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
-
资源ID:32524732
资源大小:76.71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如图所示是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甲、乙、丙、丁依次对应的是()A运动系统、骨、骨骼、骨骼肌B真菌、酵母菌、霉菌、大肠杆菌C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D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淋巴细胞2、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全民参与抗疫,学校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属于病原体,它没有细胞结构B学校食堂采取了分隔板单人吃饭形式,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此方法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治愈的病人体内产生了抗体,该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接种新冠疫苗而获得免疫的类型是非特异性免疫3、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焚烧的是()A海洛因B大麻C外国香烟D鸦片4、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号召“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能使肌细胞体积变大、数目增多B运动能使肌肉的收缩、协调能力增加C运动能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D运动能使呼吸系统得到锻炼,促进肺活量的增长5、为了早日“抗疫”成功,全国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种新冠疫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接种疫苗的行为属于()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加强卫生管理6、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一种免疫缺陷综合征,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也没有药物可以治愈。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会导致人感染B静脉注射毒品会传播艾滋病病毒C艾滋病毒不会瓦解人体免疫系统D艾滋病不会通过分娩传给胎儿7、塞卡病毒病是由塞卡病毒引起并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伊蚊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伊蚊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伊蚊是塞卡病毒病的病原体C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免疫能力预防塞卡病毒D预防该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8、下列可能导致感染蛔虫病的行为是( )A喜欢喝生水B饭前便后洗手C喝白开水D杀死粪便中的虫卵9、以下几种疾病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肥胖B肺结核C病毒性肝炎D蛔虫病10、庚子鼠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多个地区,让全世界人民都深受其害。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人、新冠肺炎、新冠病人的飞沫、健康人分别属于()传染病 传染源 病原体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ABCD第卷(非选择题 6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艾滋病(AIDS)全称为_,是由_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_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从而引发感染或形成肿瘤等,直至全身器官衰竭、死亡。艾滋病的病原体:_。艾滋病的传播途径:_ _ _。注意:不要误认为“与艾滋病感染者的日常接触会感染艾滋病”。与艾滋病感染者的日常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2、药品包装盒上有OTC标志,此药属于_。3、卧室不宜放置太多花草的原因_。4、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扩大计划免疫项目的办法来预防吗?请举例说明。5、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应包括哪些方面上的良好状态?吸烟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_6、为帮助大众建立人群免疫屏障,保障人民身体健康,2021年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相应的_,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接种疫苗,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_。7、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请回答:(1)图1的操作是为了清除_内的异物,保持畅通,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2)图2是触摸颈动脉_的情况,判断有无心跳。(3)图4在对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急救的过程中,施救者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地用力向下按压患者胸骨的_(填写图3中的序号)部位。8、在计划免疫中,婴儿出生接种的卡介苗可以预防_。9、我国对医药的研究历史悠久。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_的著作。现在药品外包装中标注的“OTC”,其含义是_。10、科学评价健康状况的三条标准是:(1)身体方面保持健康。(2)_方面保持健康。(3)_能力强。三、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_)2、人工呼吸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方法,施救时应连续吹气。(_)3、乙型肝炎、贫血、腮腺炎、小儿麻痹症都属于传染病。(_)4、动脉出血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_)5、只要不与传染病人接触就不会被感染。(_)6、要消灭传染病,就必须同时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_)7、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计划免疫属于保护易感人群。8、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可以遗传。特异性免疫是后天性的不能遗传的免疫 。(_)9、给儿童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_)10、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时,清除口鼻内污物是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由题干图知:甲包含乙丙丁,即甲与乙丙丁之间是包含关系,乙、丙、丁之间属于并列关系。【详解】A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骨骼肌,不符合题意。B酵母菌、霉菌都属于真菌,而大肠杆菌属于细菌,不符合题意。C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符合题意。D免疫器官主要有脾、胸腺、淋巴结,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C。2、A【分析】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是使人得病的微生物,所以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原体,新冠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无细胞结构,正确。B传染病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校食堂采取了分隔板单人吃饭形式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错误。C治愈后的病人,人体会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抵抗能力,而对其它病原体不起作用,所以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获得的免疫的类型是特异性免疫,错误。D人们常用疫苗来预防传染病,从免疫角度讲,注射入人体的疫苗被称为抗原。抗原进入人体后先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它能消灭和清除病毒,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属于特异性免疫,错误。故选A。3、D【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禁毒知识可以从林则徐禁毒的内容方面来解答。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详解】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故D 符合题意。故选D。4、A【分析】此题考查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骨骼肌收缩和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详解】A肌细胞体积增大是细胞生长的结果,数目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运动不能使肌细胞体积变大、数目增多,A错误。B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对骨骼肌的血液供应,从而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长期锻炼,骨骼肌纤维逐渐变粗,肌肉体积增大,收缩有力,协调能力增加,B正确。C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搏输出的血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C正确。D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就能加强呼吸肌的收缩力量,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增多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其结果是肺活量增大,呼吸功能加强,D正确。故选A。5、C【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详解】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同时具备了以上三个环节,就可以传染和流行。所以预防传染病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隔离传染病人,严格、严密、规范处理传染病人的衣物、粪便,属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是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比如室内应勤开门、窗通风换气,室内定期喷酒消毒液进行消毒,经常打扫室内卫生,保持清洁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注射疫苗等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所以接种疫苗的行为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正确。故选C。6、B【分析】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详解】A空气、饮食、普通接触等日常生活接触、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不会传播艾滋病,A错误。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B正确。C艾滋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缺陷,C错误。D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因此艾滋病会通过分娩传给胎儿,D错误。故选B。7、C【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传染病要在人群中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详解】A伊蚊的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项错误。B塞卡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属于病原体,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B项错误。C提高自身免疫能力能预防塞卡病毒,C项正确。D预防该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项错误。故选C。8、A【分析】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详解】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喝白开水、饭前便后洗手、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等做法不会感染蛔虫病;喝生水可能会感染蛔虫病,A正确。故选A。9、A【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详解】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蛔虫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属于传染病,肥胖不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故选A。10、A【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详解】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所以,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人、新冠肺炎、新冠病人的飞沫、健康人分别属于:病原体、传染源、 传染病、 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故选A。二、填空题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病毒(HIV) 免疫 艾滋病病毒(HIV) 性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详解】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从而引发感染或形成肿瘤等,直至全身器官衰竭、死亡。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HIV)。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2、非处方药【分析】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简称OTC。【详解】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的药物,具有OTC标志。药品的包装盒和说明书上都有OTC的标志,说明该药属于非处方药。【点睛】掌握非处方药的标志是解题的关键。3、花草通过呼吸作用和人争夺氧气(符合此意即可)【分析】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体在任何时候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以便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而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详解】花草在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人与花草争氧,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卧室不宜放置太多花草的原因是花草通过呼吸作用和人争夺氧气。4、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扩大计划免疫项目的方法来预防。因为有的传染病的疫苗人类并没有生产出来,如艾滋病等。【详解】疫苗是指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接种疫苗,即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目前还没研制出疫苗,还不能通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5、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吸烟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详解】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是很严重的,有百害而无一利,具体如下:吸烟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6、抗体 保护易感人群 【分析】(1)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详解】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抗原,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增强人体免疫,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属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抗体和抗原,区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7、口腔(或呼吸道) 脉搏(合理即给分) 【分析】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将另一手的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 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按压,使胸骨自行复位,但手掌根部不要抬离胸壁以免移位。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大致相同,按压频率成人及)童均为100次/分。【详解】(1)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图1的操作是为了清除呼吸道的异物,使呼吸道畅通。(2)通过看、试鼻翼扇动或胸部起伏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通过试测心跳或脉搏判断有无心跳。(3) 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将另一手的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按压,使胸骨自行复位,但手掌根部不要抬离胸壁以免移位。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8、结核病【分析】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详解】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像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点睛】掌握计划免疫的知识是本题解题关键。9、李时珍 非处方药 【详解】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它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丰富总结,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因此,我国对医药的研究历史悠久。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著作。现在药品外包装中标注的“OTC”,其含义是非处方药。10、心理 社会适应 【详解】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1)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2)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3)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三、判断题1、错误【分析】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详解】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综上所述,题干观点错误。2、错误【详解】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吹气次数应和呼吸频率相似,吹气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故题干观点错误。3、错误【分析】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寄生虫。传染病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据此回答。【详解】乙型肝炎、腮腺炎、小儿麻痹症属于传染病。贫血是由于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偏低引起,不是传染病。所以说法错误。【点睛】掌握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是解题关键。4、正确【详解】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所以动脉出血用指压法止血时,指压处应在动脉的近心端,故题干说法正确。5、错误【详解】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空气、飞沫传播。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此外,还有些传染病可以经水和食物通过消化道传播;经蚊虫等叮咬,即虫媒传播,以及血液和体液等途径也是传染病的重要传播方式,故题干说法错误。6、错误【详解】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传染病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故错误。7、正确【详解】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计划免疫属于保护易感人群。题干说法正确。8、正确【分析】 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如图所示:【详解】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可遗传的。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不可遗传的。题干说法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9、正确【详解】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是在预防传染病中最为重要的三种措施。这三种措施对于预防传染病缺一不可,三者共同协作才能更有效的将传染病控制的很好。易感人群由于抵抗能力低下,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从而患病。保护易感人群就是保护好这些容易被病原体传播的人群,让其避免接触到病原体。给儿童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题干说法正确。10、正确【详解】如果有触电者,我们要首先切断电源,使触电者立即脱离电源,如果停止呼吸和心跳,除了拨打120急救电话之外,还要采取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等方法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 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在进行口对口吹气时首先要清除口鼻内异物,并控水,以保证其呼吸道的畅通。故题干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