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
2017年7月,有限空间作业 安全培训,注:此课件为2016年济宁市安全培训师大赛参赛课件, 获优秀课件奖。参赛人冯昌银荣获大赛第七名、二等奖,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关注有限空间作业,今年以来,已发生多起有限空间作业典型事故,分别是: -4月3日 湖南 4月3日11时35分左右,劳务承包单位湘潭市洁宝清洁服务公司在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经开区澳泉食品有限公司(发包单位)内进行污水井清理。清理过程中,洁宝清洁服务公司的1名员工在井下晕倒,其余4名员工相继下井施救均晕倒,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5月11日 广东 5月2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丰稔镇乌石坝深坑沥龙富建材厂砂浆搅拌场发生一宗4人死亡事故。该厂员工谢某材进入盛装少量碱水的圆白色胶桶(高2.75米、直径2.13米,上盖口径约0.6米)内修补,疑似晕倒后,谢某强、赖某艺、黄某3人相继进入桶内进行营救,均晕倒死亡。 -5月11日 福建 5月11日18时35分左右,福建三明市大田县腾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员工进入窑内排除石灰炉故障时,在检修布料器过程中,腾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1名员工在窑内晕倒,其余4名公司员工相继进入窑内施救均晕倒,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1人轻伤。 -5月13日 广东 5月13日上午10时左右,广东潮州市饶平县发生下化粪池处理堵塞管道沼气中毒事件,因盲目施救,导致王某一家6人死亡。 -5月21日 广西 5月21日18时许,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大桥金玉纸厂在清理沼气池时发生一起3人死亡的事故。 -6月30日 北京 6月30日7时30分许,北京顺义区后沙峪镇董各庄村天北路村口发生一起工人下井维修管道死亡事故,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上述事故均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事故主要原因: 一、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未严格按照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相关规定执行。 二、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力,未扎实开展安全培训,未切实做到有限空间风险辨识,职工缺乏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到位,作业前没有对作业现场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没有为作业人员配备自救器、防毒面具等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和气体检测监控仪器; 四、未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盲目施救导致伤亡人数扩大; 事故显著特点: 1、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呈季节性特点,每年的3月至10月为事故易发期,春夏两季尤为突出; 2、近年来,90%以上的有限空间较大事故都存在盲目施救导致事故伤亡人数扩大的问题。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 安监总局要求: 各有关地方、单位切实督促企业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扎实开展安全培训,切实做到有限空间风险辨识,确保作业人员掌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援方法,杜绝盲目施救。 痛定思痛 警钟长鸣 防微杜渐 杜绝事故,培训内容,什么是有限空间作业,存在哪些危害因素,如何进行安全防护,三个方面,提升 技能,增强意识,提升技能,严格落实,培训目的,预防事故,了解常识,培训目的,本课件适用于从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急救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专项培训,目录,1 有限空间涉及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时长:6min,2 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分类 时长:9min,3 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时长:25分钟,4 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 时长:15分钟,5 有限空间作业的个体防护与应急救援 时长:20分钟,涉有限空间安全检查标准、重点违法行为、违反依据、处罚依据 法律条文 时长:15分钟,培训目录,6 典型常见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 时长:15分钟,一、 有限空间涉及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GB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2006年9月1日实施,Q/SY12422009进入受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2009年9月1日实施,安监总局59号令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3年7月1日实施,安监总局61号令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2014年9月29日实施(今年3月份废止),安监总厅管四20143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的通知 -2014年4月1日实施,GBZT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2008年3月1日实施,安监总厅管四20155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的通知-2015年6月10日实施,安监总厅管四函2016154号关于开展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和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省际交叉检查的通知-2016年7月25日发布 2016年8月15日至10月31日在全国范围开展省际交叉检查。,安监总厅管四函2015142号关于开展造纸和酱腌菜生产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重点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 -2015年9月25日实施,DB37/T 1933-2011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2012年1月1日实施,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分类,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有限空间作业定义:,有限空间定义,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分类,有限空间从作业空间角度可分为三类: (一)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二)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三)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有限空间分类,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安监总厅管四201556号):涉及冶金、建材、机械、纺织等9个行业26种有限空间。,有限空间特点分为,1、进出开口受到限制 ;,2、并非供人员连续占据而设计 ;,3、足够进入,至少部分身体那么大 ;,4、自然通风不足 ;,5、含有潜在毒性和/或者危险空气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分类,有限空间的特点,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主 要 危 害 因 素,1、存在进入人员中毒、窒息、受伤和死亡危害;,2、存在挤压、高空坠落危害;,3、存在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危害;,4、存在人身触电伤亡危害;,6、液体或流动粉状物体的进入;,5、存在噪音过高,人员耳朵失聪的危害;,7、放射性 物质、自燃材料、其它等;,-,工贸企 业 常 见,-,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化学性质,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化学性质,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化学性质,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化学性质,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化学性质,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1、存在进入人员中毒、窒息、受伤和死亡危害;,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设置挡板或用隔断,2、存在挤压、高空坠落危害;,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3、存在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危害;,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4、存在人身触电伤亡危害;,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5、噪音过高,造成人员耳朵失聪的危害;,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作业时应佩戴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2、应急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 3、现场作业人员、管理人员等都要熟知预案内容和救护设施使用方法。要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使作业人员提高自救、互救及应急处置的能力; 4、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从人的方面来讲);,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都需防护的措施,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1、作业人员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2、作业现场应配备合格的隔离式呼吸器、灭火器、应急照明设备、强制通风设备、安全绳、安全梯等应急物资;,(从物的方面来讲);,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都需防护的措施,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1、建立受限空间的管理程序,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 2、扎实开展安全培训,切实做到有限空间风险辨识,确保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监督管理人员掌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援方法; 3、必须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作业流程,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4、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从管理方面来讲);,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都需防护的措施,执行作业审批制度,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5、对识别出的有限空间建立管理台帐或有限空间管理档案。 台帐内容可以包括序号、有限空间名称、编号、位置、空间内介质、危害、建档时间、更新时间等内容。 目的是建立企业进入有限作业空间活动的可追溯性。,(从管理方面来讲);,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都需防护的措施,建立管理台帐,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定义:罐内作业,是指相对密闭的空间,即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相对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个人进入,在这里面从事常规、连续性的作业,关注里面的作业环境。,重点关注,中毒、窒息,火灾、爆炸,专用汽车制造行业:罐内作业安全防护,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人在不同程度缺氧和持续时间出现的状况,专用汽车制造行业:罐内作业安全防护,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有毒物质导致的危害,有限空间内产生或积聚的一定浓度的有毒气体被作业人员吸入后会引起人体中毒事故。在罐内接触危害物质的主要途径是经呼吸和皮肤吸收,接触危害物质对身体影响可以是慢性或急性,造成的影响要视接触时间、有毒物质浓度等。,常见的有毒气体有氯气、硫化氢、氨气、氮氧化物、氟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煤气(主要有毒成分为一氧化碳)等。一定浓度的这些气体被吸入后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专用汽车制造行业:罐内作业安全防护,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火灾爆炸导致的危害,爆炸定义:爆炸是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压力的瞬时急剧升高是爆炸的主要特征。,火灾定义:可燃气体的泄漏、可燃液体的挥发和可燃固体产生的粉尘等和空气混合后,遇到电弧、电火花、电热、设备漏电、静电、闪电等点火能源后,高于爆炸上限时会引起火灾,在受限空间内可燃性气体容易积聚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则造成爆炸,造成对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及附近人员的严重伤害。,各类易燃气体爆炸浓度范围(空气中体积百分比),专用汽车制造行业:罐内作业安全防护,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专用汽车制造行业:罐内作业安全防护,四、 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此规定已于2017年3月份开始废止!,四、 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主要为维修已装介质的容器时,特别提示:为了保持有限空间有足够的氧气,加强自然通风,或采取机械送风。但不能用氧气作通风手段,否则一遇火种,就能使衣物等起火,并剧烈燃烧,造成死亡。,作业前净化、通风,特别提示: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 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前环境检测,四、 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特别提示:严格执行“五不作业”的原则,即:没有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许可审批表不作业;监护人不在现场不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不作业;作业时间、地点与审批表不符不作业;劳动保护着装和器具不符合规定不作业;,作业前进行作业审批,四、 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水泊梁山HSE交流群,特别提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所用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在金属设备内及特别潮湿场所作业,使用的行灯电压应在12V以下,凡超过12V的电气设备都必须设漏电保护器且保持良好绝缘和接零保护。,作业中应持续保持强制性通风,四、 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作业后应做好清理工作,四、 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五、有限空间作业的个体防护与应急救援,特别提示:有限空间外的现场应配备合格的隔离式呼吸器、灭火器、应急照明设备、强制通风设备、安全绳、安全梯等应急物资。,作业中应配备好个人防护,五、有限空间作业的个体防护与应急救援,(1)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2)气体检测管装置,按检测气体种类分类 (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 (2)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硫化氢、一氧化碳、苯 (3)氧气检测报警仪,气体检测装置,气体检测仪作用:监测气体浓度(有毒、可燃、氧气),显示气体浓度,浓度超标时报警。主要可用于作业前检测和个人携带防护,五、有限空间作业的个体防护与应急救援,按照防护原理分:过滤式和隔绝式。 按供气原理和供气方式分:自吸式、自给式和动力 送风式。 按人员吸气环境分:正压式和负压式。 按气源携带方式分:携气式和长管式。,个人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五、有限空间作业的个体防护与应急救援,个人防护用品,五、有限空间作业的个体防护与应急救援,自吸式长管呼吸器,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高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个人防护用品,五、有限空间作业的个体防护与应急救援,氧气逃生器,防坠落用具,个人防护用品,五、有限空间作业的个体防护与应急救援,耐酸碱手套,绝缘手套,防静电手套,耐酸碱胶靴,防静电鞋,个人防护用品,五、有限空间作业的个体防护与应急救援,(防爆型)风机及发电机,照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五、有限空间作业的个体防护与应急救援,作业中应进行配合、监护(应急处理),五、有限空间作业的个体防护与应急救援,应急救援原则 立即拨打119和120尽快得到专业救助。 尽可能施行非进入救援; 救援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救援; 以下情况采取最高级别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救援: 有限空间内有害环境性质未知; 缺氧或无法确定是否缺氧; 空气污染物浓度未知、达到或超过IDLH浓度。 根据有限空间的类型和可能遇到的危害,决定需要采用的应急救援方案。,近年来,90%以上的有限空间较大事故都存在盲目施救导致事故伤亡人数扩大的问题。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应急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应急救援基本事项,五、有限空间作业的个体防护与应急救援,如 何 做 到 科 学 施 救,1、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呼叫或报告,而不能个人贸然进入受限空间施救;,2、作业负责人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的人员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3、作业负责人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后,应核实内外联系及呼叫方法;,科学施救,五、有限空间作业的个体防护与应急救援,如 何 做 到 科 学 施 救,4、召集具备安全知识的人员、用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和正确救护方法进行组织抢救;,5、施救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前,需详细了解现场情况,熟悉应急预案和逃生路线;,6、施救人员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后,还必须有2人以上监护进入现场方可施救;,科学施救,五、有限空间作业的个体防护与应急救援,第一时间拨打120 科学救护:受困人员在救出有限空间后,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的同时及时采取科学、正确的现场救援方法,大大降低受伤人员的死亡率及其它后遗症。 现场急救的原则:先救命,后治伤 简易有效的救护 注意事项:中毒患者脱离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再实施急救,现场急救是关键 做好现场急救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减轻伤员痛苦,防止病情恶化,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挽救伤员的生命。 现场急救必须遵循“三先三后”的基本原则: (1)窒息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复苏后再搬运; (2)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在搬运。,现场急救的关键在于“及时”,人员受伤后,2分钟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70%,4-5分钟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43%,15分钟以后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则较低,据统计,现场创伤急救搞得好,可减少20%伤员的死亡。,紧急救援,五、有限空间作业的个体防护与应急救援,对中毒或窒息人员的急救: (1)立即将伤员从危险区抢运到新鲜风流中,取平卧位。 (2)立即将伤员口、鼻内的粘液、血块、泥土等除去,并解开其上衣和腰带,脱掉其胶鞋。 (3)用衣服覆盖在伤员身上以保暖; (4)根据心跳、呼吸、瞳孔等特征和伤员的神志情况,初步判断伤情的轻重。对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者,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当出现心跳停止的现象,除进行人工呼吸外,还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5)当伤员出现眼红肿、流泪、畏光、喉痛、咳嗽、胸闷现象时,说明伤员是受二氧化硫中毒所致。当出现眼红肿、流泪、喉痛及手抖、头发呈黄褐色现象时,说明伤员是受二氧化氮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的显著特征是嘴唇呈桃红色、两颊有红斑点。 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中毒者只能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不能进行压胸或压背法的人工呼吸。 (6)人工呼吸持续的时间以恢复自主性呼吸或伤员真正死亡时为止。当救护队来到后,转由救护人用苏生器苏生。,科学施救,六、典型常见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案例1有限空间作业着火导致的工亡 事发经过:抽真空班临时工何某1、何某2和王某对珠光砂罐进行维修作业,何某1下 到罐内作业,何某2和王某在罐外配合(王某在罐上,何某2在罐下)。随后,何某2 和王某相继因故离开光砂罐。等两人回来时发现罐口冒烟,急忙上去查看,发现何某 1身上已经着火,马上喊人灭火并报120,120赶到后确认人已经死亡。,事故再发防防止对策: 1、四车间限产整顿,召开现场会,横展此事故,并分析原 因,制定再发防止对策,对各作业点进行隐患排查。 2、各车间利用晨会宣传安全知识,班组利用晨会讲解生产注 意事项及安全操作规程。 3、罐内作业履行作业审批手续,包括施工时间、地点、人员、 监护人、采取措施等。 4、对车间类似作业进行隐患排查,作业前确定罐内氧气及其 他气体含量再进行作业。 5、设置专人进行现场监护,监护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内部作 业人员随时保持联系,严禁随意离开监护地点。,典型事故,六、典型常见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案例2有限空间作业缺氧窒息引起的工亡 事发经过: 2013年10月27日下班时,制造二部机动班两名员工柯某、经某加班对一 台返厂维修的鲜奶罐体不锈钢卸料管配装加热用铜管作业。28日早晨上班时,部门发 现两人在维修的鲜奶罐内窒息死亡。,事故再发防防止对策: 1. 有限空间作业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设施、配备有毒有害气体、氧气浓度检测设备、配备有内外信息联络、报警装置; 2. 有限空间作业(罐车返厂维修作业、罐内作业等)必须“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作业过程应有监护人员”; 3.工人熟悉掌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及紧急事故处置措施; 4.制定了节假日、夜间加班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流程或制度;,典型事故,六、典型常见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案例分享,有限空间安全事故防范措施,请 大 家 谨 记:,一、必须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管控并登记造册。 二、广泛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宣传和教育,认真做好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三、制定、完善、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作业流程,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开展作业审批,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开展作业,现场必须有人监护。 四、制订应急救援预案,科学合理的进行应急施救。,涉有限空间工商贸企业安全检查标准及处罚,涉有限空间工商贸企业安全检查标准及处罚,涉有限空间工商贸企业安全检查标准及处罚,涉有限空间工商贸企业安全检查标准及处罚,涉有限空间工商贸企业重点违法行为 违反依据、处罚依据法律条文,1、未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未按照本规定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违反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十九条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二)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处罚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二十八条 工贸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一)未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二)未按照本规定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涉有限空间工商贸企业重点违法行为 违反依据、处罚依据法律条文,2、未对有限空间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违反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六条 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处罚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二十九条 工贸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涉有限空间工商贸企业重点违法行为 违反依据、处罚依据法律条文,3、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制定应急预案,或者定期进行演练。 违反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二十一条 贸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关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应急装备和器材。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处罚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二十九条 工贸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制定应急预案,或者定期进行演练的。,涉有限空间工商贸企业重点违法行为 违反依据、处罚依据法律条文,4、未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辨识、提出防范措施、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违反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贸企业应当对本企业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处罚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三十条 工贸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辨识、提出防范措施、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的。,涉有限空间工商贸企业重点违法行为 违反依据、处罚依据法律条文,5、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制定作业方案或者方案未经审批擅自作业。 违反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八条 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负责人批准。 处罚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三十条 工贸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制定作业方案或者方案未经审批擅自作业的。,涉有限空间工商贸企业重点违法行为 违反依据、处罚依据法律条文,6、有限空间作业未进行危险有害因素检测或者监测,并实行专人监护作业。 违反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十二条 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第十三条 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 检测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 第十六条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工贸企业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 第十九条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处罚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三十条 工贸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有限空间作业未按照本规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检测或者监测,并实行专人监护作业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