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教案 .doc
-
资源ID:3330138
资源大小:3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9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教案 .doc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尤其是“父亲”和“温迪”的语言描写,体会作者一家人以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的高尚情操。2、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课题“永生的眼睛”的含义课前准备:共同收集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盲姑娘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安静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有了恢复健康的可能。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二、探究学习,释疑解惑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谁捐献了角膜?谁的眼睛获得了永生?2、生交流回答。3、琳达一开始知道要捐献母亲角膜的时候,他的态度是怎样的?父亲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4、课件出示多音多义字及重点词语重 zhn(重量) 笼 ln(笼罩)chn(重新) ln(笼子)流淌 平静 突如其来 不由自主捐赠 珍贵 无法面对 不假思索遵从 自豪 屡屡获奖 热泪盈眶与世长辞 重见天日 孤零零痛苦难忍 栩栩如生 夺眶而出5、再次读课文,理解词语,课件出示:突如其来:突如是突然的意思,突如其来就是突然发生。本文指被突然而来的疾病夺走了生命。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本文是指父亲捐献母亲的角膜时态度坚决,毫不犹豫。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本文是温迪的画技较高,画出的马就像活的一样。屡屡:一次又一次。遵从:遵照并服从。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到光明。本文是指盲人恢复视力、看到光明。三、出示重点句子1、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感悟。2、想象一下,在父亲的帮助下,一些盲童重见光明,他们会看到什么?他们的心情如何?家人又会怎样?3、父亲在平静中展示他的伟大,在愉悦中表达他的大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平静和愉快中去感受父亲那无私奉献的精神。(分男女齐读父亲的两段话) 四、心灵体验,深化情感。出示本文中心思想。本篇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课文中的“我”由当年对父亲捐献母亲角膜的不理解,到成年后亲自捐献父亲的角膜,这是多么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展现了“我”思想认识升华的轨迹。当年的 14岁的“我”和现在14岁的女儿,对亲人捐献角膜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又是多么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也反映了前辈的言传身教对后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五、学生讨论本文结构,并回答。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自然段):我十四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将她的眼角膜捐献。第二部分(自然段):父亲老了,也要捐献眼角膜,他的行为感动了我的孩子。第三部分(第自然段):父亲去世,我遵从遗愿,捐出了他的眼角膜。我的女儿表示将来也要这样做。六、课件出示相关资料1、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2、目前美国有超过84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04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七、习作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却又是短暂的。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学了 这一课 ,大家对生命的意义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我们就将感动你我的故事记录下来,让我们尽情地抒写我们的情怀吧!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