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2021中考物理总复习 光的传播专题考点训练(2021年真题集锦)(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32505122
资源大小:1.05M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聚焦中考】2021中考物理总复习 光的传播专题考点训练(2021年真题集锦)(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一、填空题1(2013,烟台)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和立竿见影中的“影”,前者是由_形成的,后者是由_形成的。2(2013,乐山)小明同学身高1.65 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_m,像与他相距_m。3(2013,自贡)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_(选填“虚”或“实”)像,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二、选择题4(2013,宜昌)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的是()A水中“月亮” B雨后彩虹C墙上手影 D海市蜃楼5(2013,齐齐哈尔)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6(2013,泰安)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入射角是3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7(2013,云南)照镜子时,你会在镜中看到另外一个“你”,镜中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镜里的像是虚像B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C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镜靠近0.2 m,像将远离镜0.2 m8(2013,湘西)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A光的漫反射B光的镜面反射C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D彼此处在眼睛的明视距离位置9(2013,镇江)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D演员以0.5 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 m/s的速度运动10(2013,盐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1(2013,黄石)如图所示,某人站在湖边高出水面30 m的山顶A处,望见一艘飞艇停留在湖面上空某处并观察到飞艇底部标志P点的仰角为45°,其在湖中之像的俯角为60°,则飞艇离开湖面的高度为(已知1.732,只考虑镜面反射,不考虑折射)()A111.96 mB81.96 mC84.32 mD114.32 m三、作图题12(2013,东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M中的像AB。13(2013,烟台)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14(2013,呼和浩特)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 m,试在图中准确画出:(1)平面镜的位置;(2)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如图P点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15(2013,福州)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0°40°360°60°(1)如图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上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_的结论正确,理由是_。(3)在图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_。16(2013,日照)下图甲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选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