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专项练习试卷(人教版).docx
-
资源ID:32548356
资源大小:400.4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专项练习试卷(人教版).docx
第四章 光现象章节综合测试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名师审核 无超纲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专项练习(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现象中,与其他现象形成原因不同的一个物理现象是:A、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B、古诗“池水映明月”;C、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D、观赏水中的金鱼.2、下图所示现象或事例中,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3、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4、一束光线与水面45°角由空气射向水面,关于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A大于90° B小于90° C等于90° D无法判断5、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 (如图所示)。关于井中月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 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6、如图所示,在正方形不透光的盒子中央有一个发白光的点光源S,盒子两边装有甲、乙两块可绕O1、O2点转动的平面镜,两平面镜初始位置如下图所示。在盒子上A、B、C三点各开一个小孔并分别用红、绿、蓝滤色片盖住小孔。要使从A、B、C三个小孔射出的光线都汇聚在M点。则两平面镜的转动情况及三束光在M点汇聚后的颜色分别是( )A甲平面镜顺时针转动,乙平面镜顺时针转动,黑色B甲平面镜逆时针转动,乙平面镜逆时针转动,黑色C甲平面镜顺时针转动,乙平面镜逆时针转动,白色D甲平面镜逆时针转动,乙平面镜顺时针转动,白色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D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8、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凿壁借光 B. 渔民叉鱼 C.水中倒影 D. 雨后彩虹9、小明想拍一张雨后晴空的照片,小华建议他加一块滤色镜,小明应选择A红滤色镜 B黄滤色镜 C蓝滤色镜 D绿滤色镜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B.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C. 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D. 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观测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简便方法:一是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_成像原理;图乙是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只留有小缝隙,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_成像的原理。日食的形成可以用_来解释,此时太阳、地球、月球正好在同一直线上,处在中间位置的是_。2、图为“光路演示仪”,A、B、C为相同的中央有小孔的纸板,D是光屏。实验时,打开激光笔,调整纸板A、B、C的位置,光屏D上出现了亮斑,发现此时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在一直线上,则可推知光在均匀空气中是沿传播的。接着在激光笔与光屏之间大范围喷烟,能观察到激光笔发出的光的传播路线,原因是烟将激光笔发出的光到观察者眼中。 3、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 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 色,裙子是 色4、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5、下列词句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_;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_;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_ (选填数字号码)。立竿见影;镜花水月;坐井观天;海市蜃楼;凿壁偷光;水中捞月;夕阳如血;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6、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的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 40° ,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_ ;当入射光方向不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 S 向左移动时,说明液面在 _ (选填 “ 上升 ” 或 “ 下降 ” )这时光的反射角是 _ 7、夜晚的江桥上灯光闪烁,水上物体与江中的像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桥下水深为5m,桥上一彩灯距离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像距水面_m;若水位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的像相距_m。8、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如果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84°,则折射角为 度。9、光在_物质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的,但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_,光到达两种物质界面返回原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10、黄冈是一座美丽的小城,到处都有天然湖或人造湖。湖岸边树木在地上形成 “婆娑”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所形成的,湖岸边绽放有各种颜色的花朵,其中黄色的菊花 (填“吸收”或“反射”)黄色光,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_缘故。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多少?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路灯高度为5m,地上两根高度均为1m的竖直杆之间相隔一定距离, 经过测量发现两根竖直杆的影长之差为1.25 m,求两杆之间的距离?四、实验探究(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在我们做实验时,由于方法不同或措施不当都会导致测量过程中难以观察到现象或测量结果不准确。请在下面的表格中写出遇到问题时你的做法。 (1)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现平面镜内蜡烛所成的像比较暗,看不清楚。要使像看得更清楚,你的做法是:_。(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将右边的纸板向前或向后弯折时,便看不见反射光线了,这说明: 2、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和_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且折射角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_ 。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2、答案:C3、答案:A4、答案:A5、答案:B6、答案:C7、答案:C8、答案:A【解析】凿壁借光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正确;渔民叉鱼时,由于光的折射,应该向看到的鱼的稍低位置叉去,才能叉到鱼,故B不正确;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不正确;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正确9、答案:C10、答案:C二、填空题1、答案:平面镜 小孔 光的直线传播 月亮 【详解】(1)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太阳在水面成像,应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2)手指间的缝隙形成小孔,太阳经小孔在白纸上成像,应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3)(4)当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中间,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光,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阳便发生了日食现象。2、答案: 直线反射(或漫反射)解析:空气特别干净时,我们看不到光线,当空气中有烟雾或水雾时,烟雾或水雾会反射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3、答:红、黑4、答:折射、反射 5、答: 6、答:50° 上升 50° 7、答案:12 23 8、答:369、答:同一种;改变、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10、答:反射 反射 折射 三、计算题1、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激光从地球到月球单趟用的时间:t=×2.56s=1.28s,由得s=vt 所以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s=vt=3×108m/s×1.28s=3.84×108m=3.84×105km2、答:5m【解析】如图:根据三角形相似,即ABC,所以,即OC5BC;又因为,所以,即5B1C1OB+BB1+B1C1,得5(BC1.25)OB+BB1+BC+1.25,解得5BC6.25OBBB1BC,即5BC6.25OCBB1,得OC6.25OCBB11.25,得BB1m四、实验探究1、答案:用手电筒照(其他类似答案也对)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2、答案: (1)反射折射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2)是五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