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 .pdf
-
资源ID:33367058
资源大小:67.7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 .pdf
1 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21 世纪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社会,随着各种竞争的愈来愈激烈,各种压力也接踵而至。 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来说越来越脆弱,心理健康则成了大众关注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心理健康研究、教育与实施中倍受关注的群体之一,就是青年。2001 年 3 月 16 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因此,大学生追求心理健康已不是个人问题,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呼唤。西译院作为全国最大的民办高校,在校人数 3 万余名,在准军事化模式严格管理下,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其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大学生是社会人群中高层次文化青年群体,是对社会其他人群最具影响力的群体。 大学生的心态如何可以作为一个国家民族心态状况的标志。大学生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 走向社会后才能有较高的工作劳动效率。 如果一个学生带着心理障碍进入社会,则不仅难以完成工作任务,还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由于人们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解与偏见,以为只有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才算是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因而忽略了大学生一些心理异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2 常的早期表现。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他们的精神行为阳性检出率约为16%, 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 30%左右。在人际关系、 情绪情感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大约占 3000 万人次,心理和行为失常导致的恶性事件屡有发生。像云大事件, 北京清华的用硫酸泼伤黑熊事件,或其它学校发生的恋爱不成便报复对方等等, 都是发生在大学生身上。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情况呢?其原因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调适和解决。一个成绩优异、身体强壮的大学生并不能说明他是一个健康的大学生。2、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人所下的定义是不仅没有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从人的心理与行为结构看,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当具备以下特征:健全的智力,健全的情感,健全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社会行为规范,有良好的适应性,有双重的心理承受力。心理健康是一个持续积极的心理适应状态,每个人心理都是相对的,独特的。只有具备了以上特征的人群,我们才可以称之为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的人一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妥善地处理和建立人与人之间、 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智慧,获得成功感和充实感;并且有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理解别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 - - - - - - - - - 3 人,能保持良好的心境;能客观地认识并接纳自我,有积极的价值追求;能为实现目标而克服自身的不合理欲望和各种困难,能抗拒外界的种种诱惑。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往往因为家庭教育方式或社会影响等各方面原因,造成了其个性和人格发展中的缺陷,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积极配合, 正确引导,促使青少年在学生阶段完善自己的性格、心理特征,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二、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最先开展此项工作的院校之一,许多高等学校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教育教学工作体系,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开展了有益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河南省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大省,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咨询才初见成效,我院作为万人之首的高职院校,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容忽视。1、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我院学生主要以1822 岁年龄段为主,刚刚经历过高考的他们,还没从高考的阴影中恢复过来, 又离开了家人的怀抱, 来到学校,独自学习、生活,自我控制力及适应能力还在锻炼之中许多问题便随之产生。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新生入学适应期的心理矛盾与调适问题,人际交往方面,学习方面,两性关系的处理,对网络的依赖,人格缺陷,就业压力,家庭环境引发的自卑等一系列问题。据我院心理咨询室开办以来的综合数据表明,大学生在人际交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 - - 4 往,两性关系, 恋爱心理,学习压力和家庭环境引发的自卑等方面咨询的人数较多。具体表现为:自卑、焦虑、抑郁、失落,缺乏主见和独立性;交往困难或恐惧交往,胆小、以自我为中心,不良交友;学习动机不足,厌学逃课,学习方法不当,记忆力减退;恋爱、失恋的行为,男女关系处理不当;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聊天,整夜上网;考试作弊、自私、冲动或暴躁, 易激动;过度焦虑,情绪波动; 作息无常、不良饮食习惯、过度消费等。但一般都表现为轻度心理障碍,即心理问题,还没有上升为真正意义上的心理障碍,但是对学生生活和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往往因为这些问题,他们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成绩下滑,内心忧虑。通过心理咨询和老师的帮助,他们中大多都能调整心态,抛掉烦恼,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学习生活。2、大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心理问题?从以上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来进行分析,大致有下列 8 种诱因。(1)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造成了新生入学期的心理矛盾与调适问题,心理学上将新生入学出现问题的这段时期称为“大学生心理失衡期” 。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是理想与现实的不符,使他们产生心理落差;其次对新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从而使他们产生困惑, 造成心理失调; 还有的新生在高中时的优越感和来到大学后作为普通一员的落差,也易导致心理问题。(2)交往困难或恐惧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学生不知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技巧与原则。目前大学生人群中多为独生子女,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 5 庭教育不当造成其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特征,缺乏集体荣誉感与合作精神等后遗症。 学生入学后, 有的缺乏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有的还会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3)学习及生活压力造成了学生学习中的紧张、焦虑、厌学等问题。首先学习动机不足便会产生厌学,逃课等,或专业与兴趣的不统一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中,再加上课程负担重, 学习方法不当, 参加自考的应试压力等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强迫、焦虑等心理问题,另外学生生活贫困造成的生活压力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自卑、自闭、抑郁等症最终退学。(4)大学生情感困惑和危机造成了两性交往中的种种问题。大学生对于情感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影响到心理健康。 因恋爱心理的度把握不当造成的情感危机、性冲动、性行为失范以及恋爱失败后导致的大学生心理行为失范或异常等问题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5)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互联网的产生给这个世界增加了许多色彩及便利。不少学生因交际困难或其它原因在网络世界寻找心理平衡与满足。他们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中,久而久之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与现实生活产生隔膜, 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规律也会被打乱,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 可能会导致人格分裂, 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在日常生活中导致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行为怪异。(6)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许多学生人格上的缺陷。独生子女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 - - - - - - - - - 6 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他们的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协作精神,而且会有许多不良习性,如果来校后不加以约束,纠正,他们往往会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在溺爱中成长的他们, 往往对金钱挥霍无度, 自由散漫,以自我为中心。学习生活中,稍有不如意,便会感到心理失衡。(7) 就业压力是高年级学生最大的困惑。 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比较理想的工作比较难, 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 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此类问题在毕业班和统招生中人数较多。(8)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造成了学生许多心理问题。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单亲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消费上的盲目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等等都会对学生心理造成影响。三、如何保持及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期间是学生成才的关键阶段,成才需要个体素质的全面、充分、综合的发展, 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中心理素质既是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又是综合素质发展的中介和基础,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意义非凡。 维护和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通过自我调适,社会和家庭、学校给予支持来完成。首先,从自我调适方面来说, 心理自我调适指个体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给自己以影响, 从而促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向积极方转化的过程。从大学生自我心理保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来看,大学生在自我调适方面需要做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 - - - - - - - - - 7 确的人生观,心胸开阔乐观;不对自己严格要求,奋斗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对他人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以避免失望感;要学会情绪的自我调控,及时排除愤怒情绪;要学会及时向他人倾诉,以疏泄积郁情绪;自我娱乐,防止心境抑郁;不能处处与人竞争,避免对自己过度要求;积极地参加学校、社会的各种活动,扩大人际交往,如有问题及时寻求咨询。其次,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 大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关于心理方面的教育也至关重要。学校教育需要做到的是: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进行多种形式的咨询和辅导;运用有关量表图例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及时的检查诊断;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随时复查; 教师应教学生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优化学生生存环境,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开展伙伴关系,调动宿舍、 班级、学生社团等一切积极的支持因素来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另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缺一不可。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成员主要有:父母、朋友、亲戚、邻居、同学。父母往往给予他们经济上的支持,朋友、同学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安慰。每当遇到困难或复杂情境时,感到紧张、胆怯、恐惧、孤独无助时,就更需要社会的支持,使他们获取精神上的补偿或心理上的安慰、鼓励,这样就会使心理负担减少一些,有益于心理健康。四、关于加强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作为有一万多人之众的我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好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 - - - - - - - - - 8 坏,影响着学生在校学习的稳定和思想波动。2004 年上半年,我院领导已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开办了心理咨询室,并任命3人为兼职心理咨询师, 为学生进行服务。 学生处任命 5 人为兼职咨询师,全天候接受学生电话、书信等形式的咨询,接待人数逾百人。此项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面对这么多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这项工作,给学生一个健康的身心。 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1、要切实端正健康观念,确立多元参与的意识。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思想教育,我们不能把高校学生工作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阶段,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心理、生理特点等方面综合进行教育。让学生以平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面对学习,面对人生。目前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正在高校深入进行,高等教育既面临着扩大招生的问题, 也面临着在原有基础和水平上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因此,要从全局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教育学生,指导学生,防止形式化倾向。学院各党政部门及领导要统一认识,更新观念,使我院学生管理工作呈现新面貌。2、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是要培养系统的、全面的、优良的心理品质并预防和消除各种心理障碍的教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健全的人格培养为核心,我院要为国家输送的是高技能型、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优异的学习成绩,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0 页 - - - - - - - - - 9 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强健的体魄。尽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不能用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去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3、完善制度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强化课外指导环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建设中;面向学生进行多种媒体的广泛宣传,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通过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沙龙,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以及自我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配备一定的量表、仪器等设备,用有关图表进行心理测试。另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指导,还有赖于教育的三级网络院级心理健康机构系级心理健康组织班级学生健康小组的完善。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必要的服务与帮助,避免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4、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教育工作的队伍素质,很多高校咨询教师远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也不能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要。像我院的心理咨询老师,都是兼职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党政人员,政工干部等兼职教师, 还应扩大到班主任队伍、 公寓管理员和学生社团当中,他们是跟学生接触最亲密的人,容易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当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10 页 - - - - - - - - - 10 然如果需要,可在学院医务室设立心理专科门诊。学院应该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职教师的长短期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建设成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使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健康轨道。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10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