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淋巴结炎鉴别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彩色多普勒鉴别诊断探讨].docx
-
资源ID:32778410
资源大小:1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肠系膜淋巴结炎鉴别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彩色多普勒鉴别诊断探讨].docx
肠系膜淋巴结炎鉴别诊断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彩色多普勒鉴别诊断探讨肠系膜淋巴结炎鉴别诊断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彩色多普勒鉴别诊断探讨 【摘要】目的 提高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其合并症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20XX年7月至20XX年6月在我室用高频超声检查发现,后经临床抗炎治疗复查,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30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其合并症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0例患者中,单纯肠系膜淋巴结炎205例,肠炎或阑尾炎伴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56例,肠套叠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39例。结论 小儿腹壁较薄,高频彩超可直观清晰地显示小儿腹腔内部层次结构,大血管、肠管的蠕动及肠系膜上肿大的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回声、分布情况,并能同时发现阑尾炎、肠套叠等病变,为临床治疗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频彩超 肠系膜淋巴结炎 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XX)4-391-02 小儿腹痛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是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因此对该病有明确的诊断,对其早期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0例患者中男161例,女139例。年龄1-11岁,平均5.8岁。临床表现:脐周、右下腹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呕吐、腹泻及便秘,偶有发热。 1.2 方法 仪器为xxxx一IU22 型、xxxx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12MHz,患者取仰卧位,一般无特殊的准备要求,常规用3.5MHz探头观察肝脏、胆囊、脾脏、胰腺和肾脏等情况,再用高频探头依次扫查上、中、下腹及肠管的情况,此外,观察腹腔有无肿块、积液及肠管蠕动、套叠、扩张、积液等征像,观察肠道与肿大淋巴结的关系,然后应用彩色血流成像技术观察淋巴结的内部血流分布情况。 判定淋巴结肿大的标准:在同一区域肠系膜上同时扫查到2个以上的淋巴结,短轴直径0.5cm,长轴直径1.0cm,或淋巴结成集簇状排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淋巴结内血流增加均视为肿大1。 2 结果 300例患者中单纯肠系膜淋巴结炎205例,右下腹及脐周多个淋巴结肿大,呈椭圆型或卵圆型,多发呈串珠样沿肠系膜排列,最大2.0cm,最小1.0cm,且纵横比2,其结构呈肾形、靶样、皮质及淋巴门大部分呈宽阔型,少部分吴狭窄型,以低回声为主,急性向心性回声减低,部分呈无回声,通常无钙化,偶有融合。CDFI:位置较深的肿大淋巴结内可探及点状血流,表浅者可见自淋巴门向淋巴结内呈树枝状分布的血流信号。205例患者经抗炎治疗后复查,增大的淋巴结数目变少,淋巴结变小或消失,CDFI无明显血流信号。肠炎或阑尾炎伴淋巴结肿大的56例,超声示:肠管扩张,蠕动加快,肠间隙可见少量积液,或阑尾肿大,肠壁增厚,阑尾积液伴周围淋巴结肿大,但数目较少,散在分布。 CDFI淋巴结内部血流信号稀少,或无血流信号。 肠套叠伴淋巴结肿大39例,随着病程的延长,导致肠壁水肿渗出,其周围淋巴结反应性肿胀。 3 讨论 小儿淋巴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屏障作用差,所以呼吸道、胃肠道的细菌、病毒等感染常累及肠系膜,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单纯肠系膜淋巴结炎常与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存在,先有以发热为主的上呼吸道感染表现,而后发生腹痛及其他体征,且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略高,淋巴细胞相对较高。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原因,其一是由于远端回肠的肠系膜淋巴结引流十分丰富,回肠末端及升结肠部分区域淋巴结很多,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毒素可沿血循环到达该区域的淋巴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另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由于回盲瓣的关闭作用,使得肠内毒素或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在回肠末端滞留的时间较长而易于吸收,是造成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另一重要原因。所以急性淋巴结炎的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有腹泻或便秘,但因病变主要侵及末端回肠的淋巴结,故以右下腹痛常见。因肠系膜淋巴结炎无特征的症状及体征,所以称为非特异性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相对困难。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迁延,患儿常导致间断性腹痛、食欲不振,甚至影响小儿日常生活及生长发育,而应用高频彩超对患儿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能够发现异常肿大淋巴结,为临床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可靠的依据。 小儿急性淋巴结炎需与淋巴结结核、恶性淋巴瘤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相鉴别:1)结核和肿瘤性病变引起的淋巴结相互融合,表现为淋巴结边缘或相邻淋巴结间的高回声脂肪层消失。肠系膜淋巴结核随着病程延长,肿大的淋巴结出现融合,部分出现液化和钙化3,可合并大量腹水、肠管粘连等改变。当怀疑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除结核菌素试验外还应当检查颈部淋巴结和肺。肠系膜恶性淋巴瘤趋向圆型,纵横比2,回声分布不均,有点状钙化和液化坏死区,外周包膜不清有切迹,相互融合,周围组织有浸润,除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同时,其他部位也有同样类圆型的淋巴结,如颈部及腹腔大血管周围,一般抗炎治疗无效,必要时需活检穿刺诊断。2)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由早期肿瘤病变引起,淋巴结皮质的反应性增生,致皮质明显增厚,形态饱满,纵横比例减少,回声减低,髓质受压呈线状。 CDFI:可显示淋巴结门和内部血供增多。 总之,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高频彩超起着重要的作用,再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进一步提高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鉴别诊断,从而体现它的巨大的价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