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doc
-
资源ID:3325084
资源大小:3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9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doc
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课文分析本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薄”,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试探、养尊处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及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3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4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些特点的。2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教学难点1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2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明白团结一致的重要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拇、弦、揿”等1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薄”,会写“搔、痒、秽”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拇指、搔痒、强硬”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划分段落。【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新词,交流识记字词的方法。2把握课文内容,划分层次,明确重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课题。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简单又有趣的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后,课件出示手的图片)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每只手上又都有五根手指,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观察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还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人生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趣味盎然的文章。2板书课题,提出疑问。(板书:手指)思考:丰子恺笔下的手指具有什么特点?他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司空见惯的手指?这篇文章蕴含了什么道理?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丰子恺(1898-1975)我国漫画家、作家、翻译家、音乐和美术教育家。浙江桐乡人。早年师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1921年去日本学习绘画和音乐,回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教学。丰子恺的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善于选取熟悉的生活题材,用质朴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另外还著有画集子恺漫画绘画鲁迅小说等。2教师课件出示学习要求,指名分别扮演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及叙述者来朗读课文。 (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边听朗读边将生字、新词做上记号。(3)同学扮演手指朗读后,小组内自学生字,交流学习生字的方式方法。(4)运用联系上下文推断或查字典、词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做好笔记,举例运用。(5)把好句、不理解的句子做上记号,小组内探讨交流。3教师检测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学生识记生字。需注意的字音:“仓”“憎”等是后鼻音的字;“薄”是多音字,有“bo”“b”“b”三个读音,在“薄弱”一词中读“b”。需注意的字形:“搔”的右上部是“叉”,不要写成“又”;“仓”的下部是“?”,不要写成“巳”。形近字示例:纽(纽扣)-扭(扭动)-钮(电钮)憎(憎恨)-赠(赠送)-增(增加) (2)理解重点词语。姿态姿势;样儿。态度;气度。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秽物肮脏的东西。窈窕(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容)美好。堂皇形容气势宏大。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养尊处优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扶衬扶助,衬托。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只能依附其他几根手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鼓励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1)找出文中的总起句和总结句。总起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总结句: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2)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这篇课文通过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2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大意。预设:划分文章层次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五根手指姿态不同,性格各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分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说明手指的全体和人群的全体一样,团结起来力量才会大。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划分了层次并归纳了段落大意,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共同回顾一下: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写五根手指的_,告诉我们_。过渡:同学们,作者是怎么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各根手指有什么特点?通过写手指,作者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是下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2交流收获,拓展学习。(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