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一) .doc
-
资源ID:3329714
资源大小:32.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9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一) .doc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一) 【教学导航】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信息,观察了解等了解植物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二、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四海为家”等词的意思三、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四、教学时间 2课时五、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或图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自读识字1. 用第一小节导入。“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植物妈妈”“孩子”分别指什么?(指能传播种子,繁衍后代的植物和它们的种子)她有些什么办法?齐读课题2.自读全文,借助拼音读准字,画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二、合作交流,整体感知1.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辨,纠正字音。(“为”是多音字)2.交流识字方法(1)同桌交流识字方法(2)全班交流降:多音字,在本课读jing。右上是折文儿,不是反文儿。 苍、荚、蹦:偏旁联系字义识记(形声字)熟字换偏旁:娃、洼、炸、豌(指导写“娃、洼”) 熟字加偏旁:纷、啪、识(注意“识”在知识中读轻声)旅:右边的笔顺是。 乘:可用“北”字中间加个“禾”的方法记字形或编顺口溜“禾苗把北分两边”刺、铠:偏旁联系字义。(3)多种形式巩固读。3.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1)勾画交流: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2)提出自己没有读懂的地方,并作上符号。4.小组合作整理出需要重点解答的问题。三、词句引领,读中感悟1.读第1节启发提问:谁读懂了“四海为家”这个词语?学生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看法。练习读好问句。 2.朗读2、3、4节(学生喜欢那一位妈妈学哪一小节)(1)说一说:你最欣赏哪一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相机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理解“告别、旅行、降落伞、乘着风、铠甲”等词。如:铠甲(古代士兵穿的铁衣。本课指苍耳种子外面的硬壳)、四海为家(本课指到处生根发芽)。(2)通过网站或课件演示,帮助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学生在书上勾出关键词语。(3)相机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关键词语。3.自由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读、表演读。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4.小结课文,指导背诵。5.学生试着背诵课文。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读课后“泡泡”里的话,说一说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自己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资料;通过网站了解一些典型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五、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2.把你知道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讲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一、巩固朗读、背诵。1.齐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2.分组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3.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节进行背诵,提高背诵兴趣。4.“接龙”方式检查背诵情况;二、进行字词训练,识记生字。1.读“读读抄抄”里的词语。(1)强调词语重叠时轻声的读法;(2)仔细观察: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点?只观察不回答。(3)学生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2.识记生字;(1)出示生字卡,读生字,练习口头组词;(“知识”中的“识”读轻声)(2)学生交流:我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一个字?(区别“己”“已”的不同;)(3)教师小结学生的识字方法,肯定学生的思维方式;(4)巩固:在网站中通过文字游戏了解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指导书写;(1)重点示范独体字的写法:(通过横中线和竖中线确定笔画位置)(2)示范三个女字旁的字的写法(指名在黑板上写,然后进行笔画整理)4.练习写一写生字,教师课堂巡视,看笔顺及写字姿势是否正确。5.小结书写情况。同桌互评,画出写得好的字。板书设计植物妈妈有办法蒲公英 风苍 耳 靠 动物 传播种子豌 豆 日光【教学反思】植物妈妈有办法以诗歌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集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于一身,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时我要求学生能正确地朗读全诗,初步感知全诗的内容,在教学中抓好学生对基础知识(生字、词语)掌握的基础上,我设计抓住诗歌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进行朗读的指导,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多读且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还设计了在读中感悟的环节,课上我借用动画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