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学历史岳麓版与原人教版教材的比较及运用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 .pdf
中学历史岳麓版与原人教版教材的比较及运用 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第 11期2009 年 11 月中小学教学研究TeachingResearchforPrimaryandMiddleSchools 中学历史岳麓版与原人教版教材的比较及运用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谷志峰(大庆市实验中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6) 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开始 .因此,岳麓版和原人教版教材都设置了鸦片战争课 .但同样是这一课 ,两种版本的教材确有着诸多的不同点 ,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作者试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两个版本的区别,以领悟新课程的魅力 ,这对于教师把握新课程体现出来的新范式 ,新史观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一,两种版本教材的区别1.两种教材的体例不同原人教版教材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影响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体例上设置三节课,岳麓版教材则设置一节课 ,也就是说将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融合为一课 .按照黑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指导意见和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授课时间为 1 课时.这就意味着岳麓版教材在这一课要大量压缩内容,否则就是原人教版教材的重复,也实现不了编者的最初目标 .诚然,这样做有它的合理性 ,因为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 ,原因,性质,甚至影向都几乎相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没有必要设置3 节课的内容 .从这一区别来看 ,我们可以认识到新课程并不是要完完整整地叙述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新课程的编写者认为这一过程是初中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而高中阶段则侧重于探究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结果和它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因而淡化了对两次鸦片战争过程的叙述. 2.两种教材的 -7 同设置不同原人教版教材用了三节内容,共 10 个子日,分别是”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 ”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国的禁烟运动 ”, ”鸦片战争的经过 ”, ”中英南京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 ”, ”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而岳麓版教材则用了3 个子日即 ” 虎门销烟 ”, ”南京条约以及战后中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三个子日就将原人教版的l0 个子目替代 ,这不能不说明新课程所倡导的观念和以前大不一样.原人教版教材是按照通史的体例来编写,它强调时序性 ,全面性,每一个问题都要丽而俱到,强调事件发生的起凼 , 经过,结果.而新教材的鸦片战争是放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这一大环境中 ,强调清政府面对西方工业文明课标教材的冲击所作出的反映 ,其中不乏争论 ,抗争最后到妥协.同时也强调四方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困发生的变化即影响 .新教材弱化了对鸦片战争过程,具体内容的讲述.以上说明 ,新教材鸦片战争一课构建的是文明史观,而非原来的通史观 .它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到来时中国政府的应变 ,而不是具体讲述客观历史事实.这就要求教师要构建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或知识线索, 突出重点 ,难点与主干知识 .教学内容要有所取含 ,详略得当 ,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3.岳麓版教材删除或弱化了一些问题原人教版教材强调鸦片战争的影响,并用了一节课的内容来讲述 ,而岳麓版教材则进行了整合,将原有的南京条约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全部收录 ,但没有具体展开分析其内容.而刘 鸦片战争的影响仅寥寥几笔 ,并没有用大的篇幅来叙述.而是把鸦片战争的经济影响放在了必修2 第 10 课近代中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当中 ,文化影响放在了必修3 第 20 课四学东渐当中 . 力史课程标准要求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固经济结构变动情况 .用了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经济特权 ,大艟洋货涌人中国 ,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侧重于鸦片战争对中圈经济的影响来讲述的.这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专题为主线的观念,不是以前旧教材的简单重复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这一观点.另#1-,原人教版的 ” 俄国侵占我固北方大片领土” 这一子同在岳麓版教材中完全不见踪影.这是因为新教材是以文明史观作为基础而编写的,近代沙皇俄国的侵略同英法等 :业团家对我国的侵略是不同的.英法等国是在 f:业革命开展或完成的过程中需要海外市场及原料产地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或在形成的过程中进行的扩张行动 .它是以侵占通商口岸 ,夺取贸易权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为特点 .而沙皇俄国在 I9 世纪中期 -业革命的浪潮还没有兴起 ,工商业的发展还没有使它必须进行海外扩张以夺取广阔的市场 ,它对中囝侵略的特点仅仅是封建式的对领土的大蚕食 ,也就是说俄国刘 我网的侵略并不是工业文明对我国的冲击,凶而不足文明史观的范畴 ,所以新教材将其删除 .笔者认为 ,岳麓版教材鸦片战争一课将以f 烦琐的内容变得简清明了,重点难点突出 ,主干和枝叶搭配合理 ,适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但同时也刘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不能按老套路讲解,切忌经验主义 ,需要丹发新的课程资源 ,同时也为作者简介 :谷志峰 (1978 一),男,黑龙江通河人 ,中学一级数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电教竹 ,教法及课程 . 6 第 11期2009 年 11 月中小学教学研究TeachingResearchforPnmaryandMiddleSchools 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教师在运用新教材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新教材教学的侧重点笔者认为首先从教材编排意图就是不一样的,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来的人教版教材从鸦片战争前夕东西方对比,到鸦片:争爆发的必然性 ,鸦片战争的经过 ,结果影响 ,侧重于中国近代的日 辱感,但对于东四方文明的碰撞感不是很强 .而岳麓版第一次鸦片战争:课程标准要求“ 列举 l840 年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 ”本课没有重复初中历史的学习内容,而是在材料的选择 ,问题的设计中以引导分析为日的,侧重理性的思考 ,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其中第 1 目” 虎门销烟 ” 讲战争的起因 ;第 2 日” 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 略讲经过 ,主要谈结果和影响 ;第 3 目” 第二次鸦片战争 ” 概述了起因 ,经过和结果 ,从中可以看出重点放在对战争的起因和结果影响的分析认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由于教材以 ” 政治文明 ” 为主题,所以本课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注重认识西方侵略对我国整体的外部冲击性特别是战败对中国近代政局的影响 .在落实三维目标时 ,不妨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同标确定为 :进行国情教育即认识到封建主义走向衰落是鸦片战争前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形成世界认识即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足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鸦片战争反映了西方列强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工业革命后对华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的侵略特征. 2.努力开发 ,整合相关课程资源因为新课程倡导教师要用” 教材教” 而不是 ” 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吸取其合理内容来优化教学内容 ,从而完善鸦片战争这一课的丰要内容 .尤其要注意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必修 2 第 10 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必修3 第 20 课西学东渐都是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分解介绍,在讲到任何一本必修教材时都要注意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他们熟悉的问题,诸如虎门销烟 ,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等 .教学中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 ,采取创设情境等方法形象生动地进行因势利导 ,不断启发 ,适时点拨和及时矫正 . 3.合理运用各种教具在鸦片战争这一课教学中j 虽调要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把拙象的内容直观化 ,使历史课堂丰富多彩.使用各种教具如投影 ,历史挂图 ,实物,幻灯,录音机,VCD 等等.在信息时代 ,这些材料日新月异 ,也日渐丰富,但不要认为材料越多越好.出现了课堂 t 仅仪是一些历史资料的堆砌 .没有体系 ,没.:fi-系统,只是一盘散沙,甚至于教师忽略自己点拨,指导者的身份 ,仪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将大量的事实 ,材料,网片加以罗列 .使用图片 ,视频等课标教材材料要用得适宜 ,比如说明鸦片的危害时 ,用罂粟花的图片和炮子谣就可以解决问题,不要再增加同类的素材,则就会画蛇添足 .与此同时 ,学生获得了大景的感性材料 ,以及自己的一些珂性认识,至于正确与 _否却不得而知了 .而教师忽略讲解的同时往往容易造成学生自身认知的误区 ,对形成的错误看法没有及时纠,长此以往就无法确理解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那么又将从何谈起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因此,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 ,如何把握住材料与论点之间的链条 ,如何挖掘材料内在的灵魂等都成为更高层次教师的必备条件 .简单的理念讲解只会空泛,而简单的罗列材料只会使 :生变得具体而缺乏深度 .所以二者如何结合 ,比例如何 ,选取的时机等都成为值得教师研究探讨的问题 .最佳的组合 ,最经典的讲解 ,最有效的方式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4.大胆开放课堂 ,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教师应泫努力开放课堂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n,l 间和空间 ,让学生积极参与 ,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 ,在参与中表现 .那么,教师如何为学生营造探究的环境.首先,要留出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0 页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如课前可下发落日的辉煌17,18世纪全球变局中的 ” 康乾盛 1R ” 这有利于学生全而认识中罔被动进入近代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继续把视野放大 ,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l60 多年前这场战争的意义 .总之,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但-4#统的课堂上 ,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往往被过于严肃的” 管教” 和” 八股式” 的套话所压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间 ,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 ,问题的思考 ,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 ,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的建构等过程.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会获得充分释放. 5.密切关注课程改革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0 以往的课程相比 ,鸦片战争给我们历史教师以更高的教学要求 .而对专题学习 ,学生头脑中缺乏起码的知识储备 ,需要教师作大量的知识铺垫,另有一些以往教材中没有出现或没有重点强调过的内容(如鸦片战争的影响中 ” 变局论”,总理衙门的设立 ,总税务司的设立等 ),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充电来丰富学科知识及相关知识以提高自身素质;设计理念的变化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学应逐步打破学科” 本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0 页的观念 ,把教学研究的 I ,:足点真正放到 ” 学” 上面来,研究学生的历史学习该学些什么,学生想学些什么 ,从现有的教学资源来看要实现真正转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摸索过程 .任重道远 ,.B ff3 的历史教师须不断努力 . (责任编辑 :李雪虹 ) 7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