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精品解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定向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32536295
资源大小:111.83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最新精品解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定向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定向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升入初中后,班级里的男同学出现了声音变粗和喉结突出等现象,下列激素与此有关的是( )A生长激素B雄性激素C雌性激素D甲状腺激素2、下列食物不含大量膳食纤维的是()A芦笋B鸡肉C菠菜D芹菜3、食物中含有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其中有机物能够为动物运动提供能量。这些能量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被释放出来?( )A消化和吸收B呼吸作用C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D光合作用4、喜鹊筑巢的行为很复杂,决定该行为的是( )A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B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D遗传物质的控制作用5、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流经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B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C肾小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网,便于重吸收作用D血液流经后尿素含量降低6、在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最终来源及其要进入肺泡中至少要穿过几层细胞( )A肺泡;一层B组织细胞;二层C组织细胞;三层D肺泡;四层7、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在视野中看到血细胞通过血管的方式如下图(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情况),其中能判断属于静脉的是()ABCD8、最近,雾霾天气成为热门事件之一。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对人体的危害也在加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鼻呼吸,鼻毛能阻止雾霾中的所有颗粒物进入人体B支气管与肺泡不能清除雾霾中的微小颗粒物C鼻腔内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D雾霾天气的形成与过度不当燃烧、汽车尾气排放有关9、课间操跑步时,同学们会呼吸加速,从而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下列关于这一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老师建议要用鼻呼吸,原因之一是用鼻呼吸能够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B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原因之一是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氧气进入肺部的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D氧气最终被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0、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以下有关反射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采摘玫瑰时手被刺扎到会立即缩回,这一反射的3位于脊髓B打预防针时虽感疼痛手却不缩回,这一反射的3在大脑皮层C若此图表示“看见酸梅流口水”的反射弧,则5代表唾液腺D若此图表示“谈论酸梅流口水”的反射弧,则1代表鼓膜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_就是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活动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2、血液是由血浆和_两部分组成的。3、酸雨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_、_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4、用纱布包住面团用清水洗,最后在纱布上会留下俗称“面筋”的物质。面筋是_。5、人类的生殖细胞包括_和_,它们的结合过程叫做受精。结合成的细胞叫_,它是新生命的开始。“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_,分娩后,一个新生命就诞生了。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血友病患者一有伤口便会流血不止,原因可能是血液中缺少血小板。(_)2、儿童时期如果缺乏钙盐,易患软骨病。(_)3、与同级动脉血管相比,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内的血流速度较慢。(_)4、神经系统中调节心跳、血压等重要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在脑干。(_)5、随着科学的进步,环境污染的问题自然会解决。(_)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号试管的“?”处应加入_。(2)三支试管都要放在_的温水中510分钟,以保证酶的最大活性。(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有作用,应选用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4)实验结果是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馒头碎屑中_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_。2、镉是人体非必需的元素,自从1955年日本富山县发生闻名于世的骨痛病以来,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十分关注。废电池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水和土壤的镉污染,近年来我国多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实验过程)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取若干只体重是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表组别灌胃液镉浓度灌胃液体用量实验小鼠数量48h死亡率A0mg/mL1mL10只0B0.015mg/mL1mL10只10%C0.025mg/mL1mL10只20%D0.035mg/mL1mL10只30%E0.045mg/mL1mL10只40%(实验分析)(1)设置A组的目的是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50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需_(填相同或不同)。(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你可以得出怎样的实验结论?_。(4)实验启示:防止镉污染你应该怎样做?_。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试管编号12345馒头碎屑或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2ml唾液2ml唾液是否搅拌搅拌搅拌B搅拌搅拌温度370100水浴时间10分钟加入碘液2滴现象请根据实验设计完成下列问题:(1)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作对照试验,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2)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3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试验,那么B处的处理方法是_;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_。为什么实验要在37的温水中进行?_。(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是_对淀粉酶消化淀粉的影响。如果要进一步探究胃液对淀粉是否具有消化作用,需要设置试管6,该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应为:淀粉糊2毫升+_。(4)从实验可以看出,健康饮食首先要做到“细嚼慢咽”。按照均衡营养的要求,早、中、晚餐摄入食物的能量分配比例应该是_。4、将馒头放入口中,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尝你会感觉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请据此回答问题: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是否搅拌温度水浴时间检测试剂实验现象1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3710分钟碘液2馒头块+2毫升唾液不搅拌3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4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0(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糖类与食物中的_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_。(2)若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3)要想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应选择_试管进行对照。(4)预测实验现象,只有_号试管不变蓝色,原因是_。(5)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探究结果告诉我们。吃饭时应该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详解】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蛋白质类物质),作用于全身细胞,具有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的作用,A错误。B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固醇类物质),具有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声音变粗和喉结突出等)的作用,B正确。C雌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促使人体出现第二性征,在女性表现为:乳房隆起、骨盆变得宽大等,C错误。D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具有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D错误。故选B。2、B【分析】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外的复杂糖类,包括纤维素、果胶等。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膳食纤维是肠道里的匆匆过客,最终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膳食纤维有利于预防糖尿病,有利于维持正常体重,同时还可以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等。【详解】膳食纤维又称“第七类营养素”,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谷类等植物性食物中,动物类食品中不含膳食纤维,B正确。故选B。3、B【分析】人体内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小肠的消化只是将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有利于人体吸收;人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详解】A消化作用能消化食物,把难吸收的物质消化成可直接吸收的物质,错误。B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通过呼吸作用将细胞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来利用,正确。C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错误。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错误。故选B。4、C【分析】喜鹊等动物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动物体也有调节作用。【详解】 喜鹊等动物体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所以,喜鹊筑巢的行为很复杂,决定该行为的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故选C。5、A【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分析图可知: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毛细血管、肾静脉。【详解】A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少,蛋白质的浓度增高,养料含量有变化,而氧气没有变化,还是动脉血,A错误。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B正确。C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C正确。D由于肾小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环系统,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尿素,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在肾小管末端形成尿液,因此,血液流经肾静脉后尿素含量降低,D正确。故选A。6、C【分析】呼吸的环节如图所示:【详解】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液中的氧气浓度比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因此,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均要穿过两层细胞。如图所示: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周围毛血管的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泡,通过肺的通气,经呼吸道将气体呼出体外,故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细胞,是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最终来源。故选C。7、A【分析】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详解】A图中所示血管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这是静脉,符合题意。B图中所示血管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这是动脉,不符合题意。C图中所示血管无法判断是动脉还是静脉,不符合题意。D图中所示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不符合题意。故选A。8、A【分析】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越来越多,雾霾天气对人会造成危害。【详解】A雾霾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虽然鼻毛可以阻挡一部分可吸入颗粒物,但是气态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却无能为力,A符合题意。B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可能悬浮在雾气中,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可能比这多百倍。而支气管与肺泡不能有效清除雾霾中的微小颗粒物,B不符合题意。C鼻腔内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C不符合题意。D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是人类的燃烧活动,从工业生产燃煤、汽车尾气、烧秸秆,都会产生,D不符合题意。故选A。9、C【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人体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详解】A鼻腔内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故A正确。B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故B正确。C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血液之间,氧气进入肺部的毛细血管,血管内的血液由含氧量低的静脉血变成含氧量丰富的动脉血,故C错误。D组织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组织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故D正确。故选C。10、D【分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五部分。【详解】A采摘玫瑰时手被刺扎到会立即缩回,是简单反射,控制中枢在脊髓,正确。B打预防针时虽感疼痛手却不缩回,是大脑控制的复杂反射,控制中枢在大脑皮层,正确。C“看见酸梅流口水”的反射弧:1视网膜、2传入神经、3大脑视觉中枢、4传出神经、5唾液腺,正确。D谈论酸梅流口水,这是对语言文字的反射,当耳朵听到谈论酸梅就流口水,这是语言刺激了感受器耳蜗,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1、生物的发育【详解】生物的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到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经过发育,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幼体到成熟,功能活动由不完善到完善。2、血细胞【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详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运输氧气,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和防御保护,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3、煤 石油 【详解】(1)酸雨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2)酸雨的危害: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使河水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使水源酸化,影响饮用,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3)预防措施:通过净化装置进行烟气脱硫,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4、蛋白质【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和水、无机盐、维生六大类物质。其中蛋白质、脂肪、糖类既是细胞的组成成分,又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供应者,脂肪在人体内可作为备用能源;水、无机盐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但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既不参与细胞的组成,又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详解】面筋是小麦粉中所特有的一种胶体混合蛋白质,由麦胶蛋白质和麦谷蛋白质组成。用面粉加水拌和,洗去其中所含的淀粉,剩下凝结成团的混合蛋白质就是面筋。5、精子#卵细胞 卵细胞 受精卵 子宫 【分析】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含精子的精液通过阴道进入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详解】睾丸是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第40周)发育的场所是子宫。三、判断题1、正确【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详解】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所以血友病患者受伤会流血不止,是因为血液中血小板过少,题干说法正确。2、错误【分析】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也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详解】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和骨骼的病理变化所造成的,儿童时期如果缺乏钙盐,易患佝偻病,成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故说法错误。3、正确【详解】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大多动脉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故题干观点正确。4、正确【详解】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该表述正确。5、错误【详解】环境污染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分不开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要满足当代入的需求,也不能对后代入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因此,不能因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就限制工业发展,也不能“先发展,后治理”,对工业发展中的污染问题视而不见;更不能把污染问题寄希望于未来的科学进步,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采用一定的环保措施,以避免和解决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该表述错误。四、实验探究1、(1)2ml清水(2)37(3)(4) 淀粉 麦芽糖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1)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唯一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在号试管中加的是2毫升唾液,因此在号试管的“?”处应加入2毫升清水。(2)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最强的适宜温度是37,因此三支试管都要放在37的温水中510分钟,以保证酶的最大活性。(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有作用,唯一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因此应选用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4)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完全分解成麦芽糖,滴加碘液不变蓝;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滴加碘液变蓝;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未与馒头中的淀粉充分混合,唾液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消化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实验结果是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馒头碎屑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2、(1) 对照 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2)相同(3)镉对生物有危害(4)注意废电池的合理回收(不随意丢弃废电池或宣传镉污染的危害等)【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1)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所以,设置A组(灌胃液镉浓度是0mg/mL)的目的是对照,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灌胃液体(或不同浓度的镉溶液)。(2)对照试验是唯一变量实验,除灌胃液体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为了控制单一变量,50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需相同。(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越大。实验结论是镉对生物有危害。(4)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所含的镉、汞、铅、铜等有害物质会渗出,造成水质污染,这些污染物会通过不同的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其他动物体内,危害人体和其他动物体的健康。因此,为了防止镉污染,应该注意废电池的合理处理回收(不随意丢弃废电池或宣传镉污染的危害等)。3、(1)2ml清水(2) 不搅拌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成麦芽糖 此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3) 温度 2ml胃液 (4)3:4:3【分析】(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2)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该实验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1号试管和2号试管,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号试管和3号试管,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有促进作用。1号试管和4、5号试管,变量是温度。(1)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作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是否有唾液。1试管中有2mL唾液,为保证变量的唯一性,2试管中要加入2mL清水,对照组是2号试管。(2)1试管加入的是馒头碎屑,且与唾液充分混合,这一过程模拟的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作用;3试管加入的是馒头块,且B处不进行搅拌,馒头块中的淀粉只有少部分能被唾液淀粉酶消化,加入碘液后变蓝。1号试管中的淀粉由于与唾液充分混合,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全部变成了麦芽糖,遇碘不变蓝。放在37的水浴中加热,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在此温度下酶的催化作用最强。(3)如果探究“温度对馒头消化作用的影响”,实验变量为温度。应该以1号试管作对照组,选用4号或5号作实验组进行实验。如果要进一步探究胃液对淀粉是否具有消化作用,需要设置试管6,该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应为:淀粉糊2毫升+胃液2mL。(4)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摄入食物的能量分配比例应该是3:4:3。4、(1) 脂肪、蛋白质 提供能量 (2)唾液是否影响淀粉的消化?(3)1、4(4) 1 该试管加入了唾液,并进行了充分搅拌,唾液与淀粉充分混合,淀粉被完全分解 (5)细嚼慢咽【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详解】(1)食物中营养物质分为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故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糖类与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若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变量是唾液,故探究的问题是唾液是否影响淀粉的消化?(3)要想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应选择1、4试管进行对照,1号试管在37的环境中,4号试管在0的环境中。(4)预测实验现象,只有1号试管不变蓝色,原因是该试管加入了唾液,并进行了充分搅拌,唾液与淀粉充分混合,淀粉被分解。(5)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有促进作用。所以,为了让食物充分消化,我们在日常进餐是要注意细嚼慢咽。而如果人在进食时,若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会增加胃和小肠所示器官的消化负担,容易使人患胃肠疾病。故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探究结果告诉我们。吃饭时应该细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