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说课稿 .pdf
-
资源ID:33404618
资源大小:73.3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说课稿 .pdf
1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说课稿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325页全部内容二、编写意图:“计算工具的认识”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还安排了有关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 教材安排了较多的直观图战士了算盘和计算器的实际应用、 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 比较形象直观, 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三、教学目标:鉴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1、让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用计算器计算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3、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节约、环保等方面意识,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四: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计算器的外部结构及常用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的四则运算及同级混合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五:教学程序设计1、创设情境,揭示学习内容首先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超市购物的发票,发票上项目很多, 计算比较繁琐,由此激发学生: 怎样才能又准确又快速地算出结果来呢?(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 在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再请学生说说在哪些场合或情况下看到过别人使用计算器?(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遇到数目较大或较繁的计算时启发学生想到用计算器,从而揭示学习的内容, 通过交流计算器的应用场合,让学生感受计算器使用的普遍性。)2、合作学习,探索计算方法这一环节,分为两个层次: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2 第一层次,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功能,教师首先让学生做一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互相说一说, 再请一名学生在全班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教师适时归纳板书:显示器,键盘,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 接着让学生说说这些各不相同的计算器都有什么相同的功能?同时教师说明:各种不同的计算器外部结构都可以分为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最基本的功能是计算。(设计意图: 这里创设学生充当计算器推销员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同学,老师的介绍交流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第二层次,探索,学习计算器的操作首先提问:你们以前用过计算器吗?会用吗?(学生基本会用计算器计算,所以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我们来个比赛好不好?接着教师组织比赛,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及解决几个实际问题。试一试765+469 58976 41600128 765+496296 81668271、 10 月 1 日,西山景区 接待游客 7358 人,每人交纳门票费35元,这一天的门票收入有多少元?2、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 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 天计算 )要浪费多少千克水?学生先自己用计算器尝试操作, 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 请速度最快的同学上台演示(实物投影),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探讨,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这样的一步计算或同级两步计算只要从左到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同级两步计算不必分步操作。(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基本上会使用计算器计算,所以组织比赛活动、 让学生用计算器自主进行计算, 然后交流操作的过程和方法,在交流中相互启发, 相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3 互补充,让学生教学生,从而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计算的方法,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实践应用,引导发现规律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2 两题,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全班交流。分组比赛,第 1,2 小组用口算或笔算,不能用计算器,第3,4 小组必须用计算器来计算。看看谁快。15+20 8262 10005 76549+3568 8745 1305 45(设计意图: 比赛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使学生感受到: 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而对于一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 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先出示“想想做做”第3 题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 1428575 1428576请学生先用计算器求出各题的积,然后观察各题中相乘的两个数及所得的积,自主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做适当总结:这几道算式第一个乘数都是142857,第二个乘数分别是1,2,3,4,5,6,它们的得数与第一个乘数一样,都是由1,2,4,5,7,8 这六个数字组成的六位数,不过各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 但如果把这个六位数的乘数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在一个圆面上,可以发现这六个积里各数字的排列顺序是一样的,只不过起点不同:乘 1 的积是从最小的数“ 1”开始,乘 2 的积是从第二小的数字“ 2”开始,乘 3的积是从第三小的数字“ 4”开始,乘6 的积是从最大的数字“ 8”开始。(2)再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 题先出示:11=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4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让学生用计算器各自独立计算出得数,然后再出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让学生再用计算器计算, 然后让学生谈谈遇到的问题 (计算器已经不能把这些数显示出来了)。最后让学生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找出规律, 再直接写出后四题的得数, 并组织学生交流, 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及依据,确认发现的规律,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作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设计意图: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使学生体验计算器的有用性,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4、 后进行全课总结。整个活动,老师创设情境, 启发诱导,设疑激趣, 学生自主探索, 动手操作,积极思考, 讨论交流, 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 发展了能力, 同时又体验了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与创造性,以及成功的喜悦,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有创造,学有发展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