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15.文言虚词.ppt
考点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32页,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B(理解)。对本考点应作如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1.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代词、副词等。2009年全国语文科考试说明明确划定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文言虚词作为高考的考查范围。考查这些虚词,不是要求死板的记忆,而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其不同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2.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3.所谓“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就是说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在文中的作用也不同,就拿文言虚词”以”来说,它有时充当介词,有时充当连词。,从近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来看,其命题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题型相对稳定 试题大都采用给出四组八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考查异同的方法。这一命题形式,不仅可以扩大考查的范围和信息量,而且能将课内与课外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出高考文言文注重迁移、突出运用这一”能力立意”的考查趋势。 2.相对集中,热词考查密度大 文言虚词,大纲规定考查18个,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为“以”“而”“乃”“其”“之”“为”。 3.从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用两两比较的方法考查四个虚词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异同,往往是从选文中选出四个虚词分别跟课文中相同的虚词进行比较,这是当前最常用的考查方式。 要求在同一阅读材料中对不同句子中相同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比较异同,这也是主要的考查方式。 把文言实词和虚词结合在一起考查。,根据对近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的分析,特对2011年高考在本考点的考查作如下展望: 1.试题的类型和命题的方式仍会沿以往的形式,这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2.为压缩题量,把实词和虚词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的可能性很大。,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33页,高考中经常涉及的文言虚词词类包括代词、介词、副词、连词、助词等几类,但实际上每道高考试题又不是全部考查同一类虚词,因此下面所举例子,有些不是以完整试题的选择题型的形式,而只是列举出与该子考点相关的选项组编成题要求解释。 一、用两两比较的方法从选文中选出四个虚词分别跟课文中相同的虚词加以比较进行考查 (2009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取材于史记叔孙通列传),【注】 肄:学习、练习。谒者:官名,掌管接待宾客及赞礼。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解析】 A.两个“因”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译为“于是”。B.前一个“之”为动词,译为“到去”;后一个“之”为助词,表修饰,译为“的”。C.前一个“以”为介词,译为“按照”;后一个“以”为助词,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之类的界限。D.前一个“所”为助词,用在动词短语“能行”之前,构成“所”字结构,表能够做到的礼仪;后一个“所”和前面的“为”构成“为所”的固定结构,表被动。 【答案】 A,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及项梁之薛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 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度吾所能行为之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参考译文】 叔孙通是薛县人。等项梁到了薛县,叔孙通便投靠了他。后来项梁在定陶战败,叔孙通就跟随了怀王。怀王被项羽封为义帝,迁往长沙,叔孙通便留下侍奉项羽。汉二年,汉王刘邦带领五个诸侯王攻进彭城,叔孙通就投降了汉王。汉王战败西去,叔孙通就一直追随汉王。 汉高帝五年,天下已经统一,诸侯一起尊推汉王在定陶即位为皇帝。汉高帝把秦朝的那些严苛的礼法制度全部取消,只是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可是群臣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有的人醉了狂呼乱叫,甚至拔出剑来砍削庭中立柱,高帝为这事感到担忧。叔孙通知道皇帝渐渐讨厌这类事,就劝说道:“那些儒生很难帮您继续进攻(来扩大战果),可是能够帮您保守成果。我希望征召鲁地的一些儒生,跟我的子弟们一起制定朝廷上的仪礼。”高帝说:“像过去那样烦琐难行吧?”叔孙通说:“我愿意略微用古代礼节与秦朝的礼仪糅合起来制定礼节。”皇帝说:“可以试着办一下,但要让它容易明白,考虑我能够做得到。” 于是叔孙通奉命征召了鲁地儒生多人。鲁地有两个儒生不愿跟他走,说: “您所侍奉过的人主将近十位了,都是靠当面阿谀奉承得到了宠信和富贵。我们不愿意替您办这种事,我们不去。您还是走吧,不要玷辱了我们!”叔孙通笑着说:“你们真是见识短浅的儒生啊,一点儿也不懂时势的变化。”,叔孙通就与征来的三十人一起向西来到都城,他们和皇帝身边有学问的侍从以及叔孙通的弟子一百多人练习了一个多月,叔孙通说:“皇帝可以试着来视察一下。”皇帝视察后,让他们向自己行礼,然后说:“我能做到这些。”于是命令群臣都来学习。 汉高帝七年,长乐宫已经建成,诸侯群臣都来朝拜。那礼仪是:在天刚亮时,谒者开始主持礼仪,引导着诸侯群臣依次进入殿门,庭院中摆开战车、骑兵、步兵和宫廷侍卫军士,摆设着仗仪,竖立各式旗帜。谒者传呼“小步快走”。大殿下面郎中官员站在台阶两侧,台阶上有几百人。凡是功臣、列侯、各级将军及其他军官都按次序排列在西边,面向东;凡文职官员自丞相以下依次排列在东边,面向西。在这时皇帝乘坐“龙辇”从宫房里出来,百官举起旗帜传呼警备,然后引导着诸侯王以下俸禄六百石以上的各级官员依次毕恭毕敬地向皇帝施礼道贺。自诸侯王以下的官员没有一个不(因这威严仪式而)惊惧肃敬的。等到仪式完毕,再摆设酒宴大礼。诸侯百官等坐在大殿上都敛声屏气,低着头,按照尊卑次序站起来向皇帝祝寿酒。斟酒九巡,谒者宣布“宴会结束”。最后御史执行礼仪法规,找出那些不符合礼仪规定的人把他们带走。从朝见到宴会的全部过程,没有敢大声说话和行动失当的人。大典之后,高帝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啊。”于是授给叔孙通太常的官职,赏赐黄金五百斤。叔孙通出宫后,把五百斤黄金都分赠给各个儒生了。于是这些儒生都高兴地说: “叔孙先生真是大圣人,通晓当代的紧要事务。”,解答此类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对课本上的语言材料加以足够重视,如果没有对课本的熟悉,就无法准确判断出一个句子中的虚词用法。也就是说,首先要对所选课文中的句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2.将所选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的虚词,代入原文中,联系上下文特定语境,看是什么意思和用法。 3.将两个句子的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加以比对,从而确定答案。,二、选取同一材料的不同句子中的相同的文言虚词,对其比较异同 (2009年广东卷)(原材料见“文言实词”例1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发兵捕之,久不得 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 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极为B级。对于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文言虚词的用法要通过典型句子来理解,不能单靠记忆。解题时可以用代入法,将确定的虚词含义代入另一个句子中,检查是否适当。本题中的A项,第一个“其”,代词,他的;第二个“其”,副词,表祈使语气。B项,第一个“之”,代词,他们,代逃兵;第二个“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第一个“以”,介词,凭;第二个“以”,连词,来。D项,两个“乃”都是副词,竟然。 【答案】 D,解答此类题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推断语境。虚词用法繁杂多变,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根据文意解题。 2.关照全句。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作用也不同,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 3.分析搭配。虚词跟其他句子成分的搭配关系,也决定了它的用法。 4.代入检验。将判断出来的意义、用法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则验证准确。,三、将文言实词和虚词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为压缩题量,近几年有不少试卷将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沉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及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 B.与从弟球俱诣高祖 诣:拜访 C.乃能屈志戎旅 乃:于是 D.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但:只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A项, “就”意思是“接近,靠近,趋向”,在句中引申为“赴任”。B项,“诣”是“到去”的意思,引申为“拜访”。课文促织中有“成妻具资诣问”句。C项, “乃”是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却”。选项中解释为“于是”是错误的。D项,“但”解释为“只,仅”。注意,在古文中, “但”不作“但是”解。 【答案】 C,【参考译文】 王昙首,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人,是太保王弘的小弟。(王昙首)小时候就有朴素高尚的情操,被任命为著作郎,但他没有去赴任。兄弟分财产时,王昙首只是拿些图书罢了。(王昙首被)征辟为琅邪王大司马的属官,跟随府公修复洛阳园陵。(王昙首)和堂弟王球一起拜访高祖(刘裕),当时(太尉主簿)谢晦也在座,高祖说:“这个人既是贵族又有美德,却能屈身于军旅之中。”王昙首回答道:“既然参加了英明勇武的军队,自然会使怯懦者具有坚强的意志。”谢晦说:“仁者果然有勇气。”高祖很高兴。行军到了彭城,高祖在戏马台大会群臣,参加宴会的人都要赋诗一首,王昙首先写好了一首诗,高祖看过后,就问王弘:“你弟弟跟你比怎么样啊?”王弘回答道:“如果只是像我一样,家门寄希望于谁呢?”高祖听后大笑。王昙首胸怀大略有气度,喜怒不形于色,闺阁之内和和睦睦。他手上不拿金玉宝物,(家中)妇女不能戴首饰,如果不是俸禄所得,不从别人那里接受一丝一毫的东西。太祖担任冠军将军和徐州刺史时,留下来镇守彭城,任命昙首为府功曹;(太祖)镇守江陵时,王昙首由功曹升为长史,又跟随太祖改任镇西长史。高祖很了解他(王昙首),对太祖说:“王昙首沉着坚毅有器量,是个宰相之才。你每做一件事都要征求一下他的意见。”等到太祖登基,(太祖)任命王昙首为侍中。诛杀徐羡之等人,平定谢晦,(这些都是)王昙首的功劳。谢晦被平定后,皇上想封赏王昙首等人,适逢宴会,(皇上)端着酒杯给他们敬酒,趁机拍着御座说:“这个座位不是你们兄弟(帮忙),不会有今天。”,当时,封赏王昙首的诏书已经拟好,(皇上)拿出来给王昙首看,王昙首说:“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臣等虽然能够凭借圣上荣光,聊尽绵薄之力,怎能把国家的灾难当做自己荣升的资本呢?陛下您即使想偏爱我,又如何面对正直的史官呢?”皇上不能改变王昙首的意愿,所以封赏的事情就搁置了下来。当时(王昙首的)哥哥王弘任尚书之职,又担任扬州刺史,王昙首被皇上亲近器重,身兼两宫要职。彭城王义康和王弘同时被朝廷任用,王义康心里常常闷闷不乐,他又想得到扬州刺史的官职,(这些心事)在他的言辞当中表现了出来。因为王昙首在宫中任职,分了他的职权,(义康)更加不高兴。(为避免猜忌,)王昙首坚决请求到吴郡去任职,大祖说:“哪里有想建设大厦却遗弃栋梁之才的呢?你大哥最近多次说身体不好,坚决要辞掉扬州的职务,将来如果同意了的话,这个地方不是你来负责还能有谁?还说什么吴郡啊?”当时王弘患病很久了,多次请求让位,皇上没有答应。王昙首就劝告王弘把一半的兵力拨给义康,义康这才高兴了。元嘉七年,王昙首去世。太祖因此悲痛不已,中书舍人周赳在旁侍奉,他说:“王家看来要衰败了,贤能的人过早地离开了。”皇上说: “只不过是我家衰弱罢了。”,解答此种类型的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认真阅读原文,理解原文的大意,特别是所考查的句子,里边的实词和虚词都要仔细分析,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什么,都要予以落实。 2.要仔细阅读题干中的解释。 3.要将题干中的解释和本文阅读理解中的认识加以比较,从而得出结论。,(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注】 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B级。A项第一个“者”表停顿语气,不译;第二个“者”是代词, “的人”。B项第一个“而”表顺承,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项第一个“以”是目的连词,来;第二个“以”表原因,因为。D项中“且”均为副词,将要。 答案:D,攻原得卫者 假舆马者,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洎牧以谗诛,待公而食 信而见疑,敌人旦幕且至击汝 若属皆且为所虏,【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邑,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就和大夫们约定十天为期限。到了原邑十天了还没有攻下原邑,就鸣锣收兵,准备撤军回去了。原邑的士兵有从城中逃出来的,说:“再攻打三天原邑就会被攻克。”左右群臣劝谏说:“那原邑城内已粮食耗尽兵力衰竭了,君主姑且再等几天。”晋文公说:“我与战士们约定十天,不回去,就是失去我的信用,得到了原邑而失去了信用,我不干。”随后收兵离开。原邑城中的人们听说后说:“有国君像这样得讲信用,我们能不归附他吗?”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说后说:“有国君如此守信,我们能不随从他吗?”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孔子听说后记录这件事说:“攻打原邑而得到卫国,(这是因为)守信用。” 晋文公问箕郑说:“救济饥荒该怎么办?”箕郑回答说:“守信用。”晋文公说:“怎么样守信用?”箕郑说:“在名分、做事情、道义上守信用。在名分上守信用,那么群臣就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做事情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天时劳作;在道义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自己努力,而远方的人就会来归附。”,吴起出门,遇见一个老朋友,便留他吃饭。那老朋友说:“好的。”让吴起回家等待。吴起说:“那我等你来了再吃。”这人到天黑了都没有来,吴起还是不吃饭等他。第二天早上,吴起派人去找这个人。这个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 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就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大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于是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从市场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来杀。他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的,是跟着父母学习的,是听从父母的教诲的。如今你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用来实现教育的办法啊。”于是就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楚厉王有了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和民众一起防守。有一天喝酒醉了,就错误地敲打鼓,民众大惊。楚厉王派人去阻止民众,说:“我喝酒醉了和身边人开玩笑,误打了鼓。”民众这才散去。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而没有民众前来。于是就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他。 李悝警告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说:“要谨慎地戒备敌人,他们很快就要来袭击你们。”像这样的警告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松懈了,不相信李悝。过了几个月,秦国军队来袭击,几乎消灭了李悝的军队。这就是不讲信用的祸患。 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经过关口上的集市,集市管理员刁难他,他便拿金子贿赂他们,集市管理员才放了他。卫嗣公对集市管理员说:“某某时间有一个客商经过时给了你们金子,你们便放了他。”市场管理员十分恐惧,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一、明确解题原则 1.要有全局意识、全句意识。解题时,要借助全文辨析虚词,借助语境(上下文)辨析虚词,借助有关注解辨析虚词,借助事理辨析虚词。 2.要“以熟带生”。如果能记熟课本中常见的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与之相应的所考查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就好辨析了。同时还要有句位感,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作用也不同。 3.分辨词性,以词性统帅用法,多作语法(词法、句法)分析。 4.结合语境,明辨语气,辨明用法,要符合事理逻辑。,二、运用解题技巧 1.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是能从词性的角度做出正确的判断,一般就能对文句进行正确的理解。如果一组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也肯定不同。如2007年浙江卷第12题的D项, “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中的“焉”为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置杯焉则胶”出自逍遥游,其中的“焉”为兼词,译为“于此”。显而易见,两者的词性不同,用法自然也就不同,题目要求选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那么该选项一定不是正确答案。 2.数学代入法 有时候,考生们如能巧妙地借用数学中的一些解题办法,在语文答题中加以灵活运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数学代入法就是一例。如2007年四川卷第9题B项,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是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一个句子, “乃”的意思是“竟然”。在本组另一个句子“辞不许,乃归白母”中“乃”的意思搞不清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先把“竟然”这个意思代入到这个句子中去,看看是不是合适。原文中有“辞不许”,如果翻译成“竟然”的话,于情理不通,因此,此处的“乃”翻译为“于是、就”最佳。,3.语法切入法 从语法角度切入是解答文言文实词题常用的方法,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题也同样适用。在解题过程中,当你“山重水复”无法选择时,从语法的角度思考,往往会体会到“柳暗花明”的意境。如2007年广东卷第6题D项中的“不自选择,但决于狐”,介词“于”和后面的名词“狐”构成介宾短语,整个句子为介宾短语后置句;而“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中的“于”则表处所,二者的语法功能截然不同。 4.语境推断法 一般而言,需要判定的虚词的上下文语境完整。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可以通过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如六一居士传中的一段文字: 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可以知道,宦海的风波使欧阳修辞官归老之心更为急切,他预想“六一”之乐和三个“宜去”,写下了这篇蕴议论于抒情的散文。选文部分即“三个宜去”,作者以悲凉的口吻自叙“既老且病”,后文却说“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故言“宜去三也”。 “以”是“凭借”的意思,那么,依据这个小语境的因果逻辑联系,可以推知“乃”此处应为副词,意思是“却、竟然”。 5.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性词语。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答题。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一个定语后置句, “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词。鸿门宴中的“大王来何操?”是一个宾语前置句, “何”为疑问代词,在句中作前置的宾语。 综上所述,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常用比较的方式,同学们要紧紧地抓住“词句不离,虚实相生”的原则,树立全句意识,增强句位感,综合运用上面所列出的五种基本方法来正确阅读解题。,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36页,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家祭无忘告乃翁 (张衡)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A./ B./ C./ D./ 解析: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 “你的”;动词,表判断,译为“是”; 副词,可译为“才”;表示出乎意料,感情较强烈,可译为“竟然”。 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因”与“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中的“因”意义相 同的一组是 ( )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魏使人因平原君请从于赵 我欲因之梦吴越 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 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知觉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蒙故业,因遗策 A. B. C. D. 解析:例句中的“因”字是“凭借、由、通过”的意思。都是“凭借”的意思; “凭借”的意思; “因(因为)此(这个)”的意思; “于是、就”的意思; “沿袭”的意思。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亮见权于柴桑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李祜言于李愬曰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业精于勤荒于嬉 A. B. C. D. 解析:都是介词,表示被动。介词,译为“到”;介词,译为“在”;介词,译为“对”;介词,译为“和”;介词,译为“比”;介词,译为“由于、因为”。 答案:B,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若”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类比, “好像、好比、如同”的意思)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表比较, “好像”)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表比较, “及、比得上”的意思) 若入前为寿(表条件, “如果”的意思)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指示代词, “那”的意思)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表假设, “假若、如果”的意思)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表比喻, “好比、如同”的意思) A. B. C. D. 解析:是“接近、相似”的意思;应该是代词,你;应该是表示揣测, “似乎、好像”的意思。 答案:A,5.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吾攻赵,旦暮且下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 A./ B./ C./ D./ 解析:表并列的连词,“并且”;副词,“尚且”“况且”;副词, “将、将要”;副词,“暂且”。 答案:A,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以”与“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常以身翼蔽沛公 属予作文以记之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焉用亡郑以陪邻 屋极有窗以达气 A. B. C. D. 解析:都是连词,表前面的动作行为是为了后面的目的,可译为“来”。介词,可译为“用”;连词,表并列,可译为“并且、而且”;介词,可译为“因、由于”。 答案:C,7.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表承接, “就、便”的意思) 无苗时采,则实而沉(表示承接假设的结果, “那么、那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表因果, “所以”的意思)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表转折, “可是、却”的意思)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表条件, “才是”的意思)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用在主谓之间,限制修饰谓语, “只、才”的意思) 愿依彭咸之遗则(名词, “侧面”的意思)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与“已”连用, “而已、罢了”的意思) A. B. C. D. 解析:应该是“就、那么”的意思;应该是表判断, “就、就是”的意思; 应该是名词, “准则”的意思。 答案:C,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 魏与赵攻韩,解析:C.都是连词,表并列,可译为“和”。A.前句中的“与”是介词,可译为“和、跟、同”;后句中的“与”是连词,表并列,译为“和”。B.前句中的“与”是介词,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和”;后句中的“与”是介词,可译为“替、给、为”。D.前句中的“与”是语气词,表示设问或反问,可译为“呢”;后句中的“与”是动词,解释为“赞同”。 答案:C,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吾与汝毕力平险 所以遗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是谁之过与 吾与点也,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问者曰: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壮士能复饮乎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A. B. C. D. 解析:都是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可翻译为“吗”。语气词,表感叹,与“嗟”一起可译为“唉”;语气词,用在句中表舒缓语气,不译;语气词,表反诘,可译为“呢、啊”;语气词,表强烈的感叹语气,可译为“呢、啊”。 答案:D,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作师说以贻之 宋何罪之有 填然鼓之 行不知所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A. B. C. D. 解析:结构助词“的”;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译为“他”;宾语前置;音节助词;动词,译为“到、往”;与同,与同。 答案:A,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课时作业(十四之二)”,点击打开word版知能提升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