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教学设计-br ---- .doc
-
资源ID:3328077
资源大小:29.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9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教学设计-br ---- .doc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感受伽利略经过质疑和试验发现真理,并用公开试验揭示真理的过程,领悟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感受课文言语逻辑严谨、用词准确深刻的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初步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教法与学法】师:逐段朗读教学法。生:朗读感悟。【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二、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1、结合上节课的自读和交流来填空,并说明理由:伽利略是一个_的科学家。2、小组交流。3、集体汇报交流,引导结合重点语段深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并指导有感情朗读。如:(1)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1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老师难以解答的问题,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岁时就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亚里士多德在人们的眼里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所以说他善于思考。教师引导: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老师帮忙。(算式法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磅的慢;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磅的快。图示法等)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妄下结论。 (2)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1学生汇报:在当时,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教师引导理解”信奉”)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多次实验来证实,并且要面对无数人的讥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3)伽利略是一个(勇敢)的科学家:1学生汇报:面对人们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2教师补充阅读资料布鲁诺,使学生了解到伽利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做,是有着生命危险的,这更体现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三、升华情感,体会写法1、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这个著名的试验。(出示插图投影,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2、请同学们把最后一句话抄写一下来,并反复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3、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学生默读勾画)4、交流: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5、随文练笔想象一下,试验结束后。人们又会怎样说,怎样做,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四、课外阅读1、推荐课外阅读世界上下五千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2、有条件的话,在家中动手把实验做一做。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