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二轮复习浅见古代诗歌鉴赏(共21张ppt课件).pptx
-
资源ID:32851575
资源大小:147.43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新语文二轮复习浅见古代诗歌鉴赏(共21张ppt课件).pptx
古代诗歌古代诗歌(shg)鉴赏二轮复习浅鉴赏二轮复习浅见见 2017.04.07第一页,共二十一页。古代诗歌鉴赏(jinshng)(心中有考纲)鉴赏评价(D):鉴别,赏析,评说(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近年主观+主观,今年(jnnin)的题型示例主观+主观或客观+主观(5选2客观题) 第二页,共二十一页。考纲说明(shumng)四点提示考查层级D考查目标鉴别、赏析、评说考查范围(fnwi)形象、语言、技巧、感情考查样式多选题+简答题第三页,共二十一页。文学作品(wn xu zu pn)共性o 写什么(形象)?如何写(语言、技巧)?为何写(感情、观点)?o 形象o 感知外在特征鉴别(形象的独特性、排他性)o 分析内在意蕴赏析(shn x)(形象的象征意义)o 评价感情观点评说(塑造形象的目的)第四页,共二十一页。古代(gdi)诗歌鉴赏(眼中有考卷)o纵五年、横三套的高考卷o充分体现考试大纲(dgng)说明精神o命制科学、规范o答案体现文本,有说服力第五页,共二十一页。设题比较(bjio)说明o 2017说明题型示例1.修睦落叶(主观+客观)(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评说(pn shu))2.周朴春日秦国怀古(主观+主观)(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鉴别、评说)(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赏析)(何景,何情,情景如何结合)第六页,共二十一页。设题比较(bjio)(模考)江南十校 陆游感旧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应为“赏析”)15.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应为“分析”“鉴别、评说(pn shu)”)皖北协作区 潘阆渭上秋夕闲望1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正确的两项是(应为“分析鉴赏”)15.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概括)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第七页,共二十一页。古代诗歌鉴赏(概念(ginin)求准确)o 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o 语言:炼字、炼句、句式特点、语言风格o 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等),抒情(直抒胸臆、融情于景等)2.修辞手法:常见(chn jin)修辞格3.表现手法:用典、衬托、对比、联想等4.篇章结构: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 第八页,共二十一页。古代诗歌(shg)鉴赏(答题求规范)o准确审题,规范(gufn)答题o 立意、情境、设问、答案与评分细则o 达意度:过犹不及o规范答题:文本意识、分析意识、术语意识、分点意识第九页,共二十一页。2017皖北协作区联考15.(答案(d n))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yxing)。 ( 1分)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 ( 2分)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日,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 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 ( 3分)(如答“动静结合”“声色结合”也可酌情给分)第十页,共二十一页。2012高考卷o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 远 人 晏几道o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o 8.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鉴别、评说)“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赏析景与情关系)o 9.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yunyn)是什么?请简要分析。(鉴别、评说)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2012答案(d n)8(1)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2)首句起兴,烘托、渲染,(是什么)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tsh)色调,(为什么)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怎么样)9(1)关系:“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2)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打湿。(是什么)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褪色。(为什么)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2013课标卷 鹊鹊 桥桥 仙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jn h)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鉴别、评说)(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赏析)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2013答案(d n)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怎么样)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fngyu)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下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为什么)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2014课标卷 阮郎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注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zuyng)?请结合内容分析。(赏析)(5分)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评说)(6分)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2014答案(d n)8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ndn)的暮色。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2015课标卷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bi co)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鉴别、赏析)(5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鉴别、评说、赏析)(6 分)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2015答案(d n)8.本诗描写的边塞(bin si)风光,并非作者亲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尚处在前往边塞(bin si)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9.(1)表明作者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2)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伤感,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第十八页,共二十一页。2016课标卷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gngz),沧浪罢钓竿。【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鉴别、评说)(6分)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赏析、评说)(5分) 第十九页,共二十一页。2016答案(d n)8.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3分) 9. 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bmin)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第二十页,共二十一页。内容(nirng)总结古代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浅见。近年主观(zhgun)+主观(zhgun),今年的题型示例主观(zhgun)+主观(zhgun)或客观+主观(zhgun)(5选2客观题)。2.周朴春日秦国怀古(主观(zhgun)+主观(zhgun))。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应为“赏析”)。(概括)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9(1)关系:“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