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佛教生命观、修行观及其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佛教修行.docx

    • 资源ID:32511164       资源大小:23.2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佛教生命观、修行观及其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佛教修行.docx

    【佛教生命观、修行观及其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佛教修行 摘要:佛教从根本上讲是出世法,但由于修行是在世间,因而又是入世法,具有社会功能。正确认识和利用佛教,借鉴其生命观与修行观的相关内容,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佛教生命观修行观和谐社会 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已经有约2000年了,但是,不少人对它仍存在不正确的认识,有的认为它是消极避世的,有的认为它是迷信的,有的把它作为求取升官发财的手段,有的对它将信将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出现这些现象,主要与佛经不易理解有关,因为佛经中讲了很多超世俗的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很难理解;文字看懂了,但意思不易领会。十多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读了一些佛经,不断理解、体悟,有了一些收获。我认为,佛教是佛的宇宙观、生命观和修行观;它虽然最终目的是出世的,但修行却在世间。因此,正确认识和利用佛教,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是有积极作用的。 一、什么是佛教生命观 佛教生命观与生物学的生命观不尽相同。在生物学中,主要讲三种生命形式,即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或者说生命的本质,在于生物体能够进行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等新陈代谢作用。而佛教讲的生命形式则有十种,即十法界,生命的本质是灵魂。 十法界即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十法界中,前六个法界属于六凡道,是有生死轮回的;后四个法界叫四圣道,都脱离了生死轮回,进入永恒的涅,永生无死。六凡道中,前三法界叫三恶道,后三法界叫三善道。四圣道中,声闻和缘觉属于小乘果位,只自度不度他;菩萨和佛属于大乘果位,不仅自度还要度众生。十法界中,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只有畜生和人两个法界,其它八个法界的生命形式我们都看不到。从修行的阶位来讲,十法界确有高低之分。但佛教认为,佛是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因此,十法界又是平等的。 二、什么是佛教修行观 佛教修行观以其生命观为前提,下面按修行的本质、为什么要修行、为什么能修行、怎样修行的顺序来介绍。 1.修行的本质 简单地说,修行即从六凡到四圣。佛经讲的此岸与彼岸,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此岸即六凡,彼岸即四圣,尤其是大乘的菩萨和佛两圣;佛经讲的波罗密(有的也译为波罗密多),指的是到彼岸、四圣;佛经讲的般若,指的是大智慧,即般若智慧,是从此岸到彼岸的船,所以也比喻为般若船。所以,般若波罗密,指的就是借助般若智慧,从六凡的此岸度到四圣的彼岸。 2.为什么要修行 这讲的是修行的必要性。 首先,佛教认为六凡或六道众生只有财、色、名、食、睡五种假快乐,而没有四圣的涅这种真快乐。六凡或六道是苦的,有生苦、老苦、死苦、病苦、爱别离苦(不能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求不得苦(想得到的又得不到)、怨憎会苦(要与不喜欢的人在一起)、五蕴2炽盛苦。 其次,佛教认为,六道众生由于受贪、嗔、痴等无明的迷惑,犯下很多身业、口业、意业3,有业因就要有果报,因此,要不断轮回。佛教认为,人的一生,是与三世因果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如果不通过修行跳出六道,就要生生世世,不断轮回,无有了期。这种六道轮回的因果链条可用十二因缘(因为内因,缘为外因)的道理来说明。十二因缘即无明(过去世的烦恼)、行(依过去世烦恼而作的善恶业)、识(过去世之业而在现世受胎时保留下来的信息)、名色(识与父母精血和合而成现世的身心)、六入(六根4形成)、触(六根接触六尘5)、受(产生苦或乐的感受)、爱(喜欢的想追求,不喜欢的想舍去)、取(“爱”付诸行动)、有(由于本世的“爱、取”作下各种业)、生(本世的业形成下世的因)和老死(本世结束,肉体败坏,但神识继续轮回),组成一个三世因果不断轮回的图景。 再次,佛教的三法印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认为六道诸行是无常的,不是永恒的;六道众生的“我”,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的,假的,不永恒;四圣道的涅是真实的,永恒的。既然六道是苦的,是假快乐,是无常、无我的,而且要不断轮回,而四圣道的涅是真快乐,是永恒的,所以,要通过修行,跳出六道轮回,进入四圣道。 3.为什么能修行 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所以皆可通过修行成佛,这就是修行的可行性。正因为众生皆有佛性,才有可能修行。所以,修行不是从无到有或无中生有,而是去掉覆盖在众生本具佛性上的无明6,无明去掉了,佛性也就显现了,众生也就成佛了。 4.怎样修行 既然众生身上本具佛性,只是因为被无明遮盖,才成为众生而不是佛,那么,修行的任务就是去掉无明。佛教经典里,讲了很多修行方法,下面介绍几种主要方法。 (1)四圣谛 四圣谛即四条神圣的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讲众生是苦的,集谛讲苦的原因,灭谛即脱离痛苦到达快乐境界即涅,道谛是脱离痛苦到达快乐的方法,即修行。所以,四圣谛是关于修行的总概括,也就是说,修行要分为四个阶段,即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2)三学 三学即戒、定、慧。戒就是要守戒律,佛教针对不同的对象规定了不同的戒律,比如五戒要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八戒在五戒基础上增加了不涂饰香料和歌舞视听、不眠坐高广华丽床座、不食非时食三项,等。定就是要修禅定,禅定即静虑、止观,但不是像植物人一样什么也不想,也不是浮想联翩,而是要使每时每刻躁动不宁的心定下来,专注于一境,不散乱。慧就是智慧,通过不断修习戒律和禅定,智慧之光就会逐渐显现,就会逐渐去掉无明,最终成佛,所以,慧是戒和定的结果。 (3)六波罗密 六波罗蜜也叫六度,是六种从此岸到彼岸的方法。第一是布施,包括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财施即给穷人以财物帮助,法施即讲经布道,无畏施即给陷入困难恐惧境地的人以对策等的帮助。布施的目的在于对治悭贪。第二是持戒,有各种各样的戒律,已如上述,它的目的是对治恶业,使众生身心清凉。第三是忍辱,就是忍耐各种迫害,目的是对治恚,使心安住。第四是精进,就是要不懈不屈不挠地坚持修行,目的是对治懈怠。第五是禅定,目的是对治乱意,使心安定。第六是智慧,目的是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 此外,还有其它很多修行方法,比如三十七道品、二十五圆通、念经以及各宗各派介绍的方法等,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不管修行的方法有多少,关键的在于修心,因为心是行动的基础,心善则行善,所谓“心净则佛土净”。而修心,就是去掉无明。正如前面讲的,修行的本质是脱离六凡进入四圣,而凡圣皆有佛性,只不过六凡众生的佛性被无明遮盖住,所以修行的任务是去掉无明,使本有的佛性显现,就像去掉矿石表面的杂质得到纯金。众生之所以有无明,关键在于有“我执”,认为“我”是真实的。而佛教认为,“我”的色身是四大组成的,不是永恒的,也没有自性7,不值得留恋;只有潜藏在“我”中的佛性才是真实的、有自性的、永恒的,才是值得重视的。 三、正确认识和利用佛教,促进社会和谐 1.佛教不仅是出世法,也是入世法,是有社会功能的 以上简要地介绍了佛教的生命观和修行观。由于佛教宇宙观非常艰深难懂,与本文关系也不大,所以不加以介绍。大体可以这样总结佛教的主要内容:宇宙是非常广大和久远的,宇宙中存在着十种生命形式;十种生命形式中,六道是痛苦的、无常的,四圣道是快乐的、永恒的;所以,要通过各种修行方法,跳出六道轮回,进入四圣道。 从佛教修行的本意讲,确实是出世的,因为修行的终点是要跳出六道,那就不在六道中了,所以是出世的。但是,修行又是发生在六道中的,因此,对净化六道的环境是有正面作用的。对于人类社会来讲,修行就发生在人道中,在人世间,而且,佛教修行的总原则是去恶行善,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佛教是入世的,而不是消极避世的,是有正面社会功能的。因此,正确认识和利用佛教,对于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是有积极意义的。 当前社会矛盾较多,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矛盾。由于多年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依靠高投入实现高产出,导致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污染等,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紧张。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包括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城里人与乡下人之间、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人之间的矛盾。这两类矛盾的根源,在于我们人类的欲望无限,而满足这些欲望的资源有限,因此,我们把自然当作异己力量去掏空、去征服;把他人当作与自己竞争的异己力量,由于资源有限人欲无穷,所以为了利己就要损人,所以人与人之间互相防备、算计、毁损,导致诸多不和谐。而在这方面,佛教中有很多内容值得借鉴。 2.对佛教内容善加借鉴,促进社会和谐 (1)总的来说,佛教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总体道德精神,是很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佛教认为六道存在因果轮回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因必有果,如影随形;既然有因果报应,所以,作恶的人害他终害己,以致己他俱害;行善的人利他终利己,终致己他俱利。因此,必须行善去恶。 (2)佛教修行方法中一些具体规定值得借鉴。首先,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观念,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既然是平等的,那么就要相互尊重、友爱,而不是互相当做异己,以邻为壑,损人利己,或损公利己。实际上,众生平等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是更广博的六道众生的平等,当然也包括人道和畜生道之间的平等,这不仅有利于人之间相互友爱,也会促使人类爱护动物(畜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佛教修行方法中的六度,特别是前三度,即布施、持戒、忍辱,也很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布施不仅包括财施,还包括法施和无畏施,就是要帮助有困难的人。持戒就是要守戒律,戒律有很多,就以最基本的五戒来说,要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是要求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友爱,和谐相处的。而忍辱,就是要忍受侮辱、迫害,也有利于缓和紧张的人际关系。再次,佛教的无我观,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我们人类一般认为,“我”是真实的,因而产生自私观念,产生贪、痴,你争我夺。佛教认为,“我”的肉身是无自性的,非永恒的,不值得执着,即要破“我执”。应该说,对我们人类来讲,要彻底破除“我执”是很难的,但如果能相对地看淡,就有利于减轻自私损人的想法和做法,减少贪、痴,和谐相处。 (3)佛教对人类如何和谐相处有一些具体规定,也值得借鉴。比如,佛教的六合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就是对人类社团中人与人之间如何和谐相处的直接规范,值得借鉴。再比如,在长阿含经善生经中,佛陀讲述了父子、师生、夫妇、亲友、主仆、宗教师与信徒之间,如何和谐相处的伦理主张,也值得借鉴。 佛教中也讲到一些政治伦理,可以借鉴,以利于促进官民和谐,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佛陀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认为国运昌盛与否,关键在于君主是否能知德政,于是特地为当时的君主制定了十条道德条款,即君主十善。一是清廉宽容,二是能受群臣之谏,三是好施与,与民同乐,四是租税必须依法征收,五是严肃闺门,六是不因性乱性,七是勤勉,不嬉笑戏乐,谨持威严,八是审判必依法律,无私曲于其间,九是与群臣和睦,不与群臣竞争,十是常注意身体健康。佛陀对执行的官员也提出要求,认为为官之道,必须一不贪污,金钱清楚;二不暴怒,性情平和;三不诿过,尽心负责;四不怪癖,群处和睦;五不悭吝,慈悲喜舍;六不犯法,守法重纪;七不磨人,认真服务;八不重税,持法公正;九不嗜酒,端正身心;十不好色,净洁家门;十一不自私,去私从公;十二不过劳,保其健康。对于政治上的异己力量,佛教认为要遵循五原则。一是依实,即依实情治罪,不强加罪名;二是依时,如果国家处于动荡中,就要宽容异己;三是依义,异己力量如果是为国家着想,即使意见尖锐,也不应治罪;四是只治犯罪之事,不做人身攻击;五是不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要以慈悲心感化罪犯,令其悔改。所有这些规定,时代背景不同了,但我们仍可借鉴其主要精神。 注释: 此部分内容参见赖永海主编、赖永海、杨维中译注:楞严经,中华书局,2010年版,卷八、卷九。 这部分内容可参考:阿难等结集、印信法师编著图解阿含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47页、第276-277页。 1陈荣佳,男,1965年生,福建安溪人,厦门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2010级博士研究生,厦门市委党校副教授。 2五蕴也叫五阴,即组成人体身心的五种积聚或五种因素,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其中,色蕴即组成肉身的要素,是物质性的,其它四蕴为心理性的。佛教认为,五蕴都是无常的、虚假的、空的。 3佛教讲的业有很多,可归纳为三大类,即身、口、意三业。身业有三种,即杀生、偷盗和邪淫,口业有四种,即妄语(虚妄没实施根据的话)、恶口(恶语伤人)、两舌(搬弄是非)和绮语(夸大不实事求是的话),意业有三种,即贪欲、恚和邪见。 4六根即六个认识主体,包括眼、耳、鼻、舌、身、意。 5六尘即六个认识客体,包括色、声、香、味、触、法。六根接触六尘,形成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与六尘合称十二处,六根、六尘和六识合称十八界。 6无明相对于明而言,大意指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而产生烦恼,而有我执,而有贪、痴,故无明也译为烦恼。而这里所讲的事物的真相,并不完全等同于科学上讲的客观真理,而是佛眼看到的事物样子。 7有自性即不依赖它物而存在,不由它物组成,有些类似于基本粒子。色身因为由四大组成,故没有自性。 第 12 页 共 12 页

    注意事项

    本文(【佛教生命观、修行观及其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佛教修行.docx)为本站会员(可****阿)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