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设计 .pdf
-
资源ID:32549155
资源大小:45.0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设计 .pdf
第 21 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满春中学董淑娟适用年级: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中的一课。东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不仅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使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为我国的重新统一和繁荣昌盛以及后来的经济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基础。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喜欢听、讲故事,学习历史的兴趣较浓,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不能分析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事实。知识与能力目标:1 能够说出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2 能够了解江南经济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过程与方法目标:1 收集有关历史典故或历史成语的出处,了解人口南迁;2 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并加以制表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学习人口南迁,了解人口南迁是一个艰苦的过程;2 通过学习祖逖北伐,应学习他少年立志,奋发图强,一往无前的精神;3 通过学习劳动人民开发江南经济,了解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并体会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重点 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难点是内容多、头绪多,教学重点内容不突出。教学理念:就本课整体来看,说明性语言较多,趣味性不强。而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其中的动画,可以达到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将小组讨论式学习引入课堂,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教师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教为导,克服包办代替。教学活动过程:教学准备阶段:(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查阅相关资料(2)课堂打破传统座次方法,便于学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猜谜语活动引出占城稻后教师问“你们知道这种农作物原产于哪,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吗,从而进入本课。谜语的谜面如下: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打一农作物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意志(二)、学习新课:1、首先提问:什么是 “ 经济重心 ” 呢?经济重心是指经济 ,技术最发达 ,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设计意图:进行重要概念的解释和学习,学生只有理解了经济重心的含义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南北经济的对比,从而理解经济重心的转移及相应的内容。2、在了解经济重心的含义基础上,教师出示三幅图片,即“三国经济分布图”“唐代经济分布图”和“宋代经济分布图”,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找一找活动,具体问题如下:找一找 ,你能发现以下三幅图片中经济分布的特点有哪些不同吗? 你从三幅图片中找的不同,概括总结 ,从古到今我国经济重心的发展趋势设计意图:通过图片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学生在感兴趣的前提下,通过自我学习得出经济重心转移的结论。同时图片信息还反映出了经济重心完成转移的过程和具体时间。3、 在学生了解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的基础上教师展示一些相关的史料进一步证明经济重心南移的事实,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具体史料内容如下:“ 江淮赋税,国用根本 ” 杜牧樊川文集“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范祖禹宋史“ 国家根本,全赖于东南 ” 黄公度知稼翁集“ 东南今为国家根本之地 ” 张守毗陵集“ (东南)足以裕国 ” 范祖禹宋史“ 苏湖熟,天下足。 ” 南宋民间谚语展示完史料后教师提问: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这实质上就意味着在南宋我国古代经济的重心已从北方移到了南方。在以上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基础上教师再一次引导学生回顾经济重心的概念,加深对经济重心的理解和记忆,并自然而然得出结论我国经济重心在宋朝完成了南移4、概括总结环节:让我们一起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几个关键时期吧南方经济发展的三个里程碑:(1)三国时,初步开发( 2)南朝时,进一步发展(3)南宋时,超过北方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5、通过地图“经济重心的南移” 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从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各方面入手)并使学生学会识图。通过“瓷器”视频的播放,加强对瓷器的了解和学习。然后教师通过文字资料使学生明白宋朝时期南方商业经济和海外贸易发展的事实。文字资料( 1):城镇兴起是商业发展的结果,它是由贸易集市发展而来的;据史料记载北宋时城镇有一千九百多个,遍布全国。文字资料( 2):宋代城市非常繁荣,上百万人口的都市,有洛阳、临安、苏州、成都等好几个。宋太宗晚年至11 世纪 80 年代,宋政府人口由410 万增至 1700 多万。文字资料( 3):与宋王朝有海上贸易的达五十个国以上进出口货物在四百种以上。进口货物主要为香料宝物药材及纺织品等出口货物主要是纺织品农产品陶瓷金属制品等。通过以上学习使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最后通过清明上河图和法国史学家贾克 ?谢和耐教授的一段话以及指南针、印刷板等宋代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具有代表性成就的图片的展示进一步证明南方经济发展的事实。(“ 在蒙人入侵前夕,中国文明在许多方面正达灿烂的巅峰。” 十三世纪的中国 “ 其现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惊的:它独特的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在人们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等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国史学家贾克 ?谢和耐教授)6、在学习完宋代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事实和表现后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从而指导学生深入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原因如下:?1、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和平?2、北人南迁带来人口和先进的技术、工具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7、最后通过“公元3 世纪南北方的城市人口变动”图了解人口南迁的情况。8、综合探究: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的历史启示通过对宋朝经济的学习以及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了解,思考比较今天宁夏经济迅速发展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另请你为宁夏经济能够持久增长制定一个小小的计划。答案如下:(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不休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南方政权的许多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当时不得不采取措施重视经济建设,只有这样,经济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