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国论》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pdf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六国论知识点归纳(完整全新学生版)班级姓名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暴秦之欲无厌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义: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2 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 3 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百倍 () 4 此言得之 ()5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6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 速祸焉 ()7 则胜负之 数,存亡之理 () 8 后秦击赵者 再,李牧连 却之 ()9 以事秦之心, 礼天下之奇才 ()10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11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2 故不战强弱胜负已 判矣 ()13 倘与秦相较,或未易 量 ()14 为国者无使为秦人及威之所劫哉 ()15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6 思厥先祖父 ()17 暴霜露,斩荆棘 ()18 洎牧以谗诛 ()三、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赂秦而力 亏,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 完()3、小则获邑, 大则得城。 () ()4、诸侯之所 亡()5、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6、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7、是故燕虽小国而 后亡,()8、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9、惜其用武而不 终也。()10、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 11、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四、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古今异义:1 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百倍古义:今义:2 思厥先 祖父古义:今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3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今义:4 可谓智力孤危古义:今义:5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事古义:今义:6 后秦击赵者 再古义:今义:7 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今义:8 刺客不行古义:今义:五、解释一词多义 (实词):1 兵非兵不利 ( )而秦兵又至矣 ( )斯用兵之效也 ( )2 暴暴霜露 ( )暴秦之欲无厌 ( )3 事以地事秦 (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 犹犹抱薪救火 (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良将犹在 ( )5 终终继五国迁灭 (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 )6 始始有远略 ( )始速祸焉 ( )7 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并力西向 ( )8 得较秦之所得 ( )此言得之 ( )然后得一夕安寝 ( )诚不得已 ()9 或或曰: “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10 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11 亡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12 势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其势弱于秦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六、解释下面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 为:至丹以荆卿 为计,始速祸焉。 ()洎牧以谗诛,邯郸 为郡()有如此之势,而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2 以:不赂者 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 以予人()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 ()3 而:赂秦 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起视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 ()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 而得者 ()是故燕虽小国 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二败而三胜。 ()惜其用武 而不终也。 ()有如此之势,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其势弱于秦,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4 其: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其势弱于秦,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其实亦百倍 ( )5 之:子孙视 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则吾恐秦人食 之不得下咽也。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 之势。 ()苟以天下 之大,()破灭 之道也/ 诸侯之地有限, ( )子孙视 之不甚惜 ( )此言得之 ( )6 与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 ) 与战胜而得者 ( )六国 与秦皆诸侯 (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7 则小则获邑,大 则得城( )则秦国之所大欲 ( )六、判断下列句子是何种特殊文言句式:1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 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4 至丹以荆卿为计 (省略谓语, “至丹以荆卿【】5 洎牧以谗诛。【】6 赵尝五战于秦。【】七、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译文: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译文:3.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译文:4. 岂惩秦之祸 , 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译文:5.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译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六国论知识点归纳(完整全新教师版)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暴秦之欲无厌 ( “厌”通“餍”,满足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通“倘”,倘若、如果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义: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灭亡2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都是3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它的实际情况4 此言得之适宜,得当5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6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招致7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运数8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两次使退却9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遇10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以前假使11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既然(这样)那么12 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决定13 倘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判断14 为国者无使为秦人及威之所劫哉治理15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16 思厥先祖父厥:代词,其,他的,他们的17 暴霜露,斩荆棘暴露、冒着18 洎牧以谗诛到、等到三、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赂秦而力 亏,破灭之道也。 使亏损,使动用法 2、盖失强援,不能独 完 形作动,保全 3、小则获邑, 大则得城。 形作名,小的地盘 形作名,大的地盘 4、诸侯之所 亡 亡:动词活用为名词,丧失的土地5、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名作状,按道理 6、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名作动,坚持正义 7、是故燕虽小国而 后亡,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8、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使动,使退却,击退 9、惜其用武而不 终也。 形作动,坚持到底 10、以事秦之心, 礼天下之奇才, 名作动,侍奉 名作动,礼待 11、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 四、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古今异义:1 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2 思厥先 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今义:连词4 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 后秦击赵者 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7 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 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 :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五、解释一词多义 (实词):1 兵非兵不利( 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 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 名词,战争 )2 暴暴霜露 ( 动词,曝露 )暴秦之欲无厌 ( 形容词,凶暴,残酷的 )3 事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名词,事情 )4 犹犹抱薪救火( 动词,像,好象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 良将犹( 副词,还 )在5 终终继五国迁灭( 副词,终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动词,坚持到最终 )6 始始有远略( 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 ( 副词,才 )7 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 ( 动词,朝着,对着 )8 得较秦之所得 ( 动词,获得)此言得之 (动词,适合,得当)然后得一夕安寝 (动词,获得)诚不得已( 能够)9 或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代词,有的人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或许,副词 )10 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亲近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介词, ,跟,和 )11 亡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丧失,丢失,动词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灭亡,动词 )12 势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优势) 其势弱于秦(势力) 六、解释下面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 为:至丹以荆卿 为计,始速祸焉。 作为洎牧以谗诛,邯郸 为郡成为有如此之势,而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介词,被 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治理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介词,被 2 以:不赂者 以赂者丧 介词,因为 秦以攻取之外,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介词,用凭借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连词,才,表结果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 以予人连词,来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介词,拿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介词,用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因为,介词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介词,用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介词,用 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 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 ,以致 3 而:赂秦 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因而,表承接连词或表因果连词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表因果连词 起视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 表转折连词,但是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 而得者表修饰连词 是故燕虽小国 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表转折连词,却 二败而三胜。 表并列连词 惜其用武 而不终也。 表转折连词,却 有如此之势,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表转折连词,却 其势弱于秦,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表转折连词,可是 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承接连词 4 其: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代词,指燕、赵二国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代词,它,代赵国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代词,自己的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代词,代六国 其实亦百倍 (它。指获得的土地 )5 之:子孙视 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代词,它,代土地 则吾恐秦人食 之不得下咽也。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 助词,的 苟以天下 之大,定语后置的标志 破灭 之道也/ 诸侯之地有限,( 结构助词,的 。)子孙视 之不甚惜 (它,指土地 )此言得之 ( 代词,指上文说的道理 )6 与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亲交好附,动词。 )与战胜而得者( 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六国 与秦皆诸侯( 连词,和,同,表并列。 )7 则小则获邑,大 则得城( 连词,就。 )则秦国之所大欲( 连词,那么。)六、判断下列句子是何种特殊文言句式:1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判断句)2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3 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 )4 至丹以荆卿为计 (省略谓语, “至丹以荆卿 (刺秦王)为计”) 。5 洎牧以谗诛。 (.被动句 )6 赵尝五战于秦。 (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七、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译文 :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 (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 3.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译文 : 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一些愚蠢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是六国所以能够有一时的安定而不立即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灭亡的原因。4. 岂惩秦之祸 , 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译文 : 这难道是由于秦代祸乱的教训,以为单靠名位官职不能完全羁縻天下的人才,所以稍稍放宽一点,使他们或者能够从宾客中出头吗?5.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译文 : 秦始皇当初想驱逐宾客,因为采用了李斯的建议才没有实行。并吞天下以后,就以为宾客已无用处.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9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