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随堂练习学习专.pdf
-
资源ID:33309533
资源大小:12.6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育资料】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随堂练习学习专.pdf
教育资源教育资源随堂作业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一、选择题河西走廊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源地。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的趋势。图K27-1 为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 读图完成12 题。图 K27- 1 1河西走廊的绿洲主要分布在() A山前冲积扇B河漫滩C河口三角洲D山间盆地2据图判断,河西走廊北部沙漠中沙丘的主要类型是() 横沙丘纵沙丘抛物型沙丘无沙丘ABCD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我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尾闾处的居延海,曾是西北最大的湖泊,孕育了古居延文明。近年来,居延海急剧萎缩干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读图K27- 2,回答 3 4题。图 K27- 2 3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B地下水C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D居延海的湖泊水4造成居延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教育资源教育资源B居延海地区载畜量减少C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增加D居延海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增加每年东非高原上几十万头角马、斑马等野生动物发生周期性的大迁徙。图K27-3 为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56 题。图 K27- 3 5造成东非高原野生动物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B地壳的运动C水循环运动D地球的公转6近几十年来,东非高原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过牧过垦,土地退化加剧B修路开矿,破坏地表植被C城市扩大,非农用地增加D动物迁徙,踩踏啃食草皮读世界某地区一古城遗址分布及其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图 K27- 4),回答 78 题。图 K27- 4 7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滑坡、泥石流频发火山喷发人口增长过快过度使用水资源ABCD8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变化,推测历史上古城附近地区环境最好、水草最丰美的时期是() A甲B乙C丙D丁图 K27-5 示意我国39 N 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910 题。图 K27- 5 9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教育资源教育资源10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土地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由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 范围内的地区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 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渍化、 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 K27- 6, 回答 1113 题。图 K27- 6 11湿润系数可能指() A降水量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C蒸发量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12材料中提及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 土壤退化过程土地退化过程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荒漠化过程ABCD13在我国,与湿润系数空间分布最接近的是() A人口密度B植被密度C交通线密度D湖泊密度二、非选择题14图 K27- 7 为某区域1 月等温线分布图。近年来,M 地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 K27- 7 (1)比较 M、N 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分析 M 地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的原因。教育资源教育资源(3)提出治理M 地土地荒漠化的一条措施,并说明理由。15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天漠 ”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的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和强劲的风力,它们是 “迷你沙漠 ” ,却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图K27-8 中 M地附近有1.3 万多公顷沙丘。材料二鄱阳湖附近的水系和鄱阳湖南部资源、交通等示意图(图 K27- 9)。图 K27- 8图 K27- 9 材料三2019 年 11 月,位于M 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因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 M 地大风日数多。仅2019 年 1 月, 4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就达4.8 天。(1)说出图 K27-8 中 M 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节,并分析该季节M 地形成“天漠”的主要条件。(2)简述图 K27-8 中 M 地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3)根据图 K27-9 所示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 P 地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作业答案1A2.D解析 第 1 题,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麓,山上的冰雪融水是当地绿洲的水源。在山前冲积扇地区除水源充足外,地形、土壤条件也较好,是当地人口、农业的集中分布区。第2 题,河西走廊北部气候更干旱,风沙危害更严重,植被覆盖率更低,更接近内陆地区的沙漠,沙源供给更充足,故当地应以横沙丘和抛物型沙丘为主。3C4.C解析 第 3 题,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源的补给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第4 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主要是受人为因素影响。人口增长,工农业用水增加,导致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5 D6.A解析 第 5 题, 东非高原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 湿两季,510月北半球雨季,11次年5 月南半球雨季。热带草原气候高温干旱季节十分明显和漫长,而非洲热带草原区刚好分布在南北两个半球。一般动物都需要水和充足的食物来源,野生动物的周期性大迁徙,主要是追随着热带草原的降雨季节。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变化的根本原因地球的公转。第6 题,近几十年来,非洲人口增长迅速,人们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致使土地退化加剧,荒漠化加剧。教育资源教育资源7 B8.B解析 第 7 题, 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区为我国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古城应位于沙漠边缘的绿洲,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以及人类过度使用水资源,造成水资源枯竭,绿洲消失,导致古城消失。第8 题,在干旱地区,水草最丰美的时期即水资源最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流水作用显著,沉积物颗粒最大的时期,乙沉积物颗粒最大,应选乙时期。9B10.C解析 第 9 题,图示区域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水量小且多出现季节性断流现象,水分条件差,限制了农业发展。第10 题,该区域的河流为内流河,河流径流量小。 甲地区位于河流上游,乙地区的引水灌溉对其没有影响;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可能使当地出现土壤盐渍化现象;丙地区、 丁地区位于河流下游地段,在中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必然导致下游水量减少,植被减少,从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现象。11B12.D13.B解析 第 11 题,根据图中数值的大小和变化趋势知,我国东部地区湿润系数大,西北地区湿润系数小。我国越往西北地区降水量越少,而根据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判断,湿润系数不是指降水量,而应该是指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第12 题,根据题目叙述, 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渍化、 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所以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生态系统退化过程,更属于土地退化过程。荒漠化过程也是指土地的退化过程。第13 题,由图可知,湿润系数较大的地方,年降水量较多,植被覆盖率也较高。14(1)M 地降水量小, N 地降水量大。原因: M 地处于东南季风的山地背风一侧,降水少;N 地处于东南季风的山地迎风一侧,降水多。(2)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等等。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农垦活动等。(3)措施: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理由:良好的植被覆盖能减少风沙灾害,增加土壤水分, 防止土地荒漠化;合理的载畜量有利于草场的持续利用,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解析 本题以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1 月等温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了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等知识。第(1)题,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地形、洋流、大气运动、海陆位置等。根据地理位置可推断,影响该区域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地形,M、N 两地分别处于山地的背风一侧和迎风一侧。第(2)题,荒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短期内的变化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应重点考虑人为原因。第(3)题,治理措施应根据原因提出,特别是人为原因。而理由的阐述应考虑该措施的作用。15(1)冬季。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下降,湖中的泥沙出露,成为沙源;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风力强劲(或大风日数多)。(2)M 地风力强劲,大风日数多;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大型风力发电场的建设;以沙地为主,地租水平低,成本较低;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3)靠近鄱阳湖,水系发达,水源充足;水电丰富,能源充足;铜矿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铁路网密集,交通便利。解析 第(1)题,材料一提示“天漠”的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和强劲的风力,那就从沙源和风力来分析。鄱阳湖附近属于季风区,冬季风势力比夏季风势力强,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所以M 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节是冬季。形成的条件:从沙源看,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下降,湖中的泥沙出露,成为沙源;从风力来分析,冬季M 地受西北季风的影响,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风力强劲,大风日数多。第(2)题,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要从资源本身的状况、地形地势、土地成本、市场需求、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和图文信息,归纳其区位优势。第(3)题,影响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能源, 因为有色金属冶炼能耗大,最好有廉价的水电,其次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余再考虑一般的区位因素如土地、水源、交通、市场等。仔细读图可以发现,P 地附近有小水电、铜矿、铁路、河湖等,据此可分析其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