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药物价格表-乙肝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进展.docx
-
资源ID:32766717
资源大小:1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乙肝抗病毒药物价格表-乙肝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进展.docx
乙肝抗病毒药物价格表 乙肝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进展乙肝抗病毒药物价格表 乙肝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进展 【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XX)11003201 【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故治疗仍有许多困难。目前治疗乙肝的药物多达上千种,但没有一种药物是根治性的,多数药物的作用系调节免疫和改善肝脏功能,但抗病毒疗法被认为是治疗乙肝的主要方法,已取得一些进展。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药物;进展 我国的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可能超过12亿,其中需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XX万。肝炎病毒引起肝细胞损伤及肝组织炎症、坏死病变有二不同机制,是肝炎病毒直接损伤肝细胞;人体对肝炎病毒及其抗原的免疫应答,导致肝细胞免疫损伤,使肝细胞发生破坏和肝组织炎症。不论哪一种机制,均以肝炎病毒病原而启动病理过程。肝炎病毒可在人体内复制。使肝组织病变持续进行进而慢性化。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清除体内肝炎病毒最主要和关键的方法1。目前治疗肝炎的药物多达上千种,但没有一种药物是根治性的,多数药物的作用系调节免疫和改善肝脏功能,但抗病毒疗法被认为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方法,已取得一些进展。现复习文献作总结如下。 1 干扰素(IFN) 为治疗慢乙肝的一线药物,我国已批准用于治疗乙肝的重组IFN,包括-2b干扰素,Intron(Schering Pough),-2a干扰素,Roferon (Roche)和-1b干扰素。所有干扰素均需通过和靶细胞受体相结合,启动干扰素反应基因成分(ISRE),产生抗病毒蛋白及多种免疫调节因子。和干扰素均和I型IFN受体结合,不同亚型IFN-结合于受体的位点有所不同,目前发现干扰素受体有异质性,不同个体干扰素受体表达的数目不等可影响干扰素疗效。治疗中有一部分患者出现血清ALT/AST水平升高,但效果较好,可能和增强机体免疫清除能力有关。 2 拉咪呋定(3TC) 为近年来新合成的二脱氧胞嘧啶核苷类药物,具有抑制病毒的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对乙肝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因拉咪呋定停药后复发率很高,且长期口服不良反应轻,因此主张长期用其治疗,直至出现HBeAg(-)及抗-HBe(+)血清转换时停药。此类药物抗HBV具有一些共同点:迅速抑制病毒DNA的逆转录过程,对病毒蛋白的合成影响较小;易于诱发DNA多聚酶的突变形成耐药性;停药后易复发2。 3 法昔洛韦(Famciclovir) 新一代鸟嘌呤核苷类药物,亦是无环鸟苷衍生物,可以口服,进入人体后转换为潘昔洛韦。该药可在细胞内迅速形成三磷酸盐,具有抗病毒作用。其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方面有两个重要特点:在细胞内代谢慢,半衰期长,药物浓度高;可抑制HBV cDNA复制,抑制率达50%。该药治疗慢性乙肝可使血清HBV DNA水平和ALT活性明显下降。近期研究证明,其抗HBV作用较拉咪呋定弱,HBeAg转阴率低;不良反应轻,停药后病情易复发;长期应用可导致HBVP原基因发生多位点变异而产生耐药,使病情复发及血清HBV dNA和ALT出现反跳。故有学者主张法昔洛韦与其它抗病毒药如拉咪呋定、干扰素并或免疫调节剂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4 洛布卡韦(Lobucavir) 环烷基核苷类为近年来新研制的鸟苷类似物,具有较强的抗疱疹病毒和抗HBV作用。服药后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下降(可下降310g10)或转阴,但HBeAg转阴率较低,停药后可出现病情复发;不良反应较轻,少数病人可出现食欲不振、头晕及腹痛,停药后症状消失,且洛布卡韦对拉咪呋定耐药病人有效。 5 阿地福韦(Adefovir) 为近年新合成的腺苷类似物,具有抗逆转录病毒、嗜肝病毒和疱疹病毒的广谱抗病毒活性。该药可使血清HBV-DNA水平下降或转阴;ALT升高病人的HBeAg阴转率为20%27%。而ALT正常者治疗后HBeAg多不阴转,停药后亦可出现病情复发。阿地福韦治疗后可出现血清ALT活性升高,常有HBcAg特异性TH细胞增殖反应。 6 DNA疫苗 它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方法,将含编码外源蛋白基因的质粒DNA直接导入动物组织,外源基因于体内细胞表达后,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 7 免疫调节剂 许多临床现象表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展和后果,主要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应答,故应用一些免疫调节剂,是另类清除HBV的方法。目前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非特异免疫调节剂有胸腺肽、胸腺肽1、白细胞介素2和12及左旋眯唑涂布剂等,它们对提高抗HBV的免疫功能虽有一定的疗效。目前的研究较多的是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对HBV特异性免疫功能,可以特异性识别、清除HBV,如前S或S肽疫苗、免疫复合物疫苗、DNA疫苗等。 8 中药治疗 目前因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耐药株的出现,故对中草药及其提取成分的抗HBV作用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中医药在抗HBV方面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中药中已发现了许多具有抗HBV的单味中药或复方药物。这与乙型肝炎本身发病机制复杂及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各种因素有关。如何研发新型高效的抗HBV中药是当前研究的难题3。 此外,尚有二脱氧氟硫胞嘧啶(FTC)、L-氧用阿糖尿嘧啶(L-FMAU)、环氧羟碳脱氧鸟苷(xxxx475)等核苷类药物,均有较强的抗HBV作用。新核苷类药物的药理、药效、毒理和临床应用结果有以下共同特点:作用的靶位点为控制DNA多聚酶和逆转录酶活性;与dNTP竞争性掺入复制的DNA链终止其合成,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口服吸收良好;对HBV抑制作用强,可迅速、明显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毒性低,可长期应用;停药后复发率高;长期应用易产生病毒变异引起耐药,影响疗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