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doc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2020·诸暨高一检测)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山装和改良旗袍的出现()A.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情趣B.强化了服饰的政治色彩C.缩短了男女间的地位差距D.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山装和改良旗袍的出现体现了近代服饰中西合璧的特点,故D符合题意;中山装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不只是增加了审美情趣,改良旗袍并没有强化服饰的政治色彩,中山装和改良旗袍并不能缩短男女间的地位差距,故A、B、C说法错误。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指斥“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强烈要求“断发易服”。这一现象()A.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成果B.有利于中国社会风俗的变革C.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终结D.直接引发了武昌起义【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来看,说明在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下,提倡“断发易服”有利于中国社会风俗的变革,故选B。这一现象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排除A;宣告清朝统治终结的是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排除C;保路运动直接引发了武昌起义,排除D。【补偿训练】“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这是1912年的流行歌谣。当时,人们争先恐后剪辫子,一天就有20余万人。从武汉三镇到农村小城镇,剪辫子成为当地的盛大景象。这一社会现象源于()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解析】选B。从题干中“革命”“1912年”“武汉三镇”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次革命应该是辛亥革命,故选B。A不属于革命运动,且与题干地点不符,故排除;C发生在1919年,排除;D不存在剪掉辫子的问题,故排除。3.(2020·沈阳高一检测)近代社会有民谣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断发”B.“易服”C.简化礼仪D.不缠足运动【解析】选D。根据“大脚好,大脚乐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这些信息,可得出这与不缠足运动有关,故D正确;A、B、C与材料中的“大脚好,大脚乐”等信息无关,排除。【深化点拨】缠足,俗称裹小脚,这是对中国古代妇女身体的一种极其残酷的摧残,充分体现了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压迫和禁锢,因此,不缠足是反对封建制度的表现。4.(2020·汕头高一检测)1909年,一个署名“兰陵忧患生”的人写了多则咏叹,涉及报馆、高楼、电灯、银行、纸烟、打球房、马路、洋车等。这反映了,当时()A.新生活方式对传统的冲击B.近代民族工业较快发展C.封建陈规陋俗逐渐被破除D.民主科学思想广为传播【解析】选A。依据材料中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逐渐传入中国,对传统社会生活造成冲击,故A正确;B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信息;C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封建陈规陋习的破除;D错误,使民主科学思想得到传播的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补偿训练】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发刊词写道:“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其创办的目的是()A.报道重大时事B.宣传政治主张C.评价社会风气D.传播商业信息【解析】选D。由“贸易,贵乎信息流通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可知,其创办目的是传播商业信息,故选D。5.下图是2005年中国邮政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该邮票纪念的影片是()A.渔光曲B.定军山C.风云儿女D.杨门女将【解析】选B。邮票中所示时间是1905年,1905年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影片定军山,故选B。6.(2020·福州高一检测)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A.报童在街上叫卖B.人们用移动电话相互问候C.汽车在马路上穿梭D.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解析】选B。本题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A、C、D在1925年都可能出现,只有移动电话不可能出现,当时移动电话尚未问世,故B符合题意。【补偿训练】 下图是民国时期新式婚礼的照片。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中国新旧事物并存中国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中国社会彻底摒弃传统婚礼A.B.C. D.【解析】选A。图中新娘穿的不是传统服装而是白色礼服,说明传统习俗受到冲击,正确;图片中坐着的人穿的是长袍马褂,说明新旧事物并存,正确;图片反映了西化婚礼,正确;“彻底摒弃”说法过于绝对化,以偏概全,错误,故选A。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长袍马褂西服三寸金莲绣花鞋高跟鞋结辫断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新式婚礼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民间仿效之风悄然兴起。19世纪末,一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联名上书,建议变法维新,其中既有政治大事,也有服饰习俗。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服制,要求人们改变服装样式。新创制的中山装和旗袍开始流行。(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服饰变化的主要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从习俗方面概括即可。第(2)题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综合考虑。答案:(1)方面:服饰、断发、不缠足和婚姻习俗。(2)主要原因:西方的影响(或西式服饰传入中国);维新变法(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推动;南京临时政府政策的推动。【备选习题】1.下图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历史巨变。这一巨变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大革命【解析】选B。由题干中社交礼仪的变化,即从见面时的跪拜到握手的变化,称呼也用“先生”代替了“老爷”“奴才”,这体现了辛亥革命后近代中国社会观念的变化,故选B。2.陈旭麓这样评价南京临时政府的一项政令:“它反映了礼节上的尊卑等级观念已逐渐被平等观念所取代,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意识。”这项政令是()A.剪发辫B.禁缠足C.易服饰D.废跪拜【解析】选D。跪拜、作揖等礼节体现了贵贱尊卑,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