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定向测评试题(无超纲).docx
-
资源ID:32631290
资源大小:467.83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知识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定向测评试题(无超纲).docx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顶点A,B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A1BCD2、如图,在数轴上,点O对应数字O,点A对应数字2,过点A作AB垂直于数轴,且AB=4,连接OB,绕点O顺时针旋转OB,使点B落在数轴上的点C处,则点C所表示的数介于( )A2和3之间B3和4之间C4和5之间D5和6之间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则斜边长为( )AB2CD84、如图,在RtABC中,ABC=90°,AC=10,AB=6,则图中五个小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之和为( )A14B16C18D245、如图是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25,小正方形面积为1,若用a、b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ab),则下列说法:a2+b2=25,ab=1,ab=12,a+b=7正确的是()ABCD6、如图,一只蚂蚁沿着边长为4的正方体表面从点A出发,爬到点B,如果它运动的路径是最短的,则AC的长为( )A4+2B4C2D47、如图,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AB+1C+1D18、如图,四边形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折叠,使点落在边上的点处,点的对应点为点,则的长为( )A1.8B2C2.3D9、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作三角形,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2,3,5B6,8,9C5,12,13D6,12,1310、如果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则它的比可能是( )ABCD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在数轴上运用尺规作图法作出点A,则点A表示的数为_ 2、如图,ABC中,CACB,ACB90°,E为BC边上一动点(不与点B、点C重合),连接AE并延长,在AE延长线上取点D,使CDCA,连接CD,过点C作CFAD交AD于点F,交DB的延长线于点G,若CD3,BG1,则DB_3、由于木质衣架没有柔性,在挂置衣服的时候不太方便操作小敏设计了一种衣架,在使用时能轻易收拢,然后套进衣服后松开即可如图2,衣架杆,若衣架收拢时,如图1,若衣架打开时,则此时,两点之间的距离扩大了_4、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点A、C、D在同一直线上,AE与BC交于点F,若AB14cm,则AF_cm5、如图,长方形BCFG是一块草地,折线ABCDE是一条人行道,BC12米,CD5米为了避免行人穿过草地(走虚线BD,践踏绿草,管理部门分别在B、D处各挂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少走_米,踏之何忍”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我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市街道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60km/h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道上沿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车速检测点A正前方30m的C处,2秒后又行驶到与车速检测点A相距50m的B处请问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若超速,请求出超速了多少?2、如图,在10×10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已知点A、B都在格点上(网格线的交点叫做格点),且它们的坐标分别是A(2,-4)、B (3,-1)(1)点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2)若点C的坐标是(0,-2),将ABC先沿y轴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再沿y轴翻折得到A1B1C1,画出A1B1C1,B1点的坐标是 ;(3)的面积为_;(4)在现有的网格中,到点B1距离为10的格点的坐标是 3、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AC上的高线作AEAB于点A,交BD的延长线于点E取BE的中点M,连结AM(1)求证:AEM是等边三角形;(2)若AE1,求ABC的面积4、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1)请在所给网格中画一个边长分别为,的三角形;(2)此三角形的面积是 5、已知:DAAB,CBAB,AB25,AD15,BC10,如图1,点P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D、PC(1)当PDPC时,求AP的长;(2)线段AB上是否存在点P,使PD+PC的值最小,若存在,在线段AB上标出点P,并求PD+PC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点M在线段AB上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点B向点A运动,同时点N在线段AD上从点A以x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点D运动(当一个点运动结束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点M、N运动的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实数x,使AMN与BMC全等?若存在,求出x、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根据RtABC和勾股定理可得出AB两点间的距离【详解】解:在RtABC中,AC1,BC,可得:AB,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得出正方体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解题关键2、C【分析】因为OAB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且有OC=OB,所以可求得OB的长度即得C点所表示的数,可判断其大小【详解】解:ABOA在直角三角形OAB中有 OA2+AB2=OB245 又OC=OB点C所表示的数介于4和5之间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无理数的估算,重点就是由垂直而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从而解得答案3、C【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出即可【详解】解: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熟练应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4、D【分析】由图形可知,内部小三角形直角边是大三角形直角边平移得到的,故内部五个小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大直角三角形的周长【详解】解:由图形可以看出:内部小三角形直角边是大三角形直角边平移得到的,故内部五个小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ACBCAB,BC,五个小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之和为ACBCAB24故选:D【点睛】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和平移的性质,难度适中,需要注意的是:平移前后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5、D【分析】由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结合勾股定理可判断,由小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结合小正方形的面积可判断,再利用 结合可判断,再由可判断,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故符合题意;用a、b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ab),则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则(负值不合题意舍去)故符合题意; 而 故符合题意; (负值不合题意舍去)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以勾股定理为背景的几何面积问题,同时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熟练的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求值是解本题的关键.6、C【分析】将正方体展开,右边的正方形与前面正方形放在一个面上,此时AB最短,根据三角形中位线,求出CN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即可【详解】解:将正方体展开,右边的正方形与前面正方形放在一个面上,展开图如图所示,此时AB最短,ANMN,CNBMCNBM2,在RtACN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C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涉及的知识有:三角形中位线,勾股定理,熟练求出CN的长是解本题的关键7、D【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BC,则BABC,然后计算出AD的长,接着计算出OA的长,即可得到点A所表示的数【详解】解:如图,BD1(1)2,CD1,BC,BABC,AD2,OA1+21,点A表示的数为1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的关系,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连接BM,MB,由于CB=3,则DB=6,在RtABM和RtMDB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M的值【详解】解:连接BM,MB,设AM=x,在RtABM中,AB2+AM2=BM2,在RtMDB中,BM2=MD2+DB2,折叠,MB=MB,AB2+AM2= MD2+DB2,即92+x2=(9-x)2+(9-3)2,解得x=2,即AM=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的性质,对应边相等,利用了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9、C【分析】根据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进行判断是否是直角三角形【详解】A、选项:,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选项:,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点睛】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10、B【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要能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则三边应满足: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大边的平方【详解】解:A、122254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B、5212216913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正确;C、1232105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D、3242916257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二、填空题1、【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斜边的长,根据圆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由勾股定理,得:斜边长为 ,由圆的半径相等,得: OA = ,点A表示的数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 ,勾股定理得出斜边的长是解题关键2、【分析】连接AG,设DCBx,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DB45°,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得出DFAF,然后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GADG,进一步得到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在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度,设BDm,然后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DB的长度【详解】解:如图,连接AG设DCBxCACBCD,CADCDA(180°90°x)45°x,CDBCBD(180°x)90°x,ADBCDBCDA90°x(45°x)45°,CGAD,CACD,DFAF,GADG,GADGDA45°,AGB90°,设BDm,则AGDGm+1,在中,AB3,在中,即(3)212+(m+1)2,解得m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连接AG,得出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分析】分别求出时与时AB的长,故可求解【详解】如图,当时,连接ABOAB是等边三角形如图,当时,连接AB,过O点作OCABA=B=,AC=BCOC=cmAC=cmAB=2AC=cm,两点之间的距离扩大了()cm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及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4、【分析】求出AFCE45°,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7cm,由勾股定理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知,ACBD90°,CFDE,E45°,AFCE45°,ACCF,AB14cm,B30°,ACAB7cm,AF(cm)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4【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得的长,用即可求解【详解】解:在中,则(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求得的长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超速了,超速了12km/h【分析】由勾股定理可求得小汽车行驶的距离,再除以小汽车行驶的时间即为小汽车行驶的车速,再与限速比较即可【详解】.解:由已知得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2AC2BC2BC2AB2AC2,又 726012km/h这辆小汽车超速了,超速了12km/h【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其中1 米/秒=3.6 千米/时的速度换算是易错点2、(1);(2)(-3,3) 图见解析;(3)4;(4)(5,-3)或 (3,-5)【分析】(1)直接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写出点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即可;(2)根据题中方式平移并翻折,画出图形,写出坐标即可;(3)直接用所在矩形的面积减去周围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到答案;(4)利用勾股定理可得点B1距离为10的格点的坐标【详解】解:(1)点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故答案为:;(2)如图A1B1C1即为所作,B1点的坐标是,故答案为:;(3),故答案为:;(4)符合题意的点可以为:,故答案为:(5,-3)或 (3,-5)【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以及平移变换、勾股定理,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本题的关键3、(1)见解析;(2)【分析】(1)利用条件可求得E60°且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MEAM,可判定AEM的形状;(2)由条件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AB和BD的长,可求出ABC的面积【详解】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AC边上的高线,AEAB,ABD30°,E60°,点M是BE的中点,在RtABE中,AMBEEM,AEM是等边三角形;(2)AE1,EAB90°,ABD30°BE2AE2,由勾股定理得:AB, ABACBC,ADAB,BD,SAB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4、(1)画图见解析;(2)【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在网格中确定再顺次连接即可;(2)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周围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详解】解:(1)如图,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其中: (2)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网格中作三角形,勾股定理的应用,网格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掌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网格三角形的边长”是解本题的关键.5、(1)AP10;(2)存在,点P见解析,PD+PC的最小值为25;(3)存在,x1.6,t6.25或x2,t7.5【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分别表示出PD、PC,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得到答案;(2)如图3,延长DA至D,使ADDA,连接PD,先证明,得到,则要使最小,即最小,故当P、C、三点共线时,最小,如图所示,连接交AB于点P,此时PD+PC的值最小,过点D作DECB交CB的延长线于E,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3)分AMNBMC、AMNBCM两种情况,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列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AB25,PB25AP,在RtDAP中,PD2AD2+AP2225+AP2,在RtCBP中,PC2CB2+BP2100+(25AP)2,PDPC,225+AP2100+(25AP)2,解得:AP10,当PDPC时,AP10;(2)如图3,延长DA至D,使ADDA,连接PD, AP=AP,要使最小,即最小,当P、C、三点共线时,最小,如图所示,连接交AB于点P,此时PD+PC的值最小,过点D作DECB交CB的延长线于E,则BEADAD15,DEAB25,CEBC+BE25,CD25,PD+PC的最小值为25;(3)当AMNBMC时,AMMBAB12.5,ANBC10,t12.5÷26.25,x10÷6.251.6,当AMNBCM时,AMBC10,ANBM,BMABAM15,t15÷27.5,x15÷7.52,综上所述:AMN与BMC全等时,x1.6,t6.25或x2,t7.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条件,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