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期末考试重点复习汇总.doc
质量管理 Robory一、 名词解释(4分*4=16分)1. 产品:过程的结果(ISO 9000:2000)2.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3. 特性:可区分的特征(固有与赋予)。4. 质量特性: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5.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6. 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7. 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觉。8. 缺陷: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9.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10.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11. 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12.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13.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14. 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15. 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16. 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17. 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18.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19. 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20. 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意图和质量方向。21. 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22. 顾客满意CS的含义:顾客满意是指顾客接受有形产品或者无形产品后,感到需求满足的状态。23. 顾客满意度指数(CSI):衡量顾客满意程度的量化指标或用以测量顾客满意的项目因子或属性,英文缩写CSI。24. 顾客满意管理(CSM):衡量顾客满意程度的评估方法,是一种以广泛的顾客为中心的全方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25. 质量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26. 内部损失质量成本:出厂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一切费用27. 外部损失质量成本: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一切费用28. 质量鉴定成本: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支付的费用。29. 质量预防成本: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或发生故障而需的各项费用30. 质量监督:一般理解为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政府批准的标准等进行的具有执法性质的政府监督,即根据政府法令或规定,对产品质量和企业保证质量的条件进行监督的活动。31. 质量技术监督:以法律规范为准绳,以标准为依据,以技术检验、计量检验为手段,对质量进行规范和监督管理的活动.32. 产品质量免检制度:是指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产品免于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检查的一项制度。33. 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因产品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对产品的适用、安全和其他特性的要求,给用户造成损失而承担的一种综合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34. 抽样检验: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的从一批或一个过程中抽取部分个体或材料进行的检验叫抽样检验.35. 样本中允许所含不合品的最大数称为合格判定批数,又称接收数(dC/Ac)-判定批合格36. 样本中允许所含不合格品的最小数称为不合格判定数,又称拒收数(dR/Re)判定批不合格37. 抽样方案:在抽样检验时,合理确定样本容量和有关接受准则的一组规则38. 接收概率:当交验批的不合格率为p,采用规定的抽样方案,交验批可能被接受的程度称为该方案的接收率.39. 两类风险和(理解)由于抽样检验的随机性,将本来合格的批,误判为拒收的概率,这对生产方是不利的,因此称为第类风险或生产方风险,以表示;而本来不合格的批,也有可能误判为可接受,将对使用方产生不利,该概率称为第类风险或使用方风险,以表示注:133考三个,3439考一个二、 计算题(12分)(计算工序能力指数,双向公差且有偏), 足够大,可以用代替偏移量:偏移系数:则有 且不合格率:例题:笔芯技术要求(直径)mm,样本足够大, ,求工序能力指数、不合格率解:由于足够大,可以用代替,偏移量:偏移系数:则有 且不合格率:注: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