的正负,就可以判断函数的增减性,体会导数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的有效工具。同时,结合以直代曲的思想,在某点附近的切线的变化情况与曲线的变化情况一样,也可以判断函数的增减性。都反应了导数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的有效工具。例题变式 1:函数32yx上有一点00(,)xy,求该点处的导数0()fx,并由此解释函数的增减情况。0000000()()()lim3()2(32)lim3xxfxf xxf xxxxxx解:函数在定义域上任意点处的瞬时变化率都是3,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 (此时任意点处的切线就是直线本身,斜率就是变化率) 例题变式 2:下图是函数( )yf x的图象,请回答下面的问题:【探究三 (A) 】1. 请指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并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说明。生:单调区间有: 52),2,1),1,3),3,5,作出区间内一系列的曲线的切线,发现切线呈现一致的上升或下函数增减的关系。变式题复习了导数的求法,加深学生对导数研究函数增减情况应用的认识,也是例题结论的进一步验证。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说明单调性, 学生进一步感知导数在研究函数变化情况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决问题,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6 页降的趋势,即切线的斜率一致为正或负,所以导数值在单调区间内恒正或恒负,对应函数单调递增或递减。【探究三 (B) 】1. 请指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并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说明。答案同上2. 根据上题的结论,研究某点处的导数值、切线的斜率和函数的单调性之间有何关系?生:从数的角度:导数正负对应函数的增减,从形的角度反映为切线斜率的正负对应函数的增减。函数的增减导数的正负切线的斜率的正负小结:导数反映了函数的变化率,从图形上来看,表现为切线的斜率,如果导数为正,则切线的斜率为正,切线呈上升趋势,曲线在该点附近也是上升趋势,函数单调增;如果导数为负,则切线的斜率为负,切线呈现为下降趋势,曲线在该点附近也是下降趋势,函数单调减。过老师的小结, 加深对导数本质的理解。(至此时间约30 分钟)五、分层练习、提升能力(定时不定量的练习,期望学生熟能生巧)训练系统分三部分,即A、B、C 三部分。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知识掌握的程度,自由选择一组题目进行练习。每组题目都有基础题型以检测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第一部分 (A) 都是典型基础题,它包含选择题、解答题,题目编排由浅入深,增加了铺垫的设问,为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引导思路。这部分题目的完成与否,标志着这节课新知识是否基本掌握。第二部分 (B) 是基础题与综合题相结合, 学生在掌握新知识应用及规范表达的基础上初步接触变式训练和综合训练。这组题的完成标志着学生已达到良好的学习水平。第三部分 (C) 包含有综合、发展题,除了能综合运用知识外,还强调解题的灵活性和数学思维的敏捷性。这组题的完成标志着学生已达到优秀或冒尖程度。课上选择不同学生的分层练习,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答案。针对典型题,讲思路,讲方法,学生可以课后再补充过程。拓展思维的不讲,学生自主钻研。次日,把学生的练习卷收集上来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录入学生档案。教师分析学生的完成情况,易错点和难点,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第一手的素材,及时调控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这些材料还可以在阶段长期的学生自选和老师指导相结合, 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题组进行训练, 以得到更好地发展。 分层是不固定的,学生跟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相应的练习。C 组题对应检测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了解和掌握导数的几何意义,可以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简单判断函数的增减性。优生可以选择题目进行训练, 提倡跳跃式选题训练和抓住关键部分进行局部训练, 使优生可以避免重复、无效的练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6 页性的评价中作为学生自评的依据之一。每一周左右,学生可以自选最佳习作存入学生成长记录中,作为自评的依据。练习题见附注 1 ( 至此时间约43 分钟 ) 六、归纳总结、深化认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方法?学生进行开放式小结:(回顾学习的两个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1) 切线的定义:当点00(,()nP xx f xx沿着曲线( )fx逼近点00(,()P xf x时,即0 x,割线nPP 趋近于确定的位置,这个确定位置上的直线 PT称为点 P处的切线。(2) 函数( )fx在0 xx 处的导数0()fx的几何意义就是函数( )f x的图象在0 xx 处的切线的斜率。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逼近的思想方法、“以直代曲”的思想方法。剩余2 分钟左右时间给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数学方法,教师投影进行补充, 便于课后进行查漏补缺. 课后继续学习:学生继续尝试课堂未完成的练习。培养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落实教学目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6 页导数的几何意义教材 :人教 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授课教师 : 中卫市第一中学俞清华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新课程标准要求,微积分教学“返璞归真”,把极限、连续、瞬时速度等概念,建立在朴素理解的基础上,直接由变化率问题得到导数的概念,进而研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图形上的直观体现)及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应用。本节内容按照先突破一般曲线的切线定义(割线无限逼近的确定位置上的直线就是该点处的切线);再结合旧知识“平均变化率表示割线的斜率”,学生对照动画探究“割线逼近切线割线的斜率逼近切线的斜率切线的斜率对应该点处的瞬时变化率即导数”的线索展开。怎样找到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呢?只要回顾一下小学生或初中生画切线的过程,就不难理解“割线逼近切线”的数学方法,这便是导数的几何源头。从近似过渡到精确,通过图形直观逼近的方法消除学生对极限的神秘感,通过将曲线一点处的局部“放大、再放大”的直观方法,形象而逼真地再现了“局部以直代曲”背后的深刻内涵和哲学原理。教学目标定位:本节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概念的形成分为三个层次:(1) 通过复习旧知“求导数的两个步骤”以及“平均变化率与割线斜率的关系”,解决了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后, 明确探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可以依据导数概念的形成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2) 借助两个类比的动画,从圆中割线和切线的变化联系,推广到一般曲线中用割线逼近的方法直观定义切线。(3) 依据割线与切线的变化联系,数形结合探究函数)(xf在0 xx处的导数0()fx的几何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导数0()fx就是函数)(xf的图象在0 xx处的切线的斜率。即:xxfxxfxfx)(lim0000/曲线在0 xx处切线的斜率在此基础上,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学会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释实际生活问题,加深对导数内涵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感受逼近的思想方法,了解“以直代曲”的数学思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6 页方法。知识的基础与外延: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值及相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本节内容在学习了“变化率问题、导数的概念”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在探究过程中渗透逼近和以直代曲思想,使学生了解近似与精确间的辨证关系;通过有限来认识无限,体验数学中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形与数的有机结合,把几何与代数联系在一起。学习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认识导数及应用导数工具,增强动手能力及感知发现的能力,在思想方法上又可以深化数形结合认识。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微积分中“以直代曲”的重要思想方法作了铺垫。教材选择了大量具有基础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的生活实例(如:某时刻跳水运动的变化、药物浓度),尤其是许多具有物理背景的实例(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这些素材的选取,首先有助于反映导数的本质和应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生动再现了变化和联系,把计算机变成学习的好伙伴。教学诊断分析: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及练习、测验的分析结果得出:在中学作为“教育形态”而非“学术形态”的微积分可以适当简化和降低理论的严格推导过程,形象直观地去认识和感受它,这既减少了学生学习的困难,又有利于真正理解导数的本质。1. 类比两个动画,在熟悉的圆中观察割线与切线的变化联系,推广到一般曲线中用割线逼近的方法得到切线,突破当0 x时,对割线变化趋势的研究。(易了解)分析: 改变了知识的严密推理,从直观图象出发,用动画演示变化过程,强化学生的感知,得到新的认识体验,为研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奠定基础。2. 对照图形中割线到切线的联系,得出两者斜率的关系,再从数值上研究得到导数的几何意义。 (中等难度)分析: 提供两组不同难度的分层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突破此知识点。割线的斜率切线的斜率;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 ( 即该点处导数 ) 3. “以直代曲”的思想容易误解的是用直线去代替某一段曲线。(易误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6 页分析: 通过将曲线一点附近的局部“放大、放大、再放大”的直观方法,形象而逼真地再现在某点附近的很小区域内可以用切线近似代替曲线来研究问题,即“以直代曲”的思想,帮助学生消除误解。4例题中根据图象,描述、比较曲线在3 个不同时刻附近的变化情况。 (易误解)分析: 考虑多数学生可能是由图象直观判断得出答案,没有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和以直代曲的思想。故教师在点拨时,引导学生运用切线的升降近似得到该点处切线的斜率即导数的情况,进而研究附近曲线的升降即函数的增减,同时期望优生能感知导数值与函数增减的联系,为学习导数的应用埋下伏笔。教法特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考虑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文科生,数学的知识基础和数学基本能力差异较大,所以本节课设计为分层探究、自主实践的活动课。从借助两个类比的动画演示,研究割线斜率与切线斜率的关系到数值表示上对照平均变化率与瞬时变化率的关系,设计(A) 、(B) 两组分层的探究问题,适当地引导思路,给后进生提供探索和感知的平台;给优生在能力培养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期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都有感知和发现,自主获得导数的几何意义。在课堂练习中也采取分层练习的方法,即 A、B、C三部分,每组题目都有基础题型以检测本节课的基本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知识掌握的程度,自由选择适当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期望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自身最大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学生进行自主实践,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相信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方法和速度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原理、掌握数学方法,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教学中始终关注后进生的活动,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也作为合作者协助他们获得知识。通过教师的长期培养,学生慢慢养成探索的习惯,最终达到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预期效果分析:知识的引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避免了理论的严格推导过程,而是借助图象形象直观去认识和感受它, 从形的直观感知进而到代数符号的探究,数形结合获得新知然后应用知识,再分层练习,逐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达到对导数的几何意义掌握较好,能应用它研究函数的增减变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6 页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综合能力,学会学习,进一步在意志力、自信心、理性精神等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自争取更大限度的发展。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学生学习水平的形成性评价,以学生的课堂练习作为主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了哪一部分练习,他这节课的学习水平的评价就定在这部分练习所代表的学习水平上。如果学生无法完成A部分练习,那么他这节课的学习水平是不及格,如果达到B的是良好,达到 C的是优秀。教师分析学生的完成情况,易错点和难点,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第一手的素材,及时调控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为了更科学的反映学生学习水平的实际,学生每周收集一份本人认为最佳的习作,存入学生成长记录,留作自我评价的依据。如果加上这阶段的测试成绩,可转换成这阶段的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形式表述。学生进行分层练习时,老师先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必要时给与指导。本着反映学生自身成长的目的,通过个人的学习发展情况作为评价的依据。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有效的训练。对导数几何意义的理解和简单应用,掌握较好。对于高阶函数的导数的研究,学生不太擅长,可以在学习了函数的求导公式后,再进一步地加强。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方面的应用需要在后继学习中不断深入研究,加强知识的掌握,提升能力。学生的学习评价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对导数的几何意义掌握较好,能借助导数研究函数的增减。综合题便于优生增强能力、训练思维,为后继学习引入导函数的概念奠定基础。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倡导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促进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综合能力,学会学习,进一步在意志力、自信心、理性精神等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自争取更大限度的发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