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课件15.ppt
专题三 溶液组成的化学计量及其应用,1.了解溶液的含义。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3.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考纲要求,知识精讲,1.固体的溶解度,考点一溶解度及其曲线,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该溶剂里的溶解度,其单位为“g”。 固体物质溶解度(饱和溶液)S 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1)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由结构决定)。 (2)外因 溶剂的影响:如NaCl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汽油; 温度的影响:升温,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少数物质却相反,如Ca(OH)2;温度对NaCl的溶解度影响不大。,2.气体的溶解度 通常指该气体(其压强为101 kPa)在一定温度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如NH3、HCl、SO2、CO2等气体的溶解度分别为1700、1500、140、11。 气体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2)溶解度曲线,4.溶解度曲线的含义,(1)不同物质在各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 (2)曲线与曲线交点的含义: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有相同的溶解度。 (3)能很快比较出两种物质在某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4)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有的变化不大(如NaCl);少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5)判断结晶的方法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如NaCl)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 带有结晶水的盐,一般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特别应注意的是若从FeCl3溶液中结晶出FeCl36H2O晶体,应在HCl气氛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题组集训,题组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某温度下,向100 g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 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沉淀物的质量为5.6 g B.沉淀物的质量为7.4 g C.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98.2 g 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98.2 g,解析因为原石灰水是饱和的,当加入生石灰后,0.1 mol生石灰要消耗石灰水中的水0.1 mol,生成氢氧化钙并析出,同时因为原饱和石灰水减少了1.8 g水,致使其中的溶质氢氧化钙也会析出一部分,故溶液减少的质量会大于1.8 g,所以最后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就小于98.2 g。 答案D,2.下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和氯化钠混合溶液的pH_7(填“”、“”或“”)。,题组二溶解度的应用,(2)4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_ g。 (3)大于3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_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 (4)40 时,碳酸钠和氯化钠均形成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 20 时,析出的主要物质是_(填化学式)。 (5)为检验(4)中析出的物质,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_(填化学式)溶液,完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再加入几滴_(填化学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解析(1)由于CO H2OHCO OH,所以Na2CO3和 NaCl混合溶液的pH7。 (2)根据溶解度曲线,40 时Na2CO3的溶解度为50 g。 (3)根据溶解度曲线,大于30 时,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4)由于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所以40 的Na2CO3、NaCl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0 时,析出的主要物质是Na2CO3。 (5)用稀HNO3检验Na2CO3,用AgNO3溶液检验NaCl。,答案(1) (2)50 (3) (4)Na2CO3 (5)HNO3AgNO3,3.从化工厂铬渣中提取硫酸钠的工艺如下: 已知:铬渣含有Na2SO4及少量Cr2O 、 Fe3;Fe3、Cr3完全沉淀(c1.0 105 molL1)时pH分别为3.6和5。,(1)“微热”除能加快反应速率外,同时还可以_ _,滤渣A为_(填化学式)。 (2)根据溶解度(S)温度(T)曲线,操作B的最佳方法为_ (填字母序号)。 A.蒸发浓缩,趁热过滤 B.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解析调节pH约为3.6时,得到Fe(OH)3沉淀(滤渣A);根据溶解度曲线,蒸发浓缩,会析出Na2SO4,并且温度越高,其溶解度越小,所以应趁热过滤。,促进Fe3水解,生成Fe(OH)3而除去,Fe(OH)3,A,考点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知识精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定量实验。复习时,要熟记实验仪器,掌握操作步骤,注意仪器使用,正确分析误差,明确高考题型,做到有的放矢。 1.七种仪器需记牢 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药匙。,2.实验步骤要理清 如:配制50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图中操作中应该填 写的数据为_,实验时操作的先后顺序为_(填编号)。,5.3,3.仪器使用要明了 (1)容量瓶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查漏”,回答容量瓶时应指明规格,并选择合适的容量瓶,如配制480 mL溶液,应选用500 mL容量瓶。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稀释和存放液体,也不能作为反应容器。 (2)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和引流,在引流时,玻 璃棒末端应插入到刻度线以下,且玻璃棒靠近 容量瓶口处且不能接触瓶口,如图所示。,附容量瓶的查漏方法 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盖好瓶塞,左手食指顶住瓶塞,右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转过来看瓶口处是否有水渗出,若没有,将容量瓶正立,将瓶塞旋转180度,重复上述操作,如果瓶口处仍无水渗出,则此容量瓶不漏水。若漏水,可以在瓶塞处涂点凡士林。,4.误差分析点点清 进行误差分析的依据是c ,根据公式,分析各个量的变化,判断可能产生的误差。 用“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填空 (1)砝码生锈 。 (2)定容时,溶液温度高 。 (3)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 。 (4)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 (5)称量时物码颠倒且使用游码 。,偏高,偏高,偏高,偏高,偏低,(6)未洗涤烧杯、玻璃棒 。 (7)称量易吸水物质时间过长 。 (8)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 (9)转移时,有液体溅出 。 (10)滴加蒸馏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吸出 。 (11)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 (12)容量瓶内有少量水 。,偏低,偏低,偏低,偏低,偏低,偏低,无影响,题组集训,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 (2014新课标全国卷,12A) (2)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 (2014新课标全国卷,12D) (3)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 (2014大纲全国卷,6C),题组一仪器的正确使用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4)配制0.100 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 (2013福建理综,10C) (5)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1的溶液,所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 (2013山东理综,11C) (6)用 配制100 mL 0.100 0 molL1 K2Cr2O7溶液( ) (2012天津理综,4D),(7)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L1碳酸钠溶液( ) (2012福建理综,6C) (8)用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盐酸( ) (2012安徽理综,10B改编),2.(2013江苏,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解析A项,托盘天平称量时,应为“左物右码”,错误; B项,用玻璃棒搅拌能加速溶解,正确; C项,转移溶液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错误; D项,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内,错误。 答案B,3.(1)配制浓度为2 molL1的NaOH溶液100 mL,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时,天平读数将_(填写字母,下同)。 A.等于8.0 g B.等于8.00 g C.大于8.0 g D.等于0.2 g (2)某实验中需2 molL1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为_,称取Na2CO3的质量为_。,解析(1)称量NaOH固体时需用小烧杯盛放,故天平读数等于 8.0 g烧杯质量。 (2)根据容量瓶的常用规格可知,应配制2 molL1的Na2CO3溶液 1 000 mL,所需Na2CO3的质量为1 L2 molL1106 gmol1 212.0 g。 答案(1)C (2)1 000 mL212.0 g,4.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BaCl2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填字母序号)。 A.配制1 L 0.1 molL1的BaCl2溶液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上,将BaCl2放在右盘上进行称量 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 至刻度线 D.整个配制过程中,容量瓶不振荡,题组二误差分析,AC,考点三溶液浓度的计算与换算,类型精讲,1.理解公式,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情况看,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是高考考查的热点。此类题目使用公式较简单,但在高考环境下,往往感觉较难,难在字母运算、单位换算。在复习时,要会熟练地推导换算关系并灵活运用。,(1)物质的量浓度(c)与溶质的质量分数(w)之间的换算 (2)物质的量浓度(c)与溶解度(S)的换算 (3)饱和溶液中溶解度(S)与溶质质量分数(w)的换算,c 或w 。(单位:gmL1),w 。,(4)气体溶质溶于水制得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的 计算。 如:在标准状况下1 L水中溶解某气体V L,所得溶液密度为 (单位:gmL1),2.掌握规律 (1)稀释定律 如用V1、V2、c1、c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有c1V1c2V2。 如用m1、m2、w1、w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有m1w1m2w2。,3.易错提醒 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溶于水求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溶液的体积不能用溶剂水的体积和溶质的体积之和来代替,应该用溶液的质量除以溶液的密度。 (2)两溶液混合,由于其密度可能不相等,所以体积不等于两混合溶液体积之和。 (3)物质溶于水后注意看溶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如Na、Na2O2、NO2、SO3等溶于水,由于它们与水反应,所以溶质发生了变化。,题组集训,1.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17V22 400)/(22.422.4V) B.w17c/(1 000) C.w17V/(17V22 400) D.c1 000V/(17V22 400),题组一有关浓度的换算,答案A,2.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气态化合物V L(标准状况),溶于m 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w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密度为 gcm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C,3.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1和 b molL1的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w1w2 B.2w2w1 C.w22w1 D.w1w22w1,题组二混合规律的应用,解析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有 a b 将上述两式相比得: 因为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所以12,即w22w1。 答案C,4.将质量分数为a%的氨水与质量分数为b%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为X1;将质量分数为a%的氨水与质量分数为b%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为Y1。将质量分数为a%的硫酸与质量分数为b%的硫酸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为X2;将质量分数为a%的硫酸与质量分数为b%的硫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为Y2。则X1、Y1、X2、Y2的大小关系为() A.Y2X2Y1X1 B.Y1X1Y2X2 C.Y1X2Y2X1 D.Y2X2X1Y1,解析对于密度大于1 gcm3的溶液(如硫酸),其浓度或质量分数越大,其密度也越大,且等体积混合后的质量分数大于其等质量混合后的质量分数,则有Y2X21 gcm3;反之,对于密度小于1 gm3的溶液(如氨水),其浓度或质量分数越大,其密度却越小,且等体积混合后的质量分数小于其等质量混合后的质量分数,则有Y1X11 gcm3;综上得大小关系为Y2X2X1Y1。 答案D,5.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A.0.1(b2a) molL1 B.10(2ab) molL1 C.10(ba) molL1 D.10(b2a) molL1,题组三电荷守恒法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中的应用,解析根据题意,500 mL溶液分成5等份,每份为100 mL。每份中n(Ba2)a mol,n(Cl)b mol,根据电荷守恒关系得n(K)(b2a)mol,则c(K) 10(b2a) molL1。 答案D,6.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解析注意混合液分成两等份,由Mg22OH=Mg(OH)2、Ba2SO =BaSO4可知原溶液中n(Mg2) mol a mol、n(SO )2b mol,依据电荷守恒可知原溶液中n(K)2n(SO )2n(Mg2)2(2ba) mol。 答案D,谢 谢 观 看!,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