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作为写作的文学批评.docx

    • 资源ID:32701627       资源大小:15.9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作为写作的文学批评.docx

    作为写作的文学批评作为写作的文学批评 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各位客座研究员、青年才俊下午好!欢迎参加第七届“今日批评家”论坛,我们论坛的宗旨是“凝聚批评新力量,互启文学新思想”,每届都有新一拨青年批评家在此意气风发地指点文学的江山,我刚才与白烨、南帆二位老师交流,他们说今天不发言,只想听大家的声音。本届论题“作为写作的文学批评”是李洱老师提出的,近期的文学变局,包括今年的诺奖等等,很多人开始重新地思考什么是批评?批评与创作的同构关系等等。批评也是创作,就像迪伦一样,他的摇滚,他的音乐,他的歌词,也是文学一样,我想关于这个话题内涵与外延都很丰富,我跟二位老师有同样的想法,特别想听年轻人的新见。我简单做一个开场白,后面的主持交给你们的计文君老师、张柱林教授。是否先请昨天在路上奔波了一天的、旅途最远的张涛、张丛皞发言,然后是晚些要赶往广州参加中山大学论坛的几位接着说,希望大家继承论坛自己抢话筒的传统,多多交锋。 张丛皞(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五届客座研究员、吉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批评有多种情趣格调和维度取向,没有莫衷一是的“批评的正义”。但无论秉持何种立场,批评家都应有相当的“艺术感悟力”和“艺术领悟力”,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批评”应与“文学写作”形成同构。“作为写作的文学批评”需有四个素质: 首先,要有无法遏制的驱动力与冲动。作家在创作中经常会感觉到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我们是本质的东西的驱动,就像茨威格评尼采时所说:“音乐闯入尼采的内心世界,是在包裹他的生命的语文学外壳,那种学者式的冷静开始松动,整个宇宙被火山爆发般的冲撞所震撼和撕裂。”批评家应有披肝沥胆的渴望,有不可遏制的述说冲动,有那种把自己垒进文本世界中感受体验的自觉意识。 其次,要有强烈的自我和个性。个性是文学写作和文学批评的题中之义,但做到不重复别人,亦不重复自己,却不容易。因为时代赋予的价值观和审美能力是趋同的,学院教育赋予的知识谱系也大致相同,批评中“异中见同”远多于“同中见异”。文学批评要警惕“玄学化”倾向,王彬彬先生就曾批评,“一只小猫”不说“一只小猫”,而说“一只具猫的幼体”。有时候,用大家都知道的话说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思想,是有效的文学批评,用大家都不知道的话说谁都懂的道理,是学术平庸的表现。 再次,要有创造性。写作不是简单的还原和复制,而是心灵的升华和超越,是思想的原创和艺术的洞见。文学批评要对批评对象的思想艺术进行创造性阐释,要从本文提升诗学,从形象凝练思想,从诗意认知文化,从审美透彻生命,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流浪在各种文学现象中。 最后,要有驾驭思想情感的语言能力。普希金曾说,“有两类毫无意义的作品,一类是用词语代替情感和思想的不足;另一类是由于情感和思想的充沛,却缺乏达意的词语。”批评要准确地将思想情感认识转化为批评语言,使之既不丧失文本的真实与复杂,又能符合批评的审美要求与理论抱负。一个有灵气的批评家要和作家一样要善于用语言去捕捉形象,去概括批评对象的特质,有画魂的本领,黄子平先生评林斤澜小说用“沉思的老树的精灵”就非常成功。 张涛(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五届客座研究员、吉林大学文学院讲师):关于文学批评我谈四点感想。 第一,关于界线。如果我们把文学批评看作是一种精神和思想的这样一个活动的话,我觉得批评家进行文学批评的时候要有自己的界限,不是每一个作品我们都能去批评的,因为只有特定的作品和我们具有精神上的契合的时候,我们才会有批评的冲动或者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一些创造力的表现。当这种批评的界限逐渐模糊或者逐渐退去的时候,批评的文章就会变得有些泛滥。 第二,关于增量。我觉得作为写作的文学批评其实也是一种创造,在这个过程当中,理想的文学批评它会提供一种文本之外的知识增量,或者说是精神以及思想的增量,当然,产生这样一种增量的前提就在于批评要有界限,如果漫无目的,没有界限的批评,我觉得这样的文学批评是不会产生以上的几种增量的。 第三,关于晦涩。现在很多人都对文学批评中的晦涩多有贬抑,尤其对所谓学院派的批评也多有诟病。我对此有些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晦涩是必要的。文学批评是多样的,有诗性的批评,有理论的批评或者有学院派的批评。艾略特在那篇著名的文章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谈到了一个优秀作家和传统之间的关系,我想理论的或学院派的文学批评也是有一个传统的,它也是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或者是那样一种教化,才能进入这样一种话语的体系当中来。大家都知道有那句话,“理论总是晦涩的”。所以,这种晦涩在一定的程度和意义上我认为是必要的。现在对所谓学院派的批评非常多,我觉得我们恐怕还没有真正的学院派的文學批评。可能我们只是在“学院”批评,学院派的批评只是具有地理学的意义,而缺少其应有的理论内涵。 第四,关于隔膜。无论是批评家,还是作家,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彼此隔膜的。很多作家都觉得批评家没有谈到自己想听到的话,或者认为自己在作品中想要表现的精彩之处没有被批评家发现。我觉得批评家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精神趣味,他所关注的就是他要发现或能发现的问题。我觉得批评家不一定就是要和作家自己声称要表达的东西契合。我认为,批评家最需要关注的就是作家在文本当中呈现出来的,而作家事后对这个文本的阐释,我觉得都不是批评家在阐释文本时的主要依据,批评家要面对最原始的文本发声。 周立民(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一届客座研究员、巴金纪念馆常务副馆长):文学批评,本来就应当是文学的一部分,什么时候自绝于文学,我不知道。我这么说,主要认为批评应当有颗“文学心”,有心才有感受有情感,才有一种审美的敏锐甚至是直觉,现在,恐怕很多人让各种理论把那颗心包裹起来了,脂肪太厚了。记得,我在苏州大学的那个会上也说过,文学批评应该回到文学,文学批评里也应该有文学,至少它不应当是社会考察报告吧?所以,批评也应有自己的情感、温度,还要有自己的文体,甚至是激情,批评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评论实现批评家内心的自我表达,没有“心”谈什么表达,遑论“自我”?还有一点,现在大家对批评,尤其是对学院批评的意见越来越集中,似乎又形成了另外一种声音,好像批评都应该怎么样,应该有个统一的标准或模式。我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什么时候都需要警惕的,就像你不会荒唐地让小说家都写一样的小说一样,既然有各式各样的小说,为什么就不能有各式各样的批评?可能大家对于批评的不满,更大程度上是今天的批评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的批评样式中,有对话式,有书信体的,也有札记、随笔式,现在似乎只剩下学报体了。从这一点上来讲,每一个批评家怎么做自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看“南方”,也不管“文坛”,管好自己,固本为要。 3

    注意事项

    本文(作为写作的文学批评.docx)为本站会员(可****阿)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