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区高校教师诚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思考.docx
关于山区高校教师诚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思考关于山区高校教师诚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思考 摘 要 高校教师的诚信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而且关系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山区高校因为其地域偏僻、条件较差等多方原因,教师中诚信失范行为相对严重,需要加大诚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力度。 关键词 山区高校;诚信教育;诚信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51.6 HT5H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XX)03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社会成员必须践行的行为准则。诚信管理与教育对于高等学校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因为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的诚信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而且关系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山区高校的教师因为地域偏僻、环境艰苦等条件的影响,诚信现状不容乐观。本文结合在山区高校工作的实际,谈几点关于山区高校教师诚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浅显思考。 一、山区高校教师诚信现状分析 目前,山区高校中普遍未建立起系统的教师诚信体系。诚信教育不到位,缺乏“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部分教师不能树立“诚信至上”的道德意识,导致了一系列教师诚信问题的出现。具体表现如下: 1.学术上诚信失范 近年来,由于科学精神的缺乏、个人利益的驱使及学术评价和批评体制的不合理等原因,导致了山区教师在科学研究中的学术失信现象严重。有的教师把别人的研究成果完全或部分地占为己有,有的甚至占有别人尚未发表的成果。有人根据媒体的相关报道,总结了高校学术抄袭的几种方法,即“全篇或局部搬用显性剽窃法”、“偷观点偷思想隐性剽窃法”、“化名抄袭法”、“署名抄袭法”、“拼装法”、“抢先发表法”等等。不少山区教师在研究中伪造数据,发表假论文,或将同样内容通过不同组装、不同标题多次发表,还有人为评职称把学生的文章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或花钱雇人写文章。在编教材时,有的山区高校教师既不搞研究也不做调查,更不查资料,只要找来三四本已有的教科书,框架体系上略微变动,章节顺序上稍作调整,然后对材料内容进行综合,文字叙述稍作处理就算完成。在职称晋升、学术评价工作中,一些专家评委往往出现心照不宣、投关系票等失信状况。 2.教学上诚信不足 在教学环节上,很多教师为追求个人利益,存在诚信失落行为。首先在课前准备环节中,一些教师不备课或备课不认真,没有教案或教案未能根据知识的更新进行修订,在多媒体授课中,课件制作粗糙,有些甚至是教案或教材的翻版,导致课堂教学内容陈旧,影响教学效果;在课堂讲授环节中,不少老师缺乏时间观念,迟到早退现象较多,教学内容随意变更,教学方法陈旧,不注重因材施教,还有一些教师忙于校外事务,把教学工作当“第二职业”,随便换课或请人代课,失信于学生和本职工作;在课后管理方面,作业批改敷衍了事,不注重和学生交流,对学生的求教邮件和电话不认真回复和接听;在考试环节,部分教师将试题与分数视为商品,与学生进行交易,全然不顾教师的职业道德。 3.个人品格上诚信缺失 由于所处地域偏僻,待遇偏低,少数山区高校教师为走出大山,不惜违反国家关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的有关规定,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背弃诚信,不经学校同意,开具虚假证明,违规报考研究生;少数教师利用伪造学位证书申请增加山区津贴和信息资料费;还有少数教师不履行师资培养协议,一拿到学位就调转船头,甚至不辞而别;个别引进的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以种种借口另谋他就;个别从事管理工作的教师为一己私利弄虚作假,进行权钱交易。在考试管理中, 有的老师监考不负责任,助长了学生作弊之风。凡此种种,导致学校的信任危机,影响山区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山区高校教师诚信教育与管理对策 1.重视诚信教育,夯实创建诚信高校的思想基础 其一,山区高校要坚持利用职工政治学习日等学习活动的机会,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领会高等教育法、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提高对教师道德建设的认识和自觉性。把包含诚实守信的道德建设要求,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不断增强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二,学校领导要经常宣讲诚实守信在办学、做人乃至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基本要求。学校要把诚信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师生开展征文赛、演讲赛、学习讨论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要把制定诚信管理文件同宣传教育、统一思想结合起来。 其三,在制定文件过程中集思广益,引导教师充分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下发文件的公认度,统一思想。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诚信是做人之本,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从而提高遵循和实践“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师生、奉献社会”良好行为规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夯实教师自觉诚实守信的思想基础。 其四,发挥先进典型教育示范作用。可在学校开展评选师德标兵、学生心中最敬爱的老师、教学名师、科研标兵等活动,树立一批诚实守信、师德高尚、敬业奉献、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使广大师生学有榜样,行有标杆,以典型的力量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从而在学校形成崇尚诚信的良好氛围。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诚实守信的管理机制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山区高校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强化制度规范,培育广大教师的诚信行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教师的权利、义务、职业道德等要求,修订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条例、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违规处理条例、教师科研奖励条例、教职工诚信档案管理暂行条例等规章制度,将教职工的诚信行为与其教学、科研等工作直接挂钩,使诚信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学校学术委员会要加大学术诚信管理的力度。针对学术腐败现象,学术委员会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对违规者作出相应处理。如,在职称晋升、职务聘任和科研奖励工作中,坚持申报材料公示制度,对发表在论文集、丛刊、增刊、HK刊号杂志上的文章一律不予认可,对弄虚作假造成后果的,视情节轻重实行责任追究,以有效净化学术风气,规范学术行为,促进和保障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二是开展教师诚信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学校要制定教职工诚信档案管理条例。该诚信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职工的个人基本资料、本人承诺、获奖情况、不良记录等。其中不良记录包括:旷工或擅自脱岗,造成严重影响的行为;违反师德规范,以权谋私;不履行聘任合同、定向(委托)培养合同、就业协议等违约行为;违反学术道德,抄袭、剽窃他人学术、科技成果的行为等等。还要将诚信档案中的记录情况,作为教师评先表模、职称评聘、提薪提职、年度(聘期)考核、培训学习的重要依据。对申请调动的教师,在接收单位函调时,将其诚信评价结果归入函调材料,告知对方单位。 三是建立严格的高校教师诚信监督机制。 具体包括: 社会及新闻舆论监督。通过校内外媒体,公布高校教师诚信体系建设情况,设立教师诚信新闻监督热线,对高教教师诚信给予重点关注,并适时组织相关讨论,进行舆论监督。 同行及监督机构监督。对于学术诚信问题,可采用同行专家学者评议监督的方式。同一研究领域内的专家对本学科领域研究的情况掌握更为全面熟悉,通过学术交流评议,他们往往能较快地发现问题。 教学督导员和学生监督。针对教师教学环节的诚信监督,高校可聘请教学工作中卓有成效、品德高尚的教师为教学督导员,不定期进行随堂听课,课前课后检查,考察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气氛,课后交流等情况。此外,还可结合学生评教工作,将教师诚信表现增加到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中去,让学生从教师服务对象的角度对教师诚信进行监督。 另外还可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凡举报属实的,酌情给予奖励;可建立公示制度,在职称评定、科研立项、成果鉴定与评奖、学位授予等学术评审中,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对申报材料、评审标准、评审过程和结果进行全过程公示,增加评审透明度,防止非诚信行为的出现。 三是对严重失信、违规违纪的教职员工进行严肃处理。如对请人代考证书的教师,要收回其证书,并与之解除劳动合同;对违规考研的教师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并将其违规违纪行为记入个人诚信档案等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