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6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
-
资源ID:32530096
资源大小:1.83M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6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
专题六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013考纲解读】非金属元素部分在保持原有考点不变的情况下,弱化了对磷的考查,但在以往高考中不被看好的元素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新高考中的地位相当突出,要引起重视。从考点的变化情况来看,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仍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其命题形式一般为实验探究、计算、推断等。预计今后的高考中,将会进一步注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的整体性和探究性,强化与生活、社会实际问题的联系,试题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实验题和无机推断题的形式出现,以环保为主题设计问题的可能性也比较大。【知识网络构建】1. 2. 3. 4. 5. 【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 碳、硅及其化合物 1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2硅及其化合物的“反常”(1)Si的还原性大于C,但C却能在高温下从SiO2中还原出Si:2CSiO2Si2CO。(2)非金属单质跟碱溶液作用一般无H2放出,但Si能跟强碱溶液作用放出H2:Si2NaOHH2ONa2SiO32H2。(3)非金属单质一般不跟非氧化性酸作用,但Si能跟氢氟酸作用:Si4HFSiF42H2。(4)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分子晶体,但SiO2为原子晶体。(5)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2能与HF作用。(6)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但H2SiO3和H4SiO4均难溶于水。(7)硅酸盐大多难溶于水,常见可溶性硅酸盐硅酸钠,其水溶液称为泡花碱或水玻璃,但却是盐溶液。(8)H2CO3的酸性大于H2SiO3,所以有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但高温下Na2CO3SiO2Na2SiO3CO2也能发生,原因可以从两方面解释: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定;从化学平衡角度,由SiO2高沸点难挥发固体制得低沸点易挥发的CO。例1 、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点评】 本题是利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来考查非金属元素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硅及其化合物有非金属及非金属化合物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对考生的要求是很全面的。此题对一部分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要求考生对知识的掌握不仅要全面更要细致入微。【变式探究】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二氧化硅制取单质硅时,1 mol C理论上能置换出1 mol SiB6 g二氧化硅中含有0.4 mol共价键C二氧化硅是H2SiO3的酸酐,因此能与碱反应,不能与任何酸反应D由于硅酸比碳酸弱,故二氧化硅不能与碳酸钠反应【答案】B【解析】 工业上用二氧化硅制取单质硅的反应式为:2CSiO2Si2CO,故1 mol C能置换出0.5 mol Si,A项错误;6 g的二氧化硅中含0.1 mol Si,含有0.4 mol SiO键,B项正确;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C项错误;在高温下二氧化硅能与碳酸钠反应,D项错误。考点二 卤素及其化合物1氯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2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中的热点(1)Cl2与水的可逆反应,HClO的强氧化性和弱酸性。(2)Cl2与碱的歧化反应。(3)Cl2作为氧化剂使用,如将Fe2氧化为Fe3。(4)Cl2的实验室制法,还原剂用浓盐酸,氧化剂可以为MnO2()、KClO3和KMnO4等。(5)次氯酸盐为重点ClO不论在酸性环境中还是在碱性环境中均能体现强氧化性,如ClO与SO、I、Fe2均不能大量共存。ClO体现水解性,因HClO酸性很弱,ClO水解显示碱性,如Fe33ClO3H2OFe(OH)33HClO。例2、如图111所示,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其中各试剂瓶装的试剂为:B(氢硫酸)、C(溴化亚铁溶液)、D(碘化钾淀粉溶液)、E(混有SO2的氯化钡溶液)、F(水)、H(紫色石蕊试液)。 图11-1(1)A是氯气发生装置,其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2)中b瓶内加入的液体最好是_。(3)用图示的或代替是否可行?_,简要说明理由_。(4)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和处活塞,让氯气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G处酒精灯,回答下列问题:怎样证明氯气已充满整个装置?_。下列装置中的现象是C_;D_;E_;F_。(5)G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碳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写出G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装置F的作用是_。(6)在H处,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其原因是_。【答案】(1)MnO24H2Cl(浓)Mn2Cl22H2O(2)饱和食盐水(3)可行,不可行原理同,而中因c瓶口密封,体积不能改变,压强增大会有危险(4)观察,当整个装置内充满黄绿色气体时,说明氯气已充满整个装置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深红棕色溶液变蓝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变为浅黄绿色(5)C2H2O2Cl2CO24HCl向G中提供反应所需的水蒸气(6)生成HCl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剩余的氯气又与水反应生成HClO,起漂白作用,使红色褪去【解析】 (2)b瓶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Cl2,试剂最好为饱和食盐水。(3)原理同,可代替;中c瓶口密封,不安全。(4)当黄绿色气体充满整个装置时,说明Cl2充满。Cl2有强氧化性,可将Fe2、Br、I、SO2氧化为Fe3、Br2、I2、SO,故C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深红棕色;D中溶液变蓝;E中产生白色沉淀BaSO4;F中由于吸收了Cl2变为浅黄绿色。(5)C2H2O2Cl2CO24HCl,F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6)生成HCl使溶液变红,剩余Cl2与水反应生成HClO又起漂白作用。【点评】 解答该类综合实验题首先应明确实验目的,然后分析仪器的使用及作用,再结合氯气的性质综合分析,整体解答。【变式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B用含有0.2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可制得1.12 L Cl2(标准状况下)C向新制氯水中通入SO2,氯水的漂白能力将增强D向新制氯水加入CaCO3,溶液中c(HClO)将增大【答案】D【解析】 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该反应为歧化反应,1 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应为1 mol,A项错;0.2 mol HCl完全反应可制得0.05 mol Cl2,但随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成稀盐酸,而稀盐酸不与MnO2反应,B项错;新制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 HClHClO,若通入SO2会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平衡左移,c(HClO)减小,溶液的漂白能力将减弱;若加入CaCO3,由于CaCO3与HCl反应而不与HClO反应,平衡右移,溶液中c(HClO)将增大,故C项错,D项正确。考点三 氧、硫及其化合物1硫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2常见无机酸的重要规律和重要特性(1)重要规律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取决于该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 证明酸性强弱,可利用复分解反应中“强酸制弱酸”的规律,如: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Ca(ClO)2CO2H2OCaCO32HClO 强氧化性酸(如:HNO3、浓H2SO4)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金属和浓HNO3反应一般生成NO2,而金属和稀HNO3反应一般生成NO。(2)重要特性 硝酸、浓H2SO4、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性酸,其中HNO3、HClO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浓HNO3和Cu(足量)、浓H2SO4和Cu(足量)、浓盐酸和MnO2(足量)在反应时,随反应进行,产物会发生变化或反应停止。 浓H2SO4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常温下,铁、铝遇浓H2SO4、浓HNO3发生钝化。例3 如图112,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图112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品红试纸、沾有KMnO4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了SO2具有漂白性C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D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答案】D【解析】 SO2溶于水显酸性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A错;SO2使KMnO4溶液褪色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了SO2的还原性,B错;SO2的氧化性弱于I2,不能把I氧化成I2,所以湿润淀粉KI试纸不能变蓝,C错。【点评】 正确把握SO2的漂白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SO2漂白性的选择性:SO2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SO2使红色酚酞溶液褪色,是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具有酸性。(2)SO2漂白性的暂时性:如溶有SO2的无色品红溶液加热后溶液变红。(3)SO2使氯水、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属于SO2的漂白性,而是SO2的还原性。【变式探究】用图113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图113A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SO2的产生量B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中加水,观察颜色【解析】 注意审题“过量浓硫酸”,所以向中加入水可能发生危险,应待反应冷却后,慢慢倒入盛水的小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观察颜色,D项错误。【答案】D【点评】 观察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对浓H2SO4性质的考查具有一定的隐含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本题隐含了浓硫酸稀释的操作;隐含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如浓H2SO4与不活泼金属、非金属在不加热的条件下不反应,在加热的条件下与Fe、Al发生剧烈反应;隐含浓H2SO4与金属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浓度的减小对反应的影响。考点四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NO、NO2与O2溶于水的计算,利用好两个比值43、41即可 4NO3O22H2O=4HNO3 4NO2O22H2O=4HNO3 3HNO3的性质,尤其是强氧化性是热点,涉及与单质反应产物的判断,尤其是与铁的反应如稀HNO3与Fe:Fe4HNO3(稀,过量)=Fe(NO3)3NO2H2O;3Fe(过量)8HNO3(稀)=3Fe(NO3)22NO4H2O。 例4、向含4 mol HNO3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Fe2)随n(Fe)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Fe2)的最大值。图115【答案】【解析】 向稀HNO3溶液中加入Fe粉,开始时HNO3过量,Fe被氧化成Fe(NO3)3:Fe4HNO3(稀)=Fe(NO3)3NO2H2O,但加入1 mol Fe时恰好生成1 mol Fe(NO3)3。再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Fe2Fe(NO3)3=3Fe(NO3)2,当加入1.5 mol Fe时,生成1.5 mol Fe(NO3)2,继续加入铁粉后,不再发生反应,n(Fe2)不变。由此可画出n(Fe2)随n(Fe)变化的曲线。【点评】 图像题、画图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应予以重视。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变式探究】将22.4 g铁粉逐渐加入到含HNO3 0.8 mol的稀硝酸中,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x)随消耗铁粉的物质的量(y)变化关系中正确的是()图116【答案】C【解析】 22.4 g铁的物质的量为0.4 mol,铁粉发生的反应有以下两个阶段:Fe 4HNO3(稀)=Fe(NO3)3NO2H2O02 mol 0.8 mol 0.2 mol 0.2 molFe 2Fe(NO3)3=3Fe(NO3)201 mol 0.2 mol结合图像分析知C项符合题意。【难点探究】难点一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例1、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_。(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_。(5)过程实验的目的是_。(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解析】本题以卤素性质递变的知识来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题目涉及的反应原理有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2O,Cl22KI= 2KClI2,Cl22NaBr= 2NaClBr2,Br22KI= 2KBrI2,消除Cl2的污染:Cl22NaOH= NaClNaClOH2O。实验要排除干扰,利用、的对比可知过程是排除Cl2的干扰。对(6)要从本质(结构)上进行说明,此问易错答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这也是结果,是比“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更高的概述,而不是本质,决定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结构!【答案】(1)(2)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3)Cl22Br= Br22Cl(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5)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6)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点评】1.氯及其化合物中的高考热点(1)Cl2与碱的歧化反应;(2)Cl2作为氧化剂使用,如将Fe2Fe3,BrBr2。(3)HClO、HClO2、HClO3、HClO4酸性依次增强,但氧化性降低;(4)HCl的特殊制法,浓盐酸中滴加浓H2SO4;(5)Cl2实验室制法,氧化剂可以为(6)卤素化合物以次氯酸盐为重点:ClO类似NO,酸性环境中氧化性增强,但ClO又不同于NO,任何环境中都表现氧化性,如ClO与I、Fe2均不能共存。ClO表现水解性,因HClO酸性很弱,ClO水解显示碱性,如Fe33ClO3H2O= Fe(OH)33HClO。【变式探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氯气的喷泉实验时(装置如右图),发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喷入烧瓶后溶液的红色褪去。甲、乙两位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甲:因为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使溶液碱性减弱甚至呈酸性,所以溶液红色褪去。乙:因为氯气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由于HClO的氧化漂白作用而使溶液褪色。(1)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2)如果将NaOH溶液改成酸性KMnO4溶液,把Cl2换成SO2气体,试问用图示所给装置完成喷泉实验是否合理?_(填“合理”或“不合理”)。如果认为不合理,请说明你的理由:_。(3)类似“褪色喷泉实验”还有多种“变色的喷泉实验”。请你按实验要求,分别设计一个“变色喷泉实验”并填写下列表格:编号实验要求烧杯中的溶液滴管中的液体烧瓶中的气体无色变红色的喷泉H2O红色变无色的喷泉SO2【解析】本题是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和拓展,并与实验探究问题结合在一起。探究验证氯气使含酚酞的氢氧化钠褪色的原因。若乙同学的说法正确,则说明酚酞被氧化,再加入氢氧化钠不会变红色;如果甲同学正确,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变红色。用高锰酸钾溶液和SO2进行喷泉实验,要考虑药品对仪器的影响,由于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会使橡胶(连接玻璃管的橡胶管、胶头滴管)氧化腐蚀,因此,该实验不合理。无色变红色是解题的关键,可以是含酚酞的水溶液遇氨气。红色变无色的情况可以是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氢气体或SO2(也就是酸性气体)相遇。【答案】(1)取烧瓶中的无色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如果溶液恢复红色,则可证明甲同学的推测是正确的如果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不能恢复红色,则说明乙同学的推测是正确的(2)不合理KMnO4溶液可与橡胶塞、橡胶管反应,不能盛放在倒置的胶头滴管中(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编号实验要求烧杯中的溶液滴管中的溶液烧瓶中的气体无色变红色的喷泉酚酞试液H2ONH3红色变无色的喷泉NaOH(含酚酞)溶液NaOH溶液SO2难点二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例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和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4)尾气可采用_溶液吸收。【解析】第(2)问向Na2S溶液中通入SO2,最终生成了S单质,S为不溶于水的黄色固体。第(3)问要【点评】SO2的性质和制法1化学性质(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亚硫酸酐)。与碱反应:2NaOHSO2 = Na2SO3H2O NaOHSO2 = NaHSO3与水反应:SO2H2OH2SO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Na2O = Na2SO3(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在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氧化性:SO22H2S = 3S2H2O还原性:2SO2O22SO35SO22KMnO42H2O = K2SO42MnSO42H2SO4SO2Cl22H2O = H2SO42HCl(Br2、I2也可发生同样反应)(3)漂白性:SO2可使品红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2实验室制法:Na2SO3H2SO4(浓) = Na2SO4SO2H2O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难点三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例3、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氨的催化氧化:【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实验题。氨的催化氧化,首先要制备NH3和O2,可得出装置1的作用:制备NH3和O2。在装置2中NH3和O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O和H2O。(3)利用装置3除去H2O,在装置4中NO被氧化为NO2。若取消装置3,在装置4中生成的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NH3与HNO3反应生成了NH4NO3。(4)装置5是制备NH3和O2。【答案】(1)4NH35O24NO6H2O(2)放热(3)浓H2SO4生成的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NH3与HNO3反应生成了NH4NO3(4)1 NH4Cl与HCl反应生成氧气【点评】1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液化,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1)与水反应NH3H2ONH3·H2ONHOH,溶液显弱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于检验铵根离子)(2)与酸反应NH3HCl = NH4Cl(产生白烟,可用于检验NH3)2NH3H2SO4 = (NH4)2SO4(因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3)具有还原性4NH35O26H2O4NO(工业制取硝酸的基础)2氨的制法、检验和干燥(1)制法工业制法:N23H22NH3实验室制法:用铵盐与碱共热,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检验用红色的石蕊试纸检验是否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是否产生白烟。(3)干燥:用碱石灰干燥。难点四 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例4、某学生拟用50 mL 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溶液。为了防止通入的CO2气体过量而生成NaHCO3,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将CO2气体通入25 mL NaOH溶液至CO2气体不再溶解;b小心煮沸所得溶液12 min;c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 mL)NaOH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1)他能否制得纯净的Na2CO3溶液并说明理由。_。(2)按他的设计,步骤a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A使用的试剂是石灰石和盐酸,可否使用纯碱代替石灰石并说明原因:_。装置B使用的试剂是_,其作用是_。为了便于后续实验的煮沸、混合等操作,装NaOH溶液的容器还可以是_(填仪器名称)。有人认为将实验步骤b和c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会更合理,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_。【答案】(1)能;因为两反应NaOHCO2= NaHCO3,NaHCO3NaOH= Na2CO3H2O中消耗的NaOH的量相等,故能生成纯净的Na2CO3(2)不行;粉末状纯碱代替块状石灰石,生成气体的速率太快,不利于NaOH溶液充分吸收CO2气体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避免有NaCl生成平底烧瓶(或其他合理答案)不对;若不先煮沸以赶净CO2,则另一半的NaOH就会与之反应,从而不能将NaHCO3完全转化为Na2CO3,造成实验误差难点五 常见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的检验 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H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2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CO:加入BaCl2或C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气体。SO: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沉淀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3利用AgNO3(HNO3酸化)溶液检验4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I: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蓝色(或加入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呈紫红色)。NH【特别注意】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离子检验时,要设法排除不同离子之间的干扰,如检验SO时一定要排除Ag和SO的干扰。 例1、工业碳酸钠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原料盐和工艺等的原因,常会含有Na2SO4、NaCl中一种或两种物质。现有工业碳酸钠样品,某化学兴趣小组就工业碳酸钠中是否含有这两种杂质进行探究。实验室有以下的仪器和药品可供使用: 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1.0 mol·L1硫酸、1.0 mol·L1硝酸、1.0 mol·L1盐酸、NaOH稀溶液、0.1 mol·L1 AgNO3溶液、0.1 mol·L1 BaCl2溶液、0.1 mol·L1 Ba(NO3)2溶液、蒸馏水。以下是部分实验探究过程:(1)提出假设:根据题意,工业碳酸钠中含有杂质有_种可能情况。(2)设计实验方案基于工业碳酸钠中两种杂质均存在这一假设,设计出实验方案。(3)根据(2)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下表中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的现象及结论。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答案】(1)3(3)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向试管中加足量的1.0 mol·L1硝酸(或加入1.0 mol·L1硝酸至溶液中不再有气体放出为止)有气体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Na2CO3再向试管中加入0.1 mol·L1 Ba(NO3)2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继续加入0.1 mol·L1 Ba(NO3)2溶液至过量有沉淀产生,则有Na2SO4将试管静置片刻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1 mol·L1 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则含有NaCl 【解析】 (1)杂质可能为NaCl,Na2SO4、NaCl和Na2SO4三种可能;(3)先取样,再溶解,后验证,先检验SO,再检验Cl。注意检验SO时,应用稀硝酸排除CO的干扰。【历届高考真题】【2012年高考试题】(2012·广东)12下列陈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陈述ASO2有漂白性SO2可使溴水褪色BSiO2有导电性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DFe3+有强氧化性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答案】D【解析】A 中两个陈述均正确,不过SO2使溴水体现的是溴的还原性,关系不对。B硅是良好的半导体,而二氧化硅不导电,B错。C中两个陈述均正确,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体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而不是强氧化性,C错。D涉及到得氧化还原反应是:2Fe3+ + Cu = 2Fe2+ + Cu2+【考点定位】元素化合物(2012·天津)2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NaHSO4水溶液显中性B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C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和FeCl3【答案】C【解析】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NaHSO4=Na+H+SO42-,故溶液呈酸性,A错;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其能和强碱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B错;二氧化氮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对;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铁在其中燃烧一定生成氯化铁,D错。【考点定位】此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综合考查了物质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2012·上海)5和氢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沉淀的是APb(NO3)2溶液 BNa2S溶液 CCuSO4溶液 DH2SO3溶液【答案】B 【解析】选项A生成PbS沉淀;选项B中Na2S与H2S不反应;选项C生成CuS沉淀;选项D生成单质S沉淀。【考点定位】本题考查H2S的性质。(2012·上海)13下列关于硫酸工业生产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接触室中使用铁粉作催化剂B在接触室中运用热交换技术可充分利用能源C把硫铁磨成细粉末,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该反应采用450500主要是因为该温度下催化剂活性好【答案】A【解析】硫酸工业生产中的铁触媒的主要成分是Fe3O4,而不是铁粉,A错。【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硫酸工业。(2012·江苏)5.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踿 相对应的是 A. 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 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 FeCl3 溶液能与Cu 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 C. SO2 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D. Zn 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答案】C【解析】A选项正确,常用铝离子水解性质用铝盐净化水;B选项正确,Fe3+有氧化性,会腐蚀铜;C选项错误,漂白纸浆不是利用SO2的氧化性;D选项正确,电池中锌是被氧化,是还原剂,作电极还利用其导电性。【考点定位】物质的性质与应用(2012·上海)15下图所示最验证氯气性质的徼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氧化性:Cl2>Br2>I2Bc处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Cd处立即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De处变红色还原性:Fe2>Cl【答案】D 【解析】A项,由实验现象不能说明氧化性:Br2I2;B项,由实验现象还可以说明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C项,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也可出现对应的实验现象。【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2012·上海)16实验宣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A是氨气发生装置 B是氮气发生装置C是氨气吸收装置 D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答案】B【解析】装置中NH4Cl受热易分解生成NH3和HCl,但在试管口附近两者又能结合生成NH4Cl;装置中的漏斗放置过低,不能防止引起倒吸;装置中的试管口应放一团干燥的棉花。【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2012·北京)25.(13分)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 。(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²):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n(SO3²):n(HSO3)91:91:11:91pH.7.26.2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ac(Na)=2c(SO32-)c(HSO3),bc(Na)> c(HSO3)> c(SO32-)>c(H)=c(OH)cc(Na)+c(H)= c(SO32-)+ c(HSO3)+c(OH)(4)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 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当阴极室中溶液p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答案】(1)SO2+H2OH2SO3,2 H2SO3+O22H2SO4;(2)SO2+2OH- =SO32-+H2O;(3)酸; HSO3存在:HSO3SO32-+H和HSO3+H2O=H2SO3+OH,HSO3的电离程度强于水解程度;ab;(4)HSO3-+H2O-2e- =3H+SO42-;H+在阴极得电子生成H2,溶液中的c(H)降低,促使HSO3-电离生成SO32-,且Na+进入阴极室,吸收液得以再生。【解析】(1)SO2形成硫酸型酸雨时,二氧化硫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反应得到硫酸:SO2+H2OH2SO3,2 H2SO3+O22H2SO4;(2)二氧化硫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制备亚硫酸钠溶液时:SO2+2OH- =SO32-+H2O;(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n(SO3²):n(HSO3)=1:91时,溶液的pH值为酸性,故NaHSO3溶液显酸性,在亚硫酸氢钠溶液中HSO3存在:HSO3SO32-+H和HSO3+H2O=H2SO3+OH,HSO3的电离程度强于水解程度,故溶液呈酸性。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的c(H)=c(OH),由于溶液中存在着电荷守恒,故c(Na)+c(H)=2c(SO32-)+ c(HSO3)+c(OH),可推出:c(Na)=2c(SO32-)c(HSO3),a对;由于n(SO²):n(HSO)=1:1时,溶液的pH值为7.2,故中性时一定有c(HSO3)> c(SO32-),可推出:c(Na)> c(HSO3)> c(SO32-)>c(H)=c(OH),b对;(4)根据电解槽所示的变化,可知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HSO3-+H2O-2e- =3H+SO42-;H+在阴极得电子生成H2,溶液中的c(H)降低,促使HSO3-电离生成SO32-,且Na+进入阴极室,吸收液得以再生。【考点定位】此题以二氧化硫形成酸雨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解原理等知识。(2012·重庆)26.(15分)金刚石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特性,应用广泛. (1) 碳与周期元素的单质化合仅能生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R为非极性分子,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是 ,的电子式为 .(2) 一定条件下,还原CCl4可制备金刚石,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回收其中的实验操作名称为 ,除去粗产品中少量钠的试剂为 .(3)碳还原制,其粗产品中杂质为和.先将20.0g粗产品加入到过量的溶液中充分反应,收集到0.1mol氢气,过滤得固体11.4g,滤液稀释到1L,生成氢气的离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