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高考化学第一轮辅导与测试复习课件42.ppt
,第3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醇酚,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考纲展示,1了解卤代烃、醇酚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2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3了解官能团的概念,并能列举醇类、酚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 4能够举例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考向一 有机反应类型,考向一 有机反应类型,该有机物中含有醇羟基、酚羟基、羧基,所以可以发生取代、消去、酯化、中和、氧化反应;能水解的官能团是酯基,X,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所以该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聚反应。,解析:,考向一 有机反应类型,C,考向一 有机反应类型,考向一 有机反应类型,只要熟练掌握各类官能团所能发生的反应类型即可。,解析:,考向一 有机反应类型,C,考向二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考向二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考向二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考向二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考向二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卤代烃的特征反应是能发生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但是发生消去反应有结构上的要求,即卤素原子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A中没有邻位碳原子,C中邻位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均不可发生消去反应。,解析:,考向二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BD,考向二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解析:,D,在溴乙烷分子中存在的是溴原子,直接加入AgNO3溶液不能鉴别,而溴乙烷的水解反应产物中有Br,水解反应的条件是强碱的水溶液、加热,反应后检验Br时应先要加入HNO3(中和碱),然后加入AgNO3溶液。,解析:,考向二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A,考向三 醇的概念和饱和一元醇的通式,考向三 醇的概念和饱和一元醇的通式,考向三 醇的概念和饱和一元醇的通式,考向三 醇的概念和饱和一元醇的通式,考向三 醇的概念和饱和一元醇的通式,醇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条件是:连有羟基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相邻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若C7H15OH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三种产物,则必须符合:连着OH的碳原子必须连接着三个不同的烃基。,解析:,考向三 醇的概念和饱和一元醇的通式,D,(1)能氧化成醛的醇,连羟基的碳上要有23个氢原子,故选A、B、D; (2)能氧化成酮的醇,连羟基的碳上要有1个氢原子,故选C、F; (3)连羟基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选A、B、D。,解析:,考向三 醇的概念和饱和一元醇的通式,答案:(1)A、B、D (2)C、F (3)A、B、D,由题意,A能水解生成B和C,且B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C,得B为一元醇,C为一元羧酸,且二者的碳原子数、碳链结构完全相同。即B为:C3H7CH2OH,C3H7有2种结构,所以A可能的结构有2种。,解析:,考向三 醇的概念和饱和一元醇的通式,B,考向四 酚,考向四 酚,考向四 酚,考向四 酚,考向四 酚,考向四 酚,A项和D项,苯酚反应时均取代苯环上3个氢原子,而苯只取代一个氢原子,说明羟基使苯环活性增强;C项,苯酚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酸性比乙醇强,是由于受苯环影响,使苯酚中羟基活性增强;B项,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是由于乙烯中含碳碳双键,乙醇中没有碳碳双键,而不是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解析:,考向四 酚,B,考向四 酚,A物质中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属于酚类,但酚羟基不能和NaHCO3溶液反应,A项错误。B物质中羟基连在链烃基的饱和碳原子上,属于醇类,不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B项错误。C物质属于酚类,苯环上酚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可以被溴取代,根据C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1 mol C最多能与2 mol Br2发生反应,C项错误。D物质中羟基连在烃基的饱和碳原子上属于醇类,并且与羟基相连的碳的邻位碳原子上有H原子,所以D物质可以发生消去反应,D项正确。,解析:,D,本题考查了酚类物质的化学性质、组成方面的知识,在解题过程中,一要注意酚类物质特有的性质,二要注意羟基与苯环相互间的影响。己烯雌酚的分子式为C18H22O2,反应中应生成11 mol H2O,A项错;酚的酸性比H2CO3的弱,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项对;两个酚羟基的邻位上共有4个氢原子,它们均可被卤素原子取代,故反应中最多可以消耗4 mol Br2,C项错;苯环上的羟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项错。,解析:,考向四 酚,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