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精要.docx

    • 资源ID:32856979       资源大小:26.08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精要.docx

    2022年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精要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内涵 、  原则及主要领域1、社会工作的内涵:    (1)  含义:  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  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  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 务活动;    (2)  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普通、行政性、专业社会工作)2、社会工作的目标:  服务对象层面(解救危难;  缓解困难;  激发潜能;  促进发展)  、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  促进社会公正)  、文化层面(弘扬人道主义;  促进社会团结)  。3社会工作的功能:  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  恢复弱化的功能;  促进人的发展;  促进人与社会环 境相互适应)  、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  建构社会资本;  促进社会和谐;  推动社会进步)  。4、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1)  服务对象;    (2)  社会工作者;    (3)  价值观;    (4)  助人方法;    (5)  专业方法。5、社会工作者角色:  直接服务角色(服务提供者;  治疗者;  支持者;  使能者;  倡导者;  关系协调者)  、间接服务角 色(行政管理者;  资源筹措者;  政策影响者;  研究者)  、合并角色6、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    (1)  沟通与建立关系;    (2)  促进和使能的能力;    (3)  评估和计划;    (4)  提供服务和干 预;    (5)  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    (6)  发展专业的能力。7、社会工作主要领域:  儿童及青少年;  老年;  妇女;  残疾人;  司法;  优抚安置;  社会救助;  减贫;   家庭;  学校; 社区;  医务;  企业。8、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  贫困人群到有需要人群;  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工作服务的新领域。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1)  基本信念:  尊重;  独特性;  相信人能改变。(2)  实践原则:  接纳;非评判;  个别化;  保密;  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专业伦理主要内容1、基本原则;  服务对象为本、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坚持专业的权威性。                  2、基本内容;  对服务对象、对同事、对服务机构、作为专业人员、对社会工作专业、对 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伦理议题内容服务对象自决;  保密议题;  双重关系;  知情同意;  多元文化;  专业能力伦理难题处理基本处理原则:  保护生命;  差别平等;   自由自主;  最小伤害;  生命质量;  隐私保密;  真诚 原则。3 、  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  服务大众、  践行社会公正、  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服务中人 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待人真诚和守信、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1、人类需要层次和类型: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  尊重;   自我实现);  ERG理论 (存在需要;  关系需要;  成长需要);  多亚尔和高夫需要理论 (基本需要;  中介需要)  。2、人类行为类型:  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  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 。3 、  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  家庭 (类型;  教养模式;  功能)  、  同辈群体、  学校、工作单位、社区、文化、大众传媒。4、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埃里克森人类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行 为主义理论;  依恋理论;  符号互动论;  标签理论。5、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婴幼儿:  哺乳问题、母爱剥夺、弃婴问题;  学龄前:  挑食偏食、攻击行为、电 子产品依赖;  学龄阶段:  儿童意外伤害、校园欺凌、儿童性侵害;  青少年阶段:  网络成瘾、青少年犯罪、青少  年性行为、神经性厌食症;  青年阶段:  婚恋问题、性别歧视、就业问题;  中年阶段:  早衰、更年期、婚外恋、  家庭暴力;  老年阶段:  失智和失能、精神健康问题、死亡、被歧视和被虐待。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主要理论主要观点实务应用精神分析取 向意识层次;  人格结构理论;  焦虑与防卫机制;  性 心理发展。原则:  个别化;  签订治疗契约;  提供安全与支持 的环境;  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  倾听、理解服务 对象想法。治疗过程:  治疗情境、关系和治疗性对话。心理社会治 疗模式人在情境中力量均衡 内心困扰与外部环境达至平衡;  介入 分为直接介入与间接介入。认知行为理 论艾利斯“ABC情绪理论框架”原则:  界定问题、确定目标、辅导过程 。应用过 程:  助人过程;  确定评估重点;  专业关系的建   立;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任务。系统理论结构;  过程;  行动;  机能原则:   问题多方面、个体与环境互动、互动关系 是动态的、提供帮助针对整体系统。应用过程: 专业关系界定、服务目标、专业人员的角色。生态系统理 论生命周期、人及关联、胜任能力、角色表现、生 态地位、适应力原则:  实践一致性、情境的重要性、积极视角、 辨识行为模式、重视过程、强调与他人一起工   作。注意事项:  社会环境为问题重要因素、着眼点在 不同系统、关系是动态的、从整个生态系统出   发。人本主义相信人的理性,  具有理性的人可以自主选择行动强调人的内在价值和能力;  人们负有责任;  个人 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  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 权利;   自由表达的权利;  差别得到尊重;  具有质 疑和挑战专业人员权利。存在主义核心是个人的存在,  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 (选择 和行动);  强调个人自由与责任。理念:  觉醒;  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  选择的自   由;  对话的必要性;  实行 。应用重点:  强调个人 生命的意义、内在价值、个人痛苦的经历都是有 意义的。增强权能理 论个人无力感环境压迫产生;  环境中存在障碍无法 实现权能;  缺乏权能;  受助人有能力、价值;  合 作性伙伴关系。服务目标4个方面;  服务原则10条;  干预的三个层 面: 建立合作关系、教授技巧知识、集体行动。  平等伙伴关系:  社会工作者应避免以权威的 姿态出现;  建立伙伴关系;  分享可以获得能力;对话。社会支持理 论正式支持网络;  非正式支持网络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  在3个方面发挥作用:预防、治疗和恢复。优势视角理 论优势;  增强权能;  成员资格;  抗逆力;  治愈和整 合;  对话与合作;  悬置怀疑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是有优势;  创伤、痛 苦可能是机遇;  与服务对象合作;  所有环境充满 资源;  专业关系。发展性社会 工作投资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强调以社区为本、服务 对象是自己环境的“专家”;  国际化意识。理论框架:   以发展为导向;   以社区为场境;  投资 策略。第五章  个案工作方法1、个案工作主要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直接治疗技巧、间接治疗技巧)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理性情绪治疗模 式、任务中心治疗模式、  危机介入治疗模式、  人本治疗模式、  家庭治疗模式 (结构式、  萨提亚家庭治疗)  。2、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申请与接案;  预估与问题分析;  制定计划;  开展服务;  评估与结案。3、个案常用技巧:    (1)  会谈技巧:  支持性技巧 (专注、倾听、  同理心、  鼓励);  引领性的技巧 (澄清、对焦、摘  要);  影响性技巧 (提供信息、  自我披露、  建议、  忠告、对质)  。(2)  评估:  评估类型选择:  效果评估、过程评 估;  评估方法运用:   问卷评估、行为评估、心理测量;  鼓励服务对象参与;  坦诚与保密。4 、个案管理的实施原则:  服务对象的参与;  服务评估 (核心工作);  服务的协调:  管理者注重协调能力,  全 人服务;  资源整合:  多方资源;  包裹式服务与专业合作;  评估与监督:  确保服务对象认可的标准。5 、个案管理的工作过程:  个案发掘与转介:  转介、外展;  评估与选择:  对问题进行界定和测评过程;  个案计 划与执行:  包裹式服务包括了治疗计划和服务计划;  监督和评估:  是否符合需要、是否满意、是否实现目标;  结案:  结案的处理。第六章  小组工作方法1、小组的类型:  教育小组、  成长小组、支持小组、  治疗小组。2、小组工作理论基础:  场域理论 (行为环境论、  生活空间、此时此地);  小组动力学 (小组特性、小组内聚与分 裂、小组行为随成员改变而改变);  符合互动论镜中自我理论。3、小组的特点:  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  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  运用小组治疗性因素;  注重团体的动 力。4、小组工作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  治疗模式、  互动模式、  发展模式。5、小组工作的过程:  准备阶段 (招募与遴选;  制定工作目标;  工作计划;   申报并协调资源;  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  间;  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  开始阶段 (消除陌生感;  明确小组的期望与认识;  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   约;  制定小组规范;  塑造信任的小组氛围;  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  转折阶段 (处理抗拒行为;  协调和处 理冲突;  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  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  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  成熟阶段 (维持良好的互 动;  获得新的认知;  把认知转变为行动;  解决有关问题);  结束阶段 (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与感  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  做好小组评估)  。6、小组工作技巧:  沟通与互动的技巧(与组员沟通、促进组员沟通);  小组讨论的技巧(事前准备、主持小组讨  论);  小组介入的技巧(对小组组员的介入技巧、对小组整体的介入技巧、改变小组外部环境的介入技巧);  小组 活动设计技巧(紧扣小组目标、考虑组员的特征及能力、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经验分享环节);  小组评估技巧   (评估类型、流程、评估资料的收集)  。第七章  社区工作方法1、社区工作的特点:  分析问题的视角更为结构取向;  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  具有一定的政治性;  富有批判和反 思精神。2、社区工作的目标:  任务目标:    (安置无家可归者、照顾贫穷残障人士等);  过程目标:    (社区居民能力、发展培 育社区领袖等)  。3、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实施策略):  地区发展模式 (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团结邻里、社区教育、提供服务和发 展资源、社区参与);  社会策划模式 (明确组织的使命和目标、分析环境和形势、客观地认识自身的能力、界定和  分析问题、确定需要评估需要的主要方法、建立目标和达成目标的标准、列出、比较并选择可行性方案、测试方     案、执行方案、评估结果);  社区照顾模式 (在社区照顾、由社区照顾、对社区照顾、整合式社区照顾、为家庭照  顾者提供服务、社区倡导)  。4、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进入社区 (积极参与社区重要活动;  主办社区活动;  积极介入社区事务;  经常出现 在居民之中;  报道社区活动);  认识社区 (社区基本情况分析、社区问题分析、社区需要分析);  培育社区(招收  成员、订立组织规则、推选领导者、建立工作小组、筹措经费);  制定社区计划 (明确目标、制定策略);  实施工  作计划 (资源分析、开发、连接、维系);  社区工作评估 (过程评估、成果评估、效益评估)  。5、社区工作的技巧:  建立和发展社区关系的技巧;  发展社区支持网络的技巧;  社区教育技巧;  动员群众的技巧;  运 用传播媒介的技巧。第八章  社会工作行政1、社会服务方案策划的步骤和方法:    (1)  问题的认识和分析:  问题认识工作表、分支法;  需求评估。(2)  目 标制定阶段:  界定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  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3)  方案安排阶段:  制定各种可行性方案;  选 择理想的可行方案;  决定资源需求和争取资源;  制定行动计划。(4)  考虑服务评估:  过程评估(任务完成、资源使用等情况);  效果评估(方案实施后产生的效果)  。2、我国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  政府、群团组织、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3、机构的组织结构:  一般组织结构:  直线式、职能式、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团队组织结构:   问题解决型团 队;  跨专业团队4、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方式的类型:  专制型、民主型(参与型)  、放任型5、社会服务机构的激励措施:  了解员工的个别差异,  根据个人特点分配任务;  用目标引导员工,  增进其对工作的兴 趣;  提供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  协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计划。6、社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任用、训练与发展、绩效评估与激励、报酬管理、员工关系与维持7、志愿者管理的内容:  规划、组织、领导、控制。8、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  政府资助、社会捐助、商业交易。9、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预算:  单项预算法、方案预算法、零基预算法。10、社会捐助:  个人捐款动机(个人需要、外界影响、利他动机)  、企业捐款动机(市场营销、公共关系、自我利 益、税法策略、社会联谊)  。11、筹资方法:  项目申请、私人恳请与电话募捐、特别事件筹资活动。12 、   社会服务机构公信力的体现:  多元交代(财务交代、政治交代、专业交代、服务交代、行政交代)13 、   社会服务机构公信力评估:  资金合理使用和运作;  服务和活动与组织使命和宗旨保持一致;  财务与信息的透明 化;  规范的治理结构。第九章  社会工作督导1 、  督导对象与督导者:  督导对象(新进机构或经验不足的社会工作者;  机构实习生;  机构非正式人员)  、  督导 者 (资深的社会工作者担任)  。2 、  社会工作督导的类型:  师徒式;  训练式;  管理式;  咨询式。3、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和方式行政性督导内容社会工作者的招募和选择;  安置和引导工作人员;  工作计划和分配;  工作授权、协调 和分配;  工作督导、总结和评估;  督导者扮演多种角色(缓冲器、倡导者、机构变迁 推动人)教育性督导内容教导有关“服务对象群”的知识;  教导有关“社会服务机构”的知识;  教导有关“社会问 题”的知识;  教导有关“工作过程”的知识;  教导有关“工作者本身”的知识;  提供“专业 建议和咨询”。支持性督导内容压力来源:  服务对象、工作、服务机构行政、社会对社会工作认识的压力。主要内容:  疏导情绪、给予关怀、  发现成效、  寻求满足。社会工作者督导志愿者根据志愿者需求,  协助建立适当的服务价值和工作态度;  把握志愿者督导和志愿 者双方的角色职责和期待,  建立彼此信任的督导关系;  确保志愿者在社会服务机构 目标和行政程序内提供服务,  做好沟通;  切实做好工作安排和分配,  随时帮助补充 志愿者的服务技术;  表扬志愿者优良的工作表现,  对不良工作表现要给予建设性的 批评; 妥善处理志愿者的冲突问题。4、社会工作督导过程中的技巧社会工作督导的技巧:  督导的相互契合技巧;  订立协议;  开展话题的技巧;  同感与分享感受的技巧;  要求被督导者 努力工作和分享资料;  督导会谈的结束技巧。5 、  社会工作督导方式中的技巧:  个别督导 (聆听;  补充;  提出疑问;  进行评价;  提出建议)  、  团体督导、同辈督 导。第十章  社会工作研究1、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  诠释主义方法论;  批判主义方法论。2 、  定量研究的一般过程:  研究准备:  确定研究主题、建立研究假设、进行研究设计(概念指标操作化);  资料 收集;  研究分析:  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单变量、双变量、多变量关系),  中位数、众数;  总结应用。3 、  定性研究的一般过程:  研究准备;  资料收集 。  整理与分析;  总结应用。4 、  问卷调查(1)  问卷结构:  标题、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态度、行为和状态)  、编码等组成部分。(2)  问卷设计:  问卷要有可信度与效力;  考虑研究的目的或研究类型;  以回答者为视角为主;  保证操作可 行性。6、实验研究:  三对要素(自变量与因变量、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和后测);  常用类型(标准实验设计、准实验设 计、实地实验)  。3 、观察法:  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4 、访谈法:  类型(直接访问与间接访问、个别访问与集体访问、  结构式访问与无结构式访问);  形式(非正式会话 式访问、  引导式访问、标准化开放式访问)  、深度访谈 (反复的面对面交往)  、焦点小组 (10人左右,  不批评)  。5、个案研究:  特点(凸显研究的“对象”维度,  强调对象个别性;  技术和资料多元化;  研究步骤不甚严格;  详尽  深入);  一般步骤(确定研究对象、获准进入、取得信任建立友善关系、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报告研究结 果);  拓展个案:  主要维度(从观察者拓展到参与者、拓展对于时空的观察、从过程拓展到力量、拓展理论)  。6、非接触性研究: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比较法、内容分析法。7、行动研究:  特点(注重实务导向;  研究场域与实务场域合一;  重视民主参与;  兼具批判建构功能)按照参与研究的成员划分,  行动研究3种模式:  合作模式(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共同合作);  支持模式(专家咨询) 独立模式(实际工作者独立研究)  。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精要.docx)为本站会员(long****02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