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教学楼设计说明【可编辑范本】.doc
中学综合教学楼建设项目初 步设 计云南昆明理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01年10月2中学综合教学楼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总 经 理:总建筑师: (二级注册建筑师)总工程师: (一级注册结构师)项目负责人:xx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xx年x月项目主要参与人员项目负责人:审 核: (二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师)专 业 负责人 职称 签名 总 图 建筑师建 筑 建筑师结 构 结构师给排水 工程师电 气 工程师造 价 造价师目录一、设计依据二、设计内容1三、用地概况、现状分析四、总平面布局五、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七、建筑设计说明八、结构设计说明九、给排水设计说明十、电气设计说明十一、节能及环保设计说明十二、消防设计说明十三、各专业图纸十四、政府相关部门批复文件一、设计依据1.设计主要依据1 甲方提供的设计委托书;甲方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甲方选定的建筑方案,2。 甲方提供的地质勘探资料,市政建设资料及地形图;。 甲方提供的有关规划批复文件;4、现行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6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GB 599-2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50192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J50-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452004以及相关的国家、地方、行业规范、规程。2.工程设计有关文件1. 本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可行性报告和相关的批复文件.2 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对方案设计(总体规划)的批复文件.3 建设方所提的设计任务书。4 有关市政部门的意见和要求文件.5。设计合同文件.。 其它设计依据。二、设计内容 。 本次设计为中学综合教学楼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含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概算五个专业。三、用地概况、现状分析1、用地概况: 本工程场地位于中学校园内。本工程场地及周边建设环境良好,为稳定的建设场地,适宜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建筑结构按规范要求设防。、建设条件:交通条件。场地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位于中学校园内。供水条件。本项目属自来水公司供水服务范围,供水管道的水压和流量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及今后的用水需求,供水条件优越供电条件。电源从城市电网0KV供电线路直接接入,十分方便,完全可以保证全天候用电需求。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垃圾处理:每日所产生的固体垃圾由环卫人员收集后送垃圾处理站统一处理.污水排放:项目区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按雨污分流的原则,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后由专管排入城市排污管道。通信条件.随着通讯和广播事业的迅速发展,程控交换化比重达00。广播和有线电视混合覆盖率达100。城市有线电话尚有大量空间,电信局可及时提供服务;境内交通便利,无线电通讯良好,通讯十分便捷。四、总平面布局项目用地为方形,因此规划布局不仅考虑了各功能组团与周边用地的关系,还考虑用地内部功能空间的整体性与延续性。总平面布局包括道路系统、水体、铺地、绿地、建筑物及树木和树丛;在功能上主要规划已存在,分区合理明确,交通流线清晰从总平面上看,空间内敛、布局自由而有序,各建筑组团之间形成有机体,各种建筑、设施集中、均衡,为创建和谐、生态校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本工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设计指导思想:本项目建设严格按中央、省有关学校建筑建设的管理规定及相关行业技术规范组织实施。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满足各项使用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创造出宜人的学生居住环境2. 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单体建筑与校园环境紧密结合,与周边环境发生对话,整合校园空间。强调更大范围的整体和谐。·功能性原则:教学楼属于功能性很强的建筑类型,形式必须因循功能。“以人为本”原则:建筑设计符合使用者的行为心理,富有人情味。·可持续发展原则:最大限度的利用绿色资源,并充分考虑生态环保以及经济的可持续性。·亮点突出原则:重点地方强化处理,突出亮点以成为校园标志。·个性突出原则:强化学校建筑应有的风格特色,空间中随处弥漫着知识文化的氛围。·前瞻性原则:预测发展需求,考虑智能化,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建筑占地面积:7.6平方米:2、总建筑面积:327平方米: 七、建筑设计说明1. 本工程为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建筑耐久年限等级;二级(500年)。2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基基础设计安全等级为丙级。设计使用年限为0年;抗震设防烈度八度。1。3 本工程建筑防火设计为二类(用于多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为二级。1. 防水等级:屋面防水为3级。15本工程根据使用要求和相关规范作智能化设计和无障碍设计.。6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教学楼平面设计:一层行政办公室、残疾人卫生间;二层为物理试验室,化学试验室,生物试验室和卫生间等。1。7 剖面设计教学楼为四层建筑,各层层高均为3。9m,总建筑面积3217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5.m。.8 竖向交通设计本工程竖向交通以楼梯疏散为主,设楼梯两部,分布位置详见平面图,保证使用和疏散要求. 1。9 立面设计教学楼以灰色为外墙基色,局部配以白色,与校园其他建筑形成协调统一,强调、突出学校园文化氛围.12 建筑消防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工程属二类建筑,自动灭火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具体位置详水电消防图。本工程为二类建筑,疏散人数根据100人米计算,现教学楼有疏散楼梯共宽7。4米,走道净宽约2.2米,外门宽共7.2米,已满足疏散要求。1.13 无障碍设计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主入口处设净宽15m宽,坡度为1:15的无障碍坡道,在教学楼一层卫生间为无障碍卫生间.14 建筑主要面积分配详建初平面图。1。5建筑装修做法。15. 外装修主要采用涂料等,详建筑立面。1。5。2 墙体材料外墙:外墙局部采用180厚实心砖,其余均为00厚免抹灰混凝土空心砌块。内隔墙:20厚免抹灰混凝土空心砌块。1.15.3室内普通装修:墙面采用水性涂料或仿瓷抹面;墙裙采用普通釉面砖、提浆抹面、局部水磨石等;地面采用花岗岩、抛光地砖、防滑地砖面层等;天棚采用双飞粉,水性涂料或仿瓷抹面,部分轻钢龙骨矿棉板吊顶;门窗采用塑钢门窗、钢门窗、拼板门、胶合板纤维板门等。1。5。 卫生间配置便器、洗手盆、壁镜、洗污池等。卫生间洁具采用易于清洁的卫生设备,并设置垃圾收集存放设施,机械排风设备视需要考虑设置。15.5防水做法卫生间防水做法:在结构面上做0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以陶粒混凝土填充(蹲坑处)。找1坡,之上做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1。2厚聚氨酯防水涂层(一布四涂)20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8厚12建筑胶水泥砂浆粘接层之上铺防滑地砖(水泥浆擦缝)。屋面防水做法:隔汽层为涂乳化沥青两遍;找坡材料为陶粒混凝土(兼保温材料),最薄处60m;防水材料为4mm丙烯酸脂防水卷材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 26 -八、 结构设计说明1、工程概述1。1、本工程位于云南省。本工程建设项目为中学教楼。1。、教学楼部分建筑平面不规则或超长,按相关规范、规程及轴线关系进行分缝处理。建筑概况如下:a) 研究楼:建筑地上共4层(不包括出屋面楼梯间),教学楼层高均为3.6米,室内外高差0.5米,建筑总高度15。600米(不包括出屋面楼梯间)。各栋建筑内部均有连廊连接.本部分建筑主要跨度为4.×8。1结构形式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结、主要设计依据:2.1、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2.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 。N/m2)基本雪压:0.Kmc)抗震设防烈度:度;2.3、地质资料参考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中学学生宿舍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4、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B50232008);建筑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82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06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B5-2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5003-20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79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2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5-2001 2009年版);民用建筑工程结构初步设计深度图样(058G0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8年版)3、建筑分类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3.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乙类);3。4、框架抗震等级:二级;4、主要荷载取值:4。、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宿舍部分:教室 2。N/m2 卫生间 .0KN/m 走道 25N/m 准备室 5.0KNm2 楼梯间 。5KN/m2 办公室 2.0N2上人屋面2。0KN/m2 不上人屋面0.5KN2 2、风荷载:基本风压:Wo=3KN/m2 地面粗糙度类别:类.3、雪荷载:基本雪压:o=0。3KNm2 4。4、地震荷载: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1g;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场地类别:类;场地特征周期:。0S;结构的阻尼比:5。0%;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08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505.1、结构缝的设置:a)宿舍部分:本工程建筑教学楼由于建筑超长,整个建筑单体分为两道建筑施工缝,总的分为三个整体时行计算。5.2、结构计算教学楼主要跨度为4.2×8.1,建筑层数为4层,采用框架结构;。因楼梯均设置在角部,楼面大开洞,为薄弱部位,结构设计中采取设长扁柱拉通框架,加厚薄弱部位板厚、拉空梁等措施加强。其中需设置钢筋砼挡土墙的建筑采用两个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6、基础设计: 6。1、根据地勘报告,工程地质条件如下:)地形地貌拟建工程场地位格宜镇宣威二中校园内,场地属侵蚀剥蚀残蚀山斜坡地带,地形坡度约0度,2)地质概述根据钻探揭露,按地层成因、结构、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将揭露深度内的地基土(岩)层划分为个主层,工程特性如下: 红粘土,褐黄、黄灰,湿,可塑状,切面稍有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含量水比(a)0.60。85,平均0。7;液塑比(I)。631。70,平均1.6,局部含砾石,呈次棱角状,成份为粉砂岩,强风化,粒径02.c,含量约3%,厚度。5014。9,平均6。92. 灰岩:灰、灰白色,厚层块状构造。岩石坚硬、致密,中等风化,岩芯完整,呈短柱状,1。205.60m,平均。 m.物理力学性质及力学强度尚可.3)地下水:据场地水文地质调查结合社区调查,降雨季节,场区内分布众多深度510的农灌井均有正常积水,进入旱季(12月次年4月)期间,部分农灌井会干涸,按农灌井井深推测,场区地下水年水位变幅大于 m。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型潜水,微具承压性,地基深部基岩中赋存裂隙水,水量微弱。场地地基中厚大粘性土层、次生红粘土层、有机质粘土层及粉土层属微透水不透水层,杂填土层、圆砾层及基岩层属强透水层。场地地下水对基础砼结构及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外露钢结构具弱腐蚀性。6。2、综上所述,拟建场地除填土层较厚,底部灰岩基岩面起伏较大外,无危及建筑安全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属于稳定的建筑场地,适宜建筑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类建筑场地.由于柱荷较大,且对差异沉降敏感,结合勘察成果、场地填土层较厚,场地地面高差较不大,确定各拟建建(构)筑物地面标高后还存在取土填土等不利因素,所以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根据地勘资料选用2层灰岩作为桩端持力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950Kpa.有效桩长约614米.桩径:100m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15002000KN。本工程基础设计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PMD工程部编制的基础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JCD(08年10月版)程序进行计算。本工程采用的基础方案,须解决的主要基础设计问题是深厚的回填土产生的桩负摩阻对本工程基础的影响7、结构分析:7。1、本工程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D工程部编制的结构分析程序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0年1月版)进行结构分析。1、计算均以基础顶为嵌固端。其余计算参数和结果见计算结果表。8、主要结构材料及强度等级:8。1、钢筋: HP35级钢筋, HRB40级钢筋;8。2、混凝土:C2535;8、填充砌体:MU5加气砼砌块,砌筑砂浆M5混合砂浆;。、型钢、钢板、钢管:Q235B9、主要选用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修正版、烧结粘土空心砖填充墙构造图集(滇0J0)、钢筋混凝土过梁(2004年合订本)(0322-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4G101-3)。10、计算结果见附表:九、给排水设计说明5.3给排水设计53.1设计依据、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15-003(00年版)(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5001320(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012006(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6-2006(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140(6) 云南省地方标准DB/205200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本工程建筑、结构、电气和总图等专业提供的作业条件图和设计资料。5。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中学综合教学楼;总建筑面积3217平方米;建筑高度均不超米(自室外地坪起),为多层建筑.5.3。3设计范围、本工程红线以内室外和室内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由本院设计.2、本工程水表井与城市给水管的连接管段和最末一座检查井与城市污水管及雨水管的连接管等,由城市有关部门负责设计。5。34室外给水设计5.。4。水源本工程水源为城市自来水,城市管网供水压力为.25Mpa。本工程从已建成的校内给水管道上接两根DN的引入管。本次设计范围建筑红线内,经过水表井后供给各新建建筑的生活、消防等用水。主管道进水口加设管道过滤器。其水质由该管网保证5。3。4。2用水量估算生活给水系统冷水用水量:按每学生每日0L,服务人数 80人 最高日用水量 :40.00m³/d, 最高日最大小时用水量为:8。75 m³d 冷水给水方式:校内给水管网本建筑屋顶生活水箱内。 。3.4。3生活给水管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1、室内冷水管道采用R管,热熔连接。热水管采用铝塑复合稳态管。 2、室外给水管道采用HPE给水塑料管,承插连接。 3、管道、管件及阀门的工作压力为.6Mpa。4、水表井和阀门井均采用砖砌。井盖采用混凝土井盖。5。4计量方式本工程在单体引入管处设总水表计量总的用水量。5.。5室外排水设计5。3。5.1排水1、城市污水管道情况:周边市政道路均有城市污水管道,允许本工程污水排入。且校区已建成化粪池,本建筑排水引致校区化粪池2、本工程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排水的管道系统。3、最高日污水排放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85%计算:则排放量为33/d。4、 室外排水管道采用HPE缠绕排水管,承插接口,并采用砂垫层基础。所有排水检查井均采用塑料排水检查井。5。3。5.2雨水1、本工程雨水经收集以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系统.、暴雨量按照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计算A。暴雨强度公式q=2355(10。54gP)/(9。4P。15).80 B.设计重现期:P=1a C.设计降雨历时 :t=+2,=2D地面集水时间:t1mi E.汇水面积:= 7。76m2 F.地面综合径流系数:0.5 计算得:暴雨强度:= 53.1L/·a雨水量Q=3。6L/S雨污要分流,雨水经建筑散水沟或雨水口收集后排到区内的雨水管网,最后再排至区外的雨水管网.3、 室外道路边适当位置设置平箅式雨水口,收集道路、人行道、及屋面雨水。雨水管采用HPE缠绕排水管,承插接口,并采用砂垫层基础。雨水检查井采用砖砌筑,井盖和井座采用钢筋混凝土。雨水口采用铸铁雨水口。5。3。5.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室外排水管采用DPE缠绕排水管;管径大于等于DN60采用钢筋混凝土管。2、敷设方式为暗敷,车道下管道覆土厚度不得小于.米。、室外坡降为:D200,i=.008;DN00DN80,i0。05。、室外排水管道起点覆土一般大于等于0。7米; 3.6建筑物内给排水设计 .3。1 生活给水系统本建筑内的生活用水标准,用水量等详见5.3。2 .5。3。6。2 系统设置本工程采用市政直接供水至各用水点。用水计量在各单体引入管处设总水表计量各栋总的用水量。管材:室内生活冷水立管采用钢塑复合管,横支管采用PP-R给水管,同质热熔连接。.36.3生活污水系统1、室内采用粪便污水和洗涤废水合流排水管道系统。2、室内的生活污水重力流排出;为保证较好的室内环境,污水立管采用伸顶通气管。不方便进行伸顶通气的采用汇合通气。3、排水立管靠墙、柱布置,横管贴梁走。排水主采用UPVC螺旋消音管,承插粘接.5.3。6。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暴雨强度公式与室外雨水排水设计相同。(1)设计降雨历时 :t5min(2)设计重现期:P=1a;安全溢流口设计重现期:50 (3)屋面径流系数:=。9(4)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由7型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管道排至室外建筑散水沟。(5)室内雨水管采用UPVC螺旋消音管,承插粘接,管道工作压力为1。0Ma。5。3。7 室内消防工程设计。37。 本工程按区域消防考虑,为多层公共建筑。5。.7。 消防水源及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源为前期工程已建成的校区内消防贮水池。 2、火灾持续时间:消火栓系统为2h。 3、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详见本说明书表5。371 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 表5.3。-1序号消防系统名称消防用水量标准火灾延续时间一次灭火用水量备注室内消火栓系统5Ls2108m由消防水池供给2室外消火栓系统02h144m由市政管网供给3合计252m 4、消防所需消火栓贮水量为18m3,由已建成的校区内消防贮水池水池保证。5.3。7。3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1、采用临时高压制消火栓灭火系统。本工程消火栓系统所需要压力为18米;室内消火栓用水量由已建成的校区内消防贮水池保证,室内消火栓水压由校内已建成水泵房的消火栓泵保证2、本工程各层均设消火栓进行保护。其布置保证室内任何一处均有2股水柱同时到达.水枪的充实水柱为10m. 3、每个消火栓箱内均配置D65mm消火栓一个,DN65m 、L2m麻质衬胶水带一条,mm,直流水枪一支。 4、屋面消防水箱9³保证前1分钟消防用水量、管材: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采用双面热镀锌钢管,丝扣及沟槽式卡箍连接。工作压力为1。MPa。5。8灭火器装置本建筑按中危险级A类火灾设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充装量3kg,型号为MFAB3。3。9节水节能措施5.3。9。1节水措施1、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 (1)、坐便器采用容积为6L的冲洗水箱.()、蹲坑采用延时自闭式冲水、残卫蹲坑采用自带低水箱冲水。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2、绿化用水采用微喷滴灌方式浇洒,并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3、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4、给水系统控制最不利处用水器具处的静水压不超过0。45MPa。5。3。10 环境保护措施1、给水支管的水流速度采用措施不超过1m/s,并在直线管段设置胀缩装置,防止水流噪音的产生。、本工程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含油废水经过隔油池处理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管道,防止对城市污水管道造成淤塞。5。3.11。 卫生防疫措施1、生活用水水箱与消防水箱分开设置。生活用水箱且设加锁密闭人孔盖,并设有通气管.各栋生活用水水箱采用不锈钢板材质的水箱。生活用水水池上部无污水管道。2、生活水箱设自洁式消毒器,并定期对池水进行循环,防止水质变坏。水池通气管及溢水管管口加防虫网罩,防止杂物尘埃进入池内污染水质。3、本工程总水表之后设管道倒流防止器,防止红线内给水管网之水倒流污染城市给水。、公共卫生间内的蹲式大便器采用延时自闭式冲洗阀。5、室内污水排水管道系统设置伸顶通气管,不方便进行伸顶通气的采用汇合通气。改善排水水力条件和卫生间的空气卫生条件。6、室内所用排水地漏的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给排水主要材料表:十、电气设计说明一、建筑概况二中教学楼为4层建筑,面积3217平方米。其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 消防设备用电属二级用电负荷,其它都属三级用电负荷。二、设计依据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1620082.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50992011。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3-204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55495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12001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501689. 公众聚积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规范DB5/205-0及国家有关规范规程。三、设计范围强电:、低压配电室;、实验室动力配电;、电气照明;4、防雷保护和接地; 弱电:1、综合布线系统;、广播系统。四、变配电系统用电负荷性质等级的划分据JG/T6-2规范的有关规定,该工程属多层建筑物。其中消防用电,走道、楼梯间的疏散,应急照明属二级用电负荷,其余均划属三级用电负荷应急照明时间30In。五、供电电源本工程供电电源由供电局进行规划统筹安排,在校内统一考虑高低压变配电室,10KV电源电压经变配电后,转换成380/220V电压供给单体建筑的低压配电室。并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作保安负荷的备用电源,以满足二级用电负荷的供电要求。正常供电时,发电机停止运行,当市电网发生故障,可起动发电机组,向二类负荷或机内容量限度供电,市电网与发电机组间设置电气闭锁装置,以防止发电机组并入市电网造成电气事故。本教学楼采用38022低压回路供电,电源由学校低压配电室引入,引入方式采用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到教学楼配电箱.六、供电系统1。低压配电系统配电方式:教学楼总配电箱和层配电箱都按公众聚积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办理,总配电箱和各层层配电箱都设有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楼层教室配电按照明与插座回路分开供电.。 门厅、走道、楼梯间疏散应急照明和照明回路都设单独支路。. 教室照明线路支路,控制范围为二个教室。4。 教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都分设不同支路。5。 低压配电系统图详见教学楼Z总供电系统图及各层层配电箱系统图。6.负荷计算:详见配电系统图教学楼:照明用电:P=141KW,k0。7,Cos。9(补偿后),Pjs=9。7K, Ij=17A;七、电力、照明系统.1电力设计7。1。1动力系统的配电方式主要采用放射式为主,链式配电为辅的配电方式,对大容量设备采用干线直配方式。7。1.2 线路敷设方式照明、动力干线采用电缆穿钢管暗敷;分支线均采用铜芯交联电线穿PVC管、暗配线。电气线路防火措施为:明敷线路选用防火电缆桥架,敷设于梁底.暗敷线路埋于砖墙内或钢筋凝土板内,按消防规范的耐火极限要求,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m。均满足防火的要求.7。1。3 导线的选择原则消防用电设备选用导线NHYV-1电力电缆及主干线选用交联铜芯R-YJ-1KV电力电缆,分支线选用V-0。5K铜芯绝缘导线。7。2照明设计7。2。 主要场所的照明照度(LX)教室、实验准备室、办公室、阶梯教室照度取300LX;门厅、休息室照度10LX;走道、厕所照度LX 。7。2.2 主要场所的灯具选择教室:采用T5荧光灯照明照度取0LX,照明功率密度1W平方米并设置黑板灯,灯具采用T5高效荧光灯。办公室、设备房灯具采用5高效荧光灯。;休息厅选用荧光灯与节能吸顶灯的组合方案.走道、卫生间选用防水吸顶灯;选用应急荧光灯;、疏散走道、楼梯间、门厅、疏散走道、选用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其灯具带镍镉电池。其应急时间不小于分钟。7。3室外低压配电线路线路敷设方式为满足美观及维修方便:室外部分采用电缆沿室外电缆沟敷设至单体建筑的低压配电屏。局部不便作电缆沟处为穿管埋地暗敷;庭园灯线路采用铜芯塑料绝缘电线穿镀锌钢管埋地敷设。4防雷系统建筑物防雷等级的划分和防护措施:建筑物防雷等级: 等效面积6 *4.4*.3 年平均雷暴日9年预计雷击次数=0.096按公众聚积场所,防雷类别为二类.根据有关规定该工程建筑物划为二级防雷保护建筑物.采用避雷带作为接闪器防止直击雷.进户线采用电缆沿沟引入方式以防止雷电波的侵入,建筑物屋面和内部的所有金属设备的外壳、金属构架、金属钢管均应与防雷装置作等电位电气连接以防止感应雷。7.5接地及电气安全系统1。 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方式采用“TN C-S”系统,设置专用保护接地线(即PE线),配电线路的线制均为三相五线制.2。按规范要求进行总等电位联接。 接地方式:接地方式均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即防雷保护接地,过电压保护接地,用电设备的保护接地共同采用统一接地体,接地体利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内钢筋,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欧姆。7。5综合布线. 由于目前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快速发展,骨干网络使用00M速率已经是非常普遍的,在本次项目中使用光纤作为主干。2.线路敷设方式,室内干线,支线采用PVC管暗敷:室外干线用钢管敷设。 信息点的设置:信息点的设计按各教室、办公室、设置计算机信息插座,电话插座.电视插座.4. 电视线路选用SYV755,电话线选用HV-2x0。型绞线,计算机线选用五类对绞线A5型。八、广播系统:教学楼设广播系统,平时广播背景音乐,火灾时自动切换为火灾事故广播。主要设备材料表设备材料表数量(#教学楼)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总配电箱1ALZ个12照明配电箱AL,2,3,4个13地面插座甲方自定个484球型灯AKD1412J 28W个5防水防尘灯PA-D14122J W个26双管荧光灯PAK- EP18A 28W/T5个217应急照明灯PAKY1008A个468诱导灯K-Y1002D0个21安全出口灯PAKY1-10E1个61黑板灯XD182 1×28个311等电位箱/局部等电位箱个1/12单管荧光灯K- E228A 8W/T5个413单联翘板式暗开关250V 10A个514暗装双极开关20V 0A个5315三联翘板式暗开关250 0A个6声光控开关50V 10A个2517安全型暗装单相插座250V 0A个02 8绝缘导线BV-02m米150019绝缘导线B-500mm米15000绝缘电缆Z-JV1kV5×10米15021绝缘电缆ZR-JV1kV-×9米1525计算机插座甲方自定个2726消火栓按钮与水施配套个2427电视插座甲方自定个528扬声器个2029计算机线1×CAT5e米703广播线RVS(2×1.0)米50031电视线Y75米4502防火桥架3×0米1003电话插座甲方自理个12 第一章 节能设计。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20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54。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7520电气节能措施电气节能根据本工程特点采取如下技术措施:、合理选择低压配电室建筑位置,使其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减少线耗。、优化系统接线,灵活调配电能。、配电系统的构成尽量合理,经济,以节约系统电气设备投资,便于电气系统运行,管理.4、照明节能从照度合适,灯具布置合理,并尽量采用高效光源和节能灯具.高效荧光灯采用就地补偿方式。并从提高控制水平等各方面入手。5、照度标准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0042004)5。2、照明控制根据功能要求,采用分组、分区、动静控制等方7、疏散指示灯,采用低功耗光源。8、通过开关量控制满足不同功能的灯光场景控制需求,营造舒适的照明环境,即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又利于节能和管理.第二章 消防设计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规范DB53/ 2052006电气消防设计按公众聚积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总配电箱和各层层配电箱都设有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52。2线路敷设和接地:室内干线沿弱电防火电缆桥架敷设,分支线穿钢管暗敷.其线路应满足埋设厚度不小于3cm,耐火极限要求.室外干线沿电缆沟穿钢管敷设。5。2.3消火栓按钮可直接起动消火栓泵,消火栓按钮在消火栓箱内,距地1。6m,按钮控制回路为4V十一、节能及环保设计说明(一)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概况本工程位于,地处温和地区(VB区)。建筑类型为多层公共建筑,执行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二)执行法律、法规与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198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计字1602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4、国环19015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几点意见5、气环境质量标准(G309596)二级、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ZB一1999)三类7、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B09-93)H类8、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7-96)三类、建筑施工界噪声值(GB3096)一类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B50189200)11、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培训讲义(三)建筑总体参数概况1、保温隔热措施外墙采用空心砌块,并采用保温砂浆达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屋面保温隔热层采用泡沫混凝土以达到节能的作用门窗气密性:等级为四级2、体形系数、窗墙比教学楼窗墙比0。43,小于规范要求窗墙比0。7。外窗可开启面积大于外窗所在房间地面面积的8%或外窗面积的30%。本工程所有门窗均采用净白玻璃,可见光透视比为。5-0.9(四) 节能及环保措施环保措施:、材料运用 墙体采用空心混凝土砌块,其轻质性和保温性的特点充分体现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墙体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