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课时练习试题(名师精选).docx
-
资源ID:32649450
资源大小:4.86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试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课时练习试题(名师精选).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课时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2021年8月1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83创造了亚洲记录(如图所示)。关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比赛进行中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B比赛结束时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C物理学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与裁判的方法相同D物理学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与观众的方法相同2、一只粉笔的长度最接近()A1mB1dmC1cmD1mm3、湘潭五大桥全长大约是4.2km,小明爸爸开车的平均速度大约是70km/h,要从湘江南岸到湘江北岸需要的时间是()A6minB4.2minC36minD3.6min4、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速度是6m/s,然后以2m/s的速度逆流返回原地,则来回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6m/sB5m/sC4m/sD3m/s5、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等于4.8米/秒B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C等于5米/秒D大于5米/秒6、你们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A1mB2mC4mD5m7、某同学用一把最小刻度为1mm的直尺,先后测量同木块的厚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3.12cm、3.13cm、3.12cm,下列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A3.12cmB3.13cmC3.123cmD3.1233cm8、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如图中的四种工具不是用来测量长度的是( )A刻度尺B螺旋测微器C 游标卡尺D日晷9、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相对出”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B青山C两岸D太阳10、下列中学生体育运动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物理量作为评判标准的是()A跳远B跳高C长跑D实心球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物理书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_(填合适的长度单位),图中测出硬币的直径为_cm。2、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是,所用时间之比是,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50s内通过的路程是1000m,它的速度为 _m/s,以驾车司机为参照物,汽车是 _的。4、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搭载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划过夜空的过程中,神奇的出现了与月亮浪漫同框的情景(如图),若以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_的,月亮是_的。5、东方明珠塔尖的高度为441m=_km=_cm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一辆轿车以30m/s的速度在高速公路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面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制动,又经过3.5s滑行45m后车停止,如图所示。求:(1)从发现情况到踩刹车的0.5s时间里,汽车运动的距离;(2)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2、汽车仪表盘上安装有速度计,它可以指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图是某汽车上速度计的指针位置,求汽车以这个速度匀速行驶140km需用多长时间? 3、长200m的高铁列车以180km/h的速度经过一长500m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若以同样的速度经过一座大桥需20s,这座大桥多长?4、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做匀速运动需要6分钟时间,走完前半程后休息1分钟继续向前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速度为10m/s,若全程长为3.6km,求:(1)前半路程的速度?(2)后半路程所运动的时间?(3)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5、一座平直的跨海大桥全长1.6km,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两个标志牌。如果一辆小轿车匀速行驶通过该桥用了0.05h的时间。(1)请通过计算说明这辆小轿车是否超速?(2)若这辆小轿车以最大限速值匀速行驶通过该桥,则这辆小轿车通过该桥所用时间为多少min?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如图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情景。(1)实验原理是_;(2)分析实验图可知:小车在BC段通过的路程sBC_cm;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_m/s。小车全程做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3)如果在A点松手后没有立即计时,则测得vBC会_。(均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2、某同学在完成“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图中计时器的设置是“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选填“大”或“小”);(3)请你设计记录以上实验数据的表格,并将本次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比赛时,观众看到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说明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员的路程越大,运动员跑得越快,即观众是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终点裁判是根据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来判断运动员运动快慢的,时间越短,运动越快,即终点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快慢,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D在物理学中,是根据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相当于相同的时间比路程,与观众的方法相同,与裁判的方法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2、B【详解】一支粉笔的长度大约是10cm,而10cm=1d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详解】由题意可知,大桥的全长为s=4.2km,车的速度为v=70km/h,故由可得,从湘江南岸到湘江北岸需要的时间为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4、D【详解】设路程为s,那么来回全程为2s,顺流而下时,所用的时间为逆流返回原地,所用的时间为来回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故选D。5、B【详解】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前2s内走的路程为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后3s的路程为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6、B【详解】老师的身高在170cm1.7m,教室门的高度比老师的身高略高,约为2m,故ACD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故选B。7、A【详解】根据三次测量结果,可以观察出三次数据结果接近,依据多次测量平均值的方法,在最后结果除不尽时采取四舍五入,与题中数据一致保留到1mm分度值的下一位,求出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故选A。8、D【详解】ABC刻度尺、螺旋测微仪和游标卡尺均是常见的测量长度的仪器,故ABC不符合题意;D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来测定时间的仪器,故D符合题意。故选D。9、A【详解】“两岸青山相对出”,研究的对象是“青山”,运动状态是“出”,青山是运动的,相对于船来说的,以船为参照物,没有以青山、两岸和太阳为参照物,故A符合题意,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C【详解】ABD跳远、跳高和实心球是以长度作为评定标准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长跑是以速度作为评定标准的,故C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1、m(微米) 1.20 【详解】1物理书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m最合适,70等于7,纸太厚,若70nm,1000张才70m太薄了不符合实际。2刻度尺分度值为1mm,硬币从左侧刻度为8.00cm到右侧刻度为9.20cm,直径为2、【详解】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20 静止 【详解】1汽车的速度2以驾车司机为参照物,汽车没有位置的变化,是静止的。4、静止 运动 【详解】1若以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为参照物,载人飞船相对于运载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载人飞船是静止的。2以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为参照物,月亮相对于运载火箭的位置发生变化,月亮是运动的。5、0.441 44100 【详解】12因为1km=1000m,1m=10dm=100cm所以东方明珠塔尖的高度为441m=0.441km=44100cm三、计算题1、(1)15m;(2)15m/s【详解】解:(1)由公式得0.5s时间里汽车运动的距离(2)汽车运动的总路程汽车运动的总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答:(1)汽车运动的距离是15m;(2)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5m/s。2、2h【详解】解:根据速度计可知,一个小格表示10km/h,由指针的位置,可知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70km/h,根据速度公式,汽车以这个速度匀速行驶140km需用的时间为答:汽车以这个速度匀速行驶140km需用2h。3、14s; 800m【详解】解:经过500m的隧道时车走过的路程列车的速度,经过500m的隧道需要的时间以同样的速度经过一座大桥走过的路程大桥长答:过隧道需要14s;大桥长800m。4、(1)5m/s;(2)180s;(3)6m/s【详解】解:(1)已知全程的长度为所以前一半路程的长度为物体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所以前半路程的速度为(2)已知后半路程的速度为后半路程的长度为所以后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3)物体全程所用的时间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答:(1)前半路程的速度为5m/s;(2)后半路程所运动的时间为180s;(3)全程平均速度为6m/s。5、(1)这辆小轿车没有超速;(2)2.4min【详解】解:(1)行驶的速度所以,该车在行驶时没有超速;(2)由可得,通过该桥的时间答:(1)这辆小轿车没有超速;(2)这辆小轿车通过该桥所用时间为2.4min。四、实验探究1、 40.0 0.2 加速 不受影响 【详解】(1)1根据速度的定义,速度是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故实验的原理为。(2)2如图所示,刻度尺每1大格表示10cm,平均分成10格,每小格为1cm,即分度值为1cm,故读数为40.0cm,即。3如图所示,BC段的时间和路程为,由速度公式可得BC段平均速度为4同理,如图所示,AC段的时间和路程为,由速度公式可得AC段平均速度为同理,如图所示,AB段的时间和路程为,由速度公式可得AB段平均速度为所以故小车全程做加速运动。(3)5如果在A点松手后没有立即计时,导致测量时间会偏小,由得,AC段平均速度会偏大,而小车通过BC段的时间不受影响,故测得不受影响。2、 小 见解析 【详解】(1)1小车在斜坡上运动的路程与小车运行时间的比值即为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要利用公式计算小车平均速度。(2)2斜面的坡度小一些,是为了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便于及时按下秒表记下小车的运动时间。(3)3实验需记录路程和时间,计算平均速度,实验表格如图:路段路程s/m时间t/s平均速度v/m/s全程0.4550.09前半程后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