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学习专用.pdf
-
资源ID:33300032
资源大小:138.8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育资料】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学习专用.pdf
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第二章第二节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背斜、向斜、断层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褶皱、断层示意图的分析,学会简单地质构造类型的判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质构造的认识,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课前预习:1. 地质构造概念:由运动留下的“痕迹”。2. 地质构造可分为和两种类型,其中,褶皱有两种基本形态:中间向上隆起的叫,中间向下凹陷的叫。断层中有(两侧岩层陷落,中间相对突起)和(两侧岩层上升,中间部分相对下沉)3.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背斜构造对应的原始地表形态是,但由于顶部受到_作用,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而形成_;向斜构造对应的原始地表形态是,但由于槽部受到 _作用, 岩石坚硬,不容易被侵蚀而形成_。 断层线上往往发育有_。地垒常发育成陡峭的_,地堑常形成_或_。4.画出褶皱结构示意图,标出背斜、向斜:课堂导学:一褶皱1背斜向斜的判读,画出示意图。2在外力作用下,背斜、向斜分别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初期、后期)3【合作探究】形成倒置地形(背斜谷,向斜山)的原因。4.【小结】形式岩层形态初期地貌地形倒置(背斜成股,向斜成山)褶皱背斜背斜部受力, 岩石疏松,易被,形成。向斜向斜 _部受挤压,岩性_,不易被 _,形成 _ 。二断层1观察断层动画演示,描述断层是如何形成的(两个必备条件)。画出示意图。2【小结】构造类型产生原因地表形态举例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断层地垒地堑三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构造地貌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隧洞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 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跟踪训练:1、关于图中B 处的正确叙述是A内力作用形成的向斜B外力作用形成的背斜C内力作用形成背斜后,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地D内力作用形成的断层2、下列地貌的地质构造与图中A 处一致的是A喜马拉雅山 B庐山C渭河平原D安第斯山3据图判断 () A1 处有良好的地下水储存条件B2 处的火山喷发可能形成石灰岩C3 处可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D4 处沉积岩中可能含有化石4、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处在内力作用容易形成谷地B丁处为断层,地质结构稳定C在 a 处采煤易引发瓦斯爆炸D在 b 处采煤易引发瓦斯爆炸5、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假如你作为一位地 质工程师,试对下列问题作一些简要分析。(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_,乙 _,a、b_。(2)该地地壳受到了_方向力的作用,属于_力(拉张力或挤压力)。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_运动和 _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是_运动。(3)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褶皱构造上 覆 盖 有 岩 石 是 由 _ 作 用 形 成 的 。 据 此 , 可 推 断 这 一 地 区 的 地 壳 运 动 情 况 为_ 。(4) 如 果 在 这 里 修 建 一 条 东 西 向 的 地 下 隧 道 , 应 该 选 择 在 _ 地 , 原 因 是_ 。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该选择在 _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 地,原因是_ _ 。课后作业:1.进一步完善学案;2. 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