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的现实意义.docx
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企业并购的现实意义 篇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B 并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自20世纪初以来,!世界经济领域先后发生了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参与 购的企业数量和规模呈显著增长趋势,巨额并购案例不断增多1998年4月 6日起,在短短的7天之内,美国连续6家大银行先后合并,其中美国花旗银 行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涉及金额高达725亿美元,创下银行业并购价值的最 高记录2000年初接连发生的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1550亿美元)和英国达 沃丰收购德国曼内斯曼(1850亿美元)等巨型收购案更是把大型并购发挥到了 极致这种强强合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它极大地冲击了原来的市 场结构,刺激了更多企业为了维持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而不得不卷入更大的 并购浪潮中根据英国5经济学家6的统计,11990一1999年间全球并购总值 翻了7倍,接近25000亿美元,1999年全球并购总值达到了32930亿美 元, 2000年全球宣布的并购交易额达到34090亿美元,2022年受到全球经济的影 响,并购热潮有所回落,并购总量出现了抛物线式的下滑;2022年热潮重新 升温,全球并购总额达297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2022年末,以美国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掀起新一轮并购浪潮,数百亿美元的并购 案接连发生,一大批企业破产重组,一批世界顶级的优秀大企业脱颖而出 中国正在步入经济全面开放和全球化的时代,全球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和 产业重组也将导致中国现有的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我国证券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日益发展和完善为企业并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企 业并购活动日益频繁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2022年调查统计,近年来我国 的并购正在以每年70%的高速度增长,中国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并购交易最活 跃的国家,2022年中国并购交易占亚太地区12%,2022年15%,2022年1叽 从90年代中期起,我国企业并购具有了与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同步的特征 作为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广阔的市场成为国际资本争夺的目标,国际 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并购事件日益增多受本国产业调整的影响和为了迎接经 济全球化下来自国外企业的挑战,我国企业加快了并购和资产重组的步伐 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行业之一的啤酒业也迎来了并购的高潮,并购规模持 续上升1997年以来,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在提高自身生产能力的同时,开 始在全国范围内兼并收购,推动行业整合,仅在2022至2022年就发生并购 S6起青岛!燕京等业内龙头企业在扩张中规模急剧膨胀,如青岛啤酒集团 先后并购了50多家企业,生产能力达500万吨之巨同时,国外啤酒企业凭 借强大的资本优势,加快了对中国啤酒业的并购整合 作为企业进行快速扩张的有效途径,并购克服了通过自身积累实现渐进 式发展的局限,为企业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可能企业并购作为一种 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是企业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纵观全球著名成功企业 的发展史,实际上也都是一部企业并购史美国经济学家Stigier在5通向垄 断和寡占之路)兼并6中指出:/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 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一个突出现象,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 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主要靠内部 扩张成长起来的0o理论研究一般认为,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 交易费用!实现多元化经营等好处但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企业进行并购活 动并不是都能成功尽管西方国家的并购活动已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己经建 立了与其经济体制!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并购机制,但是,在麦肯锡(美国)公 司对英!美两国1972一1983年间的116起并购案例的研究中却发现,仅有23% 的企业获得了并购收益,6八的并购失败,余下的16%前途未卜?美国 理咨询公司对300多次企业并购(每次联合的价值都在5亿美元以上)进行了调查,结论是其中约三分之二以失败告终,即使是那些特大并购交易,也有 三分之一受挫美国科尼尔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也同样发人深 省:无论目标多么远大,仅有42y0的并购为股东带来了实际回报,而58%的并 购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在并购三年后,新企业的利润率平均降低了10个百分 点,在并购后的四年内,有50%的企业联盟被认为是失败的我国的并购结果 同样不尽人意,一系列的实证研究结果都表明,在我国企业并购中,大多数 是为了短期内提升业绩的财务性并购这样的并购只是为了改善财务报表而 进行并购重组,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现状,更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上 市公司并购的成功率要远小于失败率,并购绩效总体缺乏持续性 (2)意义 1.1.2研究意义 篇二: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Tuesday, 04 May 2022 23:41:58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与国外成熟的市场化相比,具有大多是基于“指导”基础上,而非“市场驱动”、并购尚处于较低层次的特点。同时,在探讨并购后整合时,指出了目前尚存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清、文化冲突和利益调整难以协调的问题。 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