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 .doc
-
资源ID:3326198
资源大小:36.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9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 .doc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收集资料、分享交流个人所了解的讯息以及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发,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来源:学科网2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 对、表达等语言能力。3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4积累农业气象谚语。过程与方法1开展口语交际活动,互相交流讨论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2进行习作训练,选择性地把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心得或是活动过程写下来,互相修改 、交流。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3通过“展示台”,将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互相分享、交流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收集资料、分享交流个人所了解的讯息以及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发,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教学难点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深刻感受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本次“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也是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一专题展开的,希望同学们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交际指导本次口语交际要求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一专题进行交流,要求我们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类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和同学交流。我们可以这样做:(1)充分准备。围绕“大自然的启示”,多渠道搜集相关的图文资料,或向父母、老师请教,精心准备发言材料。(2)巧妙构思。选择好材料和角度 ,确定表达的顺序,考虑好重点说什么,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和呈现。(3)大胆交流。交流时,勇敢地把自己观察、搜集、整理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可以配合图片、影像资料介绍,还可以辅以肢体语言,让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要相信自己能说得非常好。在大胆展示自我的同时,也要注意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习别人的优点,交流彼此的看法,看看自己还可以在哪方面再进一步。三、交际示例你知道珍珠的来历吗?别看它们瑰丽得像一颗颗星星,可来历却像一场极可怕且极漫长的梦。自打一颗小石子突然掉进了珍珠贝那柔嫩的躯体,这可怕的噩梦就开始了!粗粝的石子不分昼夜地折磨着珍珠贝,刺疼着它,但它坚强无比,不仅接受了这突如其来的苦痛,还毅然地咬紧了它,不声也不响,就这么过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把它磨成了一颗璀璨的珍珠。大自然以其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们:知道苦痛的意义吗?那是一种神圣的锤炼。第二课时习作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就“大自然的启示”展开了交流,同学们在活动中一定收获不少,这 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收获。 二、文题展示本次习作 要求我们把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写下来,也可以把活动经过或心得写下来。要求结构完整,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注意表达真情实感。三、写作指导1本次习作要求围绕“大自然的启示”来选材。可以写关于动植物的生长、自然现象的发现和从中受到的启示,如蛙蛇冬眠、仙人掌耐旱、风 雨雷电的形成等;可以写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而发明创造的东西,如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发明了电子蛙眼,根据苍耳的外形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模仿鲨鱼皮肤上的V型褶皱制造了高级泳衣等;还可以写自己的小实验或小发明,如通过人在死海中漂浮不沉的原理,试验得出盐水的浮力比淡水的浮力大,等等。2本文的题眼是“发现”,应当把自己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发现写下来。但要注意,“发现”是主题,不是题目,最好不要以“我的发现”为题。拟题时可以直接以给你启示的事物为题,如“风云雷电的秘密”“夜放的昙花”;也可以是悬念式的,如“青蛙去哪儿了”“仙人掌为什么耐旱”等。3写作时,首先要重点写出自己发现的过程,注意灵活运用学过的描写方法(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和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来突出观察细节或观察对象的特征,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其次,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或从中受到的启示,感受要真实具体,启示要合情合理,不可以违背事实和逻辑;再次,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一步一步写清楚自己发现了什么问题(起因),是怎样发现的(经过),从中获得的感受或启示(结果或道理),注意过渡自然,使行文通顺。 四、范文评析昙花的秘密我不明白,昙花是花期最短的花,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种昙花呢?难道是因为它给人的启示吗 ?阳台上那盆昙花已冒出了两个小小的花苞,于是我留心期待着一个花开的夜晚,每回浇花的时候都叮咛自己可别错过了。这次我决心要看着它开放,于是我拿着茶杯守在旁边凝视着它。看着那饱满待放的花苞,我忽然想到生命的短促与珍贵。一朵昙花由盛开到枯萎,它美丽的生命不过两三个小时,所谓“昙花一现”,生命真是短促。但也正因其短促,才更显得珍贵。我默想着生命的意义,期待着两个新生命的诞生。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悠然的神情逐渐严肃起来。当我再抬头看那盆昙花时,两个洁白馥郁的新生命,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在我面前悄然绽放了。我凝视着这两个白色的生命,然后熄掉室内的灯光,让皎洁的月光流进来。它们看上去像凝在蒙蒙的雾中,比睡莲更美。不,比什么花都美!雪白的花瓣柔美而轻灵,在叶片的掩映下,如夜空中的一朵云彩,如安琪儿的翅膀。花朵的中心伸出了一束细细长长的花蕊,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因为它的生命过于短促,所以它美得像梦一样迷人。美好的事物总是无常,包括成功的机遇和命运的垂青。我们平凡的一生里,能错过几次?是啊,那昙花是在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事物。总评:这篇作文描绘得真切、自然,这离不开作者的认真观察。文章由“昙花一现”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从感情上升华了 主题。文章内容充实,语言流畅而优美,灵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含义深刻 。结尾进一步点明主旨,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第三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一、我的发现“我的发现”安排有三组语句,每组中两个句子的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第二个句子加上副词后,表达的情感更浓重一些。第一组的第二句加上“终于”,体现了科学家的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研究成果来之不易;也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精神。第二组的第二句加上了“那样的”,强调了海龟受到的伤害,表达了“我们”为给海龟造成了极大伤害而深深悔恨与自责的心情。第三组的第二句加上了“居然”,增加了一层意想不到的意思,是对前面“令人难以相信”程度的加深和强调。 二、日积月累这里选取的六句谚语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是与农时有关的,其余几句是与气象有关的。1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句话告诉人们清明节前后是播种的时节,要开始播种瓜类和豆类了。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句话告诉人们早上如果天上有彩色的云,说明天气不好,最好不要外出太远;如果晚上有彩色的云,说明天气晴朗,可以出远门。3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这句话告诉人们如果天上的云彩一片一片的,像鱼鳞一样,说明天气晴朗,光照很好,谷子不用翻就能晒好了。4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句话告诉人们如果鸡很晚都还不回窝,鸭子叫个不停,那就说明快要下雨了。5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这句话告诉人们如果看见蚂蚁在搬家,蛇在路上爬,那么不久就会下大雨。6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这句话告诉人们春天出现雾的话预示有风,夏天出现雾的话预示晴天,秋天出现雾的话预示阴天,冬天出 现雾的话 预示降雪。三、展示台活动指导:“展示台”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和自身才能的机会,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成就感。教材中举了三个展示的例子: 活动示例:1办手抄报。第一步:准备文字资料。可以从课外 书或网上查找有关大自然知识的文字资料。第二步:准备图像资料。可以从画报、美术书中选取自己喜欢的并且符合主题的图画,照着画下来。第三步:设计版面。观察并模仿出版的报纸,精心设计报头,合理安排每个板块的内容和面积,注意四边要留空白,不要完全写满。第四步:认真抄写。书写要工整,正文和标题的字体和字号要有所区别,最好用黑色墨水笔抄写;画画时尽量用彩笔,整体色彩要搭配协调。2水上行走鞋的构想。在进行设计前,要阅读大量物理学方面的资料,了解沉浮理论,弄懂水上行走鞋应遵循的原理。在构造和外形上可以大胆发挥想象,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颜色,确保鞋看起来漂亮、穿起来舒服,能在水面行走自如即可。3推荐有关仿生学的书籍。仿学生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人们研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工作的原理,并根据这些原理发明出新的设备、工具和科技,创造出适用于生产、学习和生活的先进技术。关于仿生学,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科普书籍有:什么是什么:神奇的仿生学,作者德马廷策尔西;奇异的仿生学,戴君惕编著; 大自然艺术有趣的仿生学,作者德克里斯丁施力特;从神匠鲁班谈仿生学,作者刘枫;神奇仿生学:向动物学习,作者韩地球孩子。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