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5篇分享.docx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5篇分享对于刚上高一的高中生而言,学习好高一化学必修一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将来高考化学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1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 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 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 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 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 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 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 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 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 、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fe2o3 + 3h2o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2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3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4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化为银白色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伴有嗞嗞响声;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mol)=N/N(A) 2.物质的量n(mol)=m/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V/V(m)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丁达尔现象 聚沉 电泳 布朗运动 3.胶体提纯:渗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5 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12O3为氧化物,Al(OH)3为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CO32+H+HCO3 HCO3+H+CO2+H2O HCO3+H+CO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反应实质:HCO3+OH-H2O+CO32 与H2O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 CO32+H2O+xxxx 不反应 与盐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Ca2+CO32CaCO3 不反应 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 转化关系 五、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5篇分享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