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中考复习数理化语英习题 中考总复习金属的性质提高 巩固练习.doc
-
资源ID:32194443
资源大小:824.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中中考复习数理化语英习题 中考总复习金属的性质提高 巩固练习.doc
中考总复习:金属的性质(提高) 撰稿:熊亚军 审稿:李伟【巩固练习】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家庭生活中下列做法不能防止菜刀生锈的是( ) A菜刀使用后,用水洗净并擦干 B久置不用时在菜刀表面涂一层食用油 C把菜刀存放在潮湿的地方 D用不锈钢菜刀取代普通菜刀2.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和铁,可能不含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3.把一块一定质量的铁块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发现溶液质量比原来减少了2g,则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及生成的铜的质量分别为( ) A0.7 g,0.8 g B14 g,l 6 g C1.75 g,2 g D2 g,4 g4.在天平两盘上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稀盐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边烧杯各加入5g镁和5g铁,镁和铁全部反应而消失后,天平的指针( ) A偏向加铁的一边 B偏向加镁的一边 C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 D无法确定5.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实验(常温下)实验(常温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和,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和,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和,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和,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6.如图所示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D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7.如图所示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8.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 丙 乙 B.丙 乙 甲C.甲 乙 丙 D.丙 甲 乙二、填空题9.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10.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1)CuSO4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2)将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结合现象分析,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_,增加的离子是_。(3)除硫酸铜溶液外,将铝丝浸入_(任举一例)溶液中,也能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11.小强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得出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由强到弱(注:所用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1)小强得出结论的依据是 。(2)请你利用不同原理再设计一个验证上述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案,写实验步骤和现象:_ 。(3)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试举一例说明。12.小琴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1)实验时,她为了除去铁丝和银丝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其操作是 。(2)A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时,将铁丝和银丝同时插入稀硫酸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实验中,当烧杯内盛有_溶液时,可验证铁、_、银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13.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实验小组利用稀硫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银和铜,设计如下方案: 先在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其成分为银、铜和铁。再对滤渣A按如图所示流程处理: 先在废液中加过量的铁粉,过量的目的是_。 加快反应速度 铁的金属活动性较强 使反应充分进行 写出CuO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滤液D中溶质的成分有 (填化学式)。 含有硫酸亚铁的滤液有_(填框图中字母)。三、计算题14某赤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80,600 t这样的赤铁矿可炼出含碳等其他杂质质量分数为7的生铁多少吨?15.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检测本地钢铁厂生铁产品的质量,在实验室中称取生铁屑样品10.0 g,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加热,使之充分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然后冷却、称量,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34 g。计算:(1)生铁样品中杂质的含量。(2)生产100 t这种生铁至少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多少吨?16. 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另一种金属可能是镁、铁、锌中的一种,现欲测定其组成。取该混合物粉末8.0g放入烧杯中,将140.0g 14.0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次数1234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35.035.035.035.0剩余固体的质量g6.85.64.44.2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求:(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2)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何种金属?(3)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与解析】1.【答案】C 【解析】菜刀是钢铁制品。A选项洗净擦干,保持菜刀洁净干燥能防止生锈;B选项涂油,在菜刀上覆盖保护层能防止生锈;D选项改变菜刀的材质,也可以防止生锈;C选项菜刀存放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2.【答案】C 【解析】向CuCl2和FeCl2的溶液中加入镁粉,反应过滤后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只有Cu,由此可以推知,加入的一定量的镁粉只能与部分或全部的CuCl2溶液反应,因而滤液中一定含有MgCl2、FeCl2,还可能含有CuCl2。3.【答案】B 【解析】溶液减少的质量即铁片增加的质量。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生成铜的质量为y。CuSO4 + Fe = Cu + FeSO4 m160 56 64 152 160152=8 x y 2 g y=4.【答案】A【解析】要判断天平指针的停留位置,只要判断出反应后天平两边的质量是否相等即可。若两边的质量相等,则天平平衡;若质量不相等,则天平失去平衡,指针偏向质量大的一边。设5g镁生成H2的质量为x,5g铁生成H2的质量为y。Mg+2HCl=MgCl2+H224 25g x x=0.42 gFe+2HCl=FeCl+H256 25g y y=0.18 g 因加入固体质量相等,所以天平偏向加铁的一边。5.【答案】A 【解析】该实验运用的是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实验与对比,改变量是盐酸的浓度;实验与对比,改变量是温度;实验与对比,改变量是盐酸的浓度和温度。实验中的改变量即为探究的因素,但同时改变两个量则不能进行对比分析,即不能进行有效探究。 6.【答案】C 【解析】Mg比Al活泼,与酸反应速率快;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镁和铝等质量与足量酸反应情况下Mg比Al生成的H2少,消耗的H2SO4也较少,结合图示最终可判断正确答案为C。7.【答案】B【解析】铁生锈实际上就是铁与氧气、水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因此a管中铁钉易生锈,b管中铁钉不生锈;由于铁钉生锈需要消耗氧气,因此a管中的压强减小,b管中的大气压大于a管,故L端的红墨水水柱上升,R端的红墨水水柱下降;铁在NaCl溶液中或酸性条件下生锈速度会加快。8.【答案】A【解析】根据(1)的现象可知甲、丙比铜活泼,而乙没有铜活泼;根据(2)可知甲与酸反应比丙与酸反应剧烈,金属活动性甲大于丙,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甲 丙 乙。因此A是正确的。9.【答案】Y > X > Z Z > Y > X 【解析】由图像可知,三种等质量等颗粒大小的金属,消耗完等质量的盐酸所用时间长短不同,产生氢气的多少也不同。所用时间最少的金属最活泼,是Y,用时最长的最不活泼,是Z;产生氢气最多的+2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应最小,产生氢气最少的+2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应最大。10.【答案】(1)Cu2+、SO42 (2)铝丝表面附着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u2+ Al3+(3)CuCl2 或Cu(NO3)2【解析】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活动性强的金属转变为离子进入溶液中,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离子转变为单质析出来。(1)CuSO4溶于水电离出Cu2+和SO42;(2)2Al+3CuSO4=Al2(SO4)3+3Cu,置换出的铜为红色,Al2(SO4)3溶液为无色的,从反应看Cu2+变为单质Cu,单质Al变为Al3+;(3)铝丝与可溶性铜盐溶液反应均发生上述现象。11.【答案】(1)镁带表面出现大量的气泡,铁丝表面有少量气泡,铜片表面没有明显现象 (2)将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镁溶液中的铁丝没有明显现象,硫酸铜溶液中的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3)因为铁比铜活泼,所以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农药波尔多液(含硫酸铜);或湿法炼铜就是利用铁比铜活泼,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或新买的铝锅烧开水时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成黑色,因为铝比铁活泼,能把自来水中溶解的铁盐中的铁置换出来;或用稀硫酸检验用黄铜冒充的黄金首饰,因为黄铜中的锌能与稀酸反应而金不能与硫酸反应等。 【解析】(1)分析实验装置可知,小强是依据三种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和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2)要特别注意:“不同原理”的要求,由于第(1)问是利用金属与酸反应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故本问可以用金属与盐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原理来设计实验。第(2)(3)问的答案具有开放性,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12.【答案】(1)用砂纸将铁丝和银丝表面打磨光亮(合理答案均可)(2)比较铁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银丝表面无明显现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Fe+H2SO4=FeSO4+H2 (3)硫酸铜(CuSO4) 铜(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根据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银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可以确定铁比银的金属活动性强。要验证铁丝、银丝及另一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中盛放的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应是在金属活动性中排在铁和银之间的金属,故可选用硫酸铜等溶液,可以确定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13.【答案】 CuO+H2SO4=CuSO4+H2O CuSO4、H2SO4 CE 【解析】加入过量铁粉使AgNO3与Cu(NO3)2充分反应,生成Ag和Cu。CuO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除去CuO需用过量的H2SO4,才能得到纯净的银,滤液D中的溶质是CuSO4和H2SO4。滤渣A中的Fe与H2SO4反应生成FeSO4和H2,即滤液C中有FeSO4;滤液D中的CuSO4与Fe反应生成FeSO4和Cu,即滤液E中有FeSO4。14.【答案与解析】解:设可炼出含杂质7的生铁的质量为y。则480 t×70%=y×(17%) 解得 y361 t 答:可炼出杂质质量分数为7的生铁361 t。15.【答案与解析】根据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34 g,可知生成氢气0.34 g;由氢气的质量可以求出生铁中铁的质量,再根据铁的质量求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1)解:设样品中杂质的含量为x。 Fe + H2SO4 = FeSO4 + H2 56 2 10.0 g (1x) 0.34 g x=4.8 (2)解法一:设需要含氧化铁80赤铁矿的质量为y。 Fe2O3+3CO2Fe+3CO2 160 112 y×80 100 t (14.8%) y=170 t 解法二:设需要含氧化铁80赤铁矿的质量为y。 由铁元素质量守恒列式: y×80××100=100 t×(14.8) 解得 y=170 t答:(1)生铁样品中杂质的含量为4.8。(2)生产100 t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170 t。16.【答案与解析】(1)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10052.5%(2)设该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第4次反应的稀硫酸质量为×0.2g5.83g反应的总稀硫酸质量是35g×3+5.83g=110.83gM + H2SO4 = MSO4 + H2X 988g-4.2g 110.83g×14%X:98=(8g-4.2g):110.83g×14% X=24 该金属是镁。(3)设所得溶液中MgSO4的质量为y,生成H2的质量为z。 Mg +H2SO4 = MgSO4 + H298120 2 105g×14% yz98:120 =105g×14%:y y=18g98:2 =105g×14%:z z=0.3g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6.6%答:(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52.5%。(2)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金属镁。(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