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上语文《慈母情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2).docx
-
资源ID:32757336
资源大小:288.9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五上语文《慈母情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2).docx
慈母情深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二)通过对比品析,体会文中反复描写的表达效果。(三)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崇敬之情。二、教学准备课件。三、教学过程(一)概述课文内容,复习旧知(略)(二)研读课文,感悟母亲形象1.自悟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1)启发引导:作者想拥有这本书想得失魂落魄。虽家境贫寒,但还是忍不住到母亲工作的地方要钱买书。(板书:渴望买书失魂落魄)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出示画面一(图文):七八十台缝纫机七八十个不算年轻的女人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犹如身在蒸笼。思考。这是什么描写?(场景描写)发现。“七八十”反复出现,说明了什么?概括。用一个词概括母亲工作的环境。(板书:工作环境恶劣)(3)出示画面二(图文):我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灯泡烤着我的脸。思考。这是一个( )的母亲。(板书:身材瘦弱)追问。这是对母亲的什么描写?哪个字看出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教师引导关注“烤”:作者一时都觉得烤,更何况一整天炙烤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母亲;有对比,更见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挣钱的不易简单的两句话把一个瘦弱的母亲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2.合作探究,共悟母亲形象。(1)出示合作要求:默读课文并分别用“_、 、”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思考这是一位_的母亲。(2)母亲是那么瘦弱!外貌描写。(出示句子)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思考:这是一个( )的母亲。(身材瘦弱)(3)母亲是那么疲惫!动作描写。(出示句子)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我的母亲我的母亲的眼睛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此刻的“我”看到母亲是怎样的反应?(吃惊、心酸)比较句子,发现作者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讨论交流。为什么作者连用三个“我的母亲”?(教师引导交流:反复出现的三个“我的母亲”,表现了“我”从一开始看见不敢相信母亲竟如此瘦弱、疲惫到辨认后的震惊、心疼母亲的变化过程,这个主语放在后面起强调作用,让读者感受到母亲的艰辛和“我”内心的复杂感受)(板书:工作辛苦)补充介绍家境,感受“母亲”挣钱的不易。父亲在大西北工作,我们5个孩子全靠母亲养。母亲在一小厂当临时工,每月27元,每天不吃早饭,午饭自带高粱米或大饼,七点半左右回家。吃过晚饭,往往九点多了。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一针一针、一线一线地缝补衣裤。母亲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见不着她母亲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她却舍不得花五分钱坐车,总是起早赶路去。(4)母亲是那么忙碌!一动作描写。(出示句子)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同桌互读。(强调重音:立刻,语速之快)想象情境。连用几个“立刻”,说明了什么?(板书:忙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交流:一连串动作说明母亲争分夺秒,为家庭生计拼命挣钱)猜想。母亲如此拼命挣钱,一个月可能挣多少钱?(预设:几百)资料补充。母亲一个月拼命工作,工资才27元。按30天算,平均每天0.9元,兄妹五个加上母亲共6人,平均每人每天生活费0.15元一买书的1.5元就相当于作者10天的生活费。(5)母亲是那么通情达理!动作、语言描写。(出示句子)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指名读。圈词思考。这是对母亲的什么描写?圈出动词,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图文感受“龟裂”。(教师引导:“皱皱的毛票”和“龟裂的手指”这两个细节描写,再次说明作者的家境贫寒,母亲攒钱的不易)(板书:挣钱不易)(6)进一步引导:母亲如此辛苦攒钱,可当我要钱买书时,这又是怎样的母亲?找出相关句子。(出示句子)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学法迁移。这是对母亲的什么描写?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母亲?(预设:慷慨、无私、支持)小结:母亲与工友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比,更见母亲的胸襟和远见。(板书:通情达理)引读。面对如此憔悴、疲惫,甚至可怜的母亲,我却伸手要她辛苦挣来的血汗钱,母亲累死累活一天也挣不到一元多钱,不为别的,只因为(引读母亲说的话)只因为(引读第一自然段),只因为(引读第三自然段)追问。母亲塞给我的只是钱吗?还有什么?(预设:母亲的心血、关怀、骄傲,饱含了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和希望)3.感悟“我”对母亲的感激。(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对母亲感激与理解的话语。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瘦弱又忙碌的母亲、辛苦又通情达理的母亲,“我”才明白这1.5元不是普通的钱,而是母亲辛劳换来的血汗钱。“我”又是怎么做的?(2)出示句子: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引导:作者反复用“第一次”,足见那一天见到母亲对“我”文学成长道路上的深远影响,那一天“我”也理解了母亲为这个家所做的一切,也意味着作者买书的强烈渴望已经变成了照顾母亲的责任感。(3)出示句子:于是,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质疑:“我”的鼻子为何一酸?攥着钱跑出去做什么?(4)出示句子: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追问:“我”为母亲买的仅仅是水果罐头吗?还有对母亲的一和崇敬及感激。(板书:感激)(5)小组讨论。为什么说“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完成作业本第五题第四小题)“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没有权利用那钱买别的东西是因为钱不是“我”赚的,“我”不能支配。B.母亲挣钱不易,“我”如果再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之情。C.母亲挣钱不易,“我”不能用那钱买任何东西,包括青年近卫军,只有不花钱才是对母亲的爱。(6)小结。多懂事的孩子啊!一元五角对于现在的我们不算什么,但对20世纪60年代的这个家庭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这样一个连温饱都成问题的贫困家庭,当“我”提出买书时,母亲却慷慨地满足了“我”,多么伟大的母亲!(板书:情深似海、母爱无私)(三)诗歌延伸,升华情感1.学生深情朗读:忘不了小说第一次被印成铅字时的情景,我避开人群躲在一个地方哭了。那一刻,我最想我的母亲。母亲的那句“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话时时萦绕我心,时时回旋耳畔,时时给我力量,催我奋进,终于我成了家喻户晓的大作家。2.教师配乐朗诵。由梁晓声平凡又伟大的母亲,我想起了一位作家的文章母亲。当我是婴儿的时候在母亲眼里孩子永远是个孩子我们时刻享受着母爱(四)语言实践,倾诉情感1.笔下留情。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完成作业本第六题)2.口中诉情。(指名交流反馈)(五)布置作业,感悟母爱1.观看悟情。(播放朗读者采访梁晓声的视频)2.阅读增情。课后读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如作家冰心纸船寄母亲,诗人孟郊的游子吟等。3.动作传情。回家后给妈妈一个深情的拥抱或给妈妈洗一次脚。附板书:慈母情深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通过自主识字,会读本课中“魅”“龟”等11个生字,会写“脊”“抑”等12个生字,着重练习“脊”字笔顺,展开想象、联系上下文理解“龟裂”等词语意思。(二)通过自主阅读,从写的视角切入,形成表达认知冲突,层层推进,前后联读,学习文章“反复”“倒装”等独特写法和表达效果。(三)抓住对母亲直接描写的细节和母亲工作的环境、母亲与我的对话等场景描写,体悟“慈母情深”。二、教学准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背景资料、课文原文、疑惑之处、课文作者等,以便更好地学习课文。三、教学过程(一)交流预习,检查字词1.交流“查找资料”预习情况。(1)组织交流。预设一:阅读原文母亲,了解故事背景。预设二:走近作家,了解作者梁晓声。预设三:解决疑惑,拉近时代距离,了解当时物价等信息,比如一元钱书价,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价值。(2)分享预习收获和体会。小结:预习课文,可以通过查找背景、阅读原文、解决疑惑、了解作者等方式展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课文,同时通过了解作家,阅读作家的其他作品,也能帮助我们走进更为广阔的文学世界。2.交流字词预习情况。(出示词语)压抑 颓败 脊背 怂恿噪声 龟裂 耽误 攥着钱(1)自由读,个别读。(2)“龟”字正音,想象画面:你见过龟裂的手吗?(3)读句子巩固。(出示作业本第二题第一小题)2.读句子,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词语,画上“”。(1)爷爷用龟(gu jn)裂的手捧起一只小乌龟(gu jn),把它放回海里。(4)指导“脊”的书写:强调笔顺先两边后中间。(演示动态写法,学生在作业本第一题中书写“脊”字,巩固练习)(5)齐读词语。(二)整体感知,梳理场景1.梳理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1)回顾方法。像这类写事情的文章,一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梳理课文内容?(预设:列小标题,抓起因、经过、结果,围绕人物关系等)(2)小结方法。梳理课文内容的方法很多,写事情的文章,我们一般可以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进行梳理。这篇课文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预设:想买小说、有了小说)2.重点梳理经过部分。(1)明确任务。经过部分写了哪些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写在课文相应内容旁边。(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时提供板贴,请学生写在板贴上。(预设板贴:想买小说、找母亲要钱、母亲给钱、买罐头、母亲又凑钱、有了小说)(3)交流评议。关键情节,语言简洁,相关合并。3.根据梳理,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三)着眼细节,学习写法,扶学“找母亲要钱”场景1.激趣,关注写法。像这样找母亲要钱买书的事并不稀奇,作者是如何写出这份慈母情的呢?2.默读第六至十九自然段,思考哪些细节描写触动了你。(画出相关词句,在旁边批注感受)3.组织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大屏幕输入批注)(1)预设一:“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的眼睛。”(根据学生交流,适时引导体会:读了这段话,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随机输入批注:疲惫、辛劳等,并指导朗读)引导发现。这段话的描写和我们一般的写法有什么不一样?(预设:“我的母亲”重复、放在句子后面)联系上文,体会心情。所谓情动而辞发,是什么让作者有了这样特殊的表达,究竟写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2)预设二:“空间非常低矮感到犹如身在蒸笼。”(根据学生交流,适时引导体会:这段话从哪些方面描写环境?随机输入批注:环境恶劣,并指导朗读)(3)预设三:“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随机理解:震耳欲聋。情境体会。假如你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会怎么做,母亲可以吗?适时引读。母亲在怎样的环境里工作?昨天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明天每天体会心情。此时此刻,你是来找母亲要钱的,看到这一幕,你的心情如何?学生带着体会朗读。4.聚焦特殊描写。“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的眼睛。”(1)入情入境,体会心情。我们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此时,你仅仅读出了母亲的辛劳吗?如果你就是梁晓声,这个时候,你的心里在想什么?(预设:难受、惭愧、心疼)(2)学生带着体会朗读。(3)对比写法,体会情感。同学们,作者把这份心情写在了这样的表达中,但要把这层意思说清楚,我们一般是这样写的(出示句子)“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比较:读一读,和课文中的写法比较比较,说说哪句好,为什么?小结:反复强调,倒装强化,写出了母亲的辛劳,我内心的心疼、难受。(4)配乐,有感情朗读。5.分享学习收获,总结。抓住“找母亲要钱”这个场景中的细节描写,我们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读出了特殊语言形式在特殊语境下的表达效果。表现人物,可以写动作、语言、神态,也可以通过对环境、场景、细节表现,这些描写联系起来读的时候,会进一步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感情。(四)迁移运用,交流收获,放学“母亲给钱”场景1.明确任务。我们试着用抓细节描写、联系起来读的方法,借助作业本,来学习课文后面的场景“母亲给钱”。2.自主学习,梳理细节。(1)出示作业本第五题第一小题。(2)组织交流作业本中的示例,学习方法,抓关键词提炼。3.小组合作学习,出示作业本第五题第二小题及学习要求。4.小组汇报展示。预设一:和母亲的对话,写出母亲工作忙碌、辛苦,我欲言又止,不忍心打扰母亲。预设二:“龟裂”写出母亲辛劳。预设三:和另一个女人对比,写出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预设四:“鼻子一酸”,写出我内心的难受、心疼、酸楚、愧疚。预设五:四个“立刻”,写出母亲争分夺秒地工作,为挑起家里的担子,一刻也不敢耽误。(五)随堂作业,推荐阅读1.完成作业本第五题第三小题。2.推荐阅读:梁晓声的母亲。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