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doc
-
资源ID:32639279
资源大小:68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doc
课时分层作业(二)(建议用时:40分钟)1南北朝时,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将宅地改建为佛寺。一些大寺院往往以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反映出()A佛教盛行B“三教合一”C佛寺集中化 D佛教世俗化A“舍宅为寺”的现象反映了佛教的盛行,故A项正确。2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 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C石窟属于佛教建筑,石窟的大量开凿反映出佛教影响范围扩大,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3我国最早翻译出版的西方科学书籍是()A梦溪笔谈 B几何原本C海国图志 D天演论B几何原本是明朝末年由意大利人利玛窦传入中国的,他和明末科学家徐光启一起翻译完成中文本,是中国最早翻译出版的西方科学书籍,故选B项;梦溪笔谈海国图志均不属于西方书籍,排除A、C两项;天演论是清末严复翻译出版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科学著作,但并不是我国最早翻译出版的,排除D项。4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农政全书书影利玛窦与徐光启画像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A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并与来华的传教士合译一些西方科学技术书籍,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故选A项。5据统计,18191840年,西人传入中国的世界史地著译约13种;18401860年,新增加了12种,这些新著对世界的描绘比较具体、详细。材料现象()A推动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瓦解B为洋务运动开展奠定基础C利于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化D强化了西方对中国的控制C西人传入中国的世界史地著译越来越多,对世界的描绘也更加具体、详细,这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故选C项;题干不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项;洋务运动只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感兴趣,排除B项;题干现象与政治控制无关,排除D项。6下面是某电视剧的台词节选。这段台词描绘的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汉朝B唐朝 C元朝D清朝B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学习我国先进文化和制度,并仿照我国进行了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的封建化,题干材料反映的正是这一内容,故选B项;汉朝时期,由于交通条件限制,中国和日本的交流有限,排除A项;元朝时期,忽必烈两次攻打日本都没有成功,排除C项;清朝时期我国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项。7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是()A中国人 B阿拉伯人C法兰克人 D罗马人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通过丝绸之路,把中国的古代文明传入西亚和欧洲,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8伏尔泰很赞赏中国的儒家文化,认为中国乃是政治和哲学的一种典范,是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种崇高旗帜。他提出:“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材料表明伏尔泰()A汲取儒学思想,维护法国社会秩序B借助中国儒家文化,打击旧制度旧观念C倡导文化多元性,促进东西方交流D受中国文化影响深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B从材料可知,伏尔泰之所以赞赏儒家文化,是因为他认为儒家文化“是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种崇高旗帜”,由此可以判断,伏尔泰借助中国儒家文化打击专制制度和宗教观念,故选B项;伏尔泰借助儒家思想,不是为了维护法国现有社会秩序,而是对旧制度、旧秩序的冲击,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C项内容,排除;伏尔泰是利用中国儒家文化反对旧制度,其目的不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排除D项。9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海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材料三(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2)材料二中“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当时哪一技术发明的应用?(3)材料三中的“某人”是指谁?他最远到达什么地方?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材料二中“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第(3)问,根据“奉使西洋,迄今七次”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日本派出遣唐使。(2)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3)郑和;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0天工开物收载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红夷炮、佛朗机冶铸法,日本与朝鲜海船的制造法等自国外传来的技术。这说明当时()A中外科技融合推动近代科学产生B工艺技术成果反映工业革命成就C传统科技发达推动世界文明交流D海外技术传入丰富国人科学认知D天工开物成书于明朝,此时正是新航路开辟之后,因而天工开物中收载了日本、朝鲜及西洋等海外传入的手工业技术,丰富了国人的科学认知,故选D项;天工开物收载的手工业技术依然属于传统科技,非近代科学,排除A项;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3040年代,这与明朝时间不符,排除B项;天工开物收载的手工业技术是西学东渐的结果,排除C项。11严复的译作天演论既不同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又异于赫胥黎、斯宾塞的人文主义进化学说,而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生存竞争法则观察和阐释人类行为,并将其直接与国际政治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相联系。严复此举意在()A警醒国民变革图强 B抨击列强弱肉强食C宣传科学开启民智 D倡导革命救亡图存A“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生存竞争法则观察和阐释人类行为,并将其直接与国际政治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相联系”表明严复此举意在警醒国民变革图强,故选A项;严复是主张变法图强,改变被列强压迫的状况,而不主张革命,排除B、D两项;从材料看,严复的主旨不是宣传科学,排除C项。12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造纸术的价值主要是()A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 B变成了新教的工具C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C材料中造纸术传入欧洲后,“羊皮纸被取代”,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出造纸术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排除A、B、D三项。13伏尔泰在其风俗论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认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这反映出()A中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思想解放促使宗教改革兴起C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欧洲社会发展D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C由“伏尔泰第一次把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可知,中国文化对欧洲历史影响重大,故选C项;A项在题干中无法反映,且在伏尔泰时期中国科技已经落后,排除;伏尔泰是宗教改革后启蒙运动时期的领袖,排除B项;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D项。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徐光启(15621633)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他与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合译几何原本,将欧洲数学介绍到中国,奠定了我国近代数学的基础。其著作农政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农学著作之一。该书不但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而且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1629年明政府以徐光启为监督编纂崇祯历书,书中介绍了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然而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知识分子对哥白尼的学说持否定意见,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引起重视。摘编自黄中治浅谈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材料二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较晚,当时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16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西方之间的对话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耶稣会士们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伏尔泰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有学者认为,“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17和18世纪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许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似”。摘编自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的主要科学成就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西传的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他与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合译几何原本,将欧洲数学介绍到中国”“农政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农学著作之一”“1629年明政府以徐光启为监督编纂崇祯历书”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不但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而且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以及“介绍了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等信息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等信息分析。答案(1)成就:介绍西方科技思想(或翻译几何原本,推动中国数学发展或介绍哥白尼的学说或在农政全书中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编写农政全书总结中国古代农业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只写农政全书算第二条);修订历法(或编纂崇祯历书)。特点:涉及领域广;注重(经验)总结;实用性强(或指导农业生产,或体现农业文明特征);融合中西方科学文化。(2)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印刷技术的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耶稣会士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