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年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题攻克试卷(人教版无超纲).docx
-
资源ID:32649241
资源大小:336.5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解析:2021年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题攻克试卷(人教版无超纲).docx
章节综合测试(含答案)2021-2022学年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名师审核 无超纲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题攻克(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总分:_题号一二三四得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B.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3sC.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路程15cm D. 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1 m/s2、为了传递信息,我国古代周朝形成邮驿制度,到宋朝时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邮递快慢等级,“金牌”一昼夜(24h)行500里,每到一个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下面所列速度中与“金牌”的平均速度最接近的是A、中学生步行的通常速度 B、人骑自行车的通常速度C、高速公路上的平均车速 D、磁悬浮列车运行的平均时速3、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 小车AC段平均速度大于BC段平均速度C. 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 D. 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4、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计下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90km/h B. 70km/h C. 50km/h D. 40km/h5、用标准的金属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直尺遇冷后,长度减少,那么()A测量结果比实际长度长了一些 B测量结果比实际长度短了一些C测量结果与实际长度相同 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6、用刻度尺测量铁棒长度,记录数据为2.115d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m B1dm C1cm D1mm7、现在有很多实习司机因违犯交通规则而被罚款。一天,一位女士驾车到单位后被传来罚款单,原因是超过限速80千米每小时,她说:“不对呀,我开车还不到半小时,走了约50千米,怎么能走了80千米呢?”以上她的话是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的哪个科学概念A时间 B路程 C速度 8、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要使斜面保持一个很小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B. 小车在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vC. 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v等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的平均值D. 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时,要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9、乘坐火车的旅客,从两边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分别向东、西方向运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观察者乘坐的火车一定在开动 B、观察者乘坐的火车一定静止C、必有两列火车向相反方向开动 D、可能三列火车开动方向相同10、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词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河岸和行船 B行船和河岸 C都是行船 D都是河岸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小明去校医务室测量身高,医生给他写了个数据:身高1.59,但没有写单位。这个数据后面的单位是 。2、(1)1m= mm; (2)10m= nm;(3)160mm= dm; (4)25dm= km;(5)2×10-3km= cm; (6)1m= m(用科学计数法表示)3、小刚坐在行驶的汽车中若以汽车为参照物,小刚是_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是_的4、传送带正在运送货物,若选择_为参照物,货物是静止的. 5、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减小测量的误差必须从多方面考虑。但在一般测量中,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是 。6、按精确测量要求,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mm,若以厘米为单位,则为 cm,若以米为单位,则为 。7、生活中,有时可借助一些特定的距离,再利用一个测_器材,就可粗略地测出某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某汽车中有一乘客,看见路边标牌写有124 km,此时乘客开始用手表计时,此时时间如图A所示,当乘客看到路边标牌显示125 km时,手表上显示如图B,则该车在此路段的车速是_ km/h. 8、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30s内通过的路程为 m9、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是_的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运动员跑步比赛中的情景,三块表的示数分别表示了各运动员从起点跑到图中所示位置时所用的时间。从图可以判断出运动员_跑的最快。(选填“甲”、“乙”或“丙”)三、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1、如图所示,某同学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m处以72km/h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2m,该同学以1.2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2、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T31和T32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_h_min。(2)T31列车从北京到济南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T31车次T32北京杭州特快自北京起公里站名杭州北京特快15:500北京13:2020:20 30497济南 418:331:16 24979蚌埠 543:465:45 531458上海西 2423:167:301664杭州21:403、如果一架飞机飞完1000公里路程需要5小时,若要求4小时内飞完这段路程,必须提高速度,问每小时要增加多少公里?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选填“小”或“大”); (4).根据你的实验,你认为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2、为了探究误差产生的原因,小名和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1)找出几把不同的刻度尺(可以是分度值不同,也可以是制作材料不同),从中取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将它们的零刻度线对齐,再看看它们的10cm或15cm刻度线是否还对齐;换用其它尺子仿照上述方法再做两次。(2)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根直线,由几个同学独立测量直线的长度,注意:使用的是同一把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直线的起点。现在请回答下列几个问题:15cm的刻度线不再对齐说明了:_;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的最后一位不完全相同,说明了:_。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引起误差的原因有哪些?3、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以及如何变化,小明按如图所示完成,如下实验。 (1).实验原理: ;这种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属于 (选填“直接”或“问接”)测量方法。 (2).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和 。 (3).图中AB段的距离sAB cm,vAB m/s。 (4).测量时若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将会导致AC段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 理由是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B3、答案:D4、答案:B5、答案:A6、答案:D【解析】根据长度记录结果的要求,即长度记录结果必须有一位估计值。所以记录数据2.115dm,其中0.005dm是估计值,则0.01dm代表刻度尺的分度值;0.01dm=1mm,即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7、答案:C8、答案:A9、答案:C10、答案:B二、填空题1、答案:米2、答案:(1)1000 (2)10000 (3)1.6 (4)0.0025 (5)200 (6)1×10-63、答案:静止;运动4、答案:传送带5、答案:多次测量求平均值6、答案:34.9,3.49,0.0349 7、答案:时间 908、答案:6009、答案:静止的 10、答案:乙三、计算题1、答案:5 s 10 s 不能2、答案:15小时40分钟110.4千米时3、答案:50四、实验探究1、答案:(1)秒表 (2)25 (3)小 (4)小于 2、答案:(1)刻度尺刻度线不均匀;(2)不同人的估计值不同;(3)测量时估读值因人而不同,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误差由测量工具引起,也由测量的人引起.3、答案:(1)v=s/t;间接(2)秒表 (3)40.0;0.2 (4)偏大(5)不正确;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或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或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