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专题测试练习题(含详解).docx
-
资源ID:32529124
资源大小:2.85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专题测试练习题(含详解).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专题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不动B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C腊梅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密度很大的固体物质的分子间是没有间隙的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隙B夏天丁香花花香气扑鼻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D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由于分子间斥力作用的结果3、如图所示,在一杯水中滴入一大滴红墨水;在墨水落入水中沿途立即拉成一长串墨迹,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红墨水在做机械运动B红墨水在扩散C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红墨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4、关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而改变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B液体很难被压缩C学校食堂旁边香气扑鼻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6、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间有空隙D铁丝很难被拉断分子间存在引力7、在以下四个图示的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B 两根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C 上下两层液体一段时间后互相进入对方D 地球月亮互相吸引,月亮绕地球转动8、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离不开做出过大量贡献的科学巨匠,以下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无需力维持B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C伽利略是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理论,推动了物理学科新的发展9、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B刮风时,黄沙扑面C腌鸡蛋,鸡蛋变咸D墨水扩散在清水10、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B扫地时,阳光下看到微小尘埃不停地运动C炒菜加点盐后,菜就有了咸味D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今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为预防和控制感染,遏制疫情蔓延,全国人民都戴上了口罩,小区工作人员在用消毒水消毒时,很远都能闻到消毒水的味道,这是_ 现象,我们进入各超市时必须测量体温,手持测温仪是应用_具有热效应。(选填“红外线”“紫外线”或“电磁波”)2、在泡桐花开的季节,很远就能闻到泡桐花的香味,这说明分子在做_运动;晴天的时候气味更浓,是因为这种运动随温度的升高而_(选填“加剧”或“减慢”),是因为分子运动的快慢和_有关。3、一群蜜蜂突然飞入我市一处民宅,民警在救援时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闻到蜂蜜的香味后,陆续飞入桶中,如图所示,这属于_现象;若给桶加热后,蜜蜂更易察觉到蜂蜜的香味,说明_升高,加快了_的无规则运动。4、小洋上学途中经过大富豪酒厂时闻到阵阵酒香,这是_现象。小明在实验中发现,两滴水银相互靠近时,能自动地汇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表明水银分子间存在着_力。天然气液化后,其分子间的作用力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花香四溢是_现象。寒冬料峭,初雪交融,雪中花朵的花香浓度会变_,这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和_有关。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一湖面面积是192km2 , 现在湖面上铺上一层厚度为单个分子直径的单分子薄油层,请估算铺满湖面需要多少体积的油2、2010年4月20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沿岸的一座石油钻井平台爆炸起火,底部油井漏油量从每天5 000 桶到后来达25 000桶30 000桶,演变成美国历来最严重的油污大灾难(如图)假设油泄漏后形成单层分子油膜,若把油分子看做球形,其直径为10-10 m试计算泄漏1 L油会污染多大面积的水面?_3、如图所示,AB是一根长为1.6m、可绕中点O自由转动的轻质杠杆。A端用绳子系着拴在地面上,在距O点40cm处放一质量为1kg的铅球,杠杆于平衡状态,g取10N/kg。求:(1)绳子的拉力是多大?(2)若绳子最大承受力是8N,则铅球到达离O点多远时绳子会断?4、1kg浓缩铀裂变时所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kg 无烟煤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的300万倍.我国1993年的发电量是8200亿度,那么这些电能如全部由浓缩铀裂变获得.则需浓缩铀多少千克 (无烟煤热值为3.4×107 J1kg )5、有一种估算分子直径的方法叫做“油膜法”,方法是将一小滴油滴到水面上,形成一层油膜,认为这层油膜仅由单层分子构成,想办法算出该油膜的厚度,即油分子的直径若一滴2mm3的石油浮于水面上,其扩展的面积最大等于3m2, 请根据以上数据,估计石油分子直径的大小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在研究液体扩散规律的实验中,小亮同学准备了水和酱油(水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将它们倒入到同一个玻璃杯中,他应该先向杯中倒入_,再借助细玻璃棒缓慢倒入另一种液体,观察发生的现象。为了加快实验进程,请你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_。2、为了探究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再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然后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现象,得到的结论是: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为了保证这个实验的结论真实可靠,做这个实验时,应注意不能_,避免外界条件的干扰。-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水结冰后,分子仍然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错误;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破碎后,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故B错误;C我们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由于梅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扩散现象,故C正确;D任何物质的分子之间存都在间隙,故D错误。故选C。2、D【详解】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氧气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由间隙,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夏天丁香花花香气扑鼻,是扩散现象,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分子间间距较小,因为分子之间引力作用结合起来,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由于玻璃破裂处的绝大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无法复原,不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3、A【详解】这滴红墨水是在重力的作用下竖直向下运动的,所以会看到沿途拉成一长串墨迹,这是红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做机械运动。如果看到水整体变红,则是扩散现象,二者是有区别的,题干现象也并不能说明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选A。4、A【详解】A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从而产生扩散现象,故A正确;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是因为海绵结构中有空隙,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C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C错误;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D错误。故选A。5、A【详解】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海绵受力时形状发生改变,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A符合题意;B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小,分子之间的斥力较大,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C学校食堂旁边香气扑鼻,是香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D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B【详解】A花中带有香味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通过扩散充满空间,所以花香四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破镜之所以不能重圆,是因为破碎的镜片间的距离较大,大于分子力的作用距离,并不是由分子间的斥力造成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表明分子间有空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隙中,所以体积会变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于铁丝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铁丝很难被拉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7、B【详解】A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两根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B符合题意;C上下两层液体一段时间后互相进入对方,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说明地球与月亮之间的力是万有引力,不是分子之间的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B【详解】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即运动需要力维持,故A错误。B哥白尼是著名的天文学家,自然科学的先驱,他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地心说,有力的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故B正确;C伽利略是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他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建立的,故C错误;D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理论,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力学体系,故D错误。故选B。9、B【详解】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是酒精分子在空气中发生了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黄沙不是分子,其直径要比分子大的多,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C鸡蛋变咸是因为氯化钠(盐)分子进入了鸡蛋蛋白质分子的间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墨水扩散在清水中是因为组成墨水的分子进入了水分子的间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C【详解】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是固体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扫地时,阳光下看到微小尘埃不停地运动,是物体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炒菜加点盐后,菜就有了咸味,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D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1、扩散 红外线 【详解】1闻到消毒水的味道,是消毒水分子进入鼻子的原因,是扩散现象。2测温仪是应用红外线的热效应工作的,而紫外线具有消毒杀菌作用,电磁波可用来传递信息。2、无规则 加剧 温度 【详解】12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扩散,所以在远的地方能闻到香味,这气味来自泡桐花的香味分子,说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晴天的时候温度高,分子运动更剧烈,所以气味更浓,这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和温度有关。3、扩散 温度 分子 【详解】1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是蜂蜜的芳香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吸引了蜜蜂,这种现象属于扩散现象。23若给桶加热,蜂蜜的温度升高,蜂蜜的芳香分子运动更剧烈,蜜蜂更易察觉到蜂蜜的香味,这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就越快。4、扩散 引力 变大 【详解】1闻到酒香,这是酒精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进入到了空气中,所以是一种扩散现象。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两滴水银自动的汇合成一滴,说明了水银分子之间相互吸引,即分子间存在着引力。3分子间的作用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反之,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天然气液化后,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大。5、扩散 淡 温度 【详解】1四溢的花香是由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之中。23寒冬料峭,初雪交融,温度较低,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扩散就越慢,故雪中花朵的花香浓度会变淡;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三、计算题1、1.92×102m3【详解】试题分析分子的直径约为h=d=10-10m,已知面积和直径,通过公式可求出体积.试题解析满湖面需要油的体积:.点睛:本题考查了体积的计算,知道分子的直径是解题的关键.2、10 km2【解析】当油散开后,形成单层分子膜,故油体积可表示为VSd;S107m210 km2.点睛:1、本题是有关长度测量的问题,解题关键是知道分子概念和体积的计算公式方法;2、当油均匀分散形成单层分子油膜时,油的体积VSh;3、1L1dm3,1dm310-3m3.3、(1)5N (2)0.64m【解析】分析:开始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绳子的拉力;若绳子最大承受力是8N,应正好使杠杆满足平衡条件,则可求得铅球到达离O点多远; 解答:(1)AB是1.6m,中点为O,所以AO为0.8m, 在距O点40cm处放一质量为1kg的铅球,杠杆于平衡状态,G=mg=1kg×10N/kg=10N,所以F×0.8m=10N×0.4m,可得出F=5N;(2)若绳子最大承受力是8N,应正好使杠杆满足平衡条件,即F×OA=G×L,所以L=F×OAG=8N×0.8m10N=0.64m。故答案为:(1)5N (2)0.64m【点睛】本题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重点要把握小球滚动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找准力臂是关键。4、2.894×10 4 kg【解析】无烟煤的热值q3.4×107J/kg,浓缩铀裂变放出的能量:QW电8.2×1011kWh8.2×1011×3.6×106J2.952×1018J,由Qqm得,需要浓缩铀的质量:mQq2.952×1018J3×106×3.4×107J/kg28941.2kg点睛:电能单位的换算关系:1kw·h3.6×106J;利用倍数关系可计算出1kg浓缩铀裂变放出的能量;根据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Qqm可计算质量。5、0.67×109m【解析】根据题意知道,石油的体积是:V=2mm3 =2×10-9 m3 ,扩展最大面积是:S=3m2 ,所以,石油分子的直径,即油层的厚度是:d=h=V/S=2×109m3/3m2=0.67×109 mm。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要求对分子大小有了解,属于微观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四、实验探究1、酱油 向杯中倒入热水 【详解】1进行实验时,由于酱油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应先向杯中倒入酱油。2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为了加快实验进程,可向杯中倒入热水。2、扩散 搅拌或者晃动烧杯 【详解】(1)1红墨水分子会在清水中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逐渐扩散,是扩散现象。(2)2为保证这个实验结论真实可靠,应避免外部环境对实验的干扰,搅拌或者晃动烧杯会使烧杯中的扩散现象加快,所以做实验时,不能搅拌或者晃动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