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高考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资源ID:32595671
资源大小:3.66M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高考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目录01戊戌维新变法02义和团运动03八国联军侵华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背景(1)时势条件: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资产阶级逐步发展壮大。(3)思想基础: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2.经过(1)拉开序幕:“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2)“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维新运动开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3)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修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一、戊戌维新变法3.意义: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4.失败原因(1)客观原因:守旧势力强大。(2)主观原因: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导致这场运动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以失败告终。典型例题1谭嗣同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他的父亲谭继洵是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但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面临被砍头的命运时,作为封疆大吏的父亲没有为他求情,却为儿子写下一副挽联:“谣风遍万国九州,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据此分析最恰当的是( )A民族危机加速思想启蒙 B晚清政府高官思想保守C维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D政治黑暗是变法的败因典型例题2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传到中国( )A适用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B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迅猛发展C激起了国人变法维新的强烈意识D动摇了传统儒家思想的地位典型例题3戊戌政变后,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计划废黜光绪,这一计划遭到列强反对而未能实现。守旧派本就坚决反对“西学”,现在更加痛恨“洋人”,大清王朝的政治走向“维新变法的反动时期”。据此可知当时( )A西方列强支持中国自强 B反帝思潮与政局变动交织C慈禧太后坚决捍卫主权 D排外意识弥漫于社会各界1.原因(1)根本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2)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的推动。2.口号:“扶清灭洋”。3.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先抚后剿。4.主要事迹:廊坊阻击战、天津保卫战。5.失败原因:中外势力联合镇压。6.评价(1)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它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2)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二、义和团运动典型例题4“1899年,在慈禧太后的鼓励下,拳民们在中国北方发起了一场暴乱,屠杀外国人、中国基督徒和与外国有联系的中国人。”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A是清政府发动的反帝运动B以反封建为其斗争目标C有一整套合理的斗争策略D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典型例题5义和团揭帖,大多以精于象纬之学,料事如神的预言家刘伯温碑记的形式出现。图4所示揭贴部分原文为:“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合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这体现了义和团( )A具有爱国与迷信的双重性B利用揭帖广泛的发动人民C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D主张推翻腐朽的清政府典型例题6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义和团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但这个方案是惨败的。惨败的代价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挂车。他意在强调义和团运动( )A“扶清”没有认清清政府腐朽的本质B粉碎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计划C“灭洋”不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D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的领导阶级1.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和扩大其在华的侵略权益。2.借口:出兵镇压义和团。3.爆发:1900年6月,西摩尔率第一批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遭阻击后退回天津。4.经过:7月14日,天津陷落:8月中旬,北京失陷;俄国趁机侵占中国东北,慈禧太后在出逃途中派代表与列强议和。三、八国联军侵华与民族危机的加深5.结果:签订辛丑条约。(1)内容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三、八国联军侵华与民族危机的加深(2)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约。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典型例题7攻占天津后不久,沙俄就积极筹划讨论如何恢复天津秩序的八国会议。经过讨价还价,最后决定由俄、英、日三国委派具有同等权力的成员组成“天津都统衙门”。当时,这一机构的成立( )A反映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愿望B有利于原有秩序的重新恢复C顺应了列强的殖民统治需要D意味着义和团运动遭到失败典型例题81900年6月,上海道台与列强驻沪领事议定“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两湖督宪张允认切实保护,现已出示禁止谣言,严拿匪徒吴淞及长江各炮台,各国兵轮切不可近台停泊”。关于此约款认识不正确的是( )A保全英美等国在中国南方的利益B刺激了清朝政府战后自我救赎C有利于南方地区的反帝爱国运动D帝国官员显示出鲜明的独立性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