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参考 .pdf

    • 资源ID:33401704       资源大小:55.3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参考 .pdf

    第五章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无效吸氧(一)发生原因1、中心供氧站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2、吸氧管扭曲、堵塞、脱落。3、吸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4、气管切开病人采用鼻导管(鼻塞)吸氧,氧气从套管溢出,未能有效进入气管及肺。5、气道内分泌物过多,而未及时吸出,导致氧气不能进入呼吸道。(二)临床表现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查体:呼吸急促,胸闷,缺氧症状无改善,氧分压下降,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煽动等。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均发生改变。(三)预防及处理1、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将吸氧管放入冷开水内,了解气泡溢出情况。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其是对使用鼻导管吸氧者,鼻导管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影响吸氧效果。3、遵医嘱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4、对气管切开的病人,采用气管套管供给氧气。5、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分泌物多的病人,宜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6、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如病人是否由烦躁不安变为安静、心率是否变慢、呼吸是否平稳、发绀有无消失等。并定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7、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二、气道黏膜干燥(一)发生原因1、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液不足,氧气湿化不充分,尤其是病人发热、呼吸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速或张口呼吸,导致体内水分蒸发过多,加重气道黏膜干燥。2、吸氧流量过大,氧浓度60% (二)临床表现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部分病人有鼻衄或痰中带血。(三)预防及处理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对发热病人,及时做好对症处理。对有张口呼吸习惯的病人, 做好解释工作, 争取其配合改用鼻腔呼吸, 利用鼻前庭黏膜对空气有加温加湿的功能,减轻气道黏膜干燥的发生。 对病情严重者, 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2、根据病人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 ,中度缺氧24L/min ,重度缺氧 46L/min ,小儿 12L/min 。吸氧浓度控制在45% 以下。3、加温加湿吸氧装置能防止气道黏膜干燥。4、对于气道黏膜干燥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器可随时调节雾量的大小,并能对药液温和加热。三、氧中毒(一)发生原因氧治疗中发生氧中毒临床上极为少见。一般认为在安全的 “压力时程” 阈限内是不会发生氧中毒的, 但患者在疲劳、 健康水平下降、 精神紧张等情况下对氧过敏或耐力下降时可发生。吸氧持续时间超过24 小时、氧浓度高于60% ,高浓度氧进入人体后产生的过氧化氢、过氧化物基、羟基和单一态激发氧,能导致细胞酶失活和核酸损害,从而使细胞死亡。 这种损伤最常作用于肺血管细胞,早期毛细血管内膜受损, 血浆渗入间质和肺泡中引起肺水肿,最后导致肺实质的改变。(二)临床表现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氧中毒的特点是肺实质改变,如肺泡壁增厚、出血。一般情况下连续吸纯氧6 小时后,病人即可有胸骨后灼热感、咳嗽、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胸痛;吸氧 24 小时后,肺活量可减少;吸纯氧14 天后可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有时可出现视力或精神障碍。(三)预防与处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停氧指征。选择恰当给氧方式。2、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 45%。根据氧疗情况,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浓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高流量吸氧。3、对氧疗病人做好健康教育, 告诫病人吸氧过程中勿自行随意调节氧流量。4、吸氧过程中,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效果。一旦发现病人出现氧中毒,立即降低吸氧流量,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四、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 以早产儿多见。 是一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其特征为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纤维增殖以及由此产生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一)发生原因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长时间高浓度氧气吸入会引起此并发症。(二)临床表现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临床上可造成视网膜变性、脱离、继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斜视、弱视,最后出现不可逆的失明。(三)预防及处理1、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吸氧浓度小于40。2、对于曾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后出现视力障碍的患儿应定期行眼底检查。3、已发生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者,应早日行手术治疗。五、腹胀(一)发生原因1、多见于新生儿,鼻导管插入过深,因新生儿上呼吸道相对较短,易误入食道。2、全麻术后患者咽腔收缩、会厌活动度、食道入口括约肌松弛,舌体后移,咽腔因插管而水肿, 使气体排出不畅, 咽部成为一个气体正压区。 此时氧气的吸入流量大,正压更加明显,迫使气体进入消化道。(二)临床表现缺氧症状加重。病人烦躁、腹胀明显,腹壁张力大,呼吸急促表浅,胸式呼吸减弱,口唇青紫,脉搏细速,呈急性表现,严重者危及生命。(三)预防及处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1、正确掌握鼻导管的使用方法。插管不宜过深,成人在使用单鼻孔吸氧时鼻导管插入的深度以2cm为宜。新生儿鼻导管吸氧时, 必须准确测量长度, 注意插入方法、 插入鼻导管时可将患儿头部稍向后仰,避免导管进入食道, 插入不可过深。2、用鼻塞吸氧法、鼻前庭或面罩吸氧法能有效地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3、如发生急性腹胀,及时进行胃肠减压和肛管排气。六、感染(一)发生原因1、吸氧终端装置污染:吸氧管道、氧气湿化瓶、湿化瓶内湿化液等容易发生细菌生长。2、插管动作粗暴导致鼻腔黏膜破损,而病人机体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易发生感染。(二)临床表现病人出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如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败血症等。(三)预防及处理1、每日更换吸氧管、氧气湿化瓶及湿化瓶内湿化液,湿化瓶每日消毒。2、湿化瓶内液体为灭菌处理的冷开水、蒸馏水。3、每日口腔护理二次。4、插管动作宜轻柔,以保护鼻腔黏膜的完整性,避免发生破损。5、如有感染者,去除引起感染的原因,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七、鼻衄(一)发生原因1、插鼻导管动作过猛或反复操作所致;部分患者鼻中隔畸形,而操作者按常规方法插管,使鼻粘膜损伤,引起鼻衄。2、鼻导管过粗或质地差。3、长时间吸氧者,鼻导管与鼻咽部分泌物粘连、干涸,在更换鼻导管时,鼻咽部的黏膜被外力扯破导致出血。4、长时间较高浓度吸氧,且湿化不足,导致鼻黏膜过度干燥、破裂。(二)临床表现鼻腔黏膜干燥、出血,血液自鼻腔流出。(三)预防及处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1、正确掌握插管技术,插管时动作轻柔。如有阻力,要排除鼻中隔畸形的可能,切勿强行插管。必要时改用鼻塞法吸氧或面罩法吸氧。2、选择质地柔软、粗细合适的吸氧管。3、长时间吸氧者,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做好鼻腔湿化工作,防止鼻腔黏膜干燥。拔除鼻导管前, 如发现鼻导管与鼻黏膜粘连,应先用湿棉签或液体石蜡湿润,再轻摇鼻导管,等结痂物松脱后才拔管。4、如发生鼻衄,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局部止血处理。如使用血管收缩剂或局部压迫止血。 对鼻衄出血量多, 上述处理无效者, 请耳鼻喉科医生行后鼻孔填塞。八、肺组织损伤(一)发生原因给病人进行氧疗时, 在没有调节氧流速的情况下, 直接与鼻导管连接进行吸氧,导致大量高压、高流量氧气在短时间内冲入肺组织所致。(二)临床表现呛咳、咳嗽、严重者产生气胸。(三)预防及处理1、在调节氧流量后,供氧管方可与鼻导管连接。2、原面罩吸氧病人在改用鼻导管吸氧时,要及时将氧流速减低。九、烧伤(一)发生原因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导致氧气外漏,室内使用明火,如进行艾灸、拔火罐等操作,或病人用腈纶质地的衣物摩擦易产生静电,导致火灾发生。(二)临床表现根据烧伤严重程度,分为不同的临床表现。I 度:达角质层,轻度红、肿、热、痛,感觉过敏,不起水泡,表面干燥。浅 II度:达真皮层,剧痛,感觉过敏,温度增高,有水泡,基底潮湿,均匀发红,水肿明显。深II 度:达真皮深层,有附件残留,可有或无水泡,基底湿润苍白,有出血小点,水肿明显,痛觉迟钝,拔毛时痛。 III 度:损伤至皮肤全层,甚或包括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皮革样,蜡白或焦黄,炭化,感觉消失,无水泡,干燥,干后可见栓塞静脉呈树枝状,痂下水肿,拔毛不痛。(三)预防及处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 - 1、注意安全用氧,严禁烟火。2、为病人吸氧时要妥善固定吸氧装置,防止氧气外漏。3、病人吸氧时要着棉质外衣。勿穿着用腈纶材料做的枕巾和衣服,避免由衣服或头发与枕巾摩擦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火灾。4、一旦发生火灾,要保持冷静,及时关闭氧气来源。并用床单保护病人,将火扑灭。5、如病人烧伤,按烧伤处理。十、过敏反应(一)发生原因1、并发急性肺水肿时,使用20%30% 酒精进行氧气湿化,而患者对酒精过敏。2、对吸氧管材料或胶布过敏。(二)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加重,病人球结膜充血,皮肤瘙痒。或接触吸氧管的鼻腔肿胀、疼痛。面部贴胶布的皮肤发红、起水泡,甚至皮肤溃烂。(三)预防及处理1、详细询问病人过敏史,包括药物、用物等。2、酒精过敏者,湿化液禁用酒精。3、发生过敏反应者,及时去除过敏源,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十一、二氧化碳麻醉(一)发生原因1、慢性缺氧病人高浓度给氧。因慢性缺氧病人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其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 反射性地引起呼吸。 高浓度给氧, 则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滞留更严重。2、吸氧过程中,病人或家属擅自调节吸氧装置,加大氧气流量。(二)临床表现神志模糊,嗜睡,脸色潮红,呼吸浅、慢、弱,皮肤湿润,情绪不稳,行为异常。(三)预防及处理1、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存者,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 - - - - - - - - - 2 、慢性呼衰病人采用限制性给氧, 常用低流量持续鼻导 (或)鼻塞吸氧。氧浓度 24% 33% 氧流量控制在 13L/min. 3、加强对病人及家属说明低流量吸氧的特点和重要性。避免病人或家属擅自调大吸氧流量。4、加强病情观察,将慢性呼衰病人用氧情况列为床边交班内容。5、在血气分析动态监测下调整用氧浓度,以纠正低氧血症, 不升高 PaCO2 为原则,一般用氧浓度以24% 为宜,若在连续用呼吸兴奋剂时,给氧浓度可适当增大,但不超过 29% 。6、 一旦发生高浓度吸氧后病情恶化, 不能立即停止吸氧应调整氧流量为12L/min 后继续给氧,同时应用呼吸兴奋剂。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二氧化碳排出。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应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 - - - - - - - -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参考 .pdf)为本站会员(H****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