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 .pdf

    • 资源ID:32875246       资源大小:185.8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 .pdf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14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文人相轻长兴臧寿恭眉卿、乌程严可均铁桥两先生者,同籍湖州,同时号通经博学,顾极不相能。杨太守岘(xi n),臧先生高席弟子,亦尝从严先生游。一日,太守自长兴归,舟泊城外,邻舟有命酒独酌者,视之严也。诘何自,以实对,诧曰:是邨夫子,堪若师乎? 他日,太守叩臧先生:严某如何人?曰: 粗能讽三字经。三字经者,学童初入塾试讽者也。文人相轻,不意经生亦然。 (选自清陈康琪郎潜纪闻二笔 ) 注释 湖州:古地名,在今浙江境内。通经:精通儒家经典。能:友善。高席:犹高材。 文言知识 说 游。游指 游泳 ,古今相同。 游原写作 遊,与行走有关。上文 从严先生游 中的 游,指交往。 游子 指离家远行的人;游学 指去远方求学; 游宦 指在外地做官。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号弟子诧叩讽试2翻译:是邨夫子,堪若师乎?不意经生亦然【参考译文】长兴人臧寿恭眉卿、乌程人严可均铁桥(眉卿、铁桥应该是他们的号或者字之类的)两人,籍贯都是湖州,两人都自称精通儒学经典、很有学问,但对对方都很不友善。太守杨岘,是臧先生的高徒,也曾跟从严先生游学。有一次,太守从长兴回来,他的船停靠在城外,旁边的船上有个人拿着酒独自品尝,仔细一看,是严先生。(太守)问他从哪里来,(严先生)把实话告诉他,(太守听后)诧异地说:这个村里的人,难道都是老师吗? 以后有一天,太守叩问臧先生 严先生这个人怎么样啊 臧先生回答: 粗略懂点三字经吧 三字经,童子刚入私塾考试时要解释翻译的,文人们( 常用它 ) 彼此轻视,想不到很有学识的博士也这样。【参考答案】 1 号称学生惊讶问背诵尝试2这是个村夫子, 怎能做你的老师?想不到读儒家经典著作的人也是这样。七步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导读:古人说 兄弟如手足 ,但兄弟之间为了争王位、争财物而互相残杀的从古到今却屡见不鲜,这不是太可悲了吗! 注释:文帝:曹操之子曹丕。东阿王,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大诗人。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不成者行大法( )2.萁在釜下然 ( ) 3漉菽以为汁 ( )4.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二、 萁在釜下然 的 釜 解释为,写出一个同义的成语。三、七步诗一般写作: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参考译文和答案】魏文帝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内做成一首诗,做不出即处以死刑。东阿王随声就做诗一首: 锅里煮着豆子用来作羹,滤豆子用来作汁。豆秸在锅底燃烧着,豆子在锅中哭泣: 你我本是一个根上生长的,你为什么这样不留情地逼迫我、熬煎我呢 ?魏文帝听了深有惭愧之色。一、 1. 死刑 2同 燃 字 3过滤豆类4曾经二、锅破釜沉舟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四、相煎何急;七步成章齐欲伐魏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导读: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注释:淳于髡(k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 ,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无劳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之苦:意思是没有费一点力气。顿:困倦,这里是使困倦 的意思。弊:疲劳,这里是 使疲劳 的意思。一、解释加点的词1天下之疾犬也() 2.各死其处()3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4. 谢将休士也()()5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二、翻译:1. 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2. 环山者三,腾山者五。3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三、文中故事与寓言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四、寓言故事的作用是【译文及参考答案】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 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一、 l. 快 2分别 3怕,担心 4辞去、遣散使( 让) 休息5独得,据有二、1. 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2环山追跑了三圈, 跳跃翻山追了五次。3农夫看见了,没有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四、寄寓了一定道理,对人们有一定警示作用。千里之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安事死马 ?而捐五百金 ! 涓人对曰: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导读: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涓人的一句反问可谓直接点出其举动的真正用意。而最后 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可谓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注释: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捐:白白费掉。市:买。一、解释加点的词1. 君遣之 ()2 而捐五百金()3于是不能期年 () 二、辨析下列 以字的意义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3而吾以捕蛇独存()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 用文中的话回答 ) 四、翻译1.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2.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译文及参考答案】古代有个国王,想用千金买千里马,三年不能够买到。有个宦官对国王说:请让我去买马。 国王派他去了。三个月就得到了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金把那匹马的骨头买来,回来向国王报告。国王大怒说: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白白地花费了五百金! 宦官回答说: 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下,何况活马呢?天下人必定认为大王肯出高价买马,千里马这就要到了。 由此不到一年, 买到三匹千里马。一、 1. 派遣、差遣2花费,此指白白费掉3一年,周年二、 1. 用 2认为 3因为 4用来三、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四、 1. 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2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请君入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 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兴曰: 此甚易耳 ! 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俊臣乃索大瓮, 火围如兴法, 因起谓兴曰: 有内状推兄, 请兄入此瓮 ! 兴惶恐,叩头伏罪。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注释:瓮 (wng) :大坛子。鞫 (j):审讯犯人。推事:研究事情。炙(zh) :烧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推:追究,检举。一、解释加点的词1. 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2. 囚多不承,当为何法()3取大瓮 () 4因起谓兴曰 () 二、翻译1. 兴曰: 此甚易耳 ! 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2. 因起谓兴曰: 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三、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的方法。【参考译文和答案】周兴和丘神勣合伙谋反,太后让来俊臣来审讯他。来俊臣趁着跟周兴一边吃饭一边研究事情的当口,对周兴说:犯人大多不肯招供,应当采取什么办法? 周兴说: 这很容易,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烤,让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 来俊臣于是找来一个大坛子,按周兴的方法周围升起炭火,站起来对周兴说: 宫内有人递出状辞检举你谋反,请兄进到这大坛子里去吧! 周兴惊恐万状,连忙叩头认罪。一、 1. 正在,正当2应当 3拿 4于是,就二、 l. 周兴说: 这很容易 ! 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烤,让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2 于是站起来对周兴说: 宫中有人递出状辞检举你,请你进到这大坛子里去吧 ! 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犬救幼女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母未时上山采薪,幼女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俄大雪,母薄暮 ( 傍晚 ) 负薪归,女与犬俱不见。母惊恐万状,奔走号呼,竟 ( 终) 不见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邻里相助,亦无济于事。是夜其幼女之父母悲痛欲绝( 死) ,以为女或溺水,或堕井,或为狼所食。凌晨,复邀邻人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此雍正( 清爱新觉罗胤祯的年号) 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1. 解释下列画线的词。A母未时上山采薪()B幼女随之不及()C母薄暮负薪归()D或堕井()2翻译:邻里相助,亦无济于事。译文: _ 3. 谈谈你对文中那只犬的看法。_ 【参考译文】呈贡县村民养了一只狗十分温顺. 一天一位母亲上山打柴, 小女跟不上 ,一下子落后了母亲几里 . 突然大雪 , 母亲在接近傍晚担柴回来的时候, 女儿和狗都不见了 .母亲非常惊恐, 在村中来回奔走大声呼叫,始终见不到女儿. 附近的村子协助找寻, 还是无济于事 . 晚上父母伤心极了, 认为女儿可能被水淹死了, 可能掉进井里了 , 也可能被狼狗吃了 , 天刚刚亮 , 父母又请附近的村子帮助找. 终于见到女孩卧在一棵树下, 狗依偎在旁边, 居然还没有死 . 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 同县的人没有不感到惊奇的。【参考答案】 1.A 砍柴 B 赶上 C迫近 D或者2. 邻里们帮助她找,也没有什么办法找到她女儿。3. 文中的狗忠诚,讲义气,重情感。王冕读书王冕,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然。母曰: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注释:王冕:人名。挞:打。已而:不久。会稽:地名。韩性:人名。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卒:死。1解释文中加点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 亡:(2) 遂:2解释 乃 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1) 暮乃反:(2) 乃不知有汉:(3) 乃入见:3.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4. 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说说喜欢的理由。【参考译文和答案】王冕,字元章,年少时,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就放牛。他(常常)偷偷地到学堂听各个学生读书,到了傍晚才回家。丢失了牛,父亲发怒打他,不久还是这样。母亲说: 儿了(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 王冕因此去了依僧寺,夜晚坐在佛的腿上映着长明灯读书。会稽韩性听说了并对他很惊异,收他为弟子,就称他博通经典的儒士,韩性死了,门人对待王冕象对待韩性一样。1. 丢、于是,就2才、竟、于是,就3儿子 ( 对读书 ) 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4答喜欢谁都可,育之成理即可。非所言勿言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诡;非所争勿争,以避其声。明者视于冥冥;智者谋于未形;聪者听于无声;虑者戒于未成。世之溷浊而我独淸,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选自说苑说丛)【注释】诡:欺诈,奸猾。声:声望,名声。溷浊:浑浊。【译文】不需你说的你就不要说,从而来避免祸害;不需你做的你就不要做,从而来避免危险;不需你拿的东西你就不要拿,从而来避免欺诈;不需你争取你就不要争取,从而来避免损害名声。眼睛明亮的人能看到昏暗的地方,有智慧的人能在事情没有发生时进行谋划;听力灵敏的人能在无声中听到声音;善于思考的人能在祸患没发生时做好防备。这个世界很浑浊,只有我很清白,所有的人都醉了,只有我还清醒。【阅读训练】1. 解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患( 2)冥冥( 3)谋( 4)戒2. 翻译聪者听于无声;虑者戒于未成。3. 世之溷浊而我独淸,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中的 独清 、独醒 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参考答案】1(1)祸害,灾难( 2)糊涂、愚昧的样子(昏暗的样子)(3)谋划( 4)防备,戒备2聪明的人,还没有一点声响时就预计到了;会思考的人还没有成功时就做好防备。(听力灵敏的人能在无声中听到声音;善于思考的人能在祸患没发生时做好防备。)3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诡;非所争勿争,以避其声。饶州神童【原文】饶州自元丰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争慕之。小儿不问如何,粗能念书,自五、六岁,即以次教之五经,以竹篮坐之木杪,绝其视听。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昼夜苦之。中间此科久废,政和后稍复,于是亦有偶中者。流俗因言饶州出神童。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于中也。(选自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 卷上)【注释】元丰:宋神宗年号。俚俗:民间。粗:大概。五经:指儒家推崇的五本经典著作。杪(mi o):树梢。此科:指专考幼童背诵经书的神童科 。【译文】饶州从元丰末年时,有个叫朱天锡的小孩儿凭借神童得到了一个官位,民间的百姓都很羡慕他。小孩不论怎么样,大概能念书时,从五、六岁,就分次教他们读五经,把竹篮吊在树梢上让他们坐在里面,断绝他们与外界的交流(让他们专心读书) 。教书的人预先就商量好价钱,教完一种经书,就给他们一些钱,白天黑夜(让这些小孩)苦读。在这期间,神童科被废除了好长时间,政治和谐后又重新逐渐恢复,因此也有偶然考中的小孩。民间就流传饶州出神童。然而许多小孩不是读书的料,苦读到死的孩子,比起考中的孩子要多得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阅读训练】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1)慕( 2)绝( 3)终( 4)中2. 翻译(1)昼夜苦之。(2)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于中也。3. 对于文中提到的培养神童的做法,你如何看待?【参考答案】1( 1)爱慕、羡慕( 2)断、切断、断绝(3)终了、完毕、结束(4)指考中做官3文中培养儿童的做法是揠苗助长,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实在是危害极大。齐人有好猎者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 曰: 何为? 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选自吕氏春秋 有改动)【注释】旷日:荒废时日。致力:致:竭尽(精力)、集中(意志);集中力量从事(某项事业)。疾:急切从事。【译文】齐国有个喜欢打猎的人,荒废了许多时日,可什么野兽也没猎到。回到家里,就感到对不起妻子和孩子,走出家门,就感到对不起朋友乡邻。他猎不到野兽的原因,是他的猎狗不好。(他)想要买一只好狗,(可是家里又十分贫困,买不起。)有个人对他说: 你应该尽力耕田。这个打猎的人说:为什么? 那 个人没有回答他。他就自己想到,该不会是想要我努力耕田有了收获之后就可以买到好狗了吧?于是,他回家后就辛勤耕田。辛勤耕田,家里就富裕起来。家里富裕起来,就(有钱)买到了好狗,于是他每次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不仅仅是打猎,许多事情都是这样。【阅读训练】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1)入( 2)家室( 3)宜( 4)疾耕2. 翻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2)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3. 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参考答案】1. (1)回家( 2)妻子孩子( 3)应该( 4)努力耕田3. 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暂时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干,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前事不远吾属之师戊子,上谓侍臣曰:朕现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魏徵对曰: 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 上曰: 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导读:人常说:前事不远,后事之师。以古鉴今,善于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走今后的路,是明智之举。注释:奥博:含义深广。是:称赞,认为好。非:批评,认为不好。圣哲: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俊才:出众的才智。曾:虚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 连都 , 竟然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朕观隋炀帝集()2勇者竭其力()3炀帝恃其俊才()4骄矜自用()二、翻译1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2. 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三、本文谈到 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唐太宗还曾说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参考译文和答案】戊子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读隋炀帝集,发现它文辞深奥博大,含义深远,也知道称赞尧、舜,批评桀、纣,但是怎么做起事来就相反了呢! 魏徵回答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为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让有智慧的人献出自己的计谋,让勇敢的人能够竭尽全力。炀帝依仗自己出众的才智,骄傲自满固执己见,所以他嘴上说着尧、舜的话,身体却去做桀、纣的事,竟然自己还不觉察,以至于灭亡。 唐太宗说: 历史的教训刚刚过去,应当成为我们行动的老师。 一、 1. 看 2尽 3倚仗 4骄傲固执己见二、 1. 也知道称赞尧、舜,批评桀、纣,但是做事为什么相反呢!2 为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意见。三、要善于借鉴历史的、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地完善自己。林逋论学问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选自林逋 健余劄记 )【注释】闻其说:听师长的论说。为其事: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启发与借鉴】学与问。上文中说,问是为了学,而学又是为了做人,这就把学习的目的与途径都讲清了。刘开在问说中指出: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也,非学无以致疑(引起疑问),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作者从文与学的关系入手,指出 问的重要作用。至于学习的目的也各有不同,如荀子在劝学中说: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明晓)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才)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嘴巴与耳朵间的距离不过四寸,怎么能使自己七尺之躯的品德得到修养而完美)? 【译文】求学的人提问,不只要听师长的论说,还一定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只要了解方法,还要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这其中,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和朋友探讨,是求学的人最实在的事情。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作为一个人不能不学习,学习就当然不能不提问。【阅读训练】1. 解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 独(2) 方(3) 辩(4) 诸(5) 实务2. 翻译: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3. 北宋初期 晚唐体 诗人之一的林逋有梅妻鹤子 之称,其诗山园小梅二首?其一中 _ ,_ 两句更是脍炙人口。【参考答案】1( 1)只( 2)方法、技能(3)探讨、分辨( 4) 之于 (5)实在的事情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失亲得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 原曰: 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 苟欲学,不须资也。 【注】亲:父母;中心:心中;恻然:同情的样子。1、给下列语句断句。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2、注音。恻然()舍近求远()泣不成声()3、解词。(1)二则羡其得学:(2)苟欲学,不须资也:4、翻译句子。(1)凡得学者,有亲也。(2)苟欲学业,不须资也。【参考答案】1、者 / 也/ 孤/ 学/ 伤2、3、( 1)就是;能够(2)如果;学费4、( 1)凡是能够学习的人,都是因为有父母啊。(2)如果想要学习,不需要学费。陆绩怀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 当时的大豪强 ) 。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 装到怀里 )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 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 是橘甘,欲怀而遗( 送) 母。 术曰: 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术奇之,后常称说。1. 用/ 划分下边句子节奏。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2翻译:是橘甘,欲怀而遗母。译文: _ 3. 请评价 陆绩怀橘 的行为。_ 【参考译文】陆绩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人。他的父亲陆康,曾经担任过庐江太守,和袁术关系很好。又精通天文和历法。陆绩六岁时,到九江去拜见袁术。袁术命令下人拿出许多橘子来给陆绩吃。陆绩把三个橘子藏在了胸怀,等到告别的时候,跪着向袁术拜谢。不料这三个橘子从袖子里滚落到地上。袁术笑着说: 陆绩,你来别人家做客, 竟暗地里藏了主人的橘子,这是为什么呢? 陆绩跪在地上,回答道:这橘子很甜,我想起带几只橘子回去给母亲吃。 袁术说: 陆郎你那么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长大后必定是人才。 袁术认为陆绩十分与众不同,后来经常向别人称赞陆绩怀桔的美德。感情到了至真的地方 , 便不拘小节了 , 更何况是六岁的陆绩 , 一个橘子还不忘带给母亲, 这真是千古佳文.现在有人在席间在怀里藏果,想逗弄小孩。同样藏到怀里回去,何不把爱子之心变为爱父母之心呢。奇才陆绩,可以作为典范。【参考答案】1绩怀三枚 / 临行拜辞术 / 而橘坠地。2这橘子甘甜,想要装到怀里送给母亲。3陆绩小时候就知道孝敬母亲,顾念母亲,难能可贵。罗生还镯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仆曰: 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先生 怒,欲亲赍付还。仆叩首,且屈指曰: 往返必误场期,不可。 先生曰: 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竟寻至其家,果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赖人解救。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急行至京,试期已届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注释】孝廉: 举人 的别称。给:充足。赍(j ) :以物送人。投缳:上吊自杀。届(ji ) :到。【阅读训练】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可质为费2仆叩首;且屈指曰3竟寻至其家4鞭笞流血5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6举家感激二、请你简单概括罗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翻译下列句子。1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2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人有从学者人有从学者,遇(董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 苦渴无日。 遇言: 当以三余。 或问 三余 之意。遇言: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 从:跟随。苦:苦恼。渴:迫切地。或:有人。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其义自见()(2)苦渴无日()(3)当以三余()(4)夜者日之余()2、翻译下列语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3、文章反映了关于学习的哪两方面的道理?【参考答案】1、( 1)通 现,显现,显露。(2)时间( 3)用( 4)一天,每天2、读书上百遍,书的意义自然显现。3、(一是书要反复诵读,意义就自然显现了。一是读书要巧妙运用时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上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导读:名人大家读书尚且做到 未尝顷刻释卷 ,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注释: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从其父归宋,宋景枯中以枢密副使任西京留守。西洛:西京洛阳。僚属:官府的佐助官。当时,欧阳修、谢绛等都是钱惟演的僚属。经史:经书和史书。小说:杂记类书籍。小辞:指短小的诗词。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宋公垂: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钱思公虽生长富贵()2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 3讽诵之声琅然()4 闻于远近 () 5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6. 亦笃学如此 () 二、翻译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三、文中介绍钱宋两人读书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读书的共同点是() A. 都喜欢在上厕所时读书。B. 都是抓紧时间勤奋读书的。C.都是边读边诵,声音洪大响亮。四、作者介绍了钱惟演、宋绶两人的读书故事,又补充了自己三上 的写作经历,目的是告诉我们的道理。【参考译文和答案】钱惟演虽然出生长大在富贵人家,却很少有特别的爱好。他在西京洛阳时曾经对自己的下属官员说,自己一生惟独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书和史书,躺着的时候就读笔记小说,上厕所的时候就读短小的诗词,不曾有一刻放下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谢绛也说:宋绶和他同在史馆任职,每次上厕所一定带着书去,诵读的声音洪大响亮,远近都能听见,他专心好学到了这种地步。我于是对谢绛说: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大多写于 三上 ,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这是因为这些时候更有利于构思。一、 1. 虽然 2对说3形容清脆响亮4使听见5周密思考、构思6.也二、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多是在三上 ,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写的。三、 B 四、成功来自于勤奋三镜戊辰,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 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衰。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徵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 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魏徵没, 朕亡一镜矣 ! 导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深解其意,善于采纳明臣进谏,不断对照检点自己的得失,历史上贞观盛世 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注释:戊辰:这是贞观十七年正月的戊辰,这月壬子是初一,下推至戊辰是十七日。羽葆鼓吹:羽葆是用鸟羽装饰的车盖。鼓吹指鼓吹乐队,乐器有鼓、钲、箫、笳等。皇家给羽葆和鼓吹乐队送葬,是对死去大臣的荣宠。一品羽仪:一品官的羽葆仪仗。羽仪指羽饰车盖、鼓吹等。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 今葬以一品羽仪()2悉辞不受()3上思徵不已 ()4 非亡者之志 () 二、翻译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三、由上文的故事可知 上即为,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在位期间,善于采纳臣子的建议,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的局面。【参考译文和答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正月十七日那天,魏徵去世了,皇上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唁,赏给羽盖鼓吹,恩准陪葬昭陵。魏徵的妻子裴氏说:魏徵一生节俭朴素,现在用一品官的仪仗举行葬礼,这不是死者的心愿。全都推掉不接受,而用布篷车载运棺柩埋葬。皇上登上禁苑的西楼,望着灵车痛哭。皇上亲自撰拟碑文,并刻在石碑上。皇上思念魏徵不止,对左右大臣说: 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正衣整冠;用古史做镜子,可以从中发现盛衰的道理;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与失。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一、 1. 现在 2推辞 3停止 4心愿二、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用古史做镜子,可以从中看出盛衰的道理;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与失。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三、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贞观盛世 ) 鳝救婢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 女仆 ) 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深入睡,比醒而痛减,伤尽愈。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 周围 ) 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子河。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A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B从后窗投诸河()C比醒而痛减()D悉纵之子河()2翻译: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_ 3从 鳝救婢 的行为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参考译文】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他每天要杀近千条鳝鱼,有一位(店里的)女佣心生怜悯,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一部分鳝鱼,由后门抛入河中,就这样过了几年 . 。有一天,店里发生火灾,女佣仓皇逃出,被火烧伤。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着了。等到醒来以后,发现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全好了。有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她才知道是从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她。高怀中被女佣的行为所感动,于是停止行业,拆除锅炉,下面有洞,将洞中的数十条活的鳝鱼,全部放到河里。【参考答案】1A经营 B之于 C等到 D 放2才知道是先前那些(她)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助自己了。3略。(提示:围绕感恩 的主题,结合实际谈)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或答人简札2将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译成现代汉语。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答:【参考译文和答案】【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1. 书法写字临摹有时2. 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3. 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吴郡陈遗【原文】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铛:锅。主簿:郡守的属官,负责文书等书。【译文】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家,就带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打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唯独陈遗凭借着锅巴得以活下来了。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对他纯厚的孝心的报答。【启发与借鉴】子女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古语有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希望老来有子女赡养。如今虽然老人有养老金,但作为子女时常关心父母也是应该的。陈遗把焦饭(锅巴)留给母亲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事,然而他的心意应称赞。【阅读训练】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1)至( 2)恒( 3)囊( 4)贮( 5)遗( 6)值2. 翻译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3从陈遗的事例中,你懂得了什么?【参考答案】1( 1)极,非常( 2)常常( 3)口袋( 4)收藏( 5)送给( 6)正值、遇到3要孝敬父母,善待老人。祈梦决狱曩有县令,遇杀人狱不能决,蔓延日众,乃祈梦于城隍祠。梦神引一鬼,首戴瓷盎,盎中种竹十余竿,青翠可爱。觉而检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穷治无迹。又检案中有名节者,私念曰:竹有节,必是也。 穷治亦无迹。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计无复之,乃以疑狱上,请别缉杀人者,卒亦不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导读: 祈梦决狱 ,牵强附会,涂毒生灵。县令的糊涂表现令人不可思议,既可笑又可叹。当时清代官场的风气可见一斑,作者可谓用心良苦矣。注释:蔓延:指案件牵连的人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盎(ng) :古代的一种盆腹大口小。穷治:穷追不舍地审理。穷,尽、到底。治,审理。根据下文的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 可知,此处 穷治 实指严刑审讯。精练:一、解释加点的字1. 曩有县令 ()2 乃祈梦于城隍祠()3 盎中种竹十余竿() 4. 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5. 乎亦不得 () 二、翻译觉而检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三、对于文中县令断案的做法,最恰当的评价是() A. 胸无点墨 B. 牵强附会 C东拉西扯D.人云亦云四、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有名的文言笔记小说集,与清代另一部非常有名的文言小说集的并称。五、与本文县令儿戏办案不同,曹刿论战中提出了慎重办案的重要性,当鲁庄公说自己 , 时,曹刿赞许地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参考译文和答案】从前有个县令,遇到一件杀人案不能够判决,被牵连的人一天天地增多。于是他在城隍庙求神赐梦指点。梦中见神领来一鬼,那鬼头顶瓷盆,盆中栽了十几竿竹子,青翠可爱。醒来后他翻阅案卷,见有姓祝的人,祝 、竹发音相同,心想一定是这个人了。严刑审讯,没能发现可疑的罪迹。他又翻阅案卷,见有名叫 节的人,暗自想道: 竹子有节,一定是这个人了。 严刑审问,也没发现疑迹。而这两人已经被拷打得九死一生了。他再没有别的办法,于是当作疑案上报,请求准许另外捉拿凶手,但终究也没抓到。一、 1. 从前 2祈祷恳求 3表示整数外不定的余数,译为几 4然而 5终究二、醒来后翻阅案卷,见有姓祝的人,竹 、祝 发音相同,心想一定是这个人了。三、 B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四、蒲松龄聊斋志异五、小大之狱虽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 .pdf)为本站会员(Che****r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