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十) .doc
-
资源ID:3328769
资源大小:30.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9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十) .doc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十) 1教学目标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2、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与位置有关的问题。3、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4、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数学的简洁性。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而本节课就是对之中描述方式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3重点难点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对表示未知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难点:用数对的形式来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问题导学(一)问题导学1、初步感知,明确列行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如何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板书:位置)这是11班上课时的座位表,你能说说张亮同学坐在什么位置吗?谁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学情预测: 1、用“第几组第几座”来描述;2、用谁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3、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师:在数学中,我们有规范的说法。竖排称之为列,横排称之为行,列通常情况下从左往右数。请你指出第一列,第二列。行通常情况下从前往后数。指出第一行,第二行。(在确定列时,就是以观察者的左边为第一列。)师:现在你能用数学语言说说这个同学的位置了吗?学生发现“第几列第几行”的表达更简单明了。师再指图中的两个学生,说说他的位置:巩固第几列,第几行。师:第4列第3行是谁的位置?活动2【讲授】点拨助学(二)、点拨助学1、用数对表示位置师:老师用(2,3)表示这位同学的位置。你能看懂其中的含义吗?表示第2列,第3行(读法相同)。师:王艳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赵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她俩是不是坐在同一个座位上?(数字相同,但先后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不同)数对(6,4)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 2、拓展延伸师:为了研究方便,现在用方框表示每个同学的位置。我们可以把这个图继续简化,用方格表示全班同学的位置,师:说出这一列同学的位置:(生说师写)(3,1)(3,2)(3,3)(3,4)(3,5)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用一个数对来表示这一列(3,几)引导(3,a)表示。那这一行的同学该怎么表示?(a,5)(出示课件)活动3【讲授】交流互学(三)交流互学1、明确观察点师:现在我们回到教室,你能用数对表示班长的位置吗?预测:(2,5)(6,5)生说各自的理由,师引导:要想看班长的位置,你应该站在什么位置?(面对面)请学生站到讲台上,说一说,第一列在哪里?班长的位置呢?指一生的位置说出数对。2、说出数对,全班找到他。3、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确定位置的例子,并说说确定位置的方法。比如:电影院的座位,第几排第几号(课件) 活动4【测试】检测悟学(四)检测悟学1、用数对(3,2)表示果盘的位置,那么樱桃的位置在( , ),苹果的位置在( , ),西瓜的位置在( , ),香蕉的位置在( , )。学生观察图示完成练习2、下面是某学校教师家属楼的平面示意图。所在列就是楼房的单元,行就是楼房的层数。出示: 某学校教师家属楼的平面示意图(1)如果用(2,5)表示王老师家所在的位置,则宣老师加在( ),马老师家在( ),张老师家在( )。(2)姜老师家与马老师家住在同一个单元,又比王老师家高一个楼层,姜老师家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3、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学生独立完成,做题中遇到困惑可以问老师或者同桌交流。做完后,课件出示答案,问:对那道题有困惑?评价自己的完成情况( )点击查看更多:五年级数学上册答案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