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新).doc
A2+598-CC+89段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目 录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施工准备- 1 -四、立柱基础- 2 -五、支撑体系构造设计- 2 -六、支撑体系搭设和拆除要求- 3 -七、支撑体系检查验收- 3 -八、模板的施工- 4 -十、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 6 -十一、模板的拆除- 6 -十二、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7 -十三、安全文明施工- 8 -十四、应急预案- 10 -十五、高支模架设计计算书- 18 -十六、附图- 44 -第- 45 -高支模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桂城78、81街区,由9幢单体组成,总建筑面积为104886.86,地下一层,地上为5栋17层和3栋25层.1栋31层。地下室层高为6.2米,顶板厚度最厚为180mm,柱间框架主梁截面为600 mm×900 mm(线荷载设计值为16.2KN/m),框架主梁跨度为8300mm。局部存在截面为250 mm×2650 mm(线荷载设计值为19.87KN/m)和250 mm×2950 mm (线荷载设计值为22.13KN/m)的上翻梁(具体见2-23轴交N-Y轴地下室顶板结构平面布置图),线荷载超过15KN/m,属于建设部规定的专家论证高支模范围,需要编制专项方案指导现场施工,确保安全合理组织施工。二、编制依据1、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3、建筑工程荷载规范GB50009-2001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8、佛山市中海万锦豪园项目三期A区6、7、8、9、10、11栋及B区紫荆街8、10、12栋主体总承包工程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三、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细目表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单台额定功率生产能力备注1塔吊QTZ80A、452KW6T自备2人货电梯650KW自备3高速提升井架022KW自备4砼输送泵HBT60360m3/h自备5卷扬机25.5KW自备6钢筋切断机GK-4047.5KW6-40自备7交流电焊机BX-300F31023KVA自备8钢筋弯曲机GJ7-4042.8KW6-40自备9闪光对焊机UN1-1001100KVA1000m2自备10砼搅拌台JD500123.5KW50m3/h自备11插入式振动器HZ6-50201.1KW自备12平板式振动器PZ-5041.0KW自备13圆锯机MJ105204.5KW自备14电刨MB10341.5KW0.1-0.3自备15砂浆机UJZ-20083KW自备16潜水泵PQ-40203KW23.9m3/h自备17清洗喷枪1自备18高压水泵1自备19全站仪NTS302(中文版)1精度±2自备20经纬仪DT110L激光经纬仪2精度±5自备21水准仪ATG1自动安平水准仪4精度±0.7mm。自备四、立柱基础 立杆基础为地下室底板,底板厚度为500mm,混凝土采用C30,垫层厚200mm,采用C15素混凝土。搭设支模架时,在立杆下面垫木板(50厚的250X250垫板),保护地下室地面,并保证与之有良好接触,根据计算书,立杆基础完全能承受立杆的压力。五、支撑体系构造设计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经过慎重研究并根据现场情况和工程结构布置,决定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规格为42×2.5mm)和扣件式钢管(48×3.5mm)组合搭设支模架。1、高支模其搭设参数为:板底支撑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系统(型号为B-1930及相应配件),规格为42×2.5mm。板底门架排距为900 mm,同排跨距(中对中)为1830 mm。模板使用18mm厚胶合板,木方采用50*100mm,木方间距300mm。托梁采用48×3.5mm的双钢管,门式钢管立杆与托梁连接采用钢顶托,楼板按180mm厚计算。(3)高支模架体系高度按4.05m计算。2、支模架构造措施要求:1、 支架下必须设置垫板(50厚的250X250垫板),确保地基有足够的承载力。2、可调托座安装应与钢管架立杆上下垂直,调节可调托座至支撑架要求的支撑高度,但可调托座的调节长度不得超过200mm。顶托使用48×3.5mm双钢管进行承载。3、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4、门架之间按步距h=1.9m满设双向水平加强杆,并与门架立杆相交处扣接牢固,外围水平杆设于立杆内侧,其余纵横向水平杆均分别设于立杆同侧,以便剪刀撑和斜杆与立杆相交处的扣接。5、支架在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采用48×3.5mm钢管),两侧与框架柱做刚性连接,加强支模架的刚度和稳定性。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o60o之间。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不小于1m,且采用不小于2个扣件固接。中间每隔四排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梁底部位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且分层布置。6、各扣件螺栓均采用测力矩扳手拧紧,使其扭力矩均控制在4065N·m。六、支撑体系搭设和拆除要求1、施工准备(1)、模板支架搭设前对员工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交底。(2)、对门式架、钢管、扣件等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3)、对支架的搭设场地进行清理工作。2、支架的搭设与拆除2.1搭设面积根据结构的实际尺寸搭设,特别是立柱位置定为准确,便于梁支撑受力均匀,工作平台用脚手片满铺并用铁丝扎紧。2.2扣件式钢管采用48×3.5mm,门式钢管脚手架采用42×2.5mm。不得采用锈蚀、裂纹、弯曲和起毛刺的钢管。2.3扣件有直角扣件、回转扣件和对接扣件。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下,以防雨水进入,扣件的拧紧程度适度。立杆垂直,并必须采用对接。2.4 施工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砂浆、水泥等污物填塞顶托螺纹。2.5 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2.6 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的施工顺序,并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七、支撑体系检查验收1对使用的支模架检查以下内容:1.1查看门架材料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1.2检查门架表面的平直度,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1.3门架必须涂有防锈漆。1.4检查厂家的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2支模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的内容。2.1检查底座是否松动,立杆与底座是否落空。2.2检查扣件螺栓是否松动。2.3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3支模架的主要验收内容3.1查看垫板是否晃动,检查方法:观察。3.2门架垂直度: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卷尺测量,每步架垂直偏差:不得大于H/1000,且不超过±2mm;整体垂直偏差:不得大于H/600,且不超过±50mm。3.4、门架水平度:用水平仪或水平尺测量,一跨距内水平架两端高差:不得大于L/600,且不超过±3mm;整体水平偏差:不得大于L/600,且不超过±50mm。3.5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为40-65N.m,用扭力扳手检测。3.6剪力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45o60o,用角尺检测。3.7其他未尽事宜按建筑施工门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1的相关要求执行。八、模板的施工1、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模板安装前作好模板的定位基准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和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作好标高测量工作用水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验到安装位置。进行找平工作。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的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可沿模板边线用1:3水泥砂浆找平层。另外,在外墙、外柱部位,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承垫付条带,并校正其平直。设置模板定位基准。墙体上部和柱模式可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钢筋头,点焊在预插筋上,作为模板定位筋,可以保证钢筋保护与模板位置的准确。按施工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经检查合格后的模板,应按照安装程序进行编号堆放。底层要加垫木,模板底层要垫离地面不小于10CM。竖向模板安装的底面要平整,防止漏浆。在每次拆模之后,要清理模版,并刷水性脱模剂。2、模板的安装:(1)总体施工的流程。(2)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3)对跨度大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3、模板施工程序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模支架安装梁底楞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安装另一梁侧模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杆复核梁模尺寸、位置梁模板自检报质安科验收报监理公司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清理、退场堆放。4、模板支设 (1)支架搭设前,在去柱下脚铺设通长脚手板,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柱在一条直线上。支架的支柱从边垮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木楞及横拉杆,其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定。(2)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板下木楞与支柱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木楞找平。(3)对于拼缝大于1.5mm的缝隙用胶带封贴。九、模板支撑体系的监测1、监测项目:支架沉降和位移。2、测点布设:在建筑物轴线2、8、14、22与轴线P、U、Y相交的12个点处,分别布设一个支架水平位移监测点、一个支架沉降观测点。3、监测频率:在浇筑混凝土全过程中实施监测,监测频率不超过30分钟一次。混凝土浇筑后连续一天监测,如无异常,即可停止。4、变形监测报警值:大梁底门架立杆沉降为8mm,梁水平位移为6mm。 5、变形监测控制值:大梁底门架立杆沉降为5mm,梁水平位移为4mm。6、监测过程中必须考虑人员的逃生路线。根据监测点的布设,轴线U与轴线8、14的交点处的监测点,离支模架纵横向边跨距离最远,一旦发生险情,人员的撤退路线考虑从监测点处沿轴线8、14向边跨(Y轴)方向进行。十、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1、混凝土采用先浇柱,然后绑扎梁板钢筋,最后浇筑板混凝土,并控制在600mm 厚一层进行混凝土浇筑。这样,由于柱有一定的强度,可以增强模板支撑体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2、混凝土浇筑过程应严格按方案程序进行,在支架下面要安装照明灯,在安全员的监督下,派木工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加固。如果支架沉降、位移达到报警值时,安全员应即报告现场施工负责人,现场施工负责人查明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加固措施。发现险情,安全员、现场施工负责人要及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撤出危险范围。十一、模板的拆除拆模条件:拆模时,以拆模试件到达的强度要求为拆模依据。后浇带两侧要妥善加支撑。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条件(通过制作同条件度块并作试验来确定)结构类型结构跨度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表示()板2502,8758100梁、拱8758100悬臂构件100拆模操作:1、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2、模板的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条款。作业班组必须申请技术科批准后方可拆除。3、拆模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面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对于此高支模模板的拆除应从中间开始向两边延伸。4、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由一个作业班组招待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5、模板拆除工艺填写拆模申请单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连接件分段片拆除楼板模板、木楞及支柱拆除底模板及支撑系统6、模板存放按照部平面布置位置堆放整齐,整形清理干净并刷胶模剂。十二、技术质量保证措施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项目部专业检“四检制度”,确保模板安装质量。混凝土浇筑必须安排在白天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46名看模,严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稳定性,一旦产生移位应及时调整,加固支撑。所有柱子模板拼缝,梁与柱等节点处均需用胶带贴缝以确保混凝土漏浆。为防止模底烂根,放线后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并加垫海棉条。梁、板模安装应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缝宽度,模板高度,脱模剂涂刷等的准确性,严格控制预拼模板精度。拼装精度要求: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验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每层主轴线和分轴线放线后,规定负责测量记录员及时记录平面尺寸测量数据,并要及时墙、柱、剪力墙体的成品尺寸,目的是通过分析墙体和柱子的垂直度误差,并根据数据分析原因,将问题及时反馈到生产责任人,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模板的脱模剂要使用水性脱模剂,以防污染钢筋。模板安装前必须检查所有预埋,预留是否正确,水电,暖通等工种和安装是否及时,并通过业主和监理公司检查合格后方可封模。楼面模板安装后必须与钢筋工种配合,保证钢筋人员正常工作。严格按照技术科要求的技术交底进行操作,杜绝违章操作。模板安装完毕后必须先自检后互检并经质检员和监理公司确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预埋件允许差表(mm):项目允许偏差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预埋管、预埋孔中心线位置3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5外露长度+10,0中心线位置2外露长度+10,0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尺寸+10,0当梁板跨度4m时,模板应起拱,本工程主梁起拱高度为梁跨的1-3/1000。对锈蚀、压扁、裂缝等材料杜绝进场。拆模时,以技术科下发的指令书为拆模依据。十三、安全文明施工1、进入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三级教育、经考试合格办理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操作。2、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参加施工现场周一安全活动和施工现场统一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3、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劳动保护规定,正确佩带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4、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班长班前讲话要求。5、交叉作业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不得伤害他人,也避免被他人伤害。6、任何作业人员不得擅自拆动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如必须拆动时须经施工负责人允许后方可。7、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抛撒施工垃圾和排放污水等人为造成环境的污染。8、作业人员除必须执行作业时间限制以处,在作业过程中应自觉减少和消除噪音。9、作业人员除支持文明施工,个人行为要适应CI形象管理要求。10、拆除楼板顶架时应一边支撑一边拆模板,禁止一次性拆完支撑。11、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袋中,严禁放在模扳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掉落。12、装拆模板时,上下要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应把活动的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13、装拆施工时,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要带安全帽。14、圆盘锯必须有护罩,分料尺柄有靠山。操作前应检查据片是否上紧,锯盘有无裂口。15、操作者应站在锯片一侧,手背不得跨越锯片。16、接料应出锯片15cm,不得用手硬拉。17、小于20cm的短料不得上锯,应使用推棍。18、超过锯片半径的木料,禁止上锯,截料应设截具。19、手持电动锯时应按料厚调整锯切深度,禁止架在腿上锯切。20、按锯片齿数划分锯切与截料的功能,不得混用。21、锯片护罩必须完好,锯片连续断齿两个以上不得使用。22、平刨必须设置刨口保护装置或采用机械自动送料。23、多用木工机械使用时只准使用其中一种功能,并将其他功能的传动皮带拆除。24、现场严禁吸烟。25、模板存放时应当满足自稳角的要求。两块模板应当采取板面对板面的存放方法。长期存放时,应将模板联成整体。26、模板起吊前,应检查吊装用绳索、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吊环是否完整有交,并应先拆除一切临时支撑,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起吊。模板起吊前应将吊车位置调整适当,做到稳起稳落,就位准确,禁止用人力推、拉模板。严防模板大幅度摆动或倒其他模板。27、施工中,必须搭设安全网和防护网,防护网应随墙体逐上升,并高出作业面1米以上。安全网可固定在二层搭设。28、模板的存放场地必须平整夯实,堆放模板处严禁坐人或逗留。29、当风力为5级时,仅许吊装1-2层模板和构件。当风力超过5级时,应停止吊装。30、大模板就位安装后,为便于浇筑混凝土,两道墙模板平台间应搭设临时走道,严禁人员从外墙板上通过。十四、应急预案1、应争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的组成、职责及分工: 姓名职务分工联系电话俞永新组 长负责联系救护车辆13688871006俞新浩副组长负责指挥人员抢救13437801610郑茂琼组 员负责现场抢救伤员86358556梁焕明组 员负责现场抢救伤员13798611970姚富华组 员负责现场抢救伤员159766341132、事故预防措施2.1模板坍塌措施事故预防措施1)、现场技术负责人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的交底。严格按模板装拆施工方案及有关国家、行业、地方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进行施工。施工过程应做好自检、工序交接等,使工程质量和安全得以控制。2)、模板装拆必须按施工方案进行,严禁任意变动。3)、采用高支模方法,其支撑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必须有施工设计计算。4、在高处复杂结构装拆模板,尚应设警示牌标识,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并设专人监护,防止伤及行人。5)、装拆模板时,2m以上高处作业必须有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6)、安装上层楼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砼强度必须达到1.2MPa以后,才能上料具,料具要分散堆放,不得过分集中。模板上材料应堆放均匀,并不得超过施工方案的规定。下层楼板结构的强度必须达到能承受上层支模系统和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以后,才能进行浇筑混凝土楼板,否则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系统不能拆除。7)、支模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如遇途中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8)、模板作业面的预留孔洞和临边应进行安全防护,上下交叉作业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9)、内墙柱模板安装高度超过2.5m时,应搭设临时脚手架施工,作业人员不得从模板支撑系统爬上爬下。10)、模板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11)、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专人监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如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或加固后,方可继续作业。12)、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拆模审批和模板拆除工作。13)、拆除钢模板一般采用长撬杠,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下。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14)、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不得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防止坠下伤人。有计划清理拆除下来的材料,保持出入口畅通,严禁阻塞通道。2.2 火灾事故预防措施1)、施工现场防火工作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立足于自防自救,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2)、施工现场的防火机构施工现场实行层级管理,落实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各负其责,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现场的防火工作。各部门负责人、生产班(组)长是本部门、班(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班(组)的消防工作。(1)施工现场成立防火领导小组,由消防安全责任人任组长,成员由生产、质技、保卫、行政(后勤)、材料、宣传部门和各生产班(组)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组成。(2)施工现场按参加施工总人数千人以上的百分之十,千人以下的按百分之十五的比例组建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队长由现场消防安全责任人任命,义务消防队下设灭火组、引导疏散组、物资疏散组、救护组、维护秩序组。各司其责。a、灭火组:当接到着火报警,应迅速赶赴着火点进行灭火。b、引导疏散组:当火灾发生后,引导火灾现场人员迅速疏散至安全地方,配合公安消防队灭火。c、物资疏散组:当火灾发生后,抢救转移物资和火灾后物资清点。d、救护组:对因火灾引起有毒气体,采取防中毒措施,对因火灾,灭火过程中受伤人员的抢救、护理。e、维护秩序组:当火灾发生后,负责维持现场的治安秩序和保护火灾现场。3)、施工项目应当对职工进行经常的防火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增强消防观念,自觉遵守各项防火规章制度,4)、抓好检查制度的落实。5)、在施工过程需要动火,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落实动火作业“八不、四要、一清”的防火措施,才可动火。动火后,要进行检查验收。6)、严格吸烟管理,施工现场应设立吸烟区,配置相应设施,严禁在非吸烟区吸烟。7)、现场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必须按规定经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才可存放,严格控制存放数量,并落实防火措施。8)、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高层建筑,重点工程必须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要求设立临时消防供水系统,做到与施工同步进行,临时消防供水系统高压水泵设专线供电、供水管直径不小于50mm,每层应设置消防结口,从第四层起每隔一层,配备一条长度为20m的消防水带及配置水枪。9)、电线架设、电器设备的安装要符合技术规程的要求,并由持有电工证的电工架设安装,严禁在外脚手架上架设电线及乱拉乱接电线。10)、易燃杂物要及时清运,不宜长时间堆放在施工现场和宿舍附近,消防通道要保持畅通无阻。2.3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1)、根据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技术“规范”、“规程”。2)、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现场电工必须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并持有效的特种操作证上岗。3)、临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针对电源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现场用电设置的分布进行编制,并经公司技术部门审核,总工批准。4)、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其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5)、现场布线时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竣工后经测试合格后才能通电。并做好验收记录。6)、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7)、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际GB 6829-9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 mA ,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使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8)、现场电工必须做好现场日常的检查、检测并做好记录。9)、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灯具等。10)、根据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11)、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隔离防护。12)、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13)、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2.4高处坠落事故预防措施1)、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向施工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2)、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3)、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4)、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按类别、有针对性地、醒目地张挂于现场各相应部位。对洞口临边等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设置醒目标准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5)、高处作业之前,由施工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防护设施逐项检查及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防护栏杆以黄黑或红白相间条纹标示,盖板及门以黄或红色标示。6)、高处作业工程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专题方案,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能施工。7)、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8)、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9)、边长大于250mm,小于1500mm的预留洞口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面用木板作盖板加砂浆封固;边长大于1500mm的洞口,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并围密目式(2000目)安全网,洞口下张挂安全平网。10)、施工使用的临时梯子要牢固,踏步300-400mm,与地面角度成60-70度,梯脚要有防滑措施,顶端捆扎牢固或设专人扶梯。11)、因作业必须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2.5 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1)、特种作业操作人员需体检合格(即无妨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同时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方可上岗。2)、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地点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章制度。3)、操作人员应遵守机械有关保养规定,认真及时做好各级的保养工作,保持机械完好。4)、在工作中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如长发应束紧不得外露,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等。5)、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机械出厂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条件和技术性能,正确操作和合理使用,严禁超负荷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6)、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指示、仪表、报警自动报警信号等装置应完好齐全,有缺损时应及时停用并修复,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机械不得使用。7)、机械不得带病运转,运转中发现不正常现象时,应先关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8)、新机或经过大修或技术改造的机械,必须按出厂使用说明书或改造后的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JGJ34)进行测试和试运转,并符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方可投入使用。9)、停用一个月以上或封存的机械应认真做好停用或封存前的保养工作,并做好预防风沙、雨淋、水泡、锈蚀等措施。10)、机械集中停放的场所应有专人看管,并设置消防器材;空气压缩机房、发电机房等易发生危险的场所应在危险区域界限设置围栏和警告标志,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入内;挖掘机、起重机、打桩机等重要作业区域,必须设置警示标志及按规定落实安全措施。11)、各类型的机械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润滑部位的油路是否畅通,特别是液压系统,其压力表是否正常,密封环是否有效,刹车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12)、切削机械必须控制刀具的进刀量,应按需切削的工件来调整其进刀量 (按技术说明书的要求调整)。13)、电焊机必须有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初级、次级的防护罩必须齐全有效,焊机导线要具有良好的绝缘,绝缘电阻不少于1M。14)、所有建筑施工机械(包括大型设备、金属加工设备)必须建立并做好台帐,维修档案,自检记录档案。2.6 物体打击事故预防措施1)、作业前,针对物体打击事故频发的部位,对有关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教育,使每个人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安全防范。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进行交叉作业时要做好安全预防措施。3)、每天班后对临边处各种散件进行清理放好,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4)、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5)、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6)、施工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7)、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8)、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绑码,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9)、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10)、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3、事故可能发生情况及应急措施:3.1、当发生模板坍塌时,采取以下措施:1)由于在浇筑砼过程时造成的坍塌情况,首先要明确伤员的具体位置、伤员的受伤情况及受伤人数,立即组织切实可行的机械设备进行救援(如动用塔吊将坍塌位置的钢筋网吊起;使用钢筋切割机或焊机将钢筋割断),避免钢筋夹着伤员,如果伤员被砼浆包着,应立即进行人手清理,先进行眼、口、鼻的清理,保持气道的通畅,再救人。2)由于拆除模板时造成的坍塌情况,立即查明受伤的人员数量,同时进行相邻危险区域的支护加固,以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迅速将坍塌下来的材料用人手逐一清除,禁止用机械搬运材料,以免二次伤害伤员。3)对现场救出的伤员进行下列的急救处理:如肢体受伤,可用夹板等简单托持伤肢,对伤肢进行降温,尽量避免局部热缺血,伤肢不应抬高,按摩或热敷如挤压部位有开放创伤及活动出血者,应立即止血,但避免加压,除有大血管断裂外不用止血带,并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急救。4)在坍塌事故中伤员被救出后,必须对该范围设置危险区域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待事故调查小组及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堪察鉴定同意解封后,才能进行恢复施工,并应密切进行对相邻模板的检测。3.2、发生火灾事故时,现场救援专业人员立即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并报告项目部领导指挥人员立即到现场指挥,组织非应急人员疏散.在火势扩大蔓延时,立即寻求第三方救助,拔打119,并组织抢救财产和保护现场.3.3、发生触电情况,采取的应急措施: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棍、竹竿等绝缘物把电线从触电者身上移开,使伤员尽早脱离电源。对神志清醒者,应让其在通风处休息一会,观察病情变化。对已失去知觉者,仰卧地上,解开衣服等,使用呼吸不受阻碍,对心跳呼吸停止的触电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措施进行抢救。3.4、发生坠落情况,采取的应急措施:一旦发现有坠落的伤员,首先不要惊慌失措,要注意检查伤员意识反应、瞳孔大小及呼吸、脉搏等,尽快掌握致命伤部位,同时及时与120或附近医院取得联系,争取急救人员尽快赶来现场。对疑有脊柱炎和骨盆骨析的伤员,这时千万不要去轻易搬运,以免加重伤情。在对伤员急救进,要取出伤员身上的安装机具和口袋中的硬物。对有颌面损伤的伤员,应及时取掉伤员的假牙和凝血块,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将伤员的头面向一侧,同时松解伤员的衣领扣,对疑有颅底骨折或脑脊液外漏的伤员,切忌填塞,以防止颅内感染而危及生命,对于大血管损伤的伤员,这时应立即采取止血的方法,使用止血带、指压或加包扎的方法止血。3.5、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1)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以免再发生损伤。2)在移动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可用“颈托”围住颈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3)如伤员有出血,应立即止血。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胸部伤的胸骨、肋骨骨折、四肢的骨折也要包扎固定。4)若处于休克状态的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5)如果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6)同时要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盖包扎创口。3.6、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立即切断动力电源,首先抢救伤员,根据伤员的伤害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办法:1)如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当手前臂、小腿以下位置出血,应选用橡胶带或布带或止血纱布等进行绑扎止血。2)伤员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可用拇指压人中、内关、足三里等,以提升血压稳定病情,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保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瘀血、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如有异物可用手指从口角一边插入摸至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