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pdf
优秀教案欢迎下载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名词:1、微量元素: 生物体必需的, 含量很少的元素。如:Fe (铁)、Mn(门)、B(碰) 、Zn(醒) 、Cu(铜) 、Mo(母) ,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2、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 (探) 、 0(洋) 、H(亲)、N(丹)、S(留)、P(人 people) 、Ca(盖) 、Mg (美) K(家)巧记: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3、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4、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差异性。语句:1、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大约有200 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 多种。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C、H、O、N、P、S 6 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 97%。有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名词:1、原生质: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不包括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如:一个植物细胞就不是一团原生质。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3、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4、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5、糖类 :有单糖、二糖和多糖之分。a、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动、植物细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b、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中有乳糖。c、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淀粉和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和动物细胞中有糖元(包括肝糖元和肌糖元)。6、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7、脂类包括: a、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生物体内主要储存能量的物质,维持体温恒定。)b、类脂(构成细胞膜、线立体膜、叶绿体膜等膜结构的重要成分)c、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等,具有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的作用。)8、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 )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9、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NH-CO- ) 。10、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11、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有几个氨基酸叫几肽。12、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13、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 种,决定 20 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 种。氨基酸在结构上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 )和一个羧基( -COOH ) ,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 和-COOH 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 基的不同氨基酸的种类不同。14、核酸:最初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核酸最遗传信息的载体,核酸是一切生物体(包括病毒)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5、脱氧核糖核酸(DNA ) :它是核酸一类,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此外,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DNA 。16、核糖核酸:另一类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简称RNA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8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公式:1、肽键数 =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2、基因(或DNA )的碱基:信使RNA 的碱基:氨基酸个数=6:3:1 语句:1、 自由水和结合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血液凝固时,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自由水/结合水的值越大,新陈代谢越活跃。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能源物质系列:生物体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生物体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脂肪;动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糖元;植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淀粉;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生物体内的最终能量来源是太阳能。3、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四种有机物共同的元素是C、H、O 三种元素,蛋白质必须有N,核酸必须有N、P;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例 : DNA 、叶绿素、纤维素、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化学成分中共有的元素是C、H、O) 。4、蛋白质的四大特点: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结构复杂;种类极其多样;功能极为重要。5、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氨基酸种数不同,氨基酸数目不同,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肽链空间结构不同。6、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功能多样性,概括有: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催化作用: 如酶; 调节作用: 如胰岛素、 生长激素; 免疫作用: 如抗体, 抗原(不是蛋白质) ;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注意: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是由核酸控制的。7、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存在于一切细胞中(不是存在于一切生物中),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8、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 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 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名词:1、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2、亚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3、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核膜、无核仁;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4、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有核膜、有核仁,一般有多种细胞器。5、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绿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6、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衣藻、变形虫、草里履虫、疟原虫等。7、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如:氨基酸、葡萄糖)也可以通过,而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如:信使RNA 、蛋白质、 核酸、 蔗糖) 则不能通过。8、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中蛋白质成分。9、载体蛋白:膜结构中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一种跨膜蛋白质,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都有特异性。10、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11、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主要场所。12、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13、细胞壁:植物细胞的外面有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作用是支持和保护。其性质是全透的。语句:1、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分类也就有了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之分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8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2、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镶嵌了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以覆盖、贯穿、镶嵌三种方式与双层磷脂分子相结合。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除保护作用外,还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有关。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4、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 ) 。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5、线粒体:呈粒状、棒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 和 RNA 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6、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存在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 和 RNA ,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7、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功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使膜上的各种酶为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8、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9、高尔基体:由扁平囊泡、小囊泡和大囊泡组成,为单层膜结构,一般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并有运输作用。10、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11、液泡:是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12、与胰岛素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胰岛素的运输要通过内质网来进行,胰岛素在分泌之前还要经高尔基体的加工,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线粒体提供能量。13、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不具膜结构的是:中心体、核糖体。另外,要知道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层膜,但它们都不是细胞器。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是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明显的液泡,而动物细胞中没有液泡;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则没有;此外,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不同。14、细胞核的简介:(1)存在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原核细胞中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的真核细胞中也没有细胞核,如人体内的成熟的红细胞。(2)细胞核结构:a、核膜 :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说明:核膜是和内质网膜相连的,便于物质的运输;在核膜上有许多酶的存在,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b、核孔:在核膜上的不连贯部分;作用: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核仁: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消失(分裂前期)和出现(分裂末期),经常作为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典型标志。d、染色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提出者:德国生物学家瓦尔德尔提出来的。组成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3)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中心活动的控制中心。1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也可以说是有无核膜,因为有核膜就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就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里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1)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原生动物 (如草履虫、变形虫等)是真核生物。(3)不是所有的菌类都是原核生物,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等)是原核生物,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等)是真核生物。16、在线粒体中,氧是在有氧呼吸第三个阶段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结合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能量;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光反应产生的氢参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还原生成水和葡萄糖;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经过脱水缩合而成,有水的生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8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第二节、细胞增殖名词:1、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3、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若着丝点分裂,则就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了)。每条姐妹染色单体含1 个 DNA ,每个 DNA 一般含有2 条脱氧核苷酸链。4、有丝分裂:大多数植物和动物的体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数目。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5、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 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间期。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6、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结构,它和染色体的运动有密切关系。7、赤道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准确地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平面上,因此叫做赤道板。8、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例如,蛙的红细胞。公式:1)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2)DNA 数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 分子;当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 分子。语句:1、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关系:第一,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第二,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仍连接在同一个着点的两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两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姐妹染色体)。2、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 分子数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以染色体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无论一个着丝点上是否含有染色单体。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 分子,但当染色体(染色质)复制后且两染色单体仍连在同一着丝点上时,每个染色体上则含有两个DNA 分子。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1)分裂间期: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2)细胞分裂期:A、分裂前期: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核膜、核仁消失;记忆口诀:膜仁消失两体现(说明是染色体出现和纺锤体形成)B、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好的时期;记忆口诀:着丝点在赤道板。C、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记忆口诀:着丝点裂体平分。D、分裂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现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记忆口诀: 膜仁重现新壁成。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相同点是染色体的行为特征相同,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区别: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细胞的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将细胞质分裂为二;动物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质缢裂为二。5、DNA 分子数目的加倍在间期,数目的恢复在末期;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在后期,数目的恢复在末期;染色单体的产生在间期,出现在前期,消失在后期。6、有丝分裂中染色体、DNA 分子数各期的变化:染色体(后期暂时加倍):间期 2N,前期 2N,中期 2N,后期 4N,末期 2N;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前才有):间期 0-4N,前期 4N,中期 4N,后期 0,末期 0。 DNA 数目(染色体复制后加倍,分裂后恢复):间期 2a -4a,前期 4a,中期4a,后期4a,末期2a;同源染色体(对) (后期暂时加倍) :间期 N 前期 N 中期N 后期 2N 末期 N。7、细胞以分裂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第三节、细胞的分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8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名词:1、细胞的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相同细胞(细胞分化的起点)的后代,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全能性:一个细胞能够生长发育成整个生物的特性。3、细胞的癌变:在生物体的发育中,有些细胞受到各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的完成细胞分化,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能够连续不断的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4、细胞的衰老是细胞生理和生化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反应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语句:1、细胞的分化注意点:a、发生时期:是一种持久性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b、细胞分化的特性:稳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全能性。c、意义: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多细胞生物体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发育而成,如果仅有细胞增殖,没有细胞分化,生物体是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2、细胞的癌变特点:a、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b、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化学致癌因子:如苯、坤、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能使细胞癌变的病毒叫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c、机理是癌细胞是由于原癌基因激活,细胞发生转化引起的。d、预防:避免接触致癌因子;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习惯,从多方面积极采取预防措施。3、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a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b、有些酶活性降低(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会导致头发变白);c色素积累(如:老年斑);d呼吸减慢,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e细胞膜通透功能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4、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在生物体内,细胞并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细胞、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当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的作用条件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第三章、新陈代谢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名词:1、酶:是活细胞(来源 )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 )的一类有机物。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 。2、酶促反应:酶所催化的反应。语句:1、酶的发现:、 1783 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1836 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1926 年, 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 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2、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3、酶的特性: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 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 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如消化酶就是在细胞外消化道内起作用的;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不同;虽然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它并不被消耗;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它的合成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所以酶的决定因素是核酸。5、既要除去细胞壁的同时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正确的思路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酶具有专一性,去除细胞壁选用纤维素酶使其分解。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温度、酸碱度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对于动物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动物的体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 35左右。6、通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在适宜条件下才有活性。胃蛋白酶是在胃中对蛋白质的水解起催化作用的。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环境(最适PH=2 左右)才有催化作用,随pH 升高,其活性下降。当溶液中pH上升到 6 以上时,胃蛋白酶会失活,这种活性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8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第二节新陈代谢与ATP 语句:1、ATP 的结构简式:ATP 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 PP,其中: A 代表腺苷, P 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注意:ATP 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 ATP 被称为高能化合物。这种高能化合物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必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种高能化合物形成时,即高能磷酸键形成时,必然吸收大量的能量。2、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在酶的作用下,ATP 中远离 A 的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同时生成 ADP 和 Pi;在另一种酶的作用下,ADP 接受能量与一个Pi 结合转化成ATP。ATP 与 ADP 相互转变的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式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ADP 和 Pi 可以循环利用,所以物质可逆;但是形成ATP时所需能量绝不是ATP 水解所释放的能量,所以能量不可逆。(具体因为:(1)从反应条件看,ATP 的分解是水解反应,催化反应的是水解酶;而ATP 是合成反应,催化该反应的是合成酶。酶具有专一性,因此,反应条件不同。(2)从能量看,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是储存在高能磷酸键内的化学能;而合成ATP 的能量主要有太阳能和化学能。因此,能量的来源是不同的。(3)从合成与分解场所的场所来看:ATP 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呼吸作用) 和叶绿体 (光合作用);而 ATP分解的场所较多。因此,合成与分解的场所不尽相同。)3、ATP 的形成途径: 对于动物和人来说,ADP 转化成 ATP 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内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 转化成 ATP 时所需要的能量,除了来自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外,还来自光合作用。4、ATP 分解时的能量利用:细胞分裂、根吸收矿质元素、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5、ATP 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第三节、光合作用名词: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 、能量来源(光能)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语句:1、光合作用的发现:1771 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864 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1880 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 和 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 O 和 C18O,释放的是 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2、叶绿体的色素: 分布: 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色素的种类: 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4、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阶段a、 水的光解: 2H2O 4H+O2 (为暗反应提供氢) b、 ATP 的形成:ADP+Pi+光能 ATP (为暗反应提供能量)暗反应阶段:a、CO2 的固定: CO2+C5 2C3 b、C3 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 (CH2O)+C5高二生物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死记型,另一部分是理解型。1、死记型主要是细胞结构和生物的生长发育等,有很多都是要硬记的,你可以尝试用一定题量来击破它们。当然,死记只能使你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你应该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 (这样有助于后面的理解型学习),如在做提取DNA 的实验时,若材料是植物细胞,要使其破裂,不能直接利用其渗透作用,而应想到植物细胞有一层有糖类构成的细胞壁。这部分知识联系很多,老是应该会提出来的。2、理解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8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遗传学,这是高中生物的重点。 硬记在这失效, 理解很重要。我认为除了上课要跟上老师的思维外,适当做一些题来了解解题技巧很重要。你学要一本合适的参考书, 里面会有许多方便的技巧, 最好各样题型都有一点。遗传病部分我认为较难,不懂就要多问老师。总之,你要学会抓重点,找联系,做精题。我想这样你的生物成绩就不用担忧了。生物知识点巧计2008-11-16 19:51一、动物的个体发育歌诀:受精卵分动植极,胚胎发育四时期,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期。外胚表皮附神感,内胚腺体呼消皮,中胚循环真脊骨,内脏外膜排生肌。二、植物有丝分裂:仁膜消失现两体 , 赤道板上排整齐 , 一分为二向两极 , 两消两现建新壁 . 三、微量元素:新 铁 臂 阿 童 木 , 猛! Zn Fe B () Cu Mo Mn 四、八种必须氨基酸:假设来借一两本书甲硫氨酸色氨酸 赖氨酸 缬氨酸 异亮氨酸亮氨酸 苯丙氨酸苏氨酸五、植物矿质元素中的微量元素:木 驴 碰 裂 新 铁 桶,猛!Mo Cl B Ni Zn Fe Cu Mn 六、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淀粉消化始口腔,唾液肠胰葡萄糖;蛋白消化从胃始,胃胰肠液变氨基;脂肪消化在小肠,胆汁乳化先帮忙,颗粒混进胰和肠,化成甘油脂肪酸;口腔食道不吸收,胃吸酒水是少量,小肠吸收六营养,水无维生进大肠。七、原核生物的种类:蓝(色)细线支(毛)衣蓝藻细菌放线菌 支原体衣原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8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八、12 对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听八面九舌咽,迷副舌下在后面。九、色素层析(上到下):胡也(叶), ab 也。十、DNA 结构特点口诀:双链螺旋结构极性反向平行碱基互补配对排列顺序无穷高一生物:1)性状 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2)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5)杂交 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6)自交 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7)测交 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8)表现型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9)基因型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10 )等位基因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非等位基因 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11 )基因 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一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二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 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2、 精子的形成:3、卵细胞的形成1 个精原细胞(2n) 1 个卵原细胞( 2n) 间期:染色体复制 间期:染色体复制1 个初级精母细胞(2n ) 1 个初级卵母细胞(2n )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 前期:联会、四分体(2n)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 中期:( 2n)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 后期:( 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2 个次级精母细胞(n) 1 个次级卵母细胞+1 个极体( n) 前期:( n) 前期:( n)中期:( n) 中期:( n)四、细胞分裂相的鉴别: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 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均等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 减数第二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若为偶数 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减数第二分裂后期3、 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现象 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有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减数第二分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8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减数第一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侧有同源染色体 减数第二分裂后期一侧无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后期第三节、伴性遗传概念:伴性遗传 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类型: X 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 佝偻病等X 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Y 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一、 X 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1、致病基因Xa 正常基因: XA 2、患者:男性XaY 女性 XaXa 正常:男性XAY 女性XAXA XAXa (携带者)3、遗传特点:(1)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大于女性(2)隔代遗传现象(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父母无病,子女有病 隐性遗传(无中生有)隔代遗传现象 隐性遗传父母有病,子女无病 显性遗传(有中生无)第一节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 1、怎么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艾弗里实验、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第二节DNA 分子的结构知识点: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1、DNA 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A=T ;G=C ;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G )/(T+C )=1 ;( A+C )=( T+G )一条链中A+T 与另一条链中的T+A 相等,一条链中的C+G 等于另一条链中的G+C如果一条链中的(A+T )/( C+G )=a,那么另一条链中其比例也是a DNA 复制的过程( DNA 复制的概念、条件、特点、结果和意义)DNA 分子复制过程是个边解旋边复制。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 流向 DNA ,既 DNA 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 DNA 流向 RNA ,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 或 RNA 。近些年还发现有遗传信息从RNA 到 RN1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物质代谢,进而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即 RNA 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 流向 DNA (即逆转录),也在疯牛病毒中还发现蛋白质本身的大量增加(蛋白质的自我控制复制)DNA 复制的条件要相关的酶、原料、能量和模板。其特点是(非连续性的)半保留复制。其意义是:保证了亲子两代之间性状相象。如果一条链中的(A+C )/(G+T )=b,那么另一条链上的比值为1/b另外还有两个非互补碱基之和占DNA 碱基总数的50%2、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条件?3、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连续遗传、世代遗传 显性遗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8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二)再判断常、性染色体遗传:1、父母无病,女儿有病 常、隐性遗传2、已知隐性遗传,母病儿子正常 常、隐性遗传3、已知显性遗传,父病女儿正常 常、显性遗传(3)交叉遗传现象:男性 女性 男性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 后期:( 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 末期:( n)4 个精细胞:(n) 1 个卵细胞:( n)+3 个极体( n) 变形4 个精子( n)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相关概念、细 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 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 Virus )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 或 RNA ,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 或 RNA )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 病毒和 RNA 病毒。3、 常见的病毒有: 人类流感病毒 (引起流行性感冒) 、 SARS 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引起艾滋病 (AIDS ) 、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 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 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三、细胞学说的建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8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