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doc

    • 资源ID:32694757       资源大小:47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doc

    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永顺县志载:“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至晚,敲锣击鼓,人各纸面一。”其中处最可能是()A傩戏B南戏C杂剧 D昆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酬神”“巫唱”判断可能是傩戏。答案:A2下列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是()A傩戏的形成 B南戏的出现C元杂剧的出现 D京剧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史实的能力。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答案:C3关于元杂剧的有关说法,符合史实的是()兴起于北方的一种戏曲包括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其发展得益于城市经济繁荣与市民阶层壮大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多角度认识问题的能力。是讲述其起源地,讲述其表演形式,讲述其表演内容,讲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故叙述都符合题意。答案:D4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记载:“迨长生还四川,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材料反映的是()A徽商聚集经商 B桐城学派讲学C安徽士子求学 D徽班进京唱戏解析:根据材料“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等判断,材料所指是京剧产生、发展时期的概况,结合各选项,本题选D。答案:D5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解题的关键是“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昆曲不适应人们的文化需求,所以清中叶以后日趋衰落,故D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答案:D6以历史的视野和眼光看戏曲可以发现传统社会发展的轨迹。标志中国古代戏曲真正成熟的是元杂剧,从元杂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捕捉到()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发展壮大知识分子地位低下蒙古族和汉族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A BC D解析:本题结合元杂剧产生、发展的背景分析,元杂剧盛行于全国,由此排除。答案:B7梅兰芳说:“现在的观众对于国剧(即京剧)只重视其艺术,对于剧本之意义,则不甚注意,这对于用戏剧推行社会教育,有点损伤。”他意在强调()A京剧艺术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B京剧艺术应该重视社会教化的功能C京剧剧本应该是先进文化的代表D京剧艺术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解析:“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据材料“对于用戏剧推行社会教育,有点损伤”可知京剧应注重社会教化,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说法不当,排除C、D两项。答案:B8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竟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财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露了()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解析:解读材料,意为元代废科举,知识分子仕途无望,大批知识分子转向戏曲创作,为元杂剧的产生和繁荣提供了创作队伍,故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有关。答案:B9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入了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这主要说明了()A京剧是在融合多个剧种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B京剧是我国的“国剧”C京剧形成得益于政府的支持D京剧成熟于道光年间解析:材料主要讲的是京剧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体现了京剧是多个剧种互相融合的产物;京剧后来发展为“国剧”,但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京剧成熟于同、光年间,故选A项。答案:A10明代重要的戏曲作者,大都拥有进士科名,而话本小说的作者或编著者中,却少有举人、进士。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高雅与通俗文艺的不同价值取向B士人与市民的不同文化观念C戏曲与话本小说的不同消费群体D江南与北方的不同区域特征解析:戏曲与小说的雅俗,主要受制于它的接受者,故A项错误;作者的文化水平又受制于文学创作的形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戏曲作者,大都拥有进士科名”“小说的作者却少有举人、进士”可知,戏曲与小说的消费群体不同,导致作者的文化水平不同,故C项正确;材料与南北方差异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11永乐九年(1411年)规定:“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诚、节烈、先圣先贤,违者杖一百”“其神仙及义父、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规定的实施()A强化了正统伦理道德观念B促进了官民平等的实现C抑制了戏曲事业的发展D取消了市民文化的娱乐性解析:根据材料“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诚、节烈、先圣先贤”可知,这一规定的实施强化了正统伦理道德观念,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不符;材料“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诚、节烈、先圣先贤,违者杖一百”“其神仙及义父、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只是规范了戏曲演绎的内容,并不会抑制它的发展和取消市民文化的娱乐性,故C、D两项错误。答案:A12八仙作为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神话人物,其形象有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宋元时期,人们将种种民间传说附会其身;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A民间思想需要借助本土宗教传播B道教借助民间力量提升政治地位C古代文化呈现世俗化的发展趋势D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解析:八仙在民间广为流传并非传播民间思想,故A项错误;八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神话人物,表明民众对八仙的喜爱,没有提升道教的政治地位,宋元明清时期,理学是官方哲学,故B项错误;八仙与道教许多神仙不同,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多姿多彩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与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其中有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等,表明八仙的神话故事已经世俗化,故C项正确;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昆曲、京剧界的13位名家,被称为“同光十三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京剧发展到了什么水平?(2)结合徽班进京以后的史实,概括京剧发展到这一程度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问,要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答案:(1)剧目繁多、名家云集、行当齐全,京剧进入第一个繁盛期。(2)适应了北京文化娱乐的需要;得到了皇室、民间的喜爱;艺术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兼容并蓄,推陈出新。14昆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等有关资料编写材料二(乾隆初)长安梨园称盛,管弦相应,远近不绝。子弟装饰备极靡丽,台榭辉煌。观者叠股倚肩,饮食若吸鲸填壑,而所好惟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清)徐孝常为张坚梦中缘传奇所作序(1)根据材料一概括昆曲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昆曲为什么“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隆初北京人“所好惟秦声”“厌听吴骚”的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地位”,据材料一“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得:昆曲具有“闲雅整肃,清俊温润”的特点。第(2)问,据材料二“子弟装饰备极靡丽,台榭辉煌。观者叠股倚肩辄哄然散去”,并结合所学可得原因。答案:(1)地位: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具有最完整的表演体系;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理由:昆曲具有“闲雅整肃,清俊温润”的特点。(2)原因:以秦腔为代表的“花部”,戏剧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唱腔清新活泼,强烈地吸引观众;昆曲则片面追求旋律性和音乐性,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在花部戏剧的冲击下,被观众抛弃,日趋衰落。

    注意事项

    本文(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doc)为本站会员(可****阿)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