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4测量平均速度专项测评(人教版无超纲).docx
-
资源ID:32659916
资源大小:599.8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4测量平均速度专项测评(人教版无超纲).docx
2021-2022学年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名师审核 无超纲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1.4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一章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4测量平均速度专项测评(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A. 雨滴落地时的速度 B. 动车从武汉到襄阳的速度C.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D. 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2、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要使斜面保持一个很小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B. 小车在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vC. 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v等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的平均值D. 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时,要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3、如图所示为“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B. 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是 2cm/sC. 小车从A到C动能不断增加D. 若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VAC偏大4、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 小车通过整个斜面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C. 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 D. 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5、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 s B. 小球在前0.4 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 cmC. 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 m/s D. 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6、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在060s内物体一直在运动 B. 在2040s内物体的运动速度为5m/sC. 物体在020s比在4060s内运动得快 D. 在060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0m/s7、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 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 tABtBC B. tABtBC C. vABvBC D. vABvBC8、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tABtBC B. tAB=tBC C. vABvBC D. vABvBC9、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 小车AC段平均速度大于BC段平均速度C. 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 D. 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10、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每格为1s(转动未超过一周)下面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下滑的小车作匀速运动 B. 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是13.3cm/sC.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cm/s D. 以金属片为参照物,下滑的小车是静止的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作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由速度的计算公式 可求出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m/s2、图所示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_cm,则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_m/s该水滴下落过程是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3、如图为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斜面应保持 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 , 若停表每格为1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 “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 时:分:秒”),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知:SAB= cm,VAC= m/s 5、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球;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_球运动快,(b)图中的图象描述的是_球的运动。 6、如图是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时的频闪摄影照片,照相机拍照时每隔0.02 s曝光一次,由照片可知,小球从A位置下落到F位置时所用的时间是 s,此过程中,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m/s 7、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目的是为了使于测量_ 。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平均速度会偏_(选填“大”或“小”)。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_(选填“>”、“<”或”=“)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8、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如图所示的是测平均速度时的某次实验过程图中秒表的设置是“时:分: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路程中点、终点位置的时间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v = m/s,s1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 m/s分析数据可知,得出结论(一条即可): 9、请你补充完成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测量运动小车的全程的、上半段及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实验器材:长木板、小车、小木块、刻度尺、停表实验步骤:实验步如下,请完成填空。将长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形成一个坡度_(填“较大“成“较小”)的斜面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用_测出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s1 , 用_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击金属片的时间t1 , 并将s1、t1记录在表格中。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固定,再把小车放在斜面项端,用_,用_,并将s2、t2记录在表格中。根据公式_及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 并将_。根据公式v3=_(请用“s1、t1、s2、t2表示”)及测量数据,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并将v3记录在表格中。10、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球;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_球运动快,(b)图中的图像描述的是_球的运动。这段时间内甲、乙两球的运动速度之比是_。 三、实验探究(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小李在“测小汽车的平均速度”的试验中,设计了如图211所示的实验装置;然后用电子表记录了小车在斜面顶端A、中点B和底端C对应的时刻,用刻度尺测出了小车行驶的路程,并计算了小车在全程AB和后半程BC运动的平均速度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较 , 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小汽车运动的 ; (3).计算可得: vBC= m/s。实验中在测量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时,该同学等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将会使AB段的平均速度偏 。 3、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本实验原理是_,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_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 m/s 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_(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_;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做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_m/s。-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2、答案:A3、答案:B4、答案:D5、答案:B6、答案:D7、答案:D8、答案:D9、答案:D10、答案:C二、填空题1、答案:变速;v=st;0.125 2、答案:20.0;1;变速直线 3、答案:较小;时间;小于4、答案:小;4.00;0.03 5、答案:甲;乙;甲6、答案:0.1;4 7、答案:时间;小;< 8、答案:秒表;刻度尺;0.18;0.15;0.225;小车速度越来越快 9、答案:较小;刻度尺;秒表;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上半路程s2 所用时间t2;v=s/t;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中;v3 = s1-s2t1-t2 10、答案:甲;乙;甲;35 三、实验探究1、答案:(1)v=s/t (2)刻度尺;秒表 (3)便于计时 (4)0.18;0.225 (5)变速 2、答案:v=s/t(2)小;时间(3)0.3;小 3、答案:(1)v= s/t;计时方便 (2)大;大 (3)0.25 4、答案:(1)v=s/t (2)较小;便于测量时间(3)大;变速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